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放欺诈、质量问题、奔驰对中国市场的傲慢对全球最大豪华品牌业绩感到震惊,30亿欧元“抄袭吉利”购买戴姆勒股票的北汽集团真的认为便宜吗?从戴姆勒财报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奔驰对中国的依赖程度。今年第二季度末,德国汽车行业巨头戴姆勒集团股价下跌48.93欧元/周,比第一季度末下跌约6%。同期,德国达克斯指数上涨了8%,斯托克欧洲汽车指数上涨了1%。

2019年7月24日,戴姆勒集团先于大众汽车集团一日发布上半年经营业绩,然而,带给投资者和资本市场的仍多是失望。

根据戴姆勒集团财报,今年二季度,其全球累计销售乘用车和商用车82.17万辆,同比下滑1%。在财务指标上,该集团二季度实现营收426.5亿欧元,同比增长4.65%;息税前利润为-15.5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18亿元),去年同期则为26.4亿元;净利润则亏损12.4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95亿元),去年同期则为盈利18.25亿欧元;因而归属于该公司股东的净亏损达到13亿欧元,去年同期尚为盈利17亿欧元;每股收益亦降至冰点以下,为1.24欧元。

图片来源:戴姆勒集团二季度财报

从戴姆勒前两个季度业绩表现来看,其累计实现销量159.55万辆,同比下滑3%;实现营收823.48亿欧元,同比增长2.24%;息税前利润为12.47亿欧元,同比下跌79%;净利润为9.07亿欧元,同比下跌78.3%。

销量下滑、利润下跌,这些表象成为了戴姆勒集团今年上半年财报业绩的主旋律,但在其背后则是奔驰品牌排放造假、质量问题频发,以及傲慢的态度。

梅赛德斯-奔驰:最大单一市场销量减少

作为戴姆勒集团的销量支柱,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二季度销量为57.56万辆,占比整体销量七成;与去年同期相比,销量下滑3%。

其中在欧洲,梅赛德斯-奔驰和smart品牌合计销量为24.48万辆,同比下滑2%,美国市场销量亦下滑3%至7.55万辆。似乎在美国,人们对这一代奔驰汽车造型就不像中国这么“感冒”。因此二季度,德国和中国成为梅赛德斯-奔驰销量呈现增长仅有的两个市场。

图片来源:戴姆勒集团二季度财报

其中,梅赛德斯-奔驰和smart品牌在德国销量增长1%至8.25万辆;而在最大单一市场中国,销量亦增长1%至16.83万辆,创造二季度销量纪录。

然而,综合前两个季度来看,梅赛德斯-奔驰累计销量为113.1万辆,同比下滑5%。其中德国市场销量与去年持平,中国市场销量为34.15万辆,同比下滑1%。

图片来源:戴姆勒集团二季度财报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梅赛德斯-奔驰产量为120.23万辆,而销量只有113.1万辆,即上半年其已产生7万辆库存增量。

财务数据全面下滑,利润骤减8成

在经营业绩上,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二季度营收222.93亿欧元,同比下滑1%;息税前利润为-6.72亿元,去年同期则为19.01亿元,销售回报率为-3.0%,去年同期为8.4%。

图片来源:戴姆勒集团二季度财报

今年上半年,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营收434.93亿欧元,同比下滑5%;息税前利润为6.26亿欧元,同比大幅下跌84%;销售回报率为1.4%,去年同期则为8.7%。

利润下跌的主要原因,业绩报告显示与奔驰排放门相关的支出高达10.67亿欧元,包含高田安全气囊在内的召回费用高达7.67亿欧元;但汽车K线认为,这也与其在中国市场业绩增速大幅放缓有关。

上半年,戴姆勒研发支出高达47亿欧元,其中资本化支出15亿欧元。研发支出中超过四分之三即37亿欧元研发支出用于梅赛德斯-奔驰,包括研发下一代电动汽车、数字化和自动驾驶等。

图片来源:戴姆勒集团二季度财报

今年以来,奔驰在中国相继出现“漏油门”、“断裂门”等一系列较严重的产品质量问题,并且态度傲慢。在国家质量监督管理总局的调查下,奔驰上半年在中国进行了大规模召回,数量与其去年全年销量相当。最近,奔驰新车轮子跑掉等问题,再次出现在人们视野,不禁令人慨叹奔驰可能在作茧自缚。

据汽车K线了解,此前长期售价坚挺的奔驰,近来终端也出现松动,这并非什么好兆头。

不过,根据业绩报告,梅赛德斯-奔驰A级车、B级车、CLA和CLA猎装版销量增长27%至12.38万辆;A级车市场再一次成为强劲增长动力,同比增长高达39%;而由于车型改款,奔驰SUV车型销量为18.05万辆,仍低于去年同期13%;C级轿车和旅行车总计销售9.71万辆,同比下滑4%;在G级车40周年之际,再次实现了两位数增长,达到7900辆。

梅赛德斯-奔驰商用车:挣的钱还不够交学费

二季度,奔驰商用车全球销量为11.11万辆,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销售收入为36.54亿欧元,同比增长4%;息税前利润为-20.5亿欧元,去年同期则为1.52亿欧元,不仅没有为集团贡献利润,反而拖累集团整体盈利水平。

图片来源:戴姆勒集团二季度财报

影响该部门息税前利润的主要原因有,奔驰柴油车在多个区域涉及政府和法院诉讼,并需要采取相应应对措施,使得成本支出达到13.72亿欧元;产品组合优化支出4.59亿欧元;在欧洲及世界其他地方开展的高田气囊扩大召回花费3.4亿欧元。

受二季度影响,上半年,该部门虽然销量实现2%增长,达到20.82万辆,营收为70.23亿欧元,同比增长6%;但是息税前利润为-21.48亿欧元,与去年同期盈利3.24亿欧元已不可同日而语。

