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对爱车的音响系统需要高质量的音响,有人认为只要能发出声音就行了。

我觉得他说的很对——

可鉴于成本的考虑,大多数车企的大多数型号的车都无法配备高品质的音响系统。这也是为什么汽车后市场会有音响改装升级这个服务项目。既然对于一部分人来讲,好的音响系统是刚需。那么很有可能在几个备选车型里,有一套出色的音响系统的车最终会成为选车的关键因素。为此,有一部分车企就会投入资金让国际知名品牌的音响厂商为自己某一部分车型打造音响系统。

虽然车企和音响厂商合作现在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但真正做出让大家都颔首称赞却鲜有耳闻。究其原因,无非还是因为成本问题。为了把控成本,甚至有些车型在之前还对音响系统颇为重视,可车型更新换代之后,基于成本的考虑,会把原来高品质的音响系统减配掉。因为目前绝大部分国人选车,音响系统表现是否优秀远远不足以撼动选车的决策。

然而,就在这种减配音响的趋势愈演愈烈的时候,有些品牌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仅不减配,还把音响系统打造成一个卖点来追加投资。譬如,宝骏560律动版搭配燕飞力士、江淮瑞风A60搭配JBL等,无论最终做出的成色如何,总归是要比之前好很多。这或许从侧面佐证了国人现在对于车内的驾乘体验也注重起来,而不仅仅把车当成一个代步工具。

既然不同车企搭载了不同品牌的音响,那么群雄之中,到底孰强孰弱呢?我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给几款知名品牌的音响在车里的表现做个简单的测评。希望可以给选车时比较注重音响系统的朋友做个参考。(该测评只针对音响系统,略微涉及颜值和NVH。其他系统均不在考虑范围。)

这次选择的车型有三款:一是最近炒的非常火热的沃尔沃90系列。新鲜出炉的好几款车型都是宝华韦健(Bowers&Wilkins,以下简称B&W)执刀打造,这个必须听,论坛里已经把这套系统捧上天,我们来看看它是否有必要“落地”。二是一直以注重驾乘体验闻名的梅赛德斯-奔驰,其搭载的柏林之声早就已经家喻户晓。想必合作了那么多年,相互之间的配合早已轻车熟路。最后是一直比较有性格的雷克萨斯,与其合作多年的马克莱文森虽然并不如柏林之声那么名声显赫,但在专业领域属于无人不知的地位。

这次测评遇到的最大的障碍是,我没有沃尔沃,也没有奔驰,你猜的没错,毫无意外,我也没有雷克萨斯。那为什么我要选这三位呢?因为我没车,所以我只能求助于4S店。沃尔沃相关负责人听到我的来意表示很欢迎。奔驰和雷克萨斯都是找当年汽车学院的师兄弟约到的时间。其他车型没约到,所以没测评 (⊙ˍ⊙)。

如果大家想要看其他车型音响测评,那我只能选择呼声比较高的几款车,厚着脸皮硬闯4S店了。

和各家4S店约好时间后,还专程向朋友借了一台专业相机来给测评配图。可是后来发现,专业设备厉害是厉害,但有些功能一时半会儿还真摸不透。朋友没空教我,就只能提前借来,拍几个样张学习一下。我对自己的作品还是打高分的:

业余摄影师带着专业相机开始做音响测评啦!!

测评之前,需要讲清楚一些概念方便大家理解。本人是从事汽车音响改装升级,也就是后装。现在的市场情况是,在汽车音响改装领域,基本上都是追求皇帝位的最佳听感,而对于车内其他位置,调教的时候在保证皇帝位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做到最好听(这是所有带有DSP系统才能有的追求。如果系统内没有DSP,那么各个位置的听感差别不是很大,因为没法把一个位置做的非常好听)。后装的优势是器材品质可以按自己预算随意搭配,专车专人定制。虽然技术上不如音响厂商那么厉害,但可以用器材的优势来弥补。 而原车就已经搭配的高端音响,因为是整个工程师团队去专车专用开发,包含车机、DSP、功放、喇叭的数量和位置及朝向。可以在保证所有乘客都有相对均衡的听感的前提下,再预设出一种或多种皇帝位的数据。 设备和技术上的优势不仅可以做到上述这些,还可以在保证预期效果的前提下把系统成本降到最低。因为原装的系统和车内其他系统的关联性很高,而且各个系统都是经过反复测试,所以优势就是使用方便而且稳定。但劣势也很明显:如果你钟意的车型没有可以选配的高端音响,想要好的音响效果,就只能选择后装。 以上就是原装(前装)和改装(后装)的区别。

概念普及完毕,测评开始:

