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亲朋好友”中,“我的手机变了。收到“请多多关照”的短信时,您是直接保存呢,还是通过电话与朋友确认?如果你毫不犹豫地保存号码,下次很可能会遭到骗子的“日常”。(萧伯纳、SOLAN)现在让我给柳州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分离的网络警察小编展示几个相关案例。希望大家能用事件欺骗,拒绝生活中的“日常”。

案例一:公民某某手机收到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对方自称同学某某。短信中“同学”直呼某某的名字,并表示自己换了号码。保存了某某,以便以后联系。因为对方叫了自己的名字,所以Simo在保存新号码时没有怀疑。两天后,林某的“新号码”向西某发送了一条信息,说朋友要借70000韩元。怕朋友不还钱,又因为情况不好,想以某某的名义借钱。对于林某一句话,时某感同身受,立即答应了,并把自己的银行卡号码发给了对方。不久,对方发来了银行转账信息,表明已将70100元存入市某账户。然后,他又把朋友的账户寄给了岳母,让她尽快汇款。

但是西某没有收到有钱的短信,让林某等着。没想到,被某某催了好几次,觉得对不起某某,就先付了20000元。之后,西摩先生没有等某某汇款,而是通过电话确认了。结果林某的“新号码”一直不通,她又拨了旧号码,最后接通了后任某某,说自己根本没有换号码。这时,西摩某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案例二:市民张女士日前收到的短信。因为对方可以准确地举报张女士总经理的名字,张女士没有思考,而是用通讯录更新了“总经理”的“新号码”。两天后,“总经理”再次给张女士发短信,要求她帮忙转账,并提议先把钱转到张女士银行账户。张女士提供账户后,对方又发了网银截图,证明支付款已经汇款。张女士看了截图后,相信是真的,将2万韩元转账到对方指定账户,看了总经理本人确认后才知道被骗了。

案例三:市民小李收到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对方自称是前单位同事,现在换了手机号码,请留下新号码。小李立刻拨了这个电话号码,对方在会上自称通话不方便。小李没有怀疑,因为确实有这个同事。第二天对方给朋友发短信说要转账5000元,但是直接转账不方便,所以想先转账给小李,再转给那个朋友。小李答应后,可以看出,对于送一张银行转账证明的方便照片,已经向小李转账了5000元。所以小李不再怀疑,通过手机转账,将5000韩元转入对方所谓的朋友账户。钱转出后,小李发现有些不对劲,就用以前留下的号码联系了那个同事,知道自己被骗了。

互联网警告提示:

(一)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防止个人信息泄露,不要在公共场所电脑和互联网上通过QQ、微博、微信等方式留下自己和亲友的真实信息。小心手机名片标记,防止手机丢失时联系信息被骗子盗用。

(2)如果出现自称更改手机号码的情况,应直接用手机上存储的电话打电话,或联系通讯录朋友及亲朋好友,选择性确认。

(3)对于通过电话、短信要求进行的资金相关工作,必须保持警惕。如有必要,请与警察联系。

柳州网络警察巡逻执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