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81评论微信公众号
01
面临战场环境,怎么敢过日子
——任务部队和平积弊减少的启示
张顺良
& ampquot敌人越过我的国境,看到炮火在耳边轰鸣,保卫国家的情绪和寻求胜利的血性一下子发生了。
”来自国际维和、联合军演、边境管控、海上维权、大洋护航等任务部队的调查显示,受领任务之前,不少官兵认为现在是和平年代、仗一时打不起来,有的后顾之忧比较多。
可是,一旦走到战场前沿,大部分官兵感到冲突随时可能发生、战斗气息扑面而来,主动写请战书,自愿推迟离队,甚至对身后事也作了安排。一位战士给父母写信:“如果我牺牲了,你们一定要趁着年轻再生一个,替我尽孝。”
“有了这样的战场环境,哪还敢有安逸思想?有了这样的敌情观念,哪还会有和平积弊?”一位旅领导深有感触地说,执行急难险重任务,虚事闲事杂事明显少了,官兵享太平、过日子、怕苦累的念头也打消了。
“一线不愿下火线,二线争相上前线。”机关调研了解困难,任务当头,没有一个官兵反映生活艰苦、家庭困难的,说的都是与打仗直接相关的事。一名战士发高烧仍撑到换岗,刚走出敌人视线就一头栽倒在地,醒来后的第一句话是:“我为祖国站岗,决不能在对手面前倒下。”
从“生活味”到“硝烟味”,一前一后变化如此之大,让人不禁发问:这样严阵以待的敌情观念、闻战则喜的战斗激情、紧而又紧的战备意识,怎么会从天而降?我们一直下大力气破除的“仗一时打不起来、打起来也轮不上我”“打仗是领导的事、是军事机关的事”等和平思想,怎么会一夜之间烟消云散?
想想革命战争年代,我军指战员整天备战打仗,睡觉吃饭都得想着防敌人偷袭,哪会有什么“和平病”!正如一位开国将帅所说:“老想着过日子,不但过不好日子,可能连小命都没有了。”
反观当下,个别单位以不打仗的心态做打仗的准备,以打仗的标准干与打仗无关的事。有的机关干部把工作当成上下班,把参加值勤值班、战备演训当“出公差”。少数官兵只见太平盛世、不见群狼环伺,谈论较多的是“房子的价格”“汽车的牌子”“赚钱的点子”,而关注军情热点、实战训练、武器装备的较少。
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某种程度上讲,关键是少了任务部队十万火急的军情、争分夺秒的备战、你死我活的斗争。我们常说,用兵之要,必先察敌情;常胜之家,必先悉敌人。可是,敌情是什么?敌人在哪里?很多时候,敌情大多在沙盘里、地图上,敌人往往在想定里、“蓝军”内。但在任务部队,敌情就在身边,敌人就在眼前。因为,天天临阵对敌,战斗随时打响。
战场让一切变得简单。试想,如果敌人就在面前挑衅,你还能沉醉于“享太平”吗?如果海盗就在前方出没,你还能甘心当“旁观者”吗?如果雷区就在脚下延伸,你还能热衷于“过日子”吗?显然不能,战场之上、敌人面前,再存有和平念想,就可能成为虎狼之食,沦为国家的罪人。
然而在当前,任务部队毕竟是少数,一味靠“狼来了”点燃官兵思想上的狼烟是不现实的,坐等走上战场让和平思想自然消失更是十分危险的。从现实情况也看到,一些部队进入战备状态后精力高度集中,一旦局势有所缓和,个别官兵就会放松警惕,有的甚至讲:“看样子是打不起来了,天天准备还有必要吗?”
那么,没有任务部队的“任务”,就一定练不出箭在弦上的敌情观念、引而待发的战备意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任务部队和平积弊减少足以说明,“和平病”不是不治之症,只要环境足够逼真,就能逼走一些和平思想、赶走一些和平做派、挤走一些和平套路。
其实,习主席早就为纠治和平思想开出了药方:“部队还是要练,不采取实战化练兵,不加强练兵的力度,就无法消除‘和平病’”“枕戈待旦不是唱歌唱出来的”……言武备者,练为最要。军事训练是未来战争的预演。只要各部队自觉拉近训练与实战之间的距离,何愁不能像任务部队一样,逼得过日子思想无处遁形呢?