首先是体验的是沃尔沃搭载的B&W,这试听的车型是V90 Cross Country T5 AWD 智尊版,原车标配B&W音响系统,裸车官方售价:57.88万(店内展示车只有这一款搭配了B&W音响)。官方给出的资料是全车采用19个扬声器,1400瓦功率。前后门均是三分频系统,加上中置的两个中高音扬声器和后排头枕后面的左右两套中高音环绕扬声器,还有尾箱左侧内饰板里的低音炮,总计19个扬声器。未标配此套音响的车型,选配价格为25800元。

下面我们就从各个方面来做测评:

关于声场:

B&W一直以来都是把追求最真实的声音作为品牌文化,所以演播厅驾驶员均在模式选择的第一位(该模式就是不带有任何夸张的音效处理,驾驶员位置是皇帝位,在该模式下,驾驶员位置可以享受到正确的声场和原汁原味的声音),其他模式次之。独立舞台音乐厅是通过算法到达的特殊体验,是为了丰富更为特殊的体验,还配合了强度和环绕的量感调节以满足不同需求。本次的测评重点放在演播厅模式,重在体验原汁原味做到什么水准。

演播厅总共提供了三种子模式,分别是驾驶员全车后排。在使用驾驶员全车模式的时候,后排头枕后的两个环绕是不工作的。只有在使用后排模式的时候,后面两个环绕才出声,为后排乘客营造更优秀的体验。

坐在主驾驶位置,用驾驶员模式试听。用测试曲目《left-right》测试声场宽度,声场的宽度左边为A柱下端,右边为中置喇叭右边的Bowers&Wilkins标志处。两边声场高度处于同一水平线,比仪表台高度稍高。在测试声场深度时,歌手的结像在方向盘正前方的雨刮连杆处,结像清晰稳定。

【主驾驶视角的结像位置】

【侧视结像位置示意图】

当用全车模式时,歌手结像移至仪表台中央。用后排模式的时候,结像偏向门板上的中高音喇叭处,同时明显感觉到主声场到了身后,而非前面。

坐在副驾驶聆听时,用全车模式歌手结像在仪表台中央偏左偏下的位置。用驾驶员模式的时候歌手结像在右侧门板中高音处。

【副驾驶结像示意图】

坐在后排时,无论是用驾驶员模式还是全车模式,结像都偏向门板中高音处。在用后排模式时,结像在正前方前排座椅靠背上。

关于音质:

说实在的,在体验之前,个人并未对音质抱有特别高的期待,觉得不要砸B&W的招牌就好。因为在此之前,太多的车企用名牌音响作为宣传点,可做出的成绩鲜有出色。但体验过这套B&W之后,必须承认,这次合作,够走心!

原车的音响系统一般我会做如下分类:

【1】有些车的音响,声音小了听不清,声音开大光吵人。这类属于有些喇叭还好着,还不如坏了。

【2】有些车的音响,高音闷、中音浑、低音硬。听也勉强能听,但听会儿就烦,老想关掉。这类属于有些喇叭还活着,它已经死了。

【3】有些车的音响,整体表现没啥大毛病,就是声音不清晰、不真切、分离度差。听也能听,但没啥风味儿,就适合听广播。这类属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4】很少一部分车的音响,整体表现均衡,分离度也OK,清晰度也能接受,就是没声场,乐器人声窝在一起。这类属于高不成,低不就。

【5】极少一部分车的音响,不但整体表现均衡,分离度和清晰度很有很高的水准,声场有多种模式,且表现很好。这类属于可遇不可求。

【6】有一种人,让你见了以后会觉得上帝不公平,凭什么美丽贤惠又大方、楚楚动人腿又长。有一种音响也会让你有这种看了就心动,听了更心动。

这次试听曲目为《The Tennessee Wolts》、DJ、《一念之间》,分别展现了不同乐器、风格还有高中低音。整体表现三频衔接非常平滑,没有听到任何一个频段有突兀的地方。中高频细节很丰富,圆润耐听。高频在表现非常丰富的细节同时没有任何生硬感和毛刺感。要知道,全车的高音单元振膜都是金属的(不过外观和传说中的钻石高音非常相似,难道同一款?),必须竖大拇指!之前在宣传资料里看到系统里用的低音炮是改良后的气流低音炮,重量只有2公斤。试听前还担心这是节省成本之举,怕是会影响到低频表现。试听后就完全打消之前的顾虑,低频量感恰到好处,氛围感也营造的非常出色。。

为了能听到尽量贴近真实效果,用了一个之前买的外置麦克风(虽然高频延展和真实情况相差还是很远,但也可听出整体的素质很不俗),具体情况大家听录音:沃尔沃V90CC原车B&W宝华韦健音响效果

