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合把很多人整不会了

2022-11-17 18:06 38次浏览 观点

文|乔伊

上周高合玩了“赏花”,没能彻底教训我。

2041是什么?Machine with a soul是什么?狭义相对论又是什么?

一个车企,在一辆全新的车上用上了这些真的“不明觉厉”,又十分高大上的词,让我觉得这款新车一定不同凡响。当然,这也切合了高合的掌门人丁磊“非典型物理学家”的身份。毕竟,一个学核物理的造车,就是得把高度和深度,统统拉满。

但高度和深度已经不足以概括这场发布会上发布的新车了。这一次,继高合HiPhi X之后,高合又将第二款车命名为HiPhi Z。高合说,这个命名来自于对四维空间的解读,也就是要打破目前的时空壁垒,将“未来之车”带到今天。

高合对这款车的期待很高。首先,他们将HiPhi X所拥有的旗舰头衔也分享给了HiPhi Z,也就是打造了所谓的“双旗舰”产品战略;同时,又将它定位为一辆GT车型,且不是一般的性能GT,而是数字GT(Digital GT)。

所以,你看了这么多的前缀,现在一定和之前的我一样,想知道这个旗舰,这个数字GT,究竟是一款什么样的车?

被注入了生命的科技,

究竟能鲜活成啥样?

如果要问我之前对于高合HiPhi X最深的印象是什么,那肯定非它的灯和门莫属。不论是能够传递信息的ISD大灯组,还是前后对开,以及能够向上打开的鸥翼门,都能够将高合所坚持的科技感带出来。而这一次,科技感又再一次被升级了。

这次高合将ISD灯组给覆盖在了车身上,组成了一套ISD的光幕系统,车内车外的科幻气氛通过这种流光溢彩的灯组给拉满了。如果你不理解我所说的“流光溢彩”,可以联想一下数码宅男们给自己打造的,五光十色的RGB桌面,是不是有内味儿了?

在我看来,如果说以往有人会因为奔驰的氛围灯好看而买它,那么以后,高合也许可以带来更多的挑选余地了。同时,在HiPhi X上存在的六扇门被简化成了对开门的设计,配合上主动进气格栅、悬浮式的尾翼,以及22英寸的轮毂,就是高合为HiPhi Z设计的“数字机甲”。

显然,这种处处透露出数码科技感的设计元素,对于一个数码爱好者来说吸引力十分巨大。但如果说这就是高合,乃至丁磊对于科技的理解与诠释,显然并不能满足大多数人的期望。因此,HiPhi Bot似乎才是这个数码GT的核心创新点。

早在HiPhi X上市之前,高合就已经宣布与微软进行合作,将“小冰”这个微软试图撼动Siri的人工智能系统,移植到车上。而这一次HiPhi Bot又将其彻底的拟人化了。

说到这里,你一定联想到了蔚来的NOMI Mate这个拟人化的车机系统接口。其实HiPhi Bot似乎也是沿着这个方向来走的。但采用屏幕与人互动,显然要比一个外化的人物头像更接近于科幻感的实现。

一个多维感应系统与机械部件,实现位移、转动,时刻与你的方位、姿势自动匹配的屏幕,更容易让人联想到无处不在,又无所不知的《超体》中的“Lucy”。更重要的是,这个Lucy还将用Epic Games中的虚幻引擎(如果是虚幻5就太棒了!)来进行3D开发和渲染。

现在,相信你也和我一样,对于拥有ISD灯效、微软的智能科技,以及Epic的虚幻引擎所联合呈现的HiPhi Bot有了十足的期待。气场肯定是拉满了,现在需要知道的是量产版上的这个“Lucy”究竟能实现怎样的,来自20年以后的人机互动了。

但,打造一家车企,肯定首先是为了盈利,啥都卖旗舰,还跑不跑量?

“非典型”物理学家

可能有“非典型目标”要实现

毫无疑问,任何一家车企的品牌战略一定是先用高端产品打品牌,再用跑量车型拉销量,最终期望实现企业的盈利。这一点上,从蔚来的产品战略上就可以一窥端倪。

蔚来在产品上线的最初期,推出了旗舰车型ES8,当市场开始认可和接受产品及品牌(包括服务)定位及路线之后,售价更低的ES6、EC6,乃至不久后即将上市的ET7,都将价格压得更低,以实现企业的收支平衡(虽然目前还在亏损,但市值已经巨大,盈利应该是迟早的事儿了)。但高合似乎没有选择这条路走。

显然,如HiPhi Z这么炫酷充满未来感、科技感的产品,一定又不是一辆便宜的车(HiPhi X就是50多万元到80万元的售价)。因此,搞出这么反常规的产品战略,高合图什么?