我军的核心职能是打仗,没有一支没有“任务”的部队。敌情观念不是“喊”出来的,而是靠实战化练兵“练”出来的。每名官兵脑子里永远有任务,眼睛里永远有敌人,肩膀上永远有责任,胸膛里永远有激情,时刻紧绷打仗这根弦,时刻肩扛打赢这座山,时刻等待出征这道令,就能够铲掉头脑中的锈蚀,剔除思想上的懈怠,牢固立起“战争准备时期”的概念。
解放军报2018年5月30日06版
02
打仗真刀真枪,哪还敢搞假把式
——任务部队和平积弊减少的启示②
■鲁闻恋
战争打响,谁会端着玩具枪上战场?这样的事恐怕不会有。因为战场是真刀真枪的生死较量,玩“花枪”会立时丧命,后果立竿见影。但如果仗一时打不起来,会不会有人玩花的、弄虚的,这就很难说了。剖析一下这种现象,对减少和平积弊兴许会有启发。
前不久,到执行任务部队调研,许多基层主官说,自从到一线执行任务,机关作风实了,基层风气变了,和平思想没了,战备意识强了,假大虚空少了,训风演风实了。不少基层的同志有一个共同感受:执行任务前,机关打电话不是要材料、报情况,就是下任务、提要求;执行任务后,领导和机关问的大都是“有什么需求”“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执行任务前,机关到基层,常常是问卷调查、检查考核;执行任务后,机关是主动上门、特事特办。执行任务前,基层反映问题,往往被推来推去,有时还被批评为乱提意见;执行任务后,是鼓励官兵多提意见、反映情况……
这些显而易见的变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任务变了、环境变了:对手近在眼前,阵地清晰可见。稍一疏忽,就可能丢了性命;一招不慎,就可能全盘皆输。如果说,以前可以打个盹儿,现在“睡觉也要睁只眼”;以前可以偶尔偷工减料玩虚的,现在谁敢在敌人眼皮底下搞假把式?就像一个作训部门的负责人说的:许多年前,部队很少打实弹。打实弹也是为了应付考核、完成弹药消耗,不放心的弹不打,不放心的人不上。现在都是强训精训全训实训,过去那种“危不施训、险不练兵”现象基本不见了。
徐海东将军说过:“作战为治病之良药。”任务部队与非任务部队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始终处在真刀真枪的前沿,时时处处有情况的刺激,所以官兵的眼里只有战斗没有和平。而后方部队相对离前沿较远,听不到枪炮声,闻不到硝烟味,一些人因而认为战争离我们很远,头脑里打仗那根弦松了。而一旦过惯太平日子,患上“和平麻痹症”,就必然看不清面临的危机、当下的时势,朦朦胧胧、迷迷糊糊,觉得要求低一点、训练差一点无伤大雅,演习有脚本、会议有流程、文书有模板、发言有稿子,这些“习惯”就会慢慢发展成“自然”,甚至认为那些程式化的整齐划一、套路化的井井有条,没有什么大错。
“花枪”敌不过“真枪”。真刀真枪与假把式,是一对尖锐对立的矛盾。“稻草人”吓不倒对手,虚张声势赶不走敌人。在真枪实弹面前,假把式就像纸糊的老虎,一戳就破。除非有人成心送死,否则是没有人会在血与火的战场面前,搞那些装模作样、假模假样的东西的。这就要求把平时那些“只好看,上阵无用”的东西扫荡干净,把“徒支虚架,以图人前美观”的招数赶出训练场。临阵行不得的,平时也练不得;不是临阵实用的,平时也不能学、不能练。
面对真刀真枪,只有一招,那就是以真对真,真枪实弹,真抓实练,真打实备,真考实评。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部队最缺什么就专攻精练什么。只有“以今夜准备战斗”的姿态抓战备,以打仗的心态谋打仗,紧贴作战任务、作战对手,突出对抗性、检验性演练,多搞实兵对抗、无预演的检验,把训练条件设真设险,把问题解决在平时,把短板补齐在平时,把能力练强在平时,才能让官兵洒下的每一滴汗水都凝结成战斗力。