在用演播室驾驶员模式时,驾驶位有非常清晰的人声和乐器结像。声场宽度约有仪表台的五分之三,深度已经略微破出前挡风玻璃,在雨刮连杆处。在用这个模式情况下,无论是声场定位、细节表现还是动态范围,我都听不出任何瑕疵,表现无可挑剔。再加上与原车内饰设计非常融洽的结合,我觉得,这套B&W音响完全可以归结到第【6】类里。当然,非要说提升空间肯定是有,但考虑到选配的价格是25800元,可以感动到流泪了。4S店工作人员说加装这套音响大约需要三四个月,快的话可能两个月就能拿到车,慢的话也是5个月前后。值得等值得等~

关于操作:

界面的操作逻辑很简单,非常容易上手。基本谈不上有学习成本。 屏幕显示细腻,反应灵敏。不能放光盘,可以插U盘和蓝牙连接。测试iPhone se蓝牙连接播放无损音乐和插U盘播放无损音乐音质上没有可闻区别。

关于NVH:

很遗憾,能争取到试听已经满意了。按照这台车的摆放位置,想要开出去动态体验不太实际。但怠速听音乐的时候,发动机声音从来没有出来“抢镜”,即便是在换曲的空当也没有出来刷存在感。

关于颜值:

自己感受业余摄影师的作品:

【这才是我真正的摄影水准】

总结:如果要买这个车,钟意的型号没有搭配B&W的话。个人非常推荐选配B&W,别说三四个月,等半年也值得。绝对把耳朵伺候的舒舒服服!车机也简单好用,内饰也简约奢华。嗯,除了没出去跑一圈试试动力和操控,其他都挺合我胃口,虽然目标客户并不是我。

接下来体验的是奔驰。

奔驰的店在一个比较繁华的街区,店很大,店内的顾客也比较多,这导致我只能体验没有顾客在看的闲置车。而闲置的就只有车棚底下的S400……

虽然S400的价格已经够买两台V90CC了,但音响系统和车价并不成正比。这台S400上搭载的并非顶级大柏林。而是9声道590瓦功放推13个扬声器的小柏林。应该是和S320L上的小柏林一样的系统。网上资料显示,选配价格为7600元。后来我问那个什么领导,他的报价让我震惊了!

关于声场:

可能是因为是小柏林的原因,试听到的这个系统声场表现算不上好。在主驾驶聆听声场宽度虽然有仪表台一半那么宽,但是高度并不是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右边声场宽度是在中置喇叭位置,高度也和仪表台平齐。但左边的高度就明显降到比门板中音单元位置稍高的高度上。造成整个声场有些倾斜的状态。而且人声和乐器的结像都基本在左边门板中音喇叭偏右上的地方。推测是系统内并没有做延时数据,中置喇叭混合了左右声道的音频来尽力弥补主副驾驶位的立体声效果。也正是缺少了延时,造成这套系统的声场表现欠佳。之后的体验也让我觉得声场这个点非常可惜。

【主驾歌手结像位置】

关于音质:

和之前那套B&W的系统声音还是有明显的风格上的差异。B&W的声音温润如玉,厚实耐听。这套小柏林的声音更偏向清亮,声音干净清澈,低音表现很浑厚。整体感觉更注重“下盘”。也分别试听了《The Tennessee Wolts》、DJ、《一念之间》。在音质上并没有什么瑕疵,声音虽然并没有B&W那样高品质的质感。但考虑到价格只有B&W的三分之一不到。也是很能让人接受的。但一百多万的车上不直接配大柏林呢?我都觉得不平衡……

给这套小柏林录音的时候后半段声音有明显的变化(大概是在2分24秒,不知道为何,我上传的两个视频显示只有2分18秒,实际读条读完后依然有声音的)是在主机把高中低音增益全部归零后的改变。录音传送门:奔驰s400原车柏林之声(小柏林)音响效果

鉴于声场上欠佳的表现,我觉得这套音响可以归为第【4】类。以这个品质来推断大柏林,颜值肯定没得讲,加上音质的表现我觉得妥妥的第【6】类没悬念。

关于操作:

这套系统可以放光盘、可以连接手机蓝牙。可是我尝试了两次都没发现我的手机蓝牙,放弃了……

用过奔驰的人都应该直到这套系统还是蛮好用的,就是需要稍微学习一下。用习惯之后盲操也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奔驰操作旋钮的质感真心棒!

