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箱系统维护

第一节轮胎维修

一、轮胎功能

1.负载功能:支撑车身、乘员和货物的重量。

2.提高乘坐舒适性:吸收从路面传来的冲击力,缓冲振动,提高乘坐舒适性。

3.牵引和制动功能:把发动机或制动器的力量传到路面,使车体起动或制动。

4.操纵稳定功能:向预想方向转弯或保持直行。

二、轮胎的构造(图4-1-1)

图4-1-1 轮胎的构造

三、轮胎的规格及技术参数说明(图4-1-2)

图4-1-2轮胎的规格及技术参数说明

三、轮胎编码识读

轮胎的规格、性能和构造均可通过查看轮胎侧壁上的国际标准组织轮胎编码加以识别。参见图4-1-3。

图4-1-3轮胎编码识读

四、子午线轮胎和斜交轮胎

轮胎根据胎体帘线层排列的不同,有子午线构造和斜交状构造,现代轿车所用的轮胎几乎均为子午线轮胎。子午线轮胎和斜交轮胎的结构如图4-1-4。

图4-1-4 子午线轮胎和斜交轮胎的结构

五、轮胎常见维护项目

1.检查轮胎压力

汽车的轮胎压力必须保持在规范范围内,轮胎气压合乎规范,轮胎能与地面均匀接触,抓地性好,不但可以使轮胎能行驶更多的里程,还可以缩短制动距离、提高转弯稳定性和行驶的舒适性,如图4-1-5所示。如果轮胎压力过低或过高,均会导致轮胎产生不规则磨损,影响行车安全。如图4-1-6所示。轮胎压力的规范值可查阅维修手册或查看粘贴在在驾驶员侧B柱上轮胎压力规范标签,如图4-1-7所示。

图4-1-5 适当的轮胎气压

图4-1-6 轮胎压力过低或过高所导致的轮胎磨损

图4-1-7 轮胎压力规范值标签粘贴位置(丰田酷路泽轿车)

轮胎压力检查步骤:

(1)准备好轮胎压力表

轮胎压力表如图4-1-8所示,它不但可以测量轮胎充气压力是否符合规范范围,还可对充气过量的轮胎进行放气操作。

图4-1-8 轮胎压力表

(2)在轮胎处于冷态状态下(车辆停放3h以上或行驶距离不足1.6km),将轮胎压力表连接到轮胎气门嘴上执行测量,如图4-1-9所示。

图4-1-9 测量轮胎压力

2.轮胎换位

为了使轮胎磨损均匀,在车辆使用过程中要按照使用手册中规定的里程对汽车的轮胎进行换位操作,起到使轮胎磨损均匀,延长轮胎使用寿命的作用。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车型轮胎换位方法如图4-1-10所示;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车型轮胎换位方法参见图4-1-11;有方向性要求的轮胎换位方法如图4-1-12所示。有方向性要求的轮胎一般在轮胎侧壁上均标有箭头符号,如图4-1-13所示。轮胎换位时要注意将轮胎上的箭头方向朝向汽车的行驶方向。

图4-1-10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车型轮胎换位

图4-1-11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车型轮胎换位

图4-1-12有方向性要求的轮胎换位

图4-1-13 轮胎侧壁上的方向标志

3.轮胎磨损指示标记

轮胎胎面磨损后,转弯时就容易发生打滑,尤其是在湿滑路面行驶时,因此为了保证行车安全,一般禁止使用胎面花纹深度不足1.6mm的轮胎,轮胎上一般都带有磨损指示标记,标记的位置在胎壁上用“△”标记或字母“TWI”(Tire wear indicator)标出,如图4-1-14所示。当胎面磨损到轮胎花纹深度不足1.6mm时,轮胎上的磨损指示标记就会露出;当检查轮胎时发现胎面磨损,露出磨损指示标记后,应及时更换新的轮胎。

图4-1-14 轮胎磨损指示标记

4. 轮胎花纹深度测量

对轮胎执行轮胎花纹深度测量可以及时掌握轮胎的磨损程度并判定各个轮胎是否磨损均匀,如果在检测中发现某个轮胎与其他轮胎的花纹深度差别较大,就要及时检查并予以更换。花纹深度测量尺如图4-1-15所示,使用方法如图4-1-16所示。

图4-1-15 轮胎花纹深度测量尺

图4-1-16 轮胎花纹深度测量尺使用方法

5.轮胎压力监测系统重新设定

轮胎压力监测系统是利用安装在每一个轮胎里的压力传感器来直接测量轮胎的气压,利用无线发射器将压力信息从轮胎内部发送到中央接收器模块上的系统,然后对各轮胎气压数据进行显示。该系统的构造(以捷豹XJ轿车为例)参见图4-1-17。当轮胎气压过低、过高或快速漏气时,系统会自动点亮仪表板上的“轮胎压力异常”提示灯提示驾驶员,如图4-1-18所示。轮胎压力监测系统可以在轮胎出现异常危险征兆时及时告警,提示驾驶员采取相应措施,避免严重事故的发生,当更换轮胎的压力传感器或执行车轮换位后,需要对轮胎压力监测系统执行重新设置操作,使轮胎压力监测系统重新识别并记忆各个轮胎的压力传感器信号。捷豹XJ轿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设定步骤参见表4-1-1。

图4-1-17捷豹XJ轿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部件组成

表4-1-1 捷豹XJ轿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重新设定操作步骤

步骤

操作

1

将车辆停放15min以上

2

驾驶车辆行驶15min左右,车速应高于25km/h

3

将车辆再次停放15min以上,轮胎压力监控系统会重新设备新安装的轮胎压力传感器

图4-1-18 轮胎压力不足提示灯

第二节 车轮的维护保养

一、车轮的作用

车轮的作用主要有:

·支承整车质量

·缓和和衰减由路面传来的冲击力

·产生驱动力和制动力

·提供汽车转向行驶时需要的侧向力,保持车轮正确的直线行驶方向。

二、车轮的部件组成

车轮由轮毂、轮辋和轮辐组成,如图4-2-1所示。

图4-2-1 车轮的部件组成

三、车轮常见的维护项目

1.车轮螺母紧固(以捷豹XK轿车为例)

紧固车轮螺母时,必须按照规定的紧固顺序和力矩来紧固车轮螺母,参见图4-2-2。

图4-2-2 车轮螺母紧固顺序和紧固力矩

2.车轮轴承轴向间隙检查

对车轮进行检查时,要检测车轮轴承轴向间隙,如果超出规范值,应更换轮毂轴承单元。以本田雅阁轿车为例,该车车轮轴承轴向间隙的检查操作步骤参见表4-2-1。

表4-2-1 车轮轴承轴向间隙检查操作步骤

步骤

操作

1

举升车辆,将安全架放置在恰当位置,把车辆支撑住

2

拆下车轮

3

按照图4-2-3所示,安装平垫圈和车轮螺母,将螺母紧固至规定的力矩,使制动盘紧靠轮毂

4

按照图4-2-3所示,把百分表紧靠轮毂法兰放置,内外移动制动盘,测量轴承轴向间隙

5

轴向间隙的规范范围为0~0.05mm,如果超出规范值,应更换轮毂轴承单元

图4-2-3 测量车轮轴承轴向间隙

3.车轮跳动检查(以本田雅阁轿车为例)

