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一线豪华车品牌,不管现在能不能消费BBA,相当一部分消费者都有买BBA的梦想,这句话应该不夸张。(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美国)。

对于BBA来说也有意成全,三家都推出了大量的“廉价车型”。但是近期,随着电气化进程的加速,至少在燃油车领域BBA都已经或明或暗地表示将收缩这类“廉价车型”。不过另一方面,诸如宝马的入门级SUV宝马X1的换代步伐也越来越近,换代力度也称得上大刀阔斧。那么BBA到底要如何玩转自己的“廉价车型”呢?消费者还有可能用较小的代价,圆梦BBA吗?

国内BBA,便宜的卖不过贵的

其实从三家豪华品牌的口径来看,对于“廉价车型”的动作,主要源自于原材料的上涨,与成本和利润之间的压力。简单来说,既然成本涨了,那么把更多资源倾斜给附加值高的中高端产品,攫取更多的利润,何乐而不为。反正自家的中高端车型在现阶段一样“不愁卖”,限制低端车型,还能保障品牌力。

而“廉价车型”要获得生存权,就得看自己对财报的贡献如何了。以2021年的成绩单来看,中国市场都仍然是宝马、奔驰、奥迪三家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销量占比几乎都在三分之一左右,甚至超过4成。

但是从具体销量来看,以轿车为例,BBA三家去年销量最好的居然是中大型车,也就是奥迪A6L、宝马5系、奔驰E级这些。紧随其后的也是宝马3系、奔驰C级、奥迪A4L这三款网络热议的“入门豪华车”。至于“廉价车型”一类的奔驰A级、奥迪A3、宝马1系,以前两位销量稍显突出,月均大约可以贡献6千辆左右。这一成绩相比前面的中级车,几乎还占不到它们的一半。

SUV方面的情况则要相对好一些,虽然奔驰GLC、奥迪A5L、宝马X3还是BBA去年国内市场销量最好的SUV。但奥迪Q3、宝马X1这两款老牌“廉价车型”的销量还是比较可观的,月均大约能贡献7-8千辆左右。只不过奔驰GLB的情况相对差一些,不知道2.0T车型会不会对其今年的表现有提振作用。

总之,从BBA的“廉价车型”在国内市场的表现,也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在面对品牌与空间的取舍时,国内的消费者还是很诚实地选择了空间。所以廉价的豪华品牌也许很香,但加长,甚至加长的SUV才能最终脱颖而出。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宝马还在大力推出换代的宝马X1产品,至少它绝对算是BBA“廉价车型”中最成功的一员了。

谁说欧洲市场就宠小车?

不过,虽然中国市场占比较大,但BBA还是典型的全球车型。涉及产品线的大动作,肯定还要考虑全球市场的利益。比如三家豪华品牌的老家,众所周知欧洲市场对于空间的关注度没有那么高,而奔驰A级也不负众望,杀入了去年欧洲市场销量前25名。这也是BBA之中欧洲销量最高的车型,紧随其后的是宝马3系。与奔驰A级类似,宝马1系(不是国内的1系)、奥迪A3系列车型(包括S3、RS3等)的表现也非常不错,欧洲地区年销量也能逼近10万辆大关。

当然,也并非是所有的小尺寸车型都能在欧洲发光发热,诸如奥迪Q2、奥迪A1的销量就差强人意,两台车去年欧洲地区的销量加在一块才比得上自家的奥迪A3系列车型。虽然从销量数字来看,它们与欧洲地区的奥迪A6系列车型(包括S6、RS6等)的水平差不多。但从利润上来看,它们显然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也难怪奥迪最开始就点名这两款车将在产品周期之后停产。

同时,有些反差,但也不算意外的是SUV的火爆。欧洲地区近年来SUV的增幅惊人,对于BBA也是如此。奥迪Q3去年欧洲单车型销量就与自家的A3系列车型差不多,宝马X1回到老家依旧热销,去年和前年的销量都能稳定在8万辆以上。即使是走个性、跨界路线的奔驰GLA也只是稍逊一筹。倒是风格类似的宝马X2在欧洲地区销量与中国市场一样并不出彩。

最后还有一些小众车型,我没有放在中国市场部分聊,是因为没有悬念。但即使放在欧洲老家,似乎它们也并不太受欢迎。这类车型包括奔驰B级、宝马2系(包括双门、跨界休旅车等等)。它们的销量甚至还远不如奥迪即将舍弃的A1、Q2系列,估计在各家舍弃“廉价车型”的时候,它们也会是优先考虑的选项。

至于北美市场,由于汽车文化差异过大,本身对于这类廉价类型的BBA车型需求就相对更少。翻开去年的销量数据,虽然像宝马、奔驰仍然是北美地区的豪华车品牌标杆。但是仅从销量上来看,美国去年燃油车销量前20之中都没有BBA的身影。所以今天的这个话题,就不再针对北美市场进行讨论了。

写在最后

在燃油车成本方面占大头的动力系统几乎模块化的前提下,BBA的“廉价车型”又多以前驱平台为主,进一步降低单车成本。剩下的,只需要车型能够尽可能获得更大的边际效应,就能稳定利润。但从全球主流市场来看,BBA的“廉价车型”们除了在欧洲老家的销量上稍微能比自家的中端产品有一些优势外,其它地区的销量表现往往还不如单价更贵的BBA们。

于是,适当砍掉一部分也是情理之中的。未来对于购买廉价BBA的消费者而言,凸显个性是别想了。简单、空间大,以及相对更低的价格,将是更为明确的标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