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播出了《万顷洱海扬清波 生态铺就小康底色》的新闻,用时3分58秒,介绍了大理全力以赴抓好洱海保护治理并取得阶段性成效,让全国人看到了咱大理的好生态。
9月14日,由大理州委宣传部联合新华网开展的“脱贫奔小康 奋进新大理”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大理市,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民日报等17家中央媒体、省级媒体及全国重点商业网站和视频平台的记者,先后到洱海生态廊道和喜洲花语牧场等地,采访生态廊道的建设和生态农业的发展。
绿,是大理的底色
9月,沿洱海生态廊道漫步,放眼望去,草木葱茏,处处都是绿色。洱海生态廊道像是一条“绿色长廊”,织就了大理“绿”的底色。
洱海生态廊道全称环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工程PPP项目,于2019年启动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生态修复及湿地工程建设、生态搬迁、生态监测廊道、管网完善、带有湿地修复科研功能的试验地建设五大工程。生态廊道是整个洱海保护体系的最后一道污染物拦截防线,同时也是洱海最重要的一道生态安全屏障。
海菜花
洱海生态廊道主线长129公里,遵循“生态优先、生态安全、整体规划、系统治理”的设计原则,紧紧围绕“净化入湖污染、提升洱海水质、确保水源安全、改善洱海生态”的目标,遵从自然演替规律,采取“人退湖进”,划定环洱海圈层保护系统,构建环洱海生态安全格局。项目建成后,能够有效削减入湖污染负荷和改善洱海水质,构建健康湖泊生态系统,提高洱海生物多样性和洱海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除了这些“硬核”作用,洱海生态廊道还兼顾村民的生活和文化体验功能,将洱海自然与人文资源有机的连接起来,为大家拓展了游憩空间,提升了城市活力,进一步释放环境保护的“红利”。
传统农田变景区
离开洱海生态廊道,一路向北,来到达喜洲镇仁里邑花语牧场。这里是彩色的世界。
初秋时节,花语牧场内的绣球花、百合花等盛放的鲜花将这里点缀的犹如童话世界。虽已过暑期旅游高峰,但景区内仍游人如织。
在大理,这样的“花海”并不鲜见,而花语牧场是其中资历最老的之一。花语牧场于2016年启动建设,占地358亩,规划有花语中央园区、马道草坪区、亲亲牧场区以及传统农业体验园区等多个区域。同时开发了下午茶、鲜花饼制作、陶艺DIY以及骑马赏花、水果采摘等体验项目。
李必荣
仁里邑村委会党总支书记
花语牧场以前是农田,种植水稻、玉米等传统作物,存在大水、大肥的现象,村民收入也不高。2015年,村集体以洱海保护为第一出发点,引进企业发展集农业观光、休闲度假、销售民族土特产品于一体的花海旅游产业,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共同发展。
花语牧场以洱海保护为出发点,兼顾景观功能,建设了清水渗滤入湖系统、人工加强型湿地系统、尾水循环抽提系统、生态缓冲带,构筑面源污染防治末端防线。并配套建设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和智能化控排系统,做到了清水入湖补给、污水循环利用、面源污染治理和洱海保护,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生活条件。
景区投入运营后,极大带动了仁里邑村的村民就业。目前,花语牧场安置就业劳动力70余人,其中建档立卡户5户,土地流转农户就地临时用工20000个工作日以上;带动摆摊设点经营户120户,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
景区自2016年试运行营业以来,共接待游客30万人次,销售收入700万元。待花语牧场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可以带动更多村吃上“风景饭”。
大理之美,美在生态。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大理久久为功,通过不断的努力,提升了绿水青山的“颜值”,做大了金山银山的“价值”,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
记者:张辉
编辑:陈丝华
值周:杨丹妮
主编:李胜
总编:罗宗雄
1.文章《大理花语牧场图片欣赏》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大理花语牧场图片欣赏》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