(1)车轮轴向跳动检查

表4-2-2 车轮轴向跳动检查操作方法

步骤

操作方法

1

举升并支撑车辆

2

检查车轮是否弯曲或变形

3

按照图4-2-4放置好百分表,转动车轮,测量车轮轴向跳动,如果测量值超过维修极限值,应更换车轮

图4-2-4 测量车轮轴向跳动

(2)车轮径向跳动检查

表4-2-3 车轮轴向跳动检查操作方法

步骤

操作方法

1

举升并支撑车辆

2

检查车轮是否弯曲或变形

3

按照图4-2-5放置好百分表,转动车轮,测量车轮径向跳动,如果测量值超过维修极限值,应更换车轮

图4-2-5 测量车轮径向跳动

4.车轮螺栓更换

表4-2-4 车轮螺栓更换操作步骤

步骤

操作方法

1

拆下车轮轮毂

2

按照图4-2-6所示,用液压机从轮毂上分离车轮螺栓,用液压机附件支撑轮毂

3

当轮毂孔上的花键与车轮螺栓对准时,把新的车轮螺栓插入轮毂

4

安装车轮轮毂

图4-2-6 用液压机分离车轮螺栓

5.车轮轴承更换

表4-2-5 车轮轴承更换操作步骤

步骤

操作方法

1

按照图4-2-7所示,使用轮毂拆装工具和液压机,从转向节上分离轮毂。用液压机附件固定转向节,操作时要注意不要损坏挡泥板

2

按照图4-2-8所示,使用轮毂拆装工具、轴承分离器和液压机,将车轮轴承内座圈从轮毂上压出

3

按照图4-2-9所示,把挡泥板和卡环从转向节上拆下

4

按照图4-2-10所示,使用轴承拆装器和轴承拆装器手柄和液压机,把车轮轴承从转向节上压出

5

用溶剂彻底清洗转向节和轮毂,然后按照与拆卸相反的步骤组装车轮轴承

图4-2-7 从转向节上分离轮毂

图4-2-8 把车轮轴承内座圈从轮毂上压出

图4-2-9 拆下挡泥板和卡环

图4-2-10 把车轮轴承从转向节上压出

6.车轮的动平衡

汽车的车轮是由轮胎和轮辋组成的一个整体,但由于制造上的原因,这个整体各部分的质量分布不可能达到绝对均匀的程度。当车辆高速行驶时,车轮处于高速旋转状态,就会形成动不平衡状态,造成车轮发生抖动、方向盘发生振动的现象,影响驾驶舒适度和行驶安全。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要使车轮在动态情况下通过增加配重的方法,使车轮校正各个边缘部分的平衡,校正的过程就称为动平衡。

在以下情况下需要执行动平衡:

(1)车轮更换新轮胎或发生碰撞事故维修后

(2)车轮轮胎发生单侧偏磨

(3)驾车行驶时方向盘过重或漂浮发抖

(4)车辆直线行驶时发生向左或向右跑偏

车辆在做动平衡检查时要使用车轮动平衡机执行检查操作。车轮动平衡机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测量车轮的不平衡量,二是指示出不平衡量的位置。维修人员使用动平衡机对车轮执行动平衡测量后,动平衡机会测量出轮辋内侧和外侧需要增加的平衡块(一般用铅或锡制成,常用的平衡块有5g,10g,15g,20g,25g,30g,50g,100g等几种)重量和安装位置,维修人员根据动平衡机测出的数值和指示出的平衡块安装位置,将相应重量的平衡块嵌扣或贴装到轮辋上。典型的车轮动平衡机如图4-2-11所示。

图4-2-11 典型的车轮动平衡机

车轮动平衡机的操作流程(表4-2-6)

表4-2-6 车轮动平衡机操作流程

步骤

检测方法

1

将被测车轮上的平衡块全部取下

2

在车轮还没有按照到动平衡机上时,先检查动平衡机的精度(转动后测试平衡情况,应该为0g)

3

选择合适的适配器,安装上车轮,将适配器旋紧,防止松动

4

测量被测车轮的轮辋宽度、轮辋直径,将测量值输入到动平衡机中,参见图4-2-12

5

把被测车轮胎纹中的杂物,如石子等清理干净

6

盖上轮胎罩

7

按下动平衡机的启动按钮,使动平衡机带动车轮旋转,等平衡机发出提示音后,踩下动平衡机上的制动脚刹

8

动平衡机即可显示车轮内侧、外侧的不平衡值,参见图4-2-13

9

根据被测车轮轮辋的类型,选择合适的平衡块,参见图4-2-14

10

按照动平衡机的测试结果,将重量合适的平衡块安装到轮辋外侧的指定位置

11

按照动平衡机的测试结果,将重量合适的平衡块安装到轮辋内侧的指定位置

图4-12-12 输入车轮参数

图4-2-13 动平衡测量

图4-2-14 不同类型的平衡块

7.四轮定位

由于车辆的四轮、转向机构、前后车轴之间的安装应具有一定的相对位置,这个相对位置是由厂家制定的标准值。调整恢复这个位置的安装,就是车轮定位。

当车辆发生事故引起底盘或悬架系统损伤、轮胎发生异常磨损、悬架部件执行了更换操作等,都需要用四轮定位仪执行车轮定位,典型的四轮定位仪参见图4-2-15。

图4-2-15 典型的四轮定位仪

车轮定位常见的检测项目如下:

外倾角 外倾角指穿过轮胎的中心线,相对于垂直的轮胎中心线的轮胎的倾斜程度。见图4-1-16。负外倾角过大将导致轮胎内侧胎面磨损;正外倾角过大将导致轮胎外侧胎面磨损。

图4-2-16 外倾角

后倾角 后倾角是指从侧面看去,转向节相对上下球头的位置而前后倾斜的角度。如果向前倾斜,即上球头在下球头前面,就产生负后倾角;如果向后倾斜,即上球头在下球头前面,就产生正后倾角。见图4-2-17。

图4-2-17 后倾角示意图

前束 前束可以用两种方法表示,一是前束值,即左前轮和右前轮之间的后端距离数值与前端距离数值之差,也称为总前束,参见图4-2-18,如果A=B,则为零前束;如果A<B,则为正前束;如果A>B,则为负前束。二是前束角,指前轮中心线与纵向中心线的夹角。前轮前束的作用是保证汽车的行驶性能,减少轮胎的磨损。前轮在滚动时,其惯性力会自然将轮胎向内偏斜,如果前束适当,轮胎滚动时的偏斜方向就会抵消,轮胎内外侧磨损的现象会减少。不同的汽车前束调校值是不一样的。前轮前束可通过转向横拉杆长度来调整。

