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保时捷的电动转向柱问题成为热搜,原因是抖音(抖音)蔡老板在平台上不断发声,引起了更多的关注。

通过蔡老板的描述,我们知道,原来保时捷对于国内的市场,还是比较照顾的,虽然说下订单时候选配电动转向管柱要3万,实际到手没有的话,还给补偿2300元代金券已经很不错了。

昨天看到三缸大佐还在给我们普及了保时捷在国外的政策,连消费者代金券都不给,只有175美元的补助。还是4S店自己忍痛才能给到消费者的,瞬间感觉我们国内消费者是幸福的,那样幸运的感觉,溢于言表。这是占了多大的便宜,嘘,我们要小点声,不然让保时捷总部知道,可能2300元代金券也没有了。

其实单纯一件事,我们也不至于这么着急,就是他们保时捷区别对待这事。有点感情的人,觉得有点接受不了。觉得不应该,只针对我们,正所谓不患寡,患不均。其实区别对待这事,不是这次,外国企业已经习惯性操作。

区别对待已经不是这一次了

论区别对待,还是从日本车开始,从三菱帕杰罗刹车,到丰田刹车,他们在对欧美国家,都是鞠躬道歉。到了我们,照顾情绪的话,会说因为用的配件不一样,不涉及我们的市场。有的时候,连遮羞布都不要的时候,就直接召回不涉及我们的市场。因为他们累了,觉得我们的记忆力有限,不超过7-30天。

像那些一线豪华品牌作为国际知名汽车企业,他们不比我们算的精。当他们发现,无论他们做了多大的错事,只要过了一个月,都没人记得的话。你说他们会愿意花精力去处理和公关吗?一切交给时间就好了,过了一个月,还是歌照唱,舞照跳,销量照样节节高。

缺少惩戒机制

我觉得这些豪华一线品牌,敢像现在这样有恃无恐,还是缺少我们对他们的教训机制。建议参考欧美研究一下,成立一些协会,不然让消费者自己去面对这种集团,确实比较弱势。

有些时候,有些人是不值得同情

就像蔡老板说的,当初第一个求助他的人,已经给他发消息,告诉他已经和保时捷和解了。这个过程,我们不去猜测。但是结果显然,个人还是没办法拧过大腿的。好在被这个所谓要维权的消费者摆了一刀的蔡老板,还是勇敢地面对。其实有的时候,我们也要思考,当你全心尽力去帮一个人的时候,他突然怂了,这是谁的错。是保时捷压力太大,还是给的补偿达到了预期,其实这样看,这个消费者只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达到就撤出了。留下蔡老板冲在前头,凌乱地站在风中,迎接保时捷的狂风暴雨。

对于人性,各个击破是秘籍

其实侧面也看得出来,保时捷不仅卖车好,研究攻破人性,知道各个击破最有效。知道要把这些车主拆开了,单独谈。这招永远有效,很多汽车企业,你们学废了吗?

有钱人不需要我们低廉的呐喊

其实经过这个保时捷事件的观察,媒体发生只有蔡老板这个自媒体人,响应的都是有感情的人,而不是真正的保时捷车主。个别响应的只有100个左右的车主,其实他们都是松散的,没有协会支持,相信每个人给点补偿就都解决了,保时捷是知道的,所以他们不在乎这些人的呼喊。到时候他们就像看到独自站在风中凌乱的蔡老板,看他怎么收场,这是保时捷团队自己内心的想法。

我分析,有钱人不在乎这些配置,一来是忙着挣钱,没时间管这些配置,所以他们不在乎的。那些在乎的都是越级获取的人。另一方面就是,有钱的人,换车就想买菜一样,他们可以不买保时捷,感受就可以买奔驰宝马,虽然他们也简配,对于有钱人,他们不在乎的,只要是标志在就可以。这些车标可以给他们带来面子,这就足够了。

大胆建议

所以我建议一二线豪华品牌的国外汽车企业,除了标标配,其他的都让他们选配,照样趋之若鹜。因为他们卖的不是车,卖的是品牌,买的是豪华,卖的是面子。卖的就是让车主觉得自己很有钱的样子,这些,国产汽车给不了的。

也怪我们自己

其实纵观这种现象,主要是我们从骨子里的自卑,加上几千年的经历和传承,让大家有那种从骨子里的想通过汽车展示自己实力的想法。以及近代,崇洋媚外的历史遗留习气,导致大家有钱了,就像统统交给洋人,无论是买东西还是移民,就是不能留在国内,不能让自己人赚钱,要赚也要给洋人赚。

所以,对于保时捷事件,我觉得,我们没必要为保时捷车主操心,他们自己会有办法解决,他们自己不着急,我们急什么。

另外就是,我们已经习惯被区别对待了。我就想交给时间看看,我们这样被区别对待,还会持续多久,交给时间看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