关于NVH:

同样,噪音控制的很棒。导致我根本就没注意过这方面问题。

关于颜值:

还是自己体验:

【这是奔驰柏林之声音响系统的特色】

个人觉得奔驰无论是内饰还是系统的选择还有大面积液晶屏的选择都把受众更面向年轻人一些。

因为车在车棚里,导致很多想要拍照的地方光线和外面反差太大。这种专业相机我又玩儿不转,拍了很多都糊了,就不放出来辣大家眼睛了。

总结:

S400没有直接配备大柏林应该是商业因素的考虑,毕竟选配大柏林利润最大化嘛。我的建议是如果中意的车型可以选配小柏林,也可以选配大柏林。我当然是怂恿上大柏林。毕竟有些车想装,出钱也没得选。但如果预算比较紧,对整体效果声场什么的也没啥要求,小柏林也是可以听的,毕竟7600这价格算是非常良心了。

彩蛋:最后我去跟一个被称作“主管”的人道别的时候,顺便问了下加装这套音响需要多少费用,周期多长? “主管”说:这套音响啊?五万多,得等半年。我严重怀疑他的身份……

最后体验的是雷克萨斯。

理想情况下,我说的是理想啊,我想体验的车型是GS 300h豪华版。车价在同一水平线上才好对比嘛。可惜4S店不是我家开的,店内工作人员说展示车只有那辆配有马克莱文森的音响系统,并且告诉我虽然车型不同,但音响配置相同,效果差别不大。我顺着小哥指的方向看去——雄伟的LX570!!

关于声场:

发现马克莱文森的算法和B&W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用《left-right》测试左右声道的时候发现右边声场直接就到了右边仪表台边上,做到和后装系统一样的声场占据整个仪表台,而且左右高度在统一水平线。但是人声的结像出来的时候又出乎意料,这个时候又不是像后装那样把人声结像定在仪表台中央,而是和B&W一样,结像在方向盘正前方。但有一点引起了我的注意,就是人声结像并不稳定。无论男女歌手,结像总会飘忽不定的往中置喇叭那边飘。好像中置喇叭稍微有些抢声场。

声场深度基本就在挡风玻璃处,虽然深度并不深,但声场高度却是这三辆车最高的,这得益于高音单元安装在A柱上。在音响设置里有环绕的模式可以开,打开之后感觉声场更开阔一些。至于只有高中低音的调节,嗯,聊胜于无。

关于音质:

非常典型的美式风格。高频靓丽,但并不过量,也不会有刺耳导致不耐听的情况。和B&W对比呢,B&W是那种非常圆润舒适的高频表现,ML是那种靓丽一些而又略显粗犷的感觉。低频够劲而显得略微有点过猛。整体感觉三频衔接并不是非常平顺,但听感不错。这并不像是衔接没做好,而是俺就是这风格的味道。不过主机上可以按照个人喜好调节高中低音的增益和衰减。整体就是很明显的美式风格。相比于后装的诸多美系的音响产品,这套系统的整体素质还是很高的。 但声音品质并不如B&W那样出色,并不仅仅是风格问题。

关于操作:

这是我必须要吐槽的点!!!!!作为一百多万的车,这样的操作设计简直反人类!!! 这个操纵按钮也是可以左右拨动来选择的,但是!阻尼做的差到爆!!别说行车途中操作了。我就是在原地操作都因为阻尼做的很差而导致操作频频出错。如果在路上,呵呵,把我逼急了我自己都不知道会不会把这个按钮拔出来扔了!!SHIT!! 非常影响行车安全!!零分!!

【不会这辆展示车的这个操纵按钮是坏的吧……】

关于NVH:

说实话,启动时候的声音充分展示了这辆车强大的实力。但还好,关上门之后就没那么夸张了。鉴于邮箱已经报警,我就不踩油门测试了。

关于颜值:

如果不是低音喇叭网罩上贴着马克莱文森的标,只有听到声音之后才知道这是套好音响。音响相对于奔驰和沃尔沃来讲,外观太低调了。

总结:

这套马克莱文森的音响和小柏林相比,风格差异明显,各有千秋,但马克莱文森在声场方面胜出。但因为相貌平平,所以可以归结为第【5】类。

本来想咨询选配的价格和等车时间问题,结果在我试听的时候车邮箱报警,油快干了…… 所以这套音响没来得及录音。而且我来了之后,本来冷清的4S店忽然来了好几位看车的顾客。为了不打扰生意,就没有再咨询选配的事。而回来之后发现网上也没有查到相关资料。有相关资料的朋友还望分享一下。

总算写完了,来个大总结吧:

沃尔沃和B&W这次合作非常成功,整个影音系统无论是从音质、声场和操作上都找不出短板。再加上很有质感的轻奢风格内饰以及酷酷的外观,确实让人很有驾驶它的欲望。很可惜没能体验到大柏林的系统,不过小柏林7600元和大柏林44000元的价格定位确实也不太好和沃尔沃搭配的B&W做横向对比。雷克萨斯的马克莱文森确实能满足非常多车主对于音响系统的要求,只是我不想再讨论那个操作体验了。

这三个品牌与车企的合作算是已经有了金字招牌,但之前我提过,有很多一线音响品牌和车企合作之后并没有做出令人满意的音响系统。这也导致很多拥有这样所谓豪华音响系统的车主在听到系统表现之后还是选择了改装升级来提升音响效果。至于是哪些品牌和车企做的系统名不副实,日后再总结成一片专门的测评供大家参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