m/large/tos-cn-i-qvj2lq49k0/ee8bdf53ada84d25805e62f1913dc345?_iz=31825&from=ar;x-expires=1706879553&x-signature=rVGtdd5oexs9J97YpGuy%2BXtQ6s8%3D&index=2" width="640" height="356"/>

图片来自网络,与内容无关

普惠金融(小企业)业务发展的建议

一、完善普惠金融(小企业贷款)贷后管理,加强政策传导并推动落实。目前的普惠金融业务经营中,大多数金融机构都处于无贷前贷中的状态,因此完善普惠金融架构防范潜在风险只能从贷后管理着手。通过加强贷后管理可以使客户经理通过有效的客户触达,挖掘潜在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综合服务,加强客户关系管理,进而提升客户粘合度及其综合贡献能力,同时也能通过金融机构不同的风险偏好的政策传导,帮助基层网点正确识别风险,从根本上补全贷前贷中风控的不足。

二、积极整合业务产品,提升客户满意度。 信息技术的进步及其在金融业的广泛应用,为各机构的产品创新注入了推动力,但产品创新应以适应市场竞争和客户需求为主要目标。

①从内部管理来讲,名目繁多的金融产品,不仅使客户眼花缭乱,甚至营销员也难以清晰地了解自己的产品框架,更不用说对每个产品性能都了如指掌,营销驾轻就熟。实际情况来看,许多金融机构并没有创出客户眼中真正的高端产品,也并没有出现一种整体强劲,让人耳目一新的产品。

②从客户需求来讲,客户已经不再满足于银行提供单一、零散的产品,而是希望得到量身定做的个性化、差异化的产品,希望得到一揽子的产品服务方案。一个没有经过梳理整合的“产品群”是难以实现这种需求的。

③从传播效果和品牌树立来讲,复杂繁多的产品只会影响业务的推广、加大管理的难度,不易让受众了解熟知,还会造成监管跟不上创新的风险。我们认为经营过程中的创新是提升客户满意度的源动力,而加强产品整合与管理,在制度允许的前提下寻找应对市场变化、满足客户需求的,是业务发展的首要手段

三、提升对大数据提供信息的认知,传导正确的风险偏好。在大数据时代,各金融机构除了要求通过大数据多渠道信息收集印证监测能力外,还应确保基层在及时掌握客户最新动向的同时做好分析并核实工作以掌握先机。除了传统信贷知识培训外,各金融机构必须强化内外部信息收集印证、交叉违约的监控工具、各类移动终端、各类征信工具等信息收集的运用培训,确保自己的风险偏好不跑偏。

我国的金融机构虽有服务社会的功能,但作为一个企业,其最终目的是盈利,平衡政府社会功能和各机构的自身盈利之间的矛盾,及时制订缓解措施,消除迫在眉睫的潜在风险是各金融机构普惠金融业务今后发展的长期策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