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K哥看了一个新闻,说是崭新的宝马5系新能源,卡也还没出来。车库里出减速带的时候,“咔嗒”的声音是——。(威廉莎士比亚,美国作家)。

安全气囊爆炸了!

要不是视频同道在这里,说这件事都很难相信。

车内俩人吓得不轻,但是好在没有大碍。

看动图,当时车子缓慢行驶,但是在通过减速带前存在一个明显的加速。

然后就是因为这个加速动作,车子在经过最高点之后有一个跳跃动作,落地瞬间安全气囊被引爆,致使全车气囊弹出。

车子现在已经被拖走调查原因了,K哥个人感觉是因为那个弹跳动作之后,车子头部磕底,误触了气囊传感器才导致气囊误爆的。

新车啊!!!

有车友就说了 ——

“什么破车,也太敏感了吧?这么慢的速度都会爆?”

也有车友说 ——

“开车最怕碰到这种水泥减速带,不开慢点就等着起飞吧!”

但是其实就算你故意去撞点啥,安全气囊还没这么容易爆开来呢!

真的是有人开了一辈子车都不知道气囊长啥样,有的人开一天就亲密接触了。

所以今天就借着这个机会,和车友们聊聊气囊。

气囊这东西,现在算是车上的标配,根据不同的调查机构研究,气囊在使用得当的情况下,可以降低车内人员的死亡率。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说能减少11%的死亡率;百度百科说可以让头部受伤率减少25%。。。

一般来讲,现在最差最差,最低配的车,正副驾驶位上肯定也有两个气囊的 —— 我不是在针对谁,但是我知道你们现在脑海中肯定有画面了!

好点的车,算上侧气帘、侧气囊、防下滑气囊、后排中央安全气囊等等,前前后后八个以上不过分。

视频中的宝马新能源车是530Le,K哥去看了下国内版本的安全配置 ——

心疼一波车主,因为“太敏感”,全爆开了。。。二手再卖都要折价了。

其实气囊的弹出是要满足挺苛刻的条件的:

  1. 首先要满足一定的车速,比如车速高于30km/h或者60km/h,碰撞瞬间反方向加速度40个G以上。
  2. 然后要撞的好,说白了就是撞在感应器能感应到的地方,正面冲击或者侧面撞击。
  3. 最后你撞的东西要够硬,比如墙壁或者其他车辆。

每个车设定的起爆条件不太一样,但是大体上是遵循这套逻辑的。

气囊折叠安放在气体发生器和盖板之间,也不需要预留一个出口,而是直接撑破覆盖物。比如方向盘表面虽然光滑,但是盖板下面有一条精心设计的线 —— 一旦发生事故气囊弹出,巨大的力量会瞬间撕裂这条线。

所以说到这里,就可以很顺理成章的说一说曾经的高田气囊杀人事件了。

因为这种弹出方式必然会存在危险!

高田气囊在弹出时会爆裂出金属碎片,对前排乘客造成安全威胁 —— 十年的时间内造成了100多人死伤,也被称为“死亡气囊”。

2018年2月28日,澳大利亚政府强制要求汽车生产商和经销商召回安装了日本高田公司所生产气囊的汽车,共计230万辆,是迄今为止澳大利亚规模最大的汽车召回行动。。。

而全球范围内,因为装了高田安全气囊而召回的车辆总数更是远远超过了4000万辆!

时至今日,还有车企时不时因为高田这事儿出来召回,比如上个月日产宣布的将在全球范围内召回25万辆车。。。

(这里本来准备放一张高田气囊导致伤亡的血腥图的,太血腥了,不放了)

TAKATA RECALL即为“高田召回”。

想想也是挺恐怖的,安全气囊弹出的时间是0.02秒左右,最高时速大于300km/h,这就是一枚炸弹啊!

而高田气囊杀人的原因就是气囊在组装过程中环境不达标,气体发生器内部的推进剂损坏变得不稳定了,一旦点燃就会不受控制的剧烈爆炸,损坏周围部件产生碎片。。。

所以这是一枚装满了金属碎片的不可控炸弹。

即便是正常的安全气囊,炸出来的力量也是很大的,基本上就像有人给你脸上狠狠的来了一拳,然后你半天动弹不得,当场被“KO”。

最近关于气囊的事儿还挺多的,高田气囊不知道第几次被召回、老本田气囊无缘无故爆裂,再加上开头的新宝马。。。

所以难怪会有人问 —— “安全气囊到底是杀人还是救人?”

那特么不是废话么,肯定是救人啊兄弟。

知乎网友MaPony的一段总结非常棒:

包括人在内,这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有利有弊,一定会存在设计缺陷,或是意想不到问题。不过安全气囊能够成为当今世界上汽车的标准配置绝对是因为利大于弊,绝对因为安全气囊可以挽救更多生命。

其实我们总是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没有东西可以让全世界所有人满意,没有谁可以保证绝对安全。

外国人少系列(但我感觉是特效)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安全气囊的全名是SRS Airbag,Supplemental Restraint System,也就是辅助约束系统。

辅助约束,就是要搭配安全带来一起使用。。。所以想要安全气囊管用,安全带是必不可少的,不然就会像上面的动图那样 ——

“起飞~”

最后K哥还想说的是,安全的驾驶习惯远比十几个安全气囊来的有用,有道理不?

希望所有的驾驶员,这辈子都用不上安全气囊。

如果您也喜欢汽车内容,一定别忘了关注下我们的号:公里每小时 每天都有深度实用的汽车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