图4-2-18 前束值与前束角

转向轴线内倾 转向轴线内倾又叫做主销内倾角。是指汽车前轮的主销在横向平面内与垂直的轮胎中心线所形成的角度。见图4-2-19。在一些货车的前悬架中,转向节是绕安装在工字梁式前轴上的主销旋转的,这种悬架上的转向轴线也叫主销内倾线。汽车的主销内倾角在设计转向节时已经设定好,绝大部分车辆的主销内倾角均不能调节。

图4-2-19 转向轴线内倾角示意图

包容角 包容角是指主销内倾角和车轮外倾角的和。见图4-2-20。

图4-2-20 包容角示意图

摩擦弧径 摩擦弧径指主销内倾角线与轮胎中心线在路面交点之间的距离。它的作用是保证车辆行驶方向的稳定性。见图4-2-21。

图4-2-21 摩擦弧径示意图

车辆离地间隙 车辆离地间隙是指车门的门槛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又称行驶高度或悬吊高度。见图4-2-22。

图4-2-22 车辆离地间隙示意图

四轮定位仪中一般存储有很多车型的车轮定位数据,如果接修的车型很新,四轮定位仪的数据库中还没有存储该车的四轮定位数据时,可在该车配备的使用说明手册中查询,维修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也要注意搜集新款车型的四轮定位数据,及时补充到定位数据库中。

第三节 转向系统维护保养

一、汽车转向系统基本知识

1.汽车转向系统的功能

汽车转向系统的功能就是保证按照汽车驾驶员的意愿改变和恢复汽车行驶方向。

2.汽车转向系统的分类

汽车转向系统分为机械式转向系统和动力转向系统两大类。

机械式转向系统是指以汽车驾驶员的体力作为转向能源,在机械式转向系统中,所有传递力量的部件都是机械的,如图4-3-1所示。机械式转向系统结构简单,但使用起来比较费力。

图4-3-1 机械式转向系统

动力转向系统是以发动机或电动机的动力作为主要的转向能源,动力转向系统使转向操作轻松省力,还能有效吸收路面对前轮产生的冲击,因此目前现代轿车已经很少采用机械式转向系统,而是普遍采用动力转向系统。动力转向系统主要分为液压式动力转向和电动助力转向。

液压式动力转向主要组成部分有油泵、油管、压力流体控制阀、V型传动皮带、储油罐等等。这种转向动力方式是将一部分发动机动力输出转化成转向油泵压力,对转向系统施加辅助作用力,从而使轮胎转向,如图4-3-2所示。

图4-3-2 液压动力转向系统

电动动力转向系统是采用电机作为动力元件驱动汽车转向机构进行助力转向的,驾驶员转动转向盘时,转矩传感器产生电压信号输送到电控单元,电控单元结合车速信号产生控制指令控制电机的运转,给转向机构提供适当的助力。如图4-3-3所示。

图4-3-3 电动动力转向系统部件组成

二、汽车转向系统常见维护保养项目

1.方向盘转向间隙检测(本田飞度轿车)

方向盘转向间隙必须保持在规范范围内,转向间隙过大会导致转向不灵活,影响行车安全。

(1)转动方向盘,把前轮转到正前方位置。

(2)按照图4-3-4所示,在前轮不移动的情况下,测量方向盘向左和向右的转动量。

(3)规范值应为0~10mm。

(4)如果测出的转向间隙值超出规范范围,应调节齿条导向机构。如果调节齿条导向机构后,转向间隙仍然过大,应检查转向拉杆和转向器。

图4-3-4测量方向盘转向间隙

2.动力转向助力检查(本田飞度轿车)

(1)将车辆停放在清洁干燥的地面上,检查轮胎压力,确保轮胎压力处于正常范围。

(2)起动发动机,怠速运行。

(3)把弹簧秤连接到方向盘上,发动机保持怠速运转状态,按照图4-3-5所示,拉动弹簧秤,当方向盘开始转动时读取弹簧秤的测量值。

(4)方向盘初始转动力量应为29N。

图4-3-5测量动力转向助力

3.转向柱倾斜力检查(以飞度轿车为例)

(1)把方向盘设置在正前位置,完全松开方向盘锁止杆。

(2)按照图4-3-6所示,把弹簧秤连接到方向盘最高点,并且使转向柱倾斜到最低位置。

(3)把弹簧秤笔直向上拉,读取移动转向柱所需的力。规范值应低于69N。

(4)把弹簧秤连接到方向盘最低点,把弹簧秤笔直向下拉,读取移动转向柱所需的力。规范值应低于69N。如果测量值高于规范值,应更换转向柱总成。

图4-3-6转向柱倾斜力检查

4.转向柱伸缩力轿车

(1)把方向盘设置在正前位置,完全松开方向盘锁止杆。

(2)按照图4-3-7所示,把弹簧秤连接到方向盘中心点。

(3)拉动弹簧秤,读取移动转向柱所需的力。最大值不应超过140N。如果测量值超出规范值,应更换转向柱总成。

图4-3-7 转向柱伸缩力检查

5.动力转向液液位检查(以捷豹XJ轿车为例)

(1)按照图4-3-8所示,定期检查动力转向液储液罐。

(2)如果液位低于下限(图中的MIN标记),要选用符合规范的动力转向液进行添加,直至储液罐内的动力转向液达到上限标记(图中的MAX标记)位置。

图4-3-8 动力转向液储液罐及液位标记识别

6.动力转向液更换(以讴歌RL轿车为例)

(1)按照图4-3-9所示,把动力转向液储液罐抬起。

(2)断开储液罐的回液软管,在断开的回液软管上连接一条软管,将连接软管的末端放入合适的容器中。

(3)起动发动机怠速运行,把方向盘从一个极限位置转动到另一个极限位置,反复操作数次,直至动力转向油液不再从软管中流出为止。

(4)关闭发动机,把流到容器中的动力转向油液废弃。

(5)重新安装储液罐上的回液软管。

(6)加注新的动力转向液,直至液面高度达到储液罐上的上限标志。

(7)起动发动机以较高的怠速运行,把方向盘从一个极限位置转动到另一个极限位置,反复操作数次,使动力转向系统中的空气彻底放出。

(8)重新检查动力转向液液位,如有必要,进行添加。

图4-3-9 动力转向液排放

7.电动动力转向系统故障码读取

当EPS(电动动力转向系统)指示灯点亮,如图4-3-10所示,表示电控动力转向系统有故障时,应执行电控动力转向系统故障码读取操作,调取故障码进行分析。将故障诊断仪连接到故障诊断连接器,将点火开关转至ON位置,即可用故障诊断仪读取电控动力转向系统故障码。故障诊断接口如图4-3-11所示,典型的电控动力转向故障码如表4-3-1所示。

