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现代汽车的发明者,奔驰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过。例如,世界上第一位司机是卡尔奔驰的妻子,奔驰1号是0.9马力等。

但实际上,关于奔驰的小秘密还有很多,今天我就来为大家一一揭晓!

当卡尔·本茨在1886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汽车后,他便开始在他的居住地–曼海姆疯狂地进行路试,试图找出车辆性能相对较弱的地方,以便在后期进行改进和量产。不过,作为世界上的第一台汽车,卡尔·本茨在打造“奔驰一号”时显然没有进行全方位的考量,最终导致发动机的尾气和噪音问题严重影响到了曼海姆的街道。

在卡尔·本茨进行了两年路试之后,曼海姆的居民终于忍无可忍了,直接将卡尔·本茨的“罪行”上报给了巴登区的政府官员。考虑到当时卡尔·本茨的影响力以及为人类做出的贡献,当地政府不但没有阻止他的路试行为,反倒还给他颁发了一份书面许可,表示同意他在曼海姆地区进行路试。而这份许可就成为了全世界第一张由政府承认的驾驶执照,卡尔·本茨也因此成为了全球首位驾照拥有者。

大多数国人对奔驰汽车有印象,至少也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了。可实际上,奔驰进入国内的时间远比大家想象的要早,甚至早到了大清朝还没灭亡的时候。因为早在1903年,袁世凯就花费一万两白银买来了一辆手工打造的奔驰车来为66岁大寿的慈禧庆生。

在1903年这个时间节点上,哪怕是见多识广的“老佛爷”其实也没有接触过汽车这个新鲜事物,于是她便下令让车夫载着她兜几圈。但由于汽车的驾驶座高度是与后座相同的,所以当车夫驾驶时,便与“老佛爷”处在了同一高度,这对于一国之主的慈禧而言显然是一种侮辱。于是慈禧便下令让车夫跪着开车以示尊敬。但显而易见的是,跪着开车并不安全,所以车还没开出去多远,旁边的官员们就阻止了这一行为,将慈禧劝回了自己的轿子里。就这样,这台价值当时农户工作400年的奔驰车便永久地荒废在了颐和园。

众所周知,奔驰集团的全称为戴姆勒-奔驰(梅赛德斯-奔驰为品牌名称)。可实际上,在卡尔·本茨刚刚创建奔驰的时候,奔驰的全名就叫“奔驰汽车”,名字里并没有戴姆勒以及梅赛德斯的字眼。那么问题就来了,好好的奔驰汽车,为啥之后就改叫戴姆勒-奔驰了呢?

故事是这样的,虽然汽车是由卡尔·本茨发明的,但实际上整个项目却是由三个人通力合作才完成的,这三个人的名字分别叫:卡尔·本茨、戈特利布·戴姆勒和威廉·迈巴赫。而在研发完奔驰1号后,积累了造车经验的三个人便分别创办了自己的汽车公司,也是奔驰汽车、戴姆勒汽车和迈巴赫汽车。

时间转眼来到了1920年,奔驰、戴姆勒和迈巴赫的汽车业务正处于蒸蒸日上的发展状态,其中的戴姆勒更是凭借出色的做工以及傲人的销量,一举成为了德国最重要的企业之一。但好景不长,由于汽油短缺以及德国将汽车纳入奢侈品范畴进行强制缴税的关系,戴姆勒和奔驰的年产量纷纷坠到了1000台左右的危难境地。面对如此紧迫的市场环境,戴姆勒和奔驰决定通过合并的方式来齐心协力渡过难关。

经过了3年的内部调整,戴姆勒-奔驰股份公司于1926年正式成立。合并后的戴姆勒放弃了自己的Logo,而奔驰这边为了纪念戴姆勒,于是便将戴姆勒此前最著名的车型–梅赛德斯当作了品牌前缀,就这样梅赛德斯·奔驰便诞生了。

