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者血缘关系的亲疏分为五等,在现代汉语里还有
“五服”这个词,表示血缘关系的远近。孝服用白布做成,这与西方民族穿白衣做礼服的习俗大不相同。清朝时有一英国人第一次到中国来,遇到出殡的队伍人人穿
白色衣服,而神情却痛苦悲哀,觉得十分奇怪。在古代,出殡时有人唱挽歌,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生前就为自己写过《挽歌诗》三首。后世的挽联、挽幛就是从古代的挽歌演变而来的。

丧葬仪式规模大小与死者的地位身份密切相关,在封建社会对不同地位身份的人丧仪都有严格的规定。王公贵族、富豪之家常以规模宏大的丧仪来炫耀自己的权势。《红楼梦》里写宁国府死了秦可卿,所用棺材价值数千两银子,由二、三百名和尚道士念经,出殡时的队伍“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而穷苦百姓连起码的温饱尚且达不到,自然也就谈不上“重殓厚葬”了。有时甚至只能用一片席子包裹一下尸体,草草埋掉。

尊长死后,子孙要在家守二十七个月,其间停止交际和娱乐,做官的也必须离职回家守孝,现在仅禁止节日,喜宴燃放烟花爆竹,春节不贴春联,代之以白纸书写的“守”以表示对尊亲的哀悼,称“守制”。

丧礼中还分”少丧“和”喜丧“。少丧指年轻逝者,一般悲痛之情更重,而仪规会相对简朴。而喜丧指年长的逝者,年龄越大,反倒喜悦气氛越重,仪规也会更重,甚至亲属还会说笑,而这些说笑也是被允许的。

现在逝者要一律火化,也称”火葬“,其实,火葬不是现在才出现,而是古已有之。

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在西北地区就已出现。《墨子·节葬下》:“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熏上,谓之登遐。”《荀子·大略篇》:“氐羌之虏也,不忧其系垒也,而忧其死不焚也。”

火葬习俗或受宗教灵魂观念支配,我国传统丧葬涉及火葬的民族:羌族、彝族、怒族、拉祜族、普米族、哈尼族、纳西族、瑶族等等。受国家民族政策影响,这些民族现代葬法多以土葬为主。

汉族最初视火葬为异端,火葬焚尸被认为是有悖孝道伦理的恶俗。

但是,宋辽金元时期,长期实施土葬习俗的广大汉民族地区,火葬方式普遍流行,大有取代土葬习俗的发展趋势。

而起因:(1)受佛教焚尸葬俗影响而火葬,洪迈《容斋读书笔记》卷13:“自释氏火化之说起,于是死而焚尸者,所在皆然。”(2)贫困之家无力承担土葬费用而实施火葬,《宋史》卷125:“贫下之家,送葬之具,唯务从简,是以从来率以火化为便,相习成风,势难遽革。”(3)受少数民族葬俗影响而火葬。

王禹偁《东都事略》卷3:“近代以来,遵用夷法,率多火葬。”

只是,到了明、清政府才又对火葬习俗的取缔禁绝:《大明律·礼律》:“其从尊长遗言将尸烧化乃弃置水中者,杖一百。”《大明律·刑律》:“子孙毁弃祖父母,父母尸者,斩。”《续高邮州志·禁火葬》“倘示禁之后,仍有此等恶俗(指火葬),许地保及邻右人报官,严拿尽法惩治,地保及邻右人知情匿报,另行发觉,一体治罪。”

从而导致汉民族地区火葬现象彻底根绝,一些过去实施火葬的少数民族如羌族,也开始转向土葬,土葬又始成为汉族普遍推行的丧葬习俗。

直至解放以后,国家为了节约土地,杜绝疾病蔓延,规定除部分少数民族外,其余一律采用火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