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来自买车后问的原创分享文章,撰稿人charly Jiang。

就在昨天,华晨宝马的全新1系三厢正式上市。

在这篇文章开头的部分,我想先聊聊豪华品牌的国产入门级小车(含轿车、SUV)在国内是个什么处境:

其实对于这种车来说,自身的定位多少有一点纠结。因为它们尺寸不大,普遍配置也不高,所以第一印象总会给人感觉比较 low。加上之前奥迪和奔驰品牌一直都为入门级轿车和SUV单独使用横置平台(这不,最近两年宝马也入坑了),low的形象就更进一步加深了。所以买这些车的车主很容易被贴上了“没钱还要强行装X”的标签。

一定程度上、我是挺为这些车主鸣不平的。诚然,豪华品牌的准入门槛的逐步放低确实让一些预算不充足的人产生了“咬咬牙买个豪华品牌装个X”的想法,但就车本身来说,它们绝非是挂个豪华标志的买菜小车。特别是同属大众集团MQB平台下的高尔夫7和奥迪A3这对兄弟,后者绝非是换了个Logo那么简单。外在的内饰工艺,内在的驾驶感受无时不刻不在告诉你多花的钱有一部分去了哪儿。

在一些人生活富裕后,家里有可能会考虑添置第二辆车。这辆车被赋予的通勤诉求并不高,或许仅仅是家里的妈妈用来上下班和接送孩子的代步工具。这类小康家庭往往是比较追求生活品质的,他们购车预算比较充裕,那么豪华品牌的入门紧凑型轿车或SUV是他们应该考虑的一类车。首先他们作为豪华品牌,基本的“豪华”品质是具有的,其次这类车尺寸不大,城市里作为代步工具很灵活(特别是方便女性驾驶),再次这类车中有相当一部分都进行了国产,价格也不是很离谱。所以我并不认为这些车是偏小众的,而是恰恰精准地切中了国内相当一部分消费者的购车诉求。

宝马1系三厢竞争力几何?

从这样的大环境看,全新的宝马1系三厢也算是生得逢时。它的出现弥补了宝马的入门车型没有三厢版的小缺憾,同时UKL和国产化两个关键因素又能控制住整车的成本,中国特供的身份其实也能较为精准地把控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然而,当下的汽车市场是一个全民价格战的时代,这点在豪华品牌的市场上则上演得尤为激烈。比如入门的豪华中级轿车宝马仅需25万元就可以买到一台,再比如全新的奥迪A4L上市不足半年,却也被卷入了价格战的浪潮之中。由此可见,更加低端的豪华紧凑型轿车需要亮眼的低价才能笼络消费者。

本次上市的全新宝马1系三厢的起售价格为20.48万元,这个价格无疑是偏贵的。因为竞争对手奥迪A3的起售价格仅为18.49万元,这还不算优惠。配置方面宝马1系比A3多了无钥匙启动、多功能方向盘和一个更高级的多媒体系统,而奥迪A3则多了膝部气囊、自动驻车、真皮方向盘和更多的扬声器。大体上这两个“乞丐版”配置是差不多的。

说到入门级的动力,宝马就比较尴尬了。因为它搭载的仅仅是一台1.5的三缸涡轮增压机。从我之前在X1车型上的体验来看,这台引擎通过与6at变速器完美的配合可以实现非常顺畅的动力输出,让人感觉引擎的处理绝非止于136匹。不过三缸机的先天一阶震动不平衡性仍然是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尤其是怠速状态下的运转品质还是挺粗糙的。

往上一个级别的配置售价是22.98万元。这个价格你可以买到拥有全景天窗、自动LED大灯、电动带记忆功能的皮革座椅、真皮方向盘和感应雨刷的宝马1系、从配置提升角度来差价合理,但问题是入门的那一款定价太高了,所以这一款也水涨船高。再高一个级别的1系售价为25.98万元,配置增加包括自动空调、倒车影像和带导航功能的多媒体系统等。如果你想买到4缸的1系,那么还要多付出3万元,除了换取一台192匹马力的引擎外还有升级的8at变速器、换挡拨片、内后视镜防炫目和更大的轮圈。

全系最顶配的125i比起刚才的120i又贵了3万元,达到31.98万元、它除了将发动机升级至231匹以外还多了定速巡航、前雷达、HUD、带加热真皮座椅、电动腰托和自动泊车,这一切居然只要3万元,那么我可以给结论了:全新宝马1系三厢配置价格比最高的是顶配。

WTF?全系顶配性价比最高?呵呵就是如此。说起来也是蛮讽刺,去给人家推荐顶配多半会被怼回这样一句话:我要有30多万我还买什么1系?话语简单粗暴,但确实是这样。

从外观和内饰角度进行解读

如果仅从外观角度来看,1系是台非常成功的车子。三厢的造型由于是全新打造,不存在“接屁股”的情况,尾部过渡很自然。没有了破坏车身比例的加长行为,后门的霍夫曼斯特拐角设计也显得十分和谐,配合整车紧凑的造型透露着一股蓄势待发的紧绷感。

内饰设计与现款在售UKL平台的姊妹车型无异。自从宝马入坑前驱模块化平台之后,其低端入门车型也逐渐形成了家族化的设计体系。不过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好事:相反地,当你开着诸如X1、1系三厢这种车时,窄小的座椅和傻粗的机械档把总是在提醒你它们的身份是一辆入门的宝马,这种感觉就像是奔驰MFA平台下的车永远不会用上S级那套家族化的内饰设计一样。

A3 or 1系?

说实话在之前这是个挺纠结的问题,但我看了价格之后基本可以确定: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A3仍然是这个级别的消费者的最佳选择。

然而,眼下这两款车都不完美。作为尺寸不大的豪华紧凑型轿车,理应是以运动见长的宝马玩儿得更6一点,不过在奥迪A3多达30多个零件的出风口、可伸缩的屏幕外加精密的内饰工艺下宝马的“豪华”俩字儿还欠点火候。再说机械层面,我一直比较在意A3上那台廉价化的DCT,即便他较之前辈已有了长足进步。至于1系三厢呢,动力总成匹配再炉火纯青也弥补不了三缸引擎的物理缺陷——虽贵为豪华品牌,虽然我一直强调他们价值并不全来源于logo,但入门级终归是入门,一些低成本化措施还是很显而易见的。

(A3)

从已经放出的一些评测文章来看,我知道出自宝马工程师之手的它驾驶性能一定不会差,这个结论未免下得有点武断。可真正购买这个级别的消费者理性因素又能占据多大?A3无论内在和外在都做的足够优秀,价格又十分诱人,任凭你UKL平台的三厢1系使出浑身解数,你又奈何弥补了这两万元的指导价差呢?何况,A3的终端优惠并不微薄。无论玩价格,玩血统,玩情怀其实都半斤八两而已。宝马确实有很多值得炫耀的地方,可别忘了,出生自德国雷根斯堡工厂的前置后驱的两厢1系还没停售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