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去世已经三年了,虽然总是想念她,但我仍然不能完全抚慰她的心,母亲节写思念妈妈的文章[汗水],找出很久以前写的两篇关于妈妈的旧文章。现在先发这一篇,思念妈妈[心],祝所有妈妈节日快乐[玫瑰] [谢谢]

(母亲生前照片)

《母亲的生日》

文/郭磊

天下很少有母亲不记得子女的生日,但也有不少子女不记得母亲的生日。

妈妈养育了我和三个哥哥,但你儿子没有一个知道妈妈的生日。不是我们太不孝,不把妈妈放在心上,而是妈妈自己不知道自己的生日。

妈妈出生的时候,我在公正的头上用“寂寞”字发动了革命,经常躲在外面,外婆整天在家里提心吊胆,哪有心思记住日子。我只记得院子里的桃花刚开,是仲春二月。

妈妈出生在春暖花开的时间,寒风凛冽的岁月里。姥爷后来干脆加入了队伍,战斗淮海。下江南越来越远,远处没有消息。妈妈帮助脚弱的外婆,抚慰了小弟弟们。

妈妈一个字都不知道。

妈妈一次生日都没过。

解放,“荣归故里”的姥爷收姥姥为“天堂”——杭州,但妈妈已经在我们十几户人家只有郭星家的偏僻山村扎根了。

母亲侍奉年迈的公婆,下面要养育四个年幼的儿子,又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农村,苦难和辛苦在我这个文宇水平上是难以描述的。那时要给自己过一个不知哪一天的生日,妈妈可能压根没想到。

相反,妈妈为了儿子们的生日全心全意。因为“大饭店”把家里的粮食都付了,三哥的生日也早就不能给邻居分发饺子了。生日的单一性在家里已经以——换成鸡蛋的半瓢白粉脱颖而出。妈妈可以把面包摊薄,但足以填饱“饥饿鬼”的肚子。

我第一次记得的时候,我也享受这种待遇。可能是因为我“没有遇上时机”,妈妈在吃糠菜的年月里生下了我,一出生就没有吸妈妈源源不断的甜奶。也许是“天下父母的宠儿小”。反正工作日煮红薯的时候给我蒸一碗米饭,那是不知道妈妈让爸爸跑了多远,换了多少玉米和地瓜干。 就是那碗小白饭,经常让三个未成年哥哥咽着口水吃饭。

自从懂事以后,我就害怕妈妈给我过生日——现在看起来那么喜庆简单,但那时候能让妈妈下定决心。但是母亲总是那么执着,那么辛苦,那么辛苦,那么辛苦,那么辛苦,还能坚持儿子的生日,那细致认真的力量天下只有母亲才能为孩子做。

那个可怜的“自由地”也没有了剪下“尾巴”买卖鸡蛋的“自由”,生活就更加困难了。最困难的是,十多年来成为村支书的父亲,一夜之间又成为了“独裁的大象”。妈妈的脸从此露出冻结的微笑,经常叹息的是“上刀的那天”。但母亲给儿子过生日的信念丝毫没有动摇。只是我生日的时候已经很少见到白面粉了,经常在两个鸡蛋里混合玉米面,打开几片面包。我吃得很香,但妈妈总是偷偷流泪。

也许穷人家出了孝子,三哥很早懂事,不能给妈妈过生日,但努力为妈妈分忧。聪明好学的三哥,实际上上上了半天课,打了几只鸟,替妈妈给我过生日。三哥说:“不如不吃一斤飞禽,吃一两只飞禽。”妈妈回来了,脸色很难看。原来,三哥东村同学见了妈妈,问三哥为什么没去学校,妈妈回家来问罪。一看到眼前的情景,妈妈就满脸怒容,变成了悲伤的心情。一贯管教孩子的严厉母亲没有惩罚三哥,而是幽幽地对三哥说。“小小年纪就要集中精力上学!”说。" "

妈妈不会读书,但对“文化”那么崇尚。她年轻的时候搞过革命,入党,做过很多“掉头发的事”,后来因为没有文化,自己心里不舒服,自己回到村里当了家庭妇女。

她的同事都在县和市中心工作,她一直认为那是“文化人”做的事。她一点也不嫉妒,毫无怨言地默默地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

偏偏在那个时代改革了“文化的生命”,母亲的殷勤期待也成了一个泡影。即使是滨河中农管理学校,我家也是响当当的贫农,尽管我父亲的反班派“村皇帝”,但仍然没有放下我哥哥们——人的升学卡,相继辍学。