解放军报2018年6月1日06版
03
训练真上去了,安全就不会有大问题
——任务部队和平积弊减少的启示③
■刘海涛
据一线任务部队官兵反映,过去训练小心翼翼,有点风险的课目能不训就不训,现在只要任务需要,该怎么训就怎么训。实际情况是,训练真上去了,安全也没出大问题。
毋庸讳言,安全问题至今仍像一道“紧箍咒”,让一些单位在训练上缩手缩脚、畏首畏尾。有的组织重大演习,不放心的装备不带,不放心的人员不上;有的组织武装泅渡,从来不挑风大浪高的时候,全都选在风平浪静的水域;更有甚者,有的组织手榴弹实投训练为防止出现“意外”,要求老兵为新兵拧开弹盖,勾出拉火环,搞“保姆式”全程陪护。
诸如此类的做法,无非是为了防事故、保安全。然而,越消极保安全,往往越不安全。正如邓小平同志一针见血指出的:“不苦练不仅不能提高本领,还会出事故。”被动地“保”、消极地“防”,换来的充其量是表面的、暂时的“不出事”。一遇陌生环境、意外情况,事故概率只会提升不会下降;真等上了战场,训练的“欠账”更是要用鲜血和生命来偿还。
其实,不怕出事,未必就会出事,反而可能出彩。马宝川47岁时接触伞降,训练仅一个半月之后,就完成军旅生涯的高空“第一跳”;戴明盟不畏超负荷、大密度、高难度的科研试飞,练成中国“飞鲨”第一人;武仲良从人武部到特种部队当政委,学会潜水、狙击等多种特战技能。他们不怕险、不畏难,不仅没出什么事,反而在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中,书写下一个个传奇。
近几年,各任务部队瞄准现实需要,向训练极限发起冲击,力度之大、标准之高、要求之严前所罕见,不仅安全没出大问题,官兵的打赢底气也更足了。前出第一岛链飞越宫古海峡时,“神威大队”轰-6K战机受到外国军机干扰阻挠,飞行员为什么能够从容应对、正确处置、勇往直前?关键就在于他们平时训练始终瞄准战场,敢于挑战装备极限、生理极限、心理极限。可见,险中求胜、危中求安的能力提高了,离打赢就越来越近,离危险就越来越远。
也有些人的“不敢”,是因为“不懂”“不会”。有的单位盼新装备盼红了眼,来了新装备又玩不转,生怕弄坏了、搞砸了;有的认为新装备娇贵,平常拉出来遛遛可以,极端条件下训练却放不开手脚。如果避生就熟、怕这怕那,新装备的意义如何体现?不懂就抓紧弄懂,不会就学习研究,才能发掘新质战斗力的潜能,让部队作战能力实现真正跃升。
应当看到,我军的训练内容和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对训练安全的规定也更加科学完备。新一代《军事训练条例(试行)》规定:“不得违背规律盲目蛮干,不得以安全为由简化训练内容、降低难度强度,不得随意提高风险等级、擅自终止或者取消险难课目训练,不得以牺牲战斗力为代价消极保安全。”这“四个不得”,为部队大胆训练、科学训练、安全训练提供了制度保障,有利于部队加强实战化军事训练,提高备战打仗能力。各级只要坚持正确的“安全标准”,按纲施训、依法治训、科学组训,就一定能实现安全率与战斗力的共赢。
有的带兵人反映,不是不想放开手脚训练,而是担心“年初出事,一年白干;年尾出事,白干一年”。针对这一现象,领导机关应当把导向树正,解决好训练与安全、政绩与事故的关系,不能以事故定乾坤,搞一丑遮百俊。如此,基层官兵才能放下悬在心头的“安全之剑”,撸起袖子抓主责、甩开膀子谋主业,不断推进实战化训练向“深水区”挺进。
作者单位:第79集团军某旅
解放军报2018年6月4日06版
04
临战如箭在弦,哪还敢“空踩油门”
——任务部队和平积弊减少的启示④
■宗建明
到任务部队调研时,基层官兵普遍反映,执行任务期间,机关的“官方活动”少了、文电少了。下来的工作组,要么是蹲点帮带的,要么是训练考核和综合检查的,那种干扰部队的工作组基本没有了。