没有一家德国车企能跟二战撇清关系,宝马如此,保时捷如此,奔驰更是如此。并且相比费迪南德·保时捷设计坦克来说,奔驰在二战中的行径可就要过分许多了。

希特勒乘坐奔驰770

在1934年希特勒成为纳粹德国首领后,梅赛德斯·奔驰就为其生产了一台定制的奔驰770豪华轿车。这台使用直列八缸发动机的豪华轿车拥有当时最顶尖的汽车制造技术,在增压器的带动下,这台7.7L排量的发动机竟然可以爆发出203匹的动力(当时的汽车普遍只有60匹左右)。在如此夸张动力做背书的前提下,奔驰直接将希特勒的770设计成了防弹版本,以此保护首领的安全。因此,这台防弹的奔驰770也成为了希特勒的御用座驾。

而在二战爆发之后,奔驰便直接放弃了自己热爱的造车业务,全心全意地帮助纳粹德国生产坦克炮塔、军用货车以及飞机发动机等军用装备。考虑到奔驰作为一家德国企业,为祖国制造军火也称得上理所应当,但问题是,之后奔驰干的事情可就有些违反人道主义了。

众所周知,战争是很消耗劳动力的,而对于拥有诸多战场的德国来说,国内的劳动力肯定是不足以应付战争物资消耗的。所以为了保证军火能够足量供应前线,于是奔驰便直接从战俘、集中营中挑选免费的劳动力,并强迫他们工作。最终这项举动也让奔驰在战争结束后,向被强迫劳动的家属支付了1200万美元的赔偿金。

常看赛车的朋友都知道,奔驰赛车因为常常使用银色涂装所以得名“银箭”。但对于奔驰来说,这个银色涂装其实纯属机缘巧合,而故事就发生在1937年。

当时国际汽联规定了“大奖赛”赛车的最高重量上限为750kg,而当年准备参赛的奔驰W125赛车却因为超重1kg,直接被拒之门外了。为了能够继续参加“大奖赛”,车队经理想出了一个十分巧妙的办法–将车上的白色油漆刮掉。由于上世纪30年代的喷漆技术还很落后,所以当技师把W125的白色油漆刮掉后,这台赛车的重量竟然直接轻了1kg,达到了参赛标准!与此同时,这台车的车身也随即呈现出了铝板的原始颜色–银色。

更神奇的是,这台通过刮掉油漆才获得入场券的赛车竟然在赛道上表现出了惊人的统治力,一举拿下了当场比赛的冠军。而在第二天的报纸上,凭借着纯银色外壳以及冠军名次,报道赛事的媒体便直接将W125赛车称为了“银箭”。所以奔驰也就阴差阳错的,获得了自己赛车的专属颜色。

早在上世纪50年代,人们就已经开始关注车辆的安全性了。但由于当时的汽车工程并不发达,相关知识的普及率也很低,所以德国的民众就跟国内早年间的老百姓一样,都坚定地认为车越“硬”越安全!而在这时,奔驰的一名工程师站了出来,并向广大群众提出了溃缩区概念。

其实早在1937年,奔驰的工程师就已经提出了溃缩区的概念。但由于二战的爆发直接阻挠了人类对汽车的研究,所以直到1959年,第一台拥有溃缩区概念的W111奔驰轿车才正式登场。

这台奔驰W111实现溃缩的方法与现在的车型并无二致,都是通过两根纵梁来进行可控吸能,并将乘员舱设计成具备刚性的安全笼。虽然在刚开始,这样的设计在民间饱受争议,但随着奔驰在1959年9月10日举办的一场碰撞测试,清晰、直观地让大家意识到了溃缩区对保护车内成员安全的意义,一举粉碎了人们对于车辆越硬越安全的固有观念!

自从与戴姆勒合并之后,梅赛德斯·奔驰便开始在当时的赛车圈怒刷存在感,从而扩大自己的知名度。只可惜,1955年的一起勒芒赛道事故,直接让奔驰在围场中消失了34年!

