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主要表现在:

(一)民族接待获上级领导好评。把地方民俗文化有机寓于公务接待中,充分体现天下来宾、来者上宾的热情,又展示了瑶都和壮乡的特色,让客人更多地了解来宾、感受来宾、品鉴来宾。6月份在接待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张平同志时,利用本地的特产资源,创新推出金秀瑶家油茶宴、瑶山土猪宴、兴宾红水河土鱼宴、忻城五色糯饭以及土司山羊肉等一系列民族餐饮现场制作,接待人员统一穿着壮、瑶族民族服饰进行服务,营造了良好的民俗氛围,给领导留下耳目一新的“来宾印记”。7月底接待广西城市工作会暨全区年中工作会议时,我市采用瑶妹迎宾、瑶语迎送、瑶菜摆盘、瑶家风情为主色调的民族餐厅,充分展示了金秀瑶族文化、来宾壮族土司文化。全国人大张平副委员长高度好评:“广西来宾的接待很有少数民族特色,很好很热情。”自治区党委彭清华书记在我市调研扶贫工作时,对餐桌上的菜名,如凫趋雀跃、至诚高节、扶贫救济、迎难而上、层层传导等菜名,颇感兴趣并给予高度肯定,指出在来宾能吃到广西最好吃的饺子,离开时感谢接待人员并就邀合影。2016年12月中旬全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农村土地确权暨休闲农业工作现场会在来宾召开,自治区副主席张秀隆同志批示:“来宾市接待办在承办全区农业示范区建设现场会的后勤接待中,精心谋划,周密安排,务实节俭,圆满完成了会议的后勤保障任务,特向办全体同志表示衷心感谢。请再接再厉,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二)业务培训在全区率先组织。2016年10月,率先在全区14个地级市中成功邀请自治区接待办罗荣莉副主任到来宾市开展首场公务接待专题培训会。培训会上,罗副主任就“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公务接待工作”进行指导和讲解,并表示以会为起始,在全区接待系统形成培训常态化。

(三)接待档案初创来宾新模式。以忻城县为试点,结合全区乃至全国的接待档案管理工作特点,初步探索创建接待档案规范化。2016年9月,全市接待系统在忻城县召开来宾市公务接待档案规范化建设现场会,尝试对广西区直各级领导及各兄弟市主要党政领导的生活习惯、饮食喜好禁忌等内容进行模块登记,初步建立领导的接待档案,探索完善新形势下公务接待“一客一餐一档案”的来宾新模式。

三、我市公务接待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接待基地相对匮乏。对照毗邻柳州、南宁兄弟城市,我市的接待基地确实很少,可用于公务接待的酒店不多,部分县(市、区)机关食堂又不健全或没有,城市周边农家乐也少,加上原有报自治区财政审批通过的指定酒店大多在2009年以前投入使用的,酒店设施陈旧、服务质量下降,导致我市及各县(市、区)的接待工作十分被动。

(二)接待人员严重不足。我市市本级接待办目前共有编制8名,其中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编制6名,后勤服务工勤编制2名。内设秘书科、接待科和财务科3个科室,现实有在编人数7人。各县(市、区)接待办在编人员也仅2—5人。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及各级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相继出台,新形势下对公务接待的要求更加规范严格。按文件要求,各级接待部门要做好财务归档(三单合一,即:接待费报销凭证应当包括财务票据、派出单位公函和接待清单)工作;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本级党政机关各部门和下级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工作的监督检查。这两项工作职能的增加,连同我办近年来又承接了自治区大型活动的后勤保障以及来宾北动车站接送宾客、全市部分重要商务接待等方面的工作任务,因此,接待人员明显不足,“一个萝卜几个坑”的现象日渐凸显。

(三)接待流程不够规范。《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中第十条明确规定:“接待对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自行用餐。确因工作需要,接待单位可以安排工作餐一次,并严格控制陪餐人数”。但我市在每批客人只安排一次工作餐,基本上接待单位很难做到。同时,“接待对象需主动交纳食宿费用”这一点,基本上自治区、市本级各部门各单位都做不到位。