图4-3-10 EPS故障指示灯识别(本田轿车)

图4-3-11连接故障诊断仪读取故障码

表4-3-1典型的电控动力转向系统故障码

故障码

故障码含义

可能的故障原因

B1238

电控动力转向装置故障

由于持续的静态转向等原因,使得电控动力转向装置内的液压泵内部温度过高

B1342

电控动力转向系统控制模块内部故障

电控动力转向系统控制模块内部故障;电控动力转向系统控制模块连接器连接不良

B2477

电控动力转向系统控制模块配置设定错误

电控动力转向系统控制模块配置未能正确完成

C1099

电控动力转向系统电机转速过低

电控动力转向系统电机故障

C1955

转向角度传感器电路电压过低

转向角度传感器故障;转向角度传感器电路故障

C1956

转向角度传感器电路电压过高

转向角度传感器故障;转向角度传感器电路故障

U2011

电控动力转向系统控制模块传送异常信息

车载网络故障;电控动力转向系统控制模块故障

8.转矩传感器学习设定

在车辆维护保养作业中,如果更换转向器或EPS(电控动力转向系统)控制单元后,必须执行转矩传感器学习设定操作,以飞度轿车为例,设定操作步骤参见表4-3-2。

表4-3-2本田飞度轿车转矩传感器学习设定操作步骤

步骤

操作方法

1

注意:在环境温度高于20℃时执行设定操作

将点火开关设置到LOCK位置

2

按照图4-3-11所示,故障诊断仪连接到故障诊断接口上

3

把点火开关设置到ON位置

4

确认故障诊断仪与车辆和EPS(电控动力转向系统)通讯正常

5

在故障仪上的EPS系统测试选项中选择“MISCELLANEOUS TEST(其他测试项目)”,然后选择“TORQUE SENSOR LEARN(转矩传感器学习)”选项

6

按照故障诊断仪的屏幕操作提示执行学习设定操作

7

设定完毕后,将点火开关设置到LOCK位置

9.方向盘位置传感器设定(以奔驰GL轿车为例)

维护保养过程中如果断开过蓄电池,维修完毕,重新连接蓄电池后要按照表4-3-3的操作方法执行转向位置传感器的设定操作。

表4-3-3方向盘位置传感器设定操作

步骤

操作方法

1

起动发动机

2

使发动机怠速运行

3

将方向盘从一侧极限位置转动到另一侧极限位置

4

将点火开关设置到OFF状态

第四节 悬架维护

一、汽车悬架的作用

汽车悬架弹性地连接车轮与车身,缓和行驶中车辆受到到由于路面不平引起的冲击力,保证乘坐的舒适性;悬架系统可以迅速衰减弹性系统引发的振动,传递垂直、纵向、侧向反力及其力矩;悬架系统还起到导向作用,使车轮沿一定的轨迹相对车身运动。

二、汽车悬架的分类

汽车悬架系统一般分为独立悬架和非独立悬架,这两种悬架的特点参见图4-4-1和图4-4-2。轿车一般多采用独立悬架来保证乘坐的舒适性;非独立悬架货车或大客车采用较多。

图4-4-1 独立悬架的特点

图4-4-2 非独立悬架的特点

汽车的独立悬架系统大致又分为3种类型:双叉臂式悬架;麦佛逊式悬架和多连杆式悬架。

图4-4-3双叉臂式悬架的结构与特点

图4-4-4 麦佛逊式悬架的结构与特点

图4-4-5 多连杆式悬架的结构与特点

三、悬架常见维护项目

1.前悬架减振器/支柱弹簧分解检查(以本田飞度轿车为例)

(1)从前悬架上拆下减振器,按照图4-4-6所示,用弹簧压缩工具压缩弹簧,用六角扳手固定住减振器轴,拆下螺母。

(2)卸去支柱弹簧压缩工具的压力,按照图4-4-7所示的分解图,分解减振器部件。

图4-4-6 压缩支柱弹簧

图4-4-7 前悬架减振器部件分解

(3)把螺母安装到减振器轴端,然后按照图4-4-8所示,在螺母上固定好套筒扳手和T形把手,按住T形把手,压缩减振器总成,然后停止压缩,检查减振器是否能在一个完整的行程中平稳地压缩和伸展,当停止压缩时,减振器应能平稳持续地伸展。如果不能,应更换新的减振器。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有漏油、异常噪音或卡滞,也应更换新的减振器。

图4-4-8 检查前悬架减振器

4.后悬架弹簧拆卸与检查(以本田飞度轿车为例)

