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玻璃可能是存在感最低的汽车零部件。最终,其功能应该越透明。& amp# 039;存在感& amp# 039;这高是什么玻璃!

汽车玻璃在安全行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对汽车玻璃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本文很有可能全面通俗地谈论汽车玻璃。你知道或不知道的都将在这里。(大卫亚设)。

汽车玻璃的演变史

从无到有,那就不得不说本茨先生的“奔驰1号”汽车雏形,在那个马车盛行的时代,奔驰1号多少是延续着马车的造型,由于该车马力仅有0.89匹,行驶时速大概只有15km/h,也就是和现在的自行车速度差不多,这么慢的速度自然就没玻璃什么事了,故早期的汽车是没有汽车玻璃的。

但随着汽车车速的提高,保证视野不受干扰促使汽车玻璃加速演变。于是汽车玻璃从一块人工粗糙切割的平板玻璃开始演变。

夹层玻璃

真正意义上的汽车玻璃出现在1905年的福特C型汽车,那会采用的是普通平板玻璃,就是我们能想象的是平整四角的普通玻璃,虽说看上去粗糙,但它可以让司机免遭沙尘、昆虫的干扰。最大的Bug是在发生碰撞时,玻璃破裂会对车内人造成二次伤害。

这个Bug直到一名叫别涅狄克的法国化学家看到一则车祸新闻后得以被解决,当时他看到遭受车祸的乘客被汽车玻璃划伤,这件事让他回想起实验室里的发现,他打扫实验室时,不小心将长颈玻璃烧瓶碰摔在地,但惊讶地发现瓶子并没有破碎,只是在表面布满了裂纹,他究其原因,发现这瓶子里曾装过硝酸纤维素,溶液挥发后在瓶壁形成了一层薄膜,也就是这一层薄膜维持了破裂玻璃的原有形态。

于是他研发出赛璐洛夹层玻璃,也就是早期夹层玻璃的雏形。然而这种赛璐洛夹层玻璃并不是很成功,因为用久了会发黄,于是后人在中间膜材料上不断改进,从1928年的醋酸纤维素到现在的PVB(聚乙烯醇缩丁醛),渐渐集成了强度高、光稳定性好、不变色等优点。福特最早将安全性更高的夹层玻璃作为T型车的标配,大大推进夹层玻璃发展。

钢化玻璃  

夹层玻璃一般常用于前挡风玻璃,而侧窗以及后窗则常以钢化玻璃为主。钢化玻璃又称“强化玻璃”,这种玻璃表面具备压应力,受外力时需首先抵消表层压力,玻璃破碎时是形成类似马蜂窝状的钝角小颗粒,并不会对车内人造成二次伤害。

汽车玻璃就是块智能大屏呀!

随着汽车智能化进程的推进,掌控人类视角的汽车玻璃也不甘平淡,从下面发展进程图可以看出,汽车玻璃在近30年来,已经越来越科技化,附加价值也日益明显。

目前已有的高科技如抬头显示、利用太阳能发电等,而当无人驾驶完全解放人类双手时,汽车玻璃则充当智能娱乐屏幕的角色。

汽车玻璃在许多概念汽车里就是一个酷炫般的存在,像智能手机一样,可现实道路信息、可触摸操控、甚至可以识别手指指纹。

关于汽车玻璃,你知道的不知道的都在这里

每块汽车玻璃都有自己的“身份证”

汽车玻璃的“身份证”一般位于玻璃的左下角或右下角,你能看得懂其中的含义吗?

如图所示,我们以沃尔沃汽车的前挡风玻咯为例,几乎一半的数字或代码是与认证相关的,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欧盟标志认证是由“E”与数字组成,代表着这类汽车玻璃可以向欧洲出口,而后面的数字代表着一个国家,如例子的“E4”,它代表由荷兰相关部门验证,若是其他数字则代表其他欧洲国家(E1德国、E2法国、E3意大利、E5瑞典、E6比利时、E7葡萄牙、E8捷克、E9西班牙等26个国家代码,详情可百度“欧盟国家代码”)。

除了这些认证外,我们就聊实用点的吧,我们看玻璃的身份证,主要还是学会看“玻璃制造商”、“玻璃类型”以及“生产日期”,我们常见的汽车玻璃制造商有中国福耀(FUYAO GROUP)、日本旭硝子(AGC)、英国皮尔金顿(PILKINGTON)、法国圣戈班(SAINT GOBAIN)、香港信义(XYG),前三个玻璃制造商比较常见,尤其是中国福耀,有人统计过,在中国每三辆汽车中就有两部是采用福耀制造的玻璃,大家以后可以留心亲测下,我平时看到大多数的广州公交也是采用福耀的玻璃。

而玻璃类型(如图示数7),范例标示“>PVB<”代表为夹层玻璃,中间层为PVB材料,常见的表达为“LAMINATED(夹层玻璃)”与“TEMPERED(钢化玻璃)”。前挡风玻璃一般都是夹层玻璃,故是标记为“LAMINATED”。