对于“五多”,尽管各级像过街老鼠一样喊打,但它像“打不死的小强”,生命力顽强得很。而在执行任务时,“五多”现象又有所缓解,甚至“不治而愈”。剖析其中缘由,对减少乃至根除和平积弊或有裨益。
客观地讲,下发文电、召开会议和下派工作组等,是机关履行指导功能、推动部队建设的重要方法。基层也不是厌烦一切文电,只是反感毫无实质内容、远离中心工作的“空皮囊”文电;基层也不是不欢迎工作组,只是从内心抗拒那种居高临下的“钦差式”工作组。调研中,一名指导员说:“执行任务两个多月,机关组织的任务检讨反思活动,对我们帮助很大。”任务部队的一名营长不无担心地说,但愿任务结束后,机关还能像现在一样,跟练兵备战无关的文电和活动,越少越好。
这名营长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现实中,确实有个别部队机关在“空踩油门”。他们要么在工作作风上“浮”,照抄照搬,文来文去,把发文、开会和下派工作组当落实;要么在工作指导上“偏”,筹划工作不看备战是否急需,只把基层当成了点子的“试验田”和升迁的“敲门砖”;要么在工作方法上“过”,任务安排过满,指标定得过高,效果要求过急,啥“线”都往基层这个“针眼”里穿,种子刚落土就急着想摘果子,弄得基层疲于应付,难以招架。
为何一有任务“五多”就减少了?答案也许有很多种,但最直接的原因是,敌情的严峻性、任务的紧迫性,逼着机关把心思和精力用在提高部队战斗力上,用在尽快解决各类难题上。这时,机关在下发文电时,都生怕对备战造成干扰;在开展活动时,都担心对训练带来冲击。正如一名机关干部所说:“备战紧而又紧,哪还敢空踩油门?”这样的“有所怕”,促使了机关“有所为”。尽管是任务形势所逼,但仍难能可贵。
机关是部队的中枢神经和大脑,是党委首长的参谋部和智囊团,是贯彻执行上级指示、组织各项工作落实、推动部队建设科学发展的总开关。可以说,机关人员的素质、作风和指导水平,直接关系到一支部队的整体建设。机关指导的方向错了、偏了,基层就会南辕北辙;机关工作的作风虚了、假了,部队就会上行下效。对一名司机来说,平路上空踩油门必然寸步难行,上坡路空踩油门车则不进反退,甚至会酿出车祸。部队建设也是一样。当前,强军事业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最需要的是把方向把准,把油门踩实。当此关口,“空踩油门”的动静越大,时间越长,虚耗部队的人力、物力、财力就越多,强军伟业就可能在日复一日的空转中落空。
机关不空转,部队不忙乱。在这方面,任务部队的一些做法很值得借鉴。他们在主业上做加法,凡事都向练兵备战聚焦,想搞“五多”也没有时间和空间,使备战打仗成为一种常态;在事务上做减法,对日常事务性工作,能免则免、能合则合、能短则短,使忙训练的时间和抓备战的精力多了起来;在“五多”上做除法,发文前、开会前、下派工作组前,都先用是否对备战有用的尺子量一量,再用是否对打仗有益的标尺卡一卡,这样便会移走“文山”,填平“会海”。
列宁曾说,生机勃勃的工作不能淹没在公文的海洋中。部队工作不仅生机勃勃,而且是生死攸关的“国之大事”。只要各级机关下决心转变职能,转变作风,转变工作方式,瞄准根源用力,拿出硬性措施,就一定能把“空踩油门”等和平积弊赶出新体制。
作者单位:69250部队
解放军报2018年6月6日06版
05
知道仗怎么打,才明白兵怎么练
——任务部队和平积弊减少的启示⑤
■魏一峰 蔡斌
“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这句话虽是老生常谈,却是极其管用的备战之方、必须遵循的打赢之道。备战打仗,首先要知战。确保未来战争始终在“视线之内”,练兵才不会偏离实战、失去方向。