如果你还记得早年间特斯拉马斯克的品牌路线,可能能够对照着,试图理解高合目前在做什么。最早时,特斯拉推出了一款电动的敞篷跑车(Tesla Roadster),尽管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但马斯克依然坚持要造更好的、定位高端的电动车。因此在后来,我们见到了动辄售价百万的特斯拉Model S。

但在Model S成功打响特斯拉名头后,特斯拉依然没有选择走量车型,紧随而出的是Model X。显然,对于马斯克和特斯拉来说,要让人们接受与以往内燃机时代完全不同的纯电汽车,优质的产品和高端的定位是必不可少的。而一辆产品似乎并不足以将这个理念和认知,深深地夯实在消费者的心中。

高合也是一样,从今年正式交付以来,高合HiPhi X车型在50万元以上级别的电动车市场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在9月份甚至超越了保时捷的Taycan,爬上了排行榜的顶端,成绩不可谓不骄人。

但对于丁磊和他一手打造,如今仍“相对年幼”的高合来说,只有一款产品,一款小众定位的高端电动车,既不能像其他中低端的车型来实现跑量,在品牌认知度上也还有待进一步加深。因此,在这个基础上,推出一款定位与前一款车迥异,但科技豪华属性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产品,显然与特斯拉当年推出Model X一样,这可以说是一个冒险、但又是目前最合适的选择。

毕竟,对于高合,甚至对于华人运通而言,从最初的“智车、智路、智城”的三智战略,希望引领未来智能驾驶的前瞻方向;到如今的探索未来汽车智能化、科技化,甚至赋汽车以生命的历程。

在这个摸索的过程中,首先丁磊与他的企业,有一套完整的逻辑,对于产品也有一套清晰的打法,拿出来的都是品牌认为最好的,也最能为用户带来新鲜感和品质感的“未来”产品,这就十分难能可贵。

但是,这样坚持少数派、理想派的品牌运营理念与产品打法思路,会在这个以盈利为目的的市场上引起多大的波澜?又是会对其他品牌产生怎样的影响?

换道超车,还得靠产品力

其实,从纯电动车时代到来之初,中国汽车品牌,不论新旧势力,都似乎看到了“换道超车”的可能性。但从目前的纯电动车的整体格局来看,似乎所有人都知道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但所走的路线都各有不同。

显然,这在产品相对匮乏(尤其是从无到有的新势力)的时期,特别的可以理解。产品研发、制造需要时间,推向市场需要时间,被认可和接受需要时间,甚至最终能否大卖同样需要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的偏差都有可能最终导致功亏一篑。

与此同时,不论在哪个时代,汽车制造的底蕴都是企业加速前进的核心动力。因此,我们看到欧洲汽车品牌的奋起直追,美国汽车品牌也同样开始加速前进。

在这样的环境下,尽管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上搞得风声水起,但想搞科技还处在初级阶段的新势力,与想尽可能多的占领市场的传统车企新能源车,都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最终核心竞争力(客户服务不算)形态。因此,我们看到了中国的电动车销售榜与欧洲销售榜唯一的共通点,唯有特斯拉。

因为不论在任何时候马斯克都会尽可能的,在自己的理念框架下,制造出最具有前瞻科技性的产品。尽管目前也很难明确这个方向是否正确,但他确实制造出了带有自己烙印与灵魂的产品。这显然是更多人热爱特斯拉的原因。

回到高合身上,至少从第一款车来看,高合HiPhi X已经以销量(尽管所处的价格区间销量都不大)确立了自己的品牌定位,但显然丁磊想要的更多。

因为在汽车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经历,足以让丁磊意识到,如果没有先发的品牌及产品优势,就必须要有自己的产品核心竞争力。而这样的核心竞争力,在智能纯电动时代,必须有属于自己的特色。

与陶氏联合开发有机硅的座椅材质,打造出科技豪华的理念是为了这个;与微软合作开发智能系统,创造出更好的人机互动场景,也是为了这个;甚至把3A级游戏所必须采用的虚幻引擎,引入汽车的3D渲染制作中,营造出车内的十足科技感,还是为了这个。

这些合作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人能够看到、触摸到、使用到这些高合认为的,来自未来的高科技体验。而一旦消费者真正认知到、接受到产品的核心产品实力,才是高合真正迎来产品爆发、销量井喷的时机。

对于更多其他的厂商来说,可能因为追求报表,追求销量数字,从而很难从一开始就花更多心思建立起自己的体系。即便成功建立了,也很难在后续的执行过程中一以贯之地,不被任何因素左右地坚持实现出来。显然,丁磊正在做这么一件事。

当然,如今判断丁磊,华人运通和高合走这条路,做这些事是否能够成功(毕竟HiPhi Z还得2022年量产交付)还为时尚早。但,至少他走了,而且目前看来走得还挺稳健。就冲这个,就值得一个赞。

毕竟,选择开始已经很难,而选择坚持,就更难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