(1)举升车辆后部,把安全支架放置到合适的位置,牢固地支撑住车辆。

(2)拆下后车轮。

(3)按照图4-4-9所示,把轮速传感器和传感器支撑条从轴臂两侧拆下,但不要断开传感器线束接头。

图4-4-9 拆下轮速传感器

(4)按照图4-4-10所示,把地板式千斤顶放置到轴臂两侧下弹簧座下方,举升千斤顶,直至悬架开始压缩。

图4-4-10 安装千斤顶并拆卸减振器的安装螺栓

(5)按照图4-4-11所示,拆下连接轴臂和减振器的减振器安装螺栓。

(6)逐渐降低千斤顶。

(7)拆下后悬架弹簧及安装橡胶,如果发现弹簧和安装橡胶有破损,应予以更换。如图4-4-11所示。

图4-4-11 检查后悬架弹簧和安装橡胶

四、悬架系统常见故障症状诊断

表4-4-1悬架系统常见故障症状诊断

故障

检查

操作

车辆跑偏

轮胎是否匹配或摩擦是否均匀

更换轮胎

弹簧是否折断或下垂

更换弹簧

子午线轮胎是否存在横向力

检查车轮定位,调换车轮,必要时更换轮胎

前轮定位是否在规范值内

对前轮进行定位

转向机是否偏心

重装小齿轮总成,必要时更换小齿轮总成

前制动器是否拖滞

调整前制动器

轮胎异常或严重磨损

前轮和后轮定位是否合乎规范

对前后车轮进行定位

前后车轮前束是否过大

调整前后车轮的前束

弹簧是否折断或下垂

更换弹簧

轮胎是否不平衡

平衡轮胎

支柱减振器是否磨损

更换支柱减振器

轮胎是否不转

转动车轮必要时更换车轮

车辆是否超载

保持恰当的负载重量

轮胎气压是否过低

将轮胎的气压充到合适的压力

轮胎划伤

前后车轮前束是否不正确

调整前后车轮的前束

悬架臂是否扭曲

更换悬架臂

车轮不匹配

轮胎或车轮是否不平衡

平衡车轮或轮胎

支柱减振器的动作是否不正确

更换支柱减振器

摆振、摇振或颤动

轮胎或车轮是否不平衡

平衡车轮或轮胎

轮毂跳动是否过大

测量轮毂法兰的跳动,必要时更换轮毂

制动鼓或制动盘是否严重失衡

调整制动器,必要时更换制动盘或制动鼓

转向横拉杆端头是否磨损

更换外转向横拉杆

车轮装饰盖是否失衡

平衡车轮

下球节是否磨损

更换下球节

车轮跳动是否过大

测量车轮跳动,必要时更换车轮

承载条件下轮胎和车轮总成的径向跳动是否过大

配装轮胎和车轮总成

转向困难

转向装置预紧力调整

执行齿条预紧力调整

动力转向系统压力是否正常

必要时更换密封件和软管

转向机是否卡滞

润滑转向装置,必要时修理或更换转向机

转向机座是否过松

紧固转向机装配架螺母

转向系统间隙过大

车轮轴承是否磨损或过松

紧固驱动桥螺母,必要时更换车轮轴承

转向机座是否过松

紧固转向机装配架螺母

转向柱与转向机之间的连接是否过松或磨损

紧固中间轴夹紧螺栓,必要时更换中间轴

转向装置预紧力调整

调整齿条预紧力

回位性差

球节和转向横拉杆端头是否润滑不足

更换球节和外转向横拉杆

球节是否卡滞

更换球节

转向柱是否卡滞

润滑转向柱,必要时更换转向柱

前轮定位是否准确

定位前轮

转向装置预紧力是否正常

调整齿条预紧力

阀门是否卡滞

润滑小齿轮阀总成,必要时更换小齿轮阀总成

转向机中间轴是否卡滞

更换中间轴

前悬架系统有异常噪声

球节和转向横拉杆端头是否润滑不足

更换球节和外转向横拉杆

悬架部件是否损坏

更换损坏的悬架部件

控制臂衬套或转向横拉杆头是否磨损

更换控制臂衬套或转向更拉杆

稳定轴连杆是否过松

紧固稳定轴连杆

车轮螺栓是否过松

紧固车轮螺栓

悬架螺栓或螺母是否过松

紧固悬架螺栓或螺母

支柱减振器或支柱座是否磨损

更换支柱减振器,紧固支柱座螺栓

支柱弹簧是否错位

将支柱弹簧调整到合适位置

摆动或方向性差

轮胎是否不匹配或不均匀

更换轮胎

球节和转向横拉杆端头是否润滑不足

更换球节和外转向横拉杆

支柱减振器是否磨损

更换支柱减振器

稳定轴连杆是否过松

紧固稳定轴连杆

弹簧是否折断或下垂

更换弹簧

转向装置预紧力是否正常

调整齿条预紧力

前轮和后轮定位是否准确

对前、后车轮进行车轮定位

制动跑偏

车轮轴承是否磨损或过松

更换车轮轴承

弹簧是否折断或下垂

更换弹簧

车轮制动分泵或制动钳是否漏油

更换车轮制动分泵或制动钳

制动盘是否漏油

更换制动盘

主销内倾是否合乎规范

检查车架进行必要的修理

翘头高度过低或不均匀

弹簧是否折断或下垂

更换弹簧

车辆是否超载

保持合适的负载重量

弹簧是否过软

更换弹簧

乘坐过软

支柱减振器是否磨损

更换支柱减振器

弹簧是否折断或下垂

更换弹簧

乘坐过硬

支柱减振器是否正常

更换支柱减振器

弹簧是否正常

更换弹簧

转弯时车身倾斜或侧摆

稳定轴连杆是否过松

紧固稳定轴连杆

支柱减振器或支柱座是否磨损

更换支柱减振器,紧固支柱总成装配螺栓

车辆是否超载

保持合适的负载重量

弹簧是否折断或下垂

更换弹簧

悬架下沉

支柱减振器是否磨损

更换支柱减振器

车辆是否超载

保持合适的负载重量

弹簧是否折断或下垂

更换弹簧

转向盘反冲

动力转向系统中是否有空气

排出动力转向系统中的空气

转向机座是否松动

紧固转向机座装配螺母

转向柱与转向机之间的连接是否过松或磨损

紧固中间轴夹紧螺栓,必要时更换中间轴

转向横拉杆端头是否过松

紧固转向横拉杆端头,必要时更换外转向横拉杆

车轮轴承是否过松或磨损

紧固驱动桥螺母,必要时更换车轮轴承

转向盘颤动或不稳

动力转向系统压力是否正常

必要时更换密封件和软管

转向机阀是否过松或响应迟缓

清洗小齿轮阀总成,必要时更换小齿轮阀总成

动力转向泵蛇形皮带是否过松

调整蛇形皮带的张紧度

轮胎卷边

前轮和后轮定位是否正确

对前后车轮进行定位

支柱减振器是否磨损

更换支柱减振器

车轮轴承是否磨损或过松

紧固驱动桥螺母必要时更换车轮轴承

轮胎或车轮跳动是否过大

配装轮胎,必要时更换轮胎或车轮

球节是否磨损

更换球节

转向装置预紧力是否正常

调整转向装置预紧力

支柱过软

检查轮胎压力

按照轮胎标签上的轮胎压力规范值调整轮胎压力

检查汽车正常行驶条件下的负载情况

询问驾驶员并确认驾驶员清楚正常的负载条件

检查支柱减振器和压缩和回弹效果

必要时更换支柱减振器

支柱有噪声

检查支柱座是否松动或损坏

紧固支柱减振器螺母,必要时更换支柱减振器

检查支柱减振器和压缩和回弹效果

必要时更换支柱减振器

油液泄露

检查支柱完全伸展时密封罩是否完好

必要时更换支柱减振器

检查支柱减振器油液是否过多

必要时更换支柱减振器

第五节 制动系统维护保养

一、常规制动系统部件组成与作用

1.常规制动部件的组成

典型的常规制动部件有制动总泵、制动软管和管路、前、后制动器、制动踏板等组成,参见图4-5-1。

图4-5-1 典型的常规制动部件识别

2.常规制动部件的作用(表4-5-1)

表4-5-1 常规制动部件的作用

部件名称

作用

制动踏板

制动力施动元件,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踩踏力通过转动总泵转换为液压力,作用到制动系统上

制动助力器

利用发动机进气真空作为动力源,产生制动助力作用

制动总泵

负责将驾驶员踩踏制动踏板的力量转换为液压力的元件,它包括一个储存制动液的储存罐和一个产生液压的液压缸,将液压力通过制动油管传递到各个车辆的制动分泵

制动管路

也称制动油管,负责传递制动液的动力

制动器

制动力的执行元件

二、 ABS(防抱死制动)系统说明与组成

ABS系统就是在原常规制动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套防止车轮制动抱死的控制系统,属于汽车上的主动安全系统,其作用是在车辆制动时,防止车轮抱死在路面上滑拖,提高汽车制动过程中的方向稳定性和转向控制能力并有效缩短制动距离,使汽车制动更为方便有效。ABS系统一般由轮速传感器、制动压力调节器和ABS控制模块组成,典型的ABS系统组成参见图4-5-2。