某部曾在一线执行任务。那期间,人人都一门心思琢磨如何过招、如何取胜,工作的“水分”拧干了,部队练兵针对性极强,各种想定和战法、官兵所习和所练,都是战场急需急用的。正因此,战备工作紧而又紧、实而又实。官兵们讲:“大家虽然累,但心里明,总感觉有使不完的劲。”
军队是战斗队。演训场上,一枪一炮都是杀敌武器、一令一动都是战前准备。未来的仗在哪打、跟谁打、怎么打,这些问题不清楚、不研究,若明若暗,练兵备战就是盲目的。这就好比射箭,不看靶子、只顾拉弓,用劲越大,则偏离越远。明将戚继光曾批评训战脱节的现象:“奈今所习所学通是一个虚套,其临阵的真法真令真营真艺原无一字相合……如此就操一千年便有何用?临时还是生的。”这番话,时至今日仍振聋发聩。
战争年代,我军在战场上屡胜强敌、屡建奇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把打仗研究透了、把兵练明白了。抗战时期,八路军一二九师认真总结作战经验,决定在辽县开办游击训练班。刘伯承针对部队的现实状况、日军作战规律和战术特点,为训练班学员讲解了“以散耗集,以集灭散”的战术原则,剖析了“黄蜂围攻战马”的例子。“在太行山上来一个麻雀满天飞!”受训的游击小组兵撒四方,闹得日军如芒在背、似鲠在喉。
在军事领域,“迷雾”一词常被形容战争未知、难知的东西多。信息时代,装备技术迭代发展,一方面使战场态势更加清晰,另一方面也使战争更加变化万端。一支矢志打赢的部队,绝不会因为迷雾多、迷雾厚,就停止擦亮自己的眼睛。只有把功夫下在平时,拨开战争迷雾,才能作出更充分的准备。否则,等到战端开启,就免不了会大吃一惊、措手不及。
革命先辈曾谆谆告诫:“打仗的事,可不能问樵樵不知,问牧牧不晓呵!”在地图上指定一片区域,假如此处发生战争,敌人是谁?仗怎么打?兵如何用?对此,多数人或许能说个一二三,但真正能说明白、说准确的又有多少?认知上的模糊不清,势必会造成备战发力不准。二战前,法国用天价建造了马奇诺防线,却对德国军队全新的战术与破坏力失去警觉,最终留下血的教训。这种清醒,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少。
这几年,部队大兴学习研究之风,研究军事、研究战争、研究打仗的人多了。但不可否认,仍有少数思想上的懒汉。比如,某部跨区远距离移防后,过去训什么现在还训什么;某摩步旅转变为特战旅,可过去怎么训现在还怎么训。我军奉行“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并不是说可以不分对手、刻舟求剑,闭着眼睛乱打一气。不管练得对不对、是否顶用,只顾埋头练,这样也是不行的。
恩格斯说过,军队的教育训练应“教给兵士们在打仗时有用的东西,而使他们不在任何传统的旧事物上白白浪费时间”。战争跑得快,我们的步子决不能慢。各级当有置身一线、心在一线的紧迫感和忧患感,真正把目光聚焦未来战场,把现代战争制胜机理研究透,把己方力量结构、兵力运用掌握好,把对手作战特点和招数搞清楚。做到这些,我们才能“像打仗一样训练”,在未来战场才能实现“像训练一样打仗”。
解放军报2018年6月8日06版
06
闻令出征,哪敢怠训忘战
——任务部队和平积弊减少的启示⑥
■黄长平
前不久,陆军组织练兵备战及转型建设集训,近400名将校军官围绕备战打仗重大问题,推演未来战争、体验战场环境、融入战斗生活。有一种理念始终萦绕在大家脑际:只有按战争节奏和战斗作风参训,才能握好未来战场上的“指挥棒”。
“从里到外充满硝烟味!”走进国际维和、联合军演、边境管控、海上维权、大洋护航等任务部队,一线指挥员保持警惕、高度戒备,洞察战争、研究打仗,唯恐缺少主动意识、缺少制胜砝码。
