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你好,我是当地的妖王。

请关注一下我的朋友们。要记得我答应过要对2021宝马325i M运动溜溜球进行长期测试总结。(大卫亚设)。

车是自己买的,没拿厂家一分钱的好处,整个长测体验都力求客观真实。现在承诺的一万公里体验总结也来了。

宝马325i一万三千公里使用概述

截止今日(2022年8月28日),这辆2021款宝马325i M运动曜夜落地一年两个月,总行驶里程13748公里。

车辆用途为家用,日常通勤,城市道路为主,节假日跑跑高速,一年一万公里也是大多数家用车的里程数。

1,故障情况

车辆正常使用,三大件没出任何问题,网传的烧机油情况没发现,火花塞刚刚看过也正常,朋友2020年提的同款也没发现烧机油的情况。

值得吐槽的是配备的轮胎,全系标配的是防爆胎即使0胎压了,也能让车以80km时速继续行驶两百公里,足以找到最近的一家4S店或汽修店补胎充气。

这是优点,至少安全性更高一些,胎压监测系统也很灵敏,预警过两次扎钉子漏气的情况。

但也是缺点,这种轮胎侧壁容易鼓包,一鼓包这条胎就废了。

我朋友第二年中招了,我则是六千公里时中招了,鼓了一条,价格也不便宜,一条轮胎一千起步。

预防方法是防爆胎在过坑、过路障时,要慢一点,给轮胎侧壁带来的瞬时冲击力尽可能小一点。

2,用车成本

提车时4S有赠保养,也没出什么需要修路的故障,目前的主要用车成本就是油费与保险。

保险提车时4S店里上的全险,这个要跟你提车时要到的价格与优惠一起看,有的提车便宜,优惠多,就在保险上找回你一些。有的提车贵点,优惠少,能在保险上多谈谈条件,并不具备普遍性。

一年后自己直接去保险公司入的,也是全险(300W三者),保险报价八千多,谈完实付七千。

油费。

楼主所在的地方目前在建地铁,还有各种管道维修更换,市区到处挖,到处堵,油耗今年明显要高一些,之前9个多,最近到了十一二。

再加上这半年油价猛涨,油费也就猛涨了很多。

综合全年,每公里要至少七毛钱,一年按一万公里算,一年的油费要至少七千元。

所以总的基础用车成本,保险+油费=14000元。

3,主观驾驶体验

动力。184马力不算很差吧,只要舍得踩油门,超车换道,赶个灯啥的也是够用的,我属于较为温和的驾驶者,对动力表现还算满意。

噪音。主要噪音来自于胎噪,配的轮胎又贵又一般,等再跑段时间,四条防爆胎准备都换成非防爆胎中略好的。车内总体静谧性中规中规,谈不上好和坏,别抱太高期望。

空间。我185,180斤。对象172,125斤。娃小学目前155。预算充足上长轴肯定更爽,标轴对我们全家体验来说也完全够用。

音响。耀夜版配的是16哈曼卡顿音响,后排效果明显强于前排,后排乘客享受高于前排。

主要缺点

大家都更关心缺点,选车试车时都会更注重寻找缺点,以免真提车后再发现就没得后悔了。

1,低速顿挫

之前反复提到过,起步后,当速度提升到二三十时,如果油门稍微有一点松,就会有种明显的拖拽感,进一步提速,拖拽感就立刻消失了。

产生的原因我在上一篇有过小分析,这里就不再重复啰嗦了,只说下当前的驾驶体验。

就是:我习惯了。

无奈但也很真实哈哈。

2,刹车点头

刹车会有明显的点头现象,即使你技术再好,刹车踩得再稳,在车停下来的一刹那,也依然会有较为明显的点头现象。

3,喇叭不好按

喇叭离方向盘距离较远,还偏硬,需要用更大的力气才能按动。手小力气也小的女士开时感受会尤为明显。

4,前排腰部无支撑

前排座椅腰部无支撑(当然后排也没有,但后排不舒服了可以随时调整姿势,司机就没办法了),开得时间久了,腰部中空带来的不适感会越来越明显!

长途开车会更明显不适,需要司机自备一个腰靠。

5,车机逻辑性一般

车机功能设计得较为繁琐,一个功能或设置,你很长时间不去动,下次再想调可能就一头雾水。逻辑性一般,操作繁琐,对智能化操作不太熟悉的人士不友好。

总结

很多人可能会关心一个问题,我买这辆325后悔了吗?

我必须承认选择它,有品牌倾向在里面,毕竟普通人家出身的80后,小时候也想过拥有一辆BB车。

所以答案是没后悔,既算是小小满足了儿时的小梦想,也完全能满足我的用车需求,无论是日常通勤还是全家出行都没啥毛病,全家都满意。

但我说好却不推荐,并不是这辆车有什么问题,而是现在电车真得太香了,二三十万无论是选择特斯拉还是国产新势力,都能带来比这辆车更好的驾驶体验,与更低的用车成本。

当然油车与电车之争,这话题扯开就长了,这里就不深入讨论了,下辆车选择电车是肯定的。

两万公里总结再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