最关键还是要学会看玻璃的生产日期。范例中的“5••••”代表着该块玻璃的生产年份与月份,看似不明觉厉的样子,掌握技巧你也能轻判断出每块玻璃的生日,数字“5”代表着年份,也有标记为“15”,两者均代表2015年的意思,个人觉得后者会更精准些;而黑点分布有两种情况,其一位于数字左侧,代表上半年,计算公式就是7减去黑点数,得出具体月份。同理,其一位于数字右侧,则代表下半年,13减去黑点数,得出具体月份。左右两侧的小黑点最多为六个。如“5••••”的换算过程就是:月份=13-4=9,生产日期为2015年9月。若“••5”则代表2015年5月生产的。

同时,通过看玻璃上的标识是选购二手车的老司机们的评定标准之一。正常情况下,全车玻璃的标志主要信息点应该都大致相同,如生产日期接近、生产商一致。如果出现不一样的情况,则说明该车更换过玻璃,若多块玻璃不一致,很有可能是该车曾发生过翻车等严重事故。

减速玻璃是什么鬼?

减速玻璃又称“安全玻璃”,其实叫“减速玻璃”是不太严谨,因为这种玻璃并非可以呈现减速的视觉效果,而是保证人眼看到信息与现实的是一致的,所感受到的速度也是与实际运动速率一致,之所以叫“减速玻璃”是对应以前“加速玻璃”而言,所以大家更加倾向于“不增速玻璃”或“安全玻璃”的叫法。

之所以之前被大家广泛地误叫为“减速玻璃”,是因为上世纪50、60年代时期,一些原本开大卡车的老一代司机后来转开轿车了,他们发现开大卡车与开轿车存在明显不同的速度感,这种视觉差异在于大卡车采用了厚度不均的玻璃,成像扭曲变形,当汽车运动时,这种形变会产生“加快”的错觉,于是他们误以为老外采用了减速玻璃之类的黑科技(当时的轿车为外国货),故减速玻璃这个梗便是这样来的了。

由这个梗还被引伸至豪车与普通车的区别,一度有不良商家以“减速玻璃”为噱头,以致大众以为开好的车会感觉慢。其实,随着汽车工业的进步,现代汽车采用的安全玻璃视觉与实际趋同,并不存在你开保时捷时就感觉世界变慢了就容易超速的笑话。

F1为什么会没玻璃?

F1的速度很快吧,那么你有想过为什么大部分F1赛车没有前挡风玻璃这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涉及车手逃生关键点,还记得今年F1澳大利亚揭幕战中阿隆索因超车引起的严重车祸吗?当时整部车几经翻滚变成废铁,然而,阿隆索完好地在车祸里逃离出来。在F1赛事中,车手为避免造成二次伤害,在车祸后必须在5秒内完全逃生,所以六点式安全带被设计成单手解绑,方向盘也是可拆卸的。所以挡风玻璃的存在必然阻碍车手逃生。再说F1车手佩戴的头盔护目镜本来就是很高级的“玻璃”,除了不易沾水外,护目镜表面还镀了几层薄膜,只要在比赛中沾上了污渍,车手可以撕膜以保证安全驾车的清晰视野。

经常看F1方程式的网友应该还清晰记得前年法国选手比安奇“死亡之撞”,他驾驶的赛车撞上了路边正在作业的吊车,他的头部与吊车发生激烈撞击,事后结合耳塞传回数据,判断出当时撞击力为254倍重力,而普通人可承受的仅为3.5倍重力。再次激发业界对半封闭或全封闭的座舱盖的讨论,如早前被人嘲笑为“人字拖”的halo半封闭式座舱盖方案,争议集中点在于这种设计能缓冲驾驶员头部正面撞击力,但也同时增加车手逃生难度,需要两方面妥协取最优。

为什么会有小三角窗呢?

大家有注意过汽车小三角窗的作用吗?首先它的作用是增加司机视野,减少A柱与C柱带来的盲区。其次,在视觉上,这种小三角窗能延伸现代汽车曲线的同时,也能确保玻璃完全升降(导轨与B柱的玻璃导轨需要保持平行)。

其实最早期的汽车,三角窗是可以开启的,保持车内的通风。但是汽车空调与天窗的出现,使得小三角窗的作用减弱,主要只是为了美观而已。

后挡风玻璃为什么会有一条条的“线”?

老司机也有可能不知道后挡风玻璃的平行线的作用,还可能误以为是判断后车车距的辅助线或装饰用的,其实都不是,这些线就是电加热除霜线,它的作用就是保证后窗的清晰视野,帮助司机通过车内后视镜观察后车情况。这些线之所以没有一样用于前挡风玻璃,主要是司机前方视野的要求更高。

编辑点评:汽车玻璃就是那么低调,形态从无到有再到曲面,功能从遮风挡雨到未来可触控化,以至于它的演变过程不被大多数人察觉,甚至连它自己都想不到自己很有可能是未来智能汽车大剧本里的“主角”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