“况夫为将之道,疆场之安危,三军之死生系焉。”任务部队的指挥员用行动告诉我们:带领官兵走上一线,战斗随时打响,天天临阵对敌,备战紧而又紧,只能一门心思钻训研战,谁也不敢怠训忘战,自然不会有这样那样的“和平病”。
兵随将转。打仗,就是打将。战将的性格、作风、能力等,往往是部队的一面旗帜。有什么样的指挥员,就会带出什么风格的部队。指挥员钻训研战,部队就会大兴实战化之风;指挥员身上没有“和平作派”,部队就不会有“和平套路”。相反,一名指挥员身上的和平积弊多了,就会严重影响一支部队的战争准备、战斗作风、作战能力。一旦有事,不仅自身会“露出原形”,也会让一支部队不堪一击。正所谓:“将不精微,则三军失其机;将不常戒,则三军失其备;将不强力,则三军失其职。”
然而,我军少数指挥员身上还存在这样那样的“和平病”,突出表现为胜战本领不足,“和平功夫”有余。比如,有的做“八股文”下功夫很大,潜心于“造新词”“抠文字”,但进了指挥位置不会提建议、不会拟文书;有的在迎来送往上绞尽脑汁、费尽心力,各种招待预案想得很精细,拟制作战方案却大而化之、搞概略瞄准;有的对股票投资很关注,对古玩字画很内行,问到部队情况却吃不准,对军兵种构成、兵力配置运用基本原则更是知之甚少。诸如此类的问题不解决,“五个不会”就会越严重,就不可能获得统领千军万马的“资格证”。
和平是一支军队最大的腐蚀剂。沉溺在和平积弊中的指挥员则是一支部队最大的“反拉力”。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作战部长什捷缅科大将说过一句话:“战争到来,首先要淘汰一批和平时期的将帅。”的确,战争会撕去一切假面。苏军著名战将巴甫洛夫,曾红极一时。但由于看不到战争威胁,看不清战争形态演变,提出撤销坦克部队,导致对德作战初期,他所统率的部队30多万人被俘,整个西方面军覆灭。血的教训警示我们:指挥员一旦怠训忘战,不但“指挥棒”举不起来,对国家和民族的伤害更是无法弥补。
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于将。一位沙场老兵曾感慨道:“战争年代跟着能打仗的将军,那是福气。东南西北,跟着甩开膀子打就是了,打胜仗、少流血,还能学到许多本事。”我们可以肯定,如果今天上战场,官兵可以选择的话,都会追随能打胜仗的战将,谁也不愿意跟着那些身患“和平病”的指挥员。
粟裕就是这样一位能让官兵“愿意跟着”的将军。解放上海后,他陪夫人楚青在繁华的街道散步,忽然大声说:“这家咖啡厅很不错。”楚青很是惊奇,这个从不喝咖啡的“武将”怎么突然变得有情调了。果然,粟裕严肃地说:“如果在这个咖啡厅上架几挺机枪,可以封锁整个街道。”这样终身不善棋弈、牌局、跳舞,只对打仗如痴如醉的指挥员,焉能不赢得战场胜利、赢得官兵信任?
这本事那本事,会领兵打仗才是真本事。提高新时代备战打仗能力,领导干部必须走在前列、标准更高。要时刻保持临战姿态,始终盯着天下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技术之变,真想打仗的事情,真谋打仗的问题,真抓打仗的准备。悟透信息化战争制胜机理,把握现代军事指挥规律,才能成为现代战争的明白人,带领官兵制胜于未来战场。
“除了胜利,我们无路可走。”每名指挥员都应谨记:战场自古系安危,战将从来要担当,只能以胜战体现为民服务,以打赢彰显对党忠诚。
作者单位:96711部队
解放军报2018年6月13日06版
1.文章《关于本田小黄蜂油门线怎么换,你需要知道这些任务部队和平积弊减少的启示》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关于本田小黄蜂油门线怎么换,你需要知道这些任务部队和平积弊减少的启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