图4-5-2典型的ABS系统部件识别

轮速传感器是ABS系统中最主要的传感器,用来检测车轮运动状态,获取车轮转速信号。

ABS控制模块俗称ABS控制电脑,负责接收轮速传感器发送来的轮速信号并进行计算,参考车速、车轮加速度(减速度)、滑移率等信号,输出控制指令给ABS制动压力调节器,此外ABS控制模块还具备监测功能,当ABS系统发生故障时,会使ABS系统停止工作,恢复常规制动并点亮车辆仪表板上的ABS警示灯,提醒驾驶员及时到维修厂维修ABS系统。

制动压力调节器是ABS系统中的主要执行器,其作用是接收ABS控制模块的指令,驱动调节器中的电磁阀动作,对制动器的压力进行调节,使制动压力增大、保持或减小,实现制动压力的控制功能。

三、制动液简介

汽车制动液 (Brake Fluid) ,又名机动车辆制动液、机动车制动液、刹车油或刹车液,是用于汽车液压制动系统中传递压力,使车轮制动器实现制动作用的一种功能性液体。对汽车制动液的性能要求是:粘温性好,凝固点低,低温流动性好;沸点高,高温下不产生气阻;使用过程中品质变化小,并不引起金属件和橡胶件的腐蚀和变质。制动液在使用一定的时间后,会出现沸点降低、污染及不同程度的氧化变质。所以应根据气候、环境条件、季节变化及工况及时检查其质量性能,及时更换。在普通驾驶环境下,制动液在使用两年或50000km后就应更换。

制动液分为三种类型:醇型、矿油型和合成型。其中醇型与矿油型已经淘汰,目前汽车上使用的的制动液一般为合成型。醇型制动液是由低炭醇类和蓖麻油配制而成。在寒冷地区,用蓖麻油34%、丙三醇(甘油)13%、乙醇53%配制成的制动液,在-35 ℃左右仍能保证正常制动。虽然醇型的价格低廉,但由于其高低温性能均差,沸点低,易产生气阻,所以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我国自1990年5月起就已明令淘汰。矿油型制动液是用精制的轻柴油馏分加入稠化剂和其他添加剂制成。这种制动液温度适应性较醇型好,工作温度范围为-70 ℃至150 ℃。它的使用性能良好,但由于其对天然橡胶有溶胀作用,故在使用本制动液以前应将制动系统的所有皮碗、软管更换成耐油橡胶制品,以免受到腐蚀而使制动失灵。中国的矿油型制动液分“7号”和“9号”两种,“7号”用于严寒地区,“9号”用于气温不低于-25 ℃的地区。各种制动液不可混存和混用,否则会出现分层而失去作用。合成型为人工合成的制动液,是由聚醚、水溶性聚脂和硅油等为主体,加入润滑剂和添加剂组成。其使用性能良好,工作温度可高达200 ℃以上。它对橡胶和金属的腐蚀作用均很小,适合于高速、大功率、重负荷和制动频繁的汽车使用,因此成为目前使用最多最广的一种制动液。

  合成型制动液又分为醇醚型、酯型和硅油型三大类型,但使用最多的是醇醚型和酯型。

醇醚型 常见于DOT3制动液。醇醚型的化学成份为低聚乙二醇或丙二醇。低聚乙二醇或丙二醇具有较强的亲水性,DOT3制动液每年能通过制动系统的微孔或密封部位吸收2%(体积百分数)的水分,所以在使用或贮存的过程中其含水量会逐渐增高。由于制动液的沸点会随着水份含量的增高而降低,所以其制动性能会随之下降,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往往会感觉制动踏板发软,因此需要两年或行驶50000km后就要及时更换。DOT3制动液属于有机溶液,因此添加或更换DOT3制动液时要注意千万不要把制动液滴落在汽车油漆表面,这样会使汽车漆层褪色。

酯型 常见于DOT4制动液和DOT5.1制动液。酯型则是在醇醚型的基础上添加大量的硼酸酯。硼酸酯是由低聚乙二醇或丙二醇通过和硼酸的酯化反应而成。硼酸酯的沸点比低聚乙二醇或丙二醇更高,所以其制动性能更好。硼酸酯还具有较强的抗湿能力,它能分解所吸收的水份,从而减缓了由于吸水而导致的沸点下降。所以酯型性能比醇醚型更好,当然价格也更高。DOT4制动液的价格大约是DOT3制动液的2倍。使用DOT3制动液的车辆也可换用DOT4制动液,但是使用时不要把两种制动液混合在一起使用,而是应该先把DOT3制动液清除干净,然后再换用DOT4制动液。DOT5.1制动液的颜色呈琥珀色,是一种重制动符合下知道的制动液。其沸点温度可到260℃,可与DOT3和DOT4制动液混合使用。

硅油型 常见于DOT5制动液。硅油型的化学成份为聚二甲基硅氧烷。它的沸点在这三类中是最高的,所以价格也最贵。DOT5制动液的价格大约是DOT3制动液的4倍。由于聚二甲基硅氧烷具有很强的疏水性,它几乎完全不吸水。然而,正由于它对水份极强的排斥能力,进入其管道内的水份不能与其混溶,而以水相存在。因为相对于制动液而言,水的沸点极低,所以这不混溶的水分会导致制动性能的急剧下降。因此,硅油型的应用范围较窄。这种制动液不能和其他类型的制动液混合使用,如果制动系统要使用DOT5制动液,必须先用DOT5制动液彻底清洗整个制动系统,然后再充满DOT5制动液。所谓的DOT3和DOT4和DOT5是指美国联邦政府运输部DOT(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对汽车制动液制定的标准,DOT将制动液分为四类:DOT3、DOT4、DOT5和DOT5.1,如图4-5-3所示。目前在进口轿车上使用最广的制动液就是DOT3和DOT4制动液。DOT(美国联邦运输部)建立的制动液标准参见表4-5-2。

表4-5-2 DOT(美国联邦运输部)制动液规格标准

参数

单位

类型

DOT3

DOT4

DOT5

DOT5.1

干沸点

205

230

260

260

湿沸点

140

155

180

180

图4-5-3 各种规格的制动液

我国现行的制动液标准GB12981-2003《机动车辆制动液》为强制性标准,共有14项技术指标要求,分别是外观、平衡回流沸点、湿平衡回流沸点、运动粘度(100℃、-40℃)、pH值、液体稳定性、腐蚀性、低温流动性和外观、蒸发性能、容水性、液体相容性、抗氧化性、橡胶相容性、行程模拟性能。