1955年的勒芒24小时大奖赛可谓是群星荟萃,法拉利、捷豹、奔驰都带来了实力出众的赛车,其中奔驰的300 SLR赛车还是第一次在勒芒24小时大奖赛上亮相,大家也对奔驰这台赛车的实力抱有很高的期望。

可1955年的赛车运动并非像现在这般安全,超轻的车身在强大马力的推动下,可以在赛道上轻松达到270km/h以上的速度。而将这群“猛兽”与现场观众进行区隔的,仅仅是一些低矮的钢制护板。于是,事故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发生了。

当奔驰300 SLR在大直道飞速狂飙时,一台刚出维修区的车子恰好开到了它的面前。270km/h的速度怎么可能说停就停,300 SLR的车头瞬间就撞上了对方的车尾,整台赛车瞄着观众席就飞了过去。拥有巨大动能的300 SLR在撞上了观众席的楼梯后,包括发动机在内的车身碎片瞬间如霰弹枪子弹一般四散开来……最终这起事故造成了车手在内共84人身亡,180人受伤,直接成为了赛车史上最严重的一场事故。事后由于奔驰感到十分内疚,便宣布当即退出所有汽车赛事。而这一退就是34年,直到1989年汽车运动相对安全后,奔驰才再次重返了赛车领域。

对于如今的汽车来说,ABS(防抱死系统)和ESP(车辆稳定控制系统)早就不是什么新鲜玩意了,它们不仅能让车辆的宽容度变得更高,同时还能极大程度地降低驾驶者的控车难度。可对于50年前的人们来说,如何让车辆在刹车时不抱死,以及让车辆在连续并线时不失控,那可完全就要仰仗驾驶员自身的技术了。为了降低事故发生率以及事故死亡率,于是奔驰便与博世在随后的几十年间联手开发了ABS和ESP系统。

作为开发者,奔驰于1978年发布了全球第一台拥有ABS防抱死系统的车型,而这台车就是大名鼎鼎的第一代奔驰S级!由于能大幅降低湿滑路面的制动距离,并且在紧急制动时可以获得一定的行进路线控制能力,所以ABS系统也迅速得到了普及。

相较于ABS来说,ESP系统的诞生就要晚很多了,因为直到1995年,代号W140的奔驰S600才作为全球首台搭载ESP系统的车型面世。其中ESP系统的工作逻辑,是通过在车辆失控瞬间制动某个车轮,从而改变车辆姿态,来避免事故的。ESP系统一经发布,常年被积雪覆盖的北欧就瞬间成为了ESP系统的最重要市场,并且在这片土地上还诞生出了评判ESP系统水平的麋鹿测试!

1926年,在戴姆勒与奔驰合并组成戴姆勒-奔驰之后,这家德国企业就开始一路高歌猛进,并成为了全球豪华汽车品牌的头部,手里的钱也变得更加充裕。于是戴姆勒-奔驰便开始考虑像大众那样组建自己的汽车集团。经过一番商议,戴姆勒-奔驰最终把收购目标定为了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中体量最小的品牌–克莱斯勒。

虽然奔驰在提议收购克莱斯勒时,并没有得到所有董事会成员的支持,但考虑到收购克莱斯勒会对奔驰在美国的发展带来帮助,所以最终戴姆勒-奔驰还是在1998年与克莱斯勒进行了合并,并更名为了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因此,克莱斯勒集团也拥有了使用奔驰车型底盘的权利,比如第二代大切诺基就是基于奔驰ML底盘打造的,而第一代克莱斯勒300C则是基于W210奔驰E级底盘打造的。

有意思的是,克莱斯勒集团旗下的道奇品牌,又利用第一代克莱斯勒300C的底盘造出了Charger和Challenger。此时经过简单的换算就可以得出,实际上目前最正宗的美国肌肉车代表Challenger(挑战者)其实也不过是一台90年代的老奔驰而已……只可惜,2008年的金融危机拖垮了克莱斯勒,为了及时止损,戴姆勒公司只好将克莱斯勒进行出售,而接手的一方,正是来自意大利的菲亚特汽车。

如今AMG这三个字母代表的是高性能奔驰车。可在AMG创立之初,这家公司不仅没啥影响力,而且都不属于戴姆勒-奔驰旗下!