(四)违规行为更加隐蔽。当前,违反八项规定的行为和“四风”问题在面上得到了有效遏制,但依然存在打“擦边球”、“隐形”违规、或是借各种名义规避监督等现象。比如,在公款吃喝问题上,一些单位或个人改换门庭,不去大酒店吃饭,而将公款吃喝转移到机关食堂、企业食堂、重点工程指挥部食堂、郊区农家乐以及居民小区的私人会所或家庭菜馆等,以躲避检查、规避监督。

(五)贯彻落实制度不平衡。存在“上紧下松”的问题,市级和县区党政机关贯彻落实情况较好,但镇街、村级等基层单位和干部执行不够严格。存在“前紧后松”的问题,往往是制度刚出台时贯彻执行得较好,慢慢的就有所松懈,重制定、轻检查,重布置、轻执行,推动制度落实、监督制度执行、惩处违规行为不够有力。存在“标准不一”的问题,对“接待对象主动交纳伙食费”没有统一的处理标准,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对“商务接待的范畴和规定”没有科学的指导意见。

四、几点建议

(一)强化学习、增强意识

我们要继续抓好“三个一”(即:“每天一学”、“每周一讲”、“每季一写”)学习活动,充分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模式,向先进城市、地区学习公务接待经验,努力营造务实节俭的接待氛围。来宾人热情好客。用餐讲究整鸡、整鸭、整鱼,餐盘不摆满桌子不能显示热情,菜品不多不能更显宾客的高贵。这种传统观念不仅造成很大浪费,也加重了“三公”经费的开支。下一步,我们大力宣传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理念,指导接待基地做细、做精、做简菜品。通过打造文明的、理性的、节俭的公务接待,引领健康的社会风气、生活方式。要解决思想意识问题,纠正认识上的偏差,要切实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坚持党政齐抓共管,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带头执行有关规定;落实纪委的监督责任,加强对违法规定行为的监督和查处;发挥接待、财政、审计、巡查等有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形成监督合力。

(二)强化规范、严格执行

针对当前出现的新问题,研究制定公务接待方面的具体办法,细化内容,明确标准,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梳理好细化好《来宾市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来宾市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补充规定》等相关公务接待的制度和规定,汇编成册印发给市直各部门、各县(市、区)。要带头严格执行审批流程、接待流程、接待餐标、住宿标准、迎送要求,进一步细化公务接待中存在问题的整改措施,主动邀请自治区接待业务部门到我市指导和检查,把《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公务接待》这一课题纳入近年各类干部主体班培训,确保我市的公务接待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要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实行责任倒查,对出现违规违纪问题的,不仅严肃处理当事人,还要由下至上逐级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研究制定统一的处分标准,增强执纪监督的规范性和震慑力。强化对监督检查结果的运用,凡是被查处通报的违纪违规干部,在当年的评先树优、选拔任用、精神文明奖励等方面采取一票否决;加强对用人失察、审计巡查不力等问题的问责力度,倒逼相关部门充分履行职能,规范监督管理。

(三)强化协作、创新机制

我们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分工、对行业单位的业务指导及对接待基地的培育,偿试创建“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接待部门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上下左右协作联运”的大接待工作机制,在重要任务和大型活动中充分发挥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共同参与到公务接待中来。特别在商务、外事接待中,主动作为,协同市招商局、市外事办为各级领导把好接待的关口,细化接待标准。

(四)强化文化、民族接待

我们要推崇文化型接待。在提倡节约文明的公务接待要求下,应坚持突出地方性和特色性,大力挖掘我市的历史文化、饮食文化文化,立足地方特色、民族地域文化,打破千篇一律、任何地方都通用的“菜谱”, 不断丰富接待文化。如我市的忻城土司文化、金秀瑶族文化都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在接待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效融入少数民族传统迎宾礼、壮家山歌、瑶族长鼓舞等民族地域元素,体现热情、周到、细致的服务,让客人在来宾各县(市、区)能烙下“天下来宾、来者上宾”的深刻印象,达到接待和宣传的双赢,为公务接待注入新的活力,在不断丰富接待文化的前提下,提升接待档次。

(作者:刘香婷 系来宾市接待办主任,来宾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专家库特约理论研究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