外观

制动液的外观应清澈透明、无杂质、无沉淀和悬浮物。该指标是辨别制动液是否合格的一个最为简便的方法,也是制动液最基本的指标。

平衡回流沸点

  是指在规定试验条件下测得的制动液的沸腾温度。平衡回流沸点越高,制动液的高温性能才有可能越好。但并不是所有平衡回流沸点高的制动液一定具有优良的高温性能,只有在平衡回流沸点和湿平衡回流沸点都高的情况下,制动液才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

湿平衡回流沸点

  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加入一定量水分后测得的平衡回流沸点,它是衡量制动液吸收一定水分情况下的耐高温性能指标。湿平衡回流沸点越高,在使用过程中的耐高温性能越好。由于合成制动液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因此湿平衡回流沸点指标相对于平衡回流沸点,更能反映制动液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耐高温性能。

运动粘度

  运动粘度是液体石油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之一。为了保证制动液在使用过程中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仍能保证其具有良好的润滑和密封性能,同时防止在高温条件下的渗漏,标准要求100℃运动粘度应不小于1.5mm²/s。-40℃低温运动粘度是汽车制动液的重要低温性能指标,它反映产品在低温条件下的流动性大小,该指标直接关系到车辆在低温条件下的制动性能。低温粘度越小,制动愈灵敏;低温粘度越大,制动就愈迟缓,甚至导致制动失灵。

pH值

  制动液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氧化,生成一定量的酸性物质,为了使其具有适当的中和酸性物质的能力,减小对金属的腐蚀性,制动液应具有一定的碱性和储备碱度,标准要求pH值为7.0~11.5。

液体稳定性

制动液的液体稳定性包括高温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两项指标。该指标主要用来反映制动液在一定试验条件下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能。

腐蚀性

  汽车制动系统中与制动液接触的金属管路和零部件较多,并涉及多种金属元素,为了保证这些零部件不被破坏,制动液必须具有优良的金属防护性能,以减少和控制车辆制动系统金属腐蚀现象的发生,确保其长期正常、可靠工作,保证车辆行驶安全。

低温下的流动性和外观

制动液的低温流动性能和外观指标主要用来评定制动液的低温稳定性。制动液除了要能在较高气温条件下保证车辆制动系统正常工作外,也还需要在低温条件下确保制动系统操作灵活、制动刹车可靠,保证行车安全。

蒸发性

  制动液的蒸发性能指标是控制制动液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蒸发损失大小的指标,该指标对于制动液的润滑性能、使用寿命和保证制动液在较高温度条件下使用时,制动系统正常、可靠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是制动液的一项重要高温性能指标。

  容水性 容水性指标主要用来评定水分对制动液性能的影响,即在标准规定条件下观察其是否分层、是否有沉淀物及透明度等现象。制动液在储存一定时间后,由于其对金属包装罐焊料的侵蚀作用而产生铅盐,在进行容水性试验时,铅盐化合物会水解生成沉淀物。

液体相容性

  主要用来评定制动液与其他同类型的制动液混合后,是否分层、沉淀等。以考察制动液产品之间的物理和化学相容性。虽然不同制动液生产厂家的产品其液体相容性试验均能符合要求,但不同品牌的制动液产品仍应避免混合作用,以防因产品混合改变制动液的配方组成而对其使用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抗氧化性

  制动液在常温条件下是比较稳定的,但受高温和金属催化等因素的影响,会促使其氧化变质,因此,要求制动液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性,它决定制动液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是否容易氧化变质,是决定制动液储存期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抗氧化性越好,则越不易氧化变质,储存期和使用期就越长。

橡胶相容性

  在汽车制动系统中,为了保证制动液不渗漏,并传递制动能量,使用了多种橡胶零部件。制动液直接与这些橡胶部件相接触,为了保证这些橡胶件正常工作不引起过度的软化、溶胀、溶解、固化和收缩,要求制动液具有良好的橡胶适应性能。

行程模拟性能

行程模拟试验是利用制动系统模拟装置,评定制动液的润滑性能和材料适应性能的一种实验室试验方法。与理化性能和使用性能试验的试验条件相比,试验条件更接近于制动液的实际使用条件。因此,其试验结果更能说明制动液的实际使用性能,且该方法相对实际行车试验简便易行,试验时间短、费用低,试验结果重复性好。因此,制动液行程模拟试验是制动液性能检验中最重要的实际使用性能试验。

接修不同类型的车辆时,要查询接修车型的维修手册和使用手册,严格按照手册上的类型要求选择类型合适的制动液进行更换操作。维修厂在采购制动液时,要优先选择用金属容器密封存储的制动液,因为金属容器密封性比塑料容器要好,因此使用金属容器封装的制动液吸收水分的可能性要低于使用塑料容器封装的制动液。

四、制动系统常见维护保养项目

1.制动液检查与测试

(1)制动液液面高度检查

检查制动液储液罐内的液面高度,正常情况下,制动液储液罐内的液面高度应在MAX和MIN标记之间,参见图4-5-4所示。

图4-5-4制动液液面高度标记识别(路虎揽胜轿车)

(2)制动液颜色鉴别

将接修车辆上的制动液颜色与新制动液颜色对照,如果发现接修车辆上的制动液颜色发黑、浑浊,应予以更换。

(3)制动液试纸测试

所谓试纸就是制动液水分检测测试纸,这种测试纸含有特定的指示剂,将试纸进入被测车辆的制动液中,试纸会随制动液含水量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颜色,维修工通过查看试纸上的颜色,即可判定制动液中含水量的高低。

(4)制动液沸点测试

沸点测试就是使用制动液沸点测试仪测试制动液沸点是否符合规范,制动液沸点仪功能结构大同小异,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带加热室的便携探头,用于吸取或浸蘸样品;二是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并显示热场温度。参见图4-5-5。将仪器探头浸入制动液液面下一定深度,制动液由底部孔进入加热室。由于加热室内顶部存量空气及液位控制孔的存在,加热室内制动液液面恰好保持在温度传感器下方。由直流电池供给的电加热丝,能迅速将加热室里制动液加热至沸腾,在液面上方形成蒸气层,液体沸腾时液气两相平衡,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温度将不再上升,恒定在某一数值范围,通过显示屏可看出所测制动液沸点。

沸点法测试便捷直观,用户根据显示结果可迅速判断制动液是否失效。沸点检测仪加热时间为30s~90s,探头需完全冷却后方可再次测试。对于高沸点样品,沸点检测仪重复性较差,推荐检测2次以上。

图4-5-5使用制动液沸点测试仪检测制动液沸点

(5)制动液污染检查

如果制动液中混入了其他油液,比如发动机机油、动力转向油液、自动变速器油液等,就会造成制动系统的橡胶元件膨胀而使制动系统失效,因此维护车辆时要仔细检查制动液是否被污染,维修工可打开制动主缸上的盖子,查看橡胶膜片是否膨胀或变形,如果膨胀或变形,则说明制动液很有可能已经被污染,测量制动液污染时,可使用一个泡沫聚苯乙烯杯子,在杯子中放入水,在制动储液罐中抽取少量制动液放入杯中,如果制动液未被污染,放入的制动液就会完全融入水中。如果制动液被污染,混入的油液便会漂浮在杯子中的水面上,确认制动液被污染后,应放出所有的制动液并冲洗,制动系统中的所有橡胶元件也应全部更换。

