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销量数据出来后,大家都喝了一口冷气,本月销量为104.3万辆,同比下降了35.5%,环比下降了34.0%,可以说是汽车市场的黑暗时刻。

疫情的影响是巨大的,不仅影响着车企的产量,更是影响着消费者的钱袋子。即便是上海这样的国际金融大都市,也在为一日三餐的原材料绞尽脑汁,可想而知,还会有多少人轻易地支出几十万来购车。

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芯片供应不足,是这两年来一直讨论的话题。最先受到影响的就是电动车,几乎所有的新能源车企都宣布旗下产品涨价,以宏光MINIEV为例,涨价在4000-8000元左右,涨幅超过了10%。

新能源汽车涨价无可厚非,其中动力电池的成本占比将近50%,同时所需要的芯片数量也是燃油车的好几倍。所以说,即便是毛利率(30%左右)第一的特斯拉,也不得不接二连三的对Model 3和Model Y进行涨价。

但是怎么也没想到涨价这股风会这么快地刮到燃油车领域,继奔驰宣布涨价后,宝马也宣布自2022年6月1日起进行涨价,涨幅为0.1-1.01万元。

虽然奔驰最高涨价幅度为12.1万元,但大都是进口车型。与奔驰不同,宝马5系和宝马X3全系车型几乎都有所涨价。主销车型涨价,这是车企惯用的手法,看似给消费者留下了时间,实际上利用这半个月的时间刺激消费者购车,获取销量增长。

2022年第一季度,宝马营收311.42亿欧元,净利润101.85亿欧元,全球销量519796辆,在华销量208507辆;奔驰营收348.58亿欧元,净利润35.9亿欧元,全球销量487008辆,在华销量192077辆。

营收高于宝马,净利润却只是宝马的35%,难道这么多年我们一直误会奔驰了,奔驰不坑穷人是错误的,宝马才是溢价最高的?

一直以来,奔驰都是豪华品牌中的领头羊,虽然不少人嘲讽奔驰的车标价值10万元,但是不可否认奔驰在豪华氛围的营造上,确实要高于宝马和奥迪。从销量上来看,奔驰和宝马整体相差32778辆,在华销量上相差16430辆,为何净利润却相差如此之大。

根据净利润反推产品,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猜测,宝马整车制造成本低于奔驰,利润空间大于奔驰。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在三、四年前,BBA中终端优惠的只有奥迪,奔驰几乎没有优惠,甚至年底购车还出现加价情况。而现在,宝马是终端售价最坚挺的一个,优惠力度要低于奔驰和奥迪。

2021年宝马在华销量为84.6万辆,力压奔驰和奥迪,今年一季度同样处于领先。在销量与利润大幅领先的情况下,宝马对旗下燃油车产品涨价,让不少人无法理解。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宝马减配、烧机油的问题还未解决,哪里来的勇气要涨价。

上半年以来,搭载B48TU发动机的宝马车型出现不同程度的烧机油现象,车型覆盖宝马3系、5系、7系、X3、X4、X5等多款车型。据媒体报道,截止到5月份,联合维权人数已经高达600人。

虽然有媒体的关注和广大车主的联合投诉,但是烧机油的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车企的重视。此外,关于宝马车机系统减配的投诉也是居高不下,让很多车主觉得受到了销售欺诈。

自从宝马在华股比提升到75%之后,对华市场态度也越来越强硬。虽然中国市场是宝马最大的全球单一市场,但是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质量重视。在出现质量问题后,并没有及时地承认,解决方案一直迟迟拿不出来。

如果说以前还能甩锅给华晨,那么现在只能是宝马单方面的原因了。虽然嘴上说着中国市场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涉及到成本支出,宝马选择性地无视中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结语:我们在此呼吁,看在中国消费者为宝马贡献了如此巨大利润的面子上,能不能先解决一下当前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我们可以接受涨价,但是不接受带病涨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