在中国市场,奔驰商用车二季度销量为7134辆,同比下滑5%;前两个季度累计销售1.33万辆,同比下滑5%。

蔡澈进监事会遇阻,履新者接过“烫手山芋”

2019年上半年,戴姆勒集团监事会和管理委员会发生成员变动。

5月22日举行的年度股东大会重新选举乔·凯瑟尔(Joe Kaeser)和毕睿德(Bernd Pischetsrieder)担任监事会成员,任期至2024年。前者现任西门子集团CEO,后者则是宝马集团和大众集团前CEO,两者均自2014年进入戴姆勒监事会。

作为戴姆勒集团和梅赛德斯-奔驰管理委员会主席13年的蔡澈,于2019年度股东大会结束后离任,由49岁的康林松(Ola Kallenius)接替。在两年的冷战期结束后,监事会计划提议在2021年度股东大会上选举蔡澈成为监事会成员。

对此,德国商报(Handelsblatt)报道称,戴姆勒一些投资者对这项计划表示反对,因为他们认为蔡澈应该对公司利润下跌,还未解决的欧洲柴油排放召回,以及对因高田安全气囊引起的召回负责。

联合投资基金经理穆德尔斯(Michael Muders)称,“让蔡澈回到监事会对我们来说是完全不可能”。德国证券保护协会首席执行官Marc Tuengler则表示,蔡澈进入监事会是不可思议的,更不用说成为监事会主席了。

由于戴姆勒CFO老将云波(Bodo Uebber)不愿延长其将于2019年12月到期的服务合同,之前曾担任空客CFO和执行委员会成员的哈拉尔德·威廉(Harald Wilhelm)已自2019年4月1日起,成为戴姆勒集团管理委员会成员之一,负责财务管控和戴姆勒金融服务,成为云波继任者。

最新发布的业绩警告,让CEO康林松和CFO威廉更加迫在眉睫地需要证明他们可以改善公司低收益运行状态。

2019年,作为核心业务的梅赛德斯-奔驰部门的盈利率可能将下滑至3%。

此外,戴姆勒正在与中国和美国市场放缓的新车需求作斗争。同时,研发电动汽车的巨大成本,以及德国对柴油排放的监管审查,使得戴姆勒在全面企业改革的努力中处于不利地位。

戴姆勒也正在遭受本土问题的困扰,包括转换高利润GLE车型的技术阻力,以及与日产在墨西哥建立合资工厂的问题。

2019年业绩预期:销量持平,利润显著减少

在集团层面,戴姆勒预计其2019年销量与2018年持平;销售收入相比去年略微增长;但息税前利润与2018年将大幅减少;其中,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销量预计与2018年持平;息税前利润与去年相比显著下降,预计亏损6.72亿欧元(2018年同期为盈利19.01亿欧元);各独立部门2019年预期销售回报率如下:

· 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3%-5%

· 戴姆勒卡车:7%-9%

· 梅赛德斯-奔驰商用车:-15%至-17%

· 戴姆勒公交车:5%-7%

· 戴姆勒金融服务:净资产收益率17%-19%

虽然戴姆勒预计息税前利润和自由现金流在当前财年结束时将明显好于上半年,但如上所述,汽车部门的预期收益将产生不利影响。

对新产品和新技术持续的高额前期支出,以及实施新的集团架构都将成为负担。基于此,戴姆勒预计2019财年自由现金流将明显低于去年。2019年前6个月,戴姆勒集团自由现金流为-33亿欧元(去年同期:18亿欧元)。

削减成本及产品阵容

在集团上半年财报中,面临柴油排放相关法律风险,以及更换安全气囊的高额成本,成为戴姆勒解释利润下滑的常见原因。面对利润骤降,戴姆勒计划加强成本削减,并计划缩减其产品阵容。

7月24日,戴姆勒CEO康林松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正在加强整个集团范围内的绩效计划,审视产品组合,以确保未来的成功。”

7月初,戴姆勒将准备金提高至42亿欧元,用于支付高田安全气囊相关的产品召回,以及应对来自柴油排放的监管压力。戴姆勒正面临着欧洲和美国针对梅赛德斯-奔驰柴油车涉嫌排放超标的调查。

对戴姆勒而言,生产清洁内燃机的压力已经到来,但这正是汽车行业不得不大力投资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并应对中国经济放缓、欧洲市场疲软和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的时候。

值得注意的是,戴姆勒13个月来已发布四次盈利预警,预计集团2019年息税前利润将显著低于去年。

颇为讽刺的是,几乎在同一时期,来自中国的北汽集团斥资30亿欧元购买了戴姆勒公司5%的股份。前者认为,通过此种方式将进一步捆绑双方之间的合作关系,而后者则为北汽贡献着绝大部分的利润。

K线观点:

戴姆勒集团上半年业绩实为严峻,作为奔驰乘用车最大单一市场的中国,半年销量亦出现下滑,这与前几年动辄两位数的高增长已经不可比。

汽车K线认为,作为豪华乘用车品牌的No.1,奔驰不缺技术和品牌积淀,然而或许是被利益所蒙蔽,在中国市场的口碑正逐渐下滑。

不管是前段时间女车主哭诉维权,还是经销商拉横幅抗议,抑或是近日被爆出的新车主讨要说法遭暴打,戴姆勒-奔驰在中国市场的所作所为着实令人心寒。因发动机漏油、减震断裂危险、刹车异响等召回的也不在少数。

在中国有句话叫做,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对百年车企戴姆勒-奔驰而言,重新实现超过宝马后,是不是将产品质量把控看得太轻了。奉劝一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毁招牌的事情还是不要做。

文字为【汽车K线】原创,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