(6)制动液更换

维护时应根据车辆行驶里程或时间间隔定期更换车辆的制动液,操作步骤可参见表4-5-3。表4-5-3车辆制动液更换操作步骤

步骤

操作方法

1

将车辆置于地沟上或用举升机举起

2

两名技师配合操作,一位技师在车下,摘掉放油口上的橡胶防尘帽,将预备透明软管两端分别装在放油口和废油收集瓶中,之后用扳手沿逆时针方向松开放油口螺丝,同时车上的另一位维修技师反复踩制动踏板。此时制动液会从放油口喷出,查看制动液储液罐内的液面,要随液面下降添加新制动液。待出油清亮后拧紧放油口螺丝

3

车上的技师反复踩动制动踏板,然后踩下踏板不要松开。车下的技师松开放油口螺丝,待制动液喷净后拧紧并通知车上人松开制动踏板。以上操作反复数次直到放出的制动液中无气泡。查看制动液储液罐内的液面,要随液面下降添加新制动液

4

对其他车轮重复步骤1-3的操作

5

四个轮更换完成后路试,如发现制动踏板发软,不灵敏,请重复步骤3进行放气操作

2.检查制动器制动摩擦片厚度(以讴歌ZDX轿车为例)

表4-5-4 ZDX轿车制动摩擦片厚度检查操作步骤

步骤

操作方法

1

举升并支撑住车辆

2

拆下汽车的2个前轮

3

按照图4-5-6所示,测量制动盘内侧制动摩擦片和制动盘外侧制动摩擦片的厚度,如果低于1.6mm,说明制动摩擦片磨损过度,应更换新的制动摩擦片

4

拆下汽车的2个后轮

5

按照图4-5-7所示,测量制动盘内侧制动摩擦片和制动盘外侧制动摩擦片的厚度,如果低于1.0mm,说明制动摩擦片磨损过度,应更换新的制动摩擦片

图4-5-6 测量前轮制动器制动摩擦片厚度

图4-5-7测量后轮制动器制动摩擦片厚度

3.制动盘跳动量检查

制动盘的跳动量必须符合规范,否则会影响制动效果。以讴歌ZDX轿车为例,该车前制动盘跳动量检查操作步骤参见表4-5-5。

表4-5-5 讴歌ZDX轿车前制动盘跳动量检查操作步骤

步骤

检查方法

1

举升车辆前部,将安全支架放置在正确位置支撑车辆

2

拆下前车轮

3

拆下制动摩擦片

4

检查前制动盘表面是否有损坏或裂纹,将前制动盘彻底清洁并清除制动盘上的所有铁锈

5

按照图4-5-8所示,安装合适的平垫圈和车轮螺母,将车轮螺母紧固至规定的力矩,使制动盘紧靠轮毂

6

把百分表对着制动盘放置,在距离制动盘外缘10mm处,测量前制动盘跳动量,维修极限为0.04mm

7

如果测量值超出维修极限,应用车床对制动盘表面执行修整,修整时,前制动盘最小厚度不能低于26mm,如果制动盘厚度小于26mm,则必须更换新的前制动盘

8

如果测量值符合规范,则安装制动摩擦片

9

清理制动盘和车轮内侧的接合面,然后安装前轮

图4-5-8测量前制动盘跳动量

4.制动盘厚度和平整度检查

以讴歌ZDX轿车为例,该车前制动盘厚度和平整度检查操作步骤参见表4-5-6。

表4-5-6 ZDX轿车前制动盘厚度和平整度检查操作步骤

步骤

检查方法

1

举升车辆前部,将安全支架放置在正确位置支撑车辆

2

拆下前车轮

3

拆下制动片

4

按照图4-5-9所示,在制动盘上大约间隔45°,距离制动盘外缘10mm的8个测量点上,使用螺旋测微计测量制动盘厚度,如果测量值低于制动盘表面维修极限,则更换制动盘。

5

检查制动盘平整度,把8个测量点的测量值加以对比,最大允许差值不能超过0.015mm

6

如果制动盘平整度超出维修极限,应用车床对制动盘表面执行修整,修整时,前制动盘最小厚度不能低于26mm,如果制动盘厚度小于26mm,则必须更换新的前制动盘

7

安装制动摩擦片

8

清理制动盘和车轮内侧的接合面,然后安装前轮

图4-5-9 测量前制动盘厚度和平整度

4.制动摩擦片更换

如果在检修中发现制动摩擦片已经磨损过度,应及时更换新的制动摩擦片,以本田飞度轿车为例,该车前轮制动器制动摩擦片的更换方法如表4-5-7所示。

表4-5-7 飞度轿车前轮制动器制动摩擦片更换操作方法

步骤

检查方法

1

从制动总泵中排出一些制动液

2

举升车辆前部,将安全支架放置在正确位置支撑车辆

3

拆下前车轮

4

按照图4-5-10所示,拆下制动软管安装螺栓

5

按照图4-5-10所示,用扳手固定住制动钳销,拆下法兰螺栓,沿图中箭头所示方向将制动钳向上转出,检查制动软管和制动钳销护套是否损坏和老化

6

按照图4-5-11所示,拆下制动摩擦片垫片和制动摩擦片

7

按照图4-5-12所示,拆下制动摩擦片夹持器

8

按照图4-5-12所示,彻底清洁制动器托架,检查并确认制动钳销能平稳移进和移出

9

检查制动盘,确认制动盘没有裂纹或损坏

10

安装制动摩擦片夹持器

11

按照图4-5-13所示,把制动钳活塞压缩工具安装到制动钳钳体上

12

用制动钳活塞压缩工具压缩活塞,把制动钳安装到制动摩擦片上

13

拆下制动钳活塞压缩工具

14

按照图4-5-14所示,在垫片、制动摩擦片背面和图中箭头所示部位涂抹二硫化钼M77润滑脂,但操作时要注意不要让润滑脂沾到制动盘和制动摩擦片表面

15

安装垫片和制动摩擦片,将磨损指示器置于内侧上部

16

按照图4-5-15所示,将制动钳沿箭头所示方向转下,用扳手固定住制动钳销,安装法兰螺栓

17

安装制动软管安装螺栓

18

清理制动盘和车轮内侧的接合面,然后安装前轮

19

踩踏制动踏板数次,若有必要,添加制动液

图4-5-10 拆下制动软管安装螺栓

图4-5-11 垫片和制动摩擦片

图4-5-12 拆下制动摩擦片夹持器

图4-5-13安装制动钳活塞压缩工具

图4-5-14 在垫片和制动摩擦片背面涂抹润滑脂

图4-5-15 安装制动软管安装螺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