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子侄半耕半读,以守先人之旧,慎无存半点官气。不许坐轿,不许唤人取水添茶等事。其拾柴收粪等事,须一一为之,插田漪禾等事,亦时时学之。庶渐渐务本而不习于浮佚矣。”晚清另一位名臣丁宝桢告诫儿子:“家用务宜节省,肥浓易于致病,不如清淡之养人。华服适滋暴殄,不如布衣之适体。试看做官之家,奢侈无度者,究有几人可长久?”

拒腐防变

中国人崇尚重义轻利,具体到为官从政,强调必须首先做到公私分明,不能假公济私、因公废私。战国时田稷担任齐国相,曾“受下吏之货金百镒”,母亲得知后告诫他“非义之事,不计于心。非理之利,不入于家”,田稷“惭而出, 反其金,自归罪于宣王”。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晋朝时陶侃的身上, 他曾是一名管理渔场的小吏,利用职务之便将公家一坛干鱼化为己有,陶侃将这坛鱼送给母亲, 母亲拒而不收,写信批评儿子公私不分:“以官物遗吾,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宋朝时,欧阳修的侄子欧阳通理在外为官,打算买一些当地出产朱砂送给叔父, 欧阳修认为这种做法不妥,写信批评侄子说:“汝于官下宜守廉,何得买官下物?”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出自《增广贤文》,这部书里就汇集了许多古代的家训。古人不反对取利,但反对不择手段地逐利。唐朝时卢氏经常告诫儿子要当一名清官, 当听说在外为官的人“贫乏不能存”时认为是个好消息,如果听到是“资货充足,衣马轻肥”则是坏消息,卢氏在写给儿子崔玄暐的信中说:“若其不能忠清,何以戴天履地?”明朝时庞尚鹏在《庞氏家训》中说:“田地财物,得之不以义,其子孙必不能享。古人造‘钱’字,一金二戈,盖言利少而害多,旁有劫夺之祸。其聚也,未必皆以善得之;故其散也,奔溃四出,亦岂能以善去,殃其身及其子孙。”清朝时吴汝纶作《谕儿书》,其中说道:“作官之钱, 皆取之百姓,非好钱也,故好官必不爱钱,吾虽无德,岂愿以此等钱豢养汝曹、私妻子哉?”

公私分明才能拒腐防变,除此之外还要谨慎交友,这也是古代家训强调的重要方面。孔子教导学生:“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 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颜氏家训》中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君子必慎交游焉。”曾风行于唐宋之际的《太公家教》引荀子的话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宋朝时江端友认为:“与人交游,宜择端雅之士,若杂交终必有悔,且久而与之俱化,终身欲为善士,不可得矣。”清朝时张英在《聪训斋语》中认为:“人生二十内外,渐远师保之严,未跻成人之列。此时智识大开,性情未定, 父师之训不能入,即妻子之言亦不听。惟朋友之言,甘如醴而芳若兰。脱有一淫朋匪友阑入其侧,朝夕浸灌,鲜有不为其所移者。”

中国人重家国情怀,重视家庭教育,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家与国始终紧密相联,强调“求忠臣于孝子之门”,认为“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在这种家国同构的传统精神下,家风不仅是自家庭院之内的事,而且关联着整个天下,而绵延不断的家训文化也就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2019年第10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