母亲伤透了心,脸上露出忧郁的表情,但默默忍受这一切,作为母亲,只是耐心的炎黄子女的榜样。

但也有忍无可忍的时候。记得某个秋天忙碌的季节,发了几天高烧的我,在家里忍不住,带领着我亲密的伙伴——小狗“大黄”。我一边吃地瓜,一边把剥下来的皮扔向空中,一边跳着“大黄”接受食物。遇见了那个“村皇帝”,带着儿子闲逛。他的儿子比我矮一半,竟然反复向我扔石头躲避。他的有钱人却落选了。同样,孩子我的耐心是有限的,所以我不想用红薯皮反击,造成意想不到的结果。——“大黄”追赶红薯皮。

“是妈妈”,“村皇帝”的宝贝儿子吓得趴下了。“大黄”挥舞着尾巴欢呼地跑了过来。“村皇帝”用红色的眼睛跑了过来。“小崽子,把天空倒过来!”" "

我拼命跑,但不敢跑向在眼前院子里工作的妈妈。相反,妈妈看到后打了招呼,我像逃跑一样逃到了很远的地方。

妈妈拦住了“村皇帝”。

我喘着粗气回家了。

关上门,

却掩不住嗵嗵直跳的心——惹下祸总是过后才想起“怕”字。记得和邻居家的小孩为挣一把小木头枪,把人家打哭了,母亲揪着我狠揍了一顿屁股,红红的,疼得半天没敢坐板凳。这次,可是惹下了大乱子……

门响了,我双手捂着小屁股,可怜巴巴地仰脸望着母亲那激愤未息的面容。

母亲却一把把我揽在怀里,轻轻抚摸着我的头发,低声问我:“娘叫你咋不答应,咋不向娘跟前跑?”我一声不敢吱,不知是懂事了,不愿给他受磨难的母亲添乱,还是认为正遭厄难的父母已无力给幼子以庇护,还是记起那红红的、疼得要命的小屁股……只是懵懵地逃避着一一似乎唯有这样才能躲过那多事之秋。母亲叹着气在我耳边絮语“孩子,怕啥,横竖都这么过,解放了的天下,谁还能放火杀人不成!”

我感到母亲那愁苦哀叹中有一种不屈的情愫。后来听人们讲,那次在场院里第一次看到母亲那么愤怒地爆发,把一贯耀武扬威、村人皆畏的“村皇帝”骂了个狗血喷头:“你个不长出息的,那么大年纪撵个孩子打,不嫌寒碜!”

“他妈了个巴子,他领狗咬我儿”。“村皇帝”几乎咆哮起来。

“你和狗一般见识!”母亲似幼仔被伤的母狮,怒不可遏。老实人火了,天都敢戳个窟窿,母亲那架势,直要扑上去把那专横跋扈的“村皇帝”撕个粉碎。

我从未见一一也是第一次听说母亲发那么大的火。只记得母亲回家没打我的屁股,而是用她那苦水浸泡的心来抚慰我那受惊吓的幼小心灵:“造孽啊,小孩子有什么罪,犯着把大人间的气发泄到孩子身上”。

母亲突然想起来什么,把我抱得更紧了,“看,娘都气糊涂了,今天是你的生日啊!”说着,成串的泪水滴在了我仰视的脸上。

母亲有着坚韧和刚强的性格,历经磨难,我却从未见流过泪。可那天却是泪流不断,母亲是流着泪提起了一只母鸡,“小四儿,娘今天给你好好过个生日”。

“不”。我抱着母亲拿刀的胳膊,“娘,别杀,我不过生日,它还下蛋呢。”要知道,那时,母鸡是维持全家油盐酱醋的来源啊。

我终究未能拦住母亲。我哭了,从那时起,就更从心底里怕母亲给我过生日。

我们弟兄四个,倒是多么想给为我们操碎了心的母亲过上个生日。二月,天天让母亲吃白馍——总能给母亲过着生日。这成了我和三个哥哥的共同心愿。

多难的时代,使我们连这个小小的心愿都难以实现。大哥勤劳不惜力气,可一个工日还不够买一盒丰收烟钱;二哥心灵手巧,学得一手木工绝活,但偏偏那不是个“自由”的时代;三哥最聪明伶俐,柴油机、抽水机都能鼓捣两下子,竟不知还怎么学会了当时只有邻村才有的拖拉机。但“专业户”的概念那时还遥远的陌生,连鸡那样的“尾巴”都割掉了,谁还敢奢想露出什么“大尾巴”?