故事是这样的,在上世纪60年代,两名热爱汽车运动的奔驰开发部员工受够了当时只造豪华车的奔驰,于是决定离职,并在1967年成立了专门制造运动车的AMG公司(AMG三个字母是Aufrecht和Melcher两个创始人以及Aufrecht出生地Großaspach的首字母组合)。由于这两个创始人都是奔驰前员工,所以当他们在打造运动型车时,便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奔驰进行改装。其中早期AMG的代表作就是基于奔驰大型轿车300 SEL 6.3打造出来的300 SEL 6.8赛车。

在1969年的澳门东望洋6小时耐力赛中,这台排量高达6.8L的大型轿车竟然一举获得了比赛冠军。在这之后,300SEL 6.8赛车又多次在欧洲境内的耐力赛中取得了非常不俗的成绩。而这一系列动作,也成功让这个起初只有两个人的“小作坊”引起了戴姆勒-奔驰集团的关注。

不得不说,奔驰也的确沉得住气,这一观察就观察了20多年……在这期间,AMG也造出了很多台经典赛车,并获得了不少大奖赛的胜利。在认可了AMG的实力后,戴姆勒-奔驰在1993年终于对AMG公司发出了邀请,试图携手研发出对抗宝马M3的C36 AMG。最终,C36 AMG不负众望,凭借着比M3多出的70马力,这台车很快在高性能市场上为奔驰占领了一席之地,成为了宝马M的有力竞争者,并取得了不错的销量!

丰硕的战果让奔驰产生了将AMG收入麾下的想法,于是在1998年,奔驰通过收购AMG 51%股份的方式,对AMG进行了收购,并将其更名为了梅赛德斯AMG。所以AMG正式成为戴姆勒-奔驰集团的子公司,其实已经是1998年的事情了。

除了部分65系列外,AMG的顶级型号就是63系列了。根据以往奔驰的命名规则来看,AMG 63系列使用的理应是一台排量为6.3L的发动机才对。可当你看完配置表之后就会发现,使用自吸发动机的63系列,其实使用的都是6.2L的V8发动机,这排量为啥莫名其妙就少了0.1L呢?

事情的起因还得从AMG公司的诞生说起。当年AMG公司之所以能在品牌创立初期就扬名立万,就是因为它们最初的高性能作品是基于奔驰的6.3L V8发动机打造而来的。所以在AMG被奔驰收购后,便使用“63”作为顶级系列的代号,以表纪念。

不仅如此,或许是为了让63系列更具传奇色彩,AMG还重新打造了一台V8发动机,并将发动机排量定格在了6208 cc。之所以选择6208cc而非6300cc,我们推测有两个原因。首先,在如此大排量的基础前提下,多个0.1L也不会对性能产生太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很多海外国家对排量的计算方式,并不像国内一样会进行四舍五入,而是超过6200cc,就归为6.3L的行列。这样一来,这台6208cc的V8发动机名义上就是6.3L,已经完美致敬了AMG开山之作300 SEL上的6.3L V8自吸发动机了!

对于一家汽车厂商来说,奔驰这100多年的历史绝对称得上是一帆风顺了,既没有分崩离析,也没有因为合并被“污染”血统。作为汽车的发明者,奔驰持续健康的经营也为企业提供了足够的现金流去进行研发,并用创新成果一次又一次发明了汽车,牢牢地将奔驰S级立于山峰之巅,并滋养着品牌众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