母亲一心供我上学。她在小油灯下熬夜编草辫,换几个钱给我买几支铅笔、几个本子,这也常常成了我的生日礼物。我也发誓好好学习,出息个“文化人”以慰母亲,也求能给母亲过上生日。

可我也没有比三个哥哥幸运,也同样辍学了。唯一幸运的倒是入伍参了军。临别时,母亲整夜整夜地给我纳鞋垫。看着母亲已经灰白了的头发,心里酸酸的。

(1984年春节母亲到小岛上看望刚当兵的我时,我拍摄并自己冲洗的照片)

穿上绿军装,操枪弄炮、摸爬滚打以及施工营建,我从不惜把汗珠摔八瓣,倒是十分怜惜那一月几元钱的津贴,起劲地攒。

我第一次家探家时,“大见成效”的呼声正高涨,但故乡的贫穷似乎没有什么改观。我恨自己无能,空有一身膘悍。可怜的几个钱,不能尽到孝心,反让母亲难过:总是做娘的穷,不能帮衬什么,反而拖累你们。”母亲劝我不要为她分心,要专心在部队上好好干,说再苦的日子她也能撑着过,只盼望着我能干出点名堂、有出息她就心满意足了。 我也正是在军营这片充满希望的绿色田野里,像一棵沐浴着阳光雨露的小草,成长了起来,立功授奖、入党提干以至进军校深造。我都拼命地学习、工作,同时仍起劲地攒钱——我始终念念不忘完成给母亲过生日的夙愿。

五年的积攒,我终于有勇气在仲春二月第二次踏上探家的归程。当时兜里装着鼓鼓的票子,心里揣着就要实现夙愿的欢喜和兴奋。

我当时怎么也没想到,三哥开着“大解放”来接我。更想不到的是仅仅五年的时间,我竟不敢认自己的家门:红砖砌的院墙,黑漆的大铁门,六间大瓦房。看到客厅里,母亲早已摆满桌的菜肴,我拍着脑袋直骂自己发昏、该死,提前拍个啥劲电报,回来给母亲过生日,人还没到家,却又先让母亲忙活了好半天。内心涌起了不安,更涌动着深情:母亲,用红薯拌着心血把孩子喂养大的母亲呀!真的,您该吃东海的龙虾、南海的鱿鱼、西山的熊掌、北山的鹿角……即使享受帝王般的尊荣也不为过啊!可我刚能回来给您过上生日——仅仅是二月让您天天吃上白馍、鱼肉,却又先让您操心张罗、忙碌。

(母亲同我们弟兄四个及孙儿的合影)

我看着满桌子的山珍海味,心中更是羞愧,我准备了多少年来未敢想的给母亲过生日的珍物名菜,母亲却给孩儿做好了。当看到桌中间放着一张薄薄的掺面鸡蛋饼时,我的心震颤了。那绝非是拥有偌大养鸡场的母亲的吝啬之举,而分明是母亲为孩子过生日费尽的苦心!

母亲脸上泛着红光,白发居然少了,显得年轻富态。再也不用象昔日儿子们惨凄凄地强颜欢笑,安慰母亲“有钱难买老来瘦。”事实上,真真是“老来胖不用相”。

我把手伸进了衣兜,哥哥们却向我使眼色,我一时没解其意,犹豫中,母亲却拿出厚厚一沓硬硬的票子,硬往妻的手里塞,“这是小四儿寄的钱,我一直给他攒着,再加上娘的一点心意,你第一次进家门,别嫌弃”。

妻是银行的出纳员,经手过那么多款子,从未动过心。尔今,看着从自己发誓要与丈夫一道,好好孝敬在困苦中养育大了自己丈夫的慈祥的公婆手中递过的票子,却使她动情地流下了热泪。

我永远愧对于母亲,不,简直是亵渎了神圣的母爱,她给了我慈母之心,而我却仅用钱来回报。母亲给了我全部,而我报答她仅一点点都做不到了,做儿子的竟然不知母亲需要付么了。

“现在时光好了,天天过生日哩”。母亲在叨叨絮语着,告诫我“别惦着家里,在外边一要好好干事。”

“喏”,母亲指着墙上贴的我的立功喜报,满脸的笑容,“娘看到孩子在外边有出息,能给国家出点力,心里比什么都欢喜。”

呵,昔日我只知道母亲这一普通农家妇女,具有坚强、勤劳、朴实、善良的美德;今日,我方看到了母亲竟还有那么博大、宽广的胸怀!

我敬上军功章,当着妻子的面朗声说道:“这都是属于娘的!”也正是从此以后,我更加勤奋地学习,努力地工作,以时常给用慈祥和疼爱抚养大我的母亲,寄去一个“欢喜”。这也是我能奉献给母亲的最好的生日礼物。

选取部分刊登此文的“剪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