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大部分人对攀枝花的第一印象,都是从中学地理的铁矿口诀中得来的:

中国铁矿八大家,内蒙白云湖北大。

辽宁鞍山与本溪,河北迁安安徽马。

海南铁矿在石禄,四川一朵攀枝花。

金沙江从攀枝花流过/视觉中国

攀枝花,一开始就给了大家钢铁、铁矿的“硬汉”形象,或许还会夹杂着些许土气、落后的刻板印象。但没想到,如今攀枝花已经是个气候宜人,还非常适合宜居的城市。

在四川最宜居城市的争夺战中,攀枝花大有超越省会成都和另一宜居胜地乐山的势头。

虽然外地人刚到攀枝花,很有可能会因为气候干燥而流鼻血,但是待久了就会发现,攀枝花——全国唯一一座以花命名的城市,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

攀枝花的黑金夜景/视觉中国

四川省花,

有滋有味

攀枝花的生活,不愁无趣。在美食这块,你大可放心,绝对让你不愁吃喝。

攀枝花是个盛产水果的大市,这和它的气候密不可分。这里的年日照时间长达2700小时,无霜期在300天以上,少雨水,这使得水果含糖分较高[1]。

得益于此,攀枝花成为了四川唯一的亚热带水果生产基地,这里一年四季都有吃不完的水果,简直就是水果爱好者的天堂。

如果不尝一尝这里的水果,怎么好意思说自己去过攀枝花呢?

比如攀枝花盛产的椰香芒,它被誉为“芒果界中的爱马仕”,其奶香味堪称一绝,是攀枝花必尝的美味之一。

这里的每一颗椰香芒都吸收了日照精华,怪不得连万茜姐姐都对它心心念念,不得不感叹一句“攀枝花芒果,你值得拥有”。

攀枝花芒果,当之无愧的攀枝花之光/视觉中国

椰香芒只是攀枝花水果天堂的一小部分。这里还盛产明星水果石榴、水果瑰宝米易枇杷、甜到心坎的释迦,还有樱桃、草莓、纽荷尔脐橙等。

总之,攀枝花的应季水果一年四季不间断,在这里,几乎可以把水果当饭吃了。

除了有可以当饭吃的水果,攀枝花还有这位美食界的隐藏王者——盐边美食。

盐边美食,来自攀枝花北部的盐边县。其中最负盛名的,莫过于那一碗热腾腾的羊肉米线。飘着药材香味的热汤,加上有嚼劲的米线,那是当地人心中的家乡味道。

攀枝花人的一天,就是从清晨的一碗羊肉米线开始的。

攀枝花人的一天,从这碗羊肉米线开始/图虫创意

一碗羊肉米线不能满足你?别急,尝尝油底肉这道硬菜吧。

油底肉,是古人研发出来的一种防止猪肉在炎热夏季糜烂的储藏方法,这种方法可保猪肉数年都不会腐烂变质[2]。

古人先将猪肉放入煮沸的猪油中,再加盐、煎干肉中水分,最后把肉和油倒进罐中保存[2]。油底肉口感香糯,肥而不腻,是盐边美食的一颗明珠。

除了羊肉米线和油底肉,还有盐边烧烤、黄辣丁、全羊汤、箐河浑浆豆花等。这些美食,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就是没想到,攀枝花还有猎奇的菜品。

第一道,是一般人都未必能够接受的爬沙虫。它亦称“安宁土人参”,是攀枝花的名菜。无论是油炸、爆炒,还是做羹,爬沙虫都别有一番风味。但是,对于虫子恐惧者,还是劝退为宜吧。

另一道攀枝花美味又健康的特色菜,那就是吃花蕊。这花蕊不是别的花,正是攀枝花的市花——攀枝花[3],亦称木棉花。

把自己家乡的市花拿来清炒、煲汤、做炖品,估计也只有这里的人敢这么做了。谁吃完了,都得佩服攀枝花人吃市花的创意。

攀枝花人吃攀枝花/图虫创意

有可口的美食,固然是宜居生活的一大乐趣。而周边旅游,也是不可忽略的一点。

攀枝花的周边旅游有多么丰富,看看它的邻居就知道了:楚雄、西昌、会理,还有稍远一些的大理和丽江[3],这些都是经常承包年轻人假期的地方。

攀枝花的周边旅游城市

待腻了攀枝花,不妨到这些地方逛逛,换个风景,换种心情。

五湖四海的朋友们,

四川省花欢迎你

攀枝花的另一个适合宜居的特点,是包容性强。无论你来自哪里,四川省花都欢迎你。

这种包容性,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三线建设,当时国内正值战略大后方的工业迁移。出于备战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又恰好有专家发现了攀枝花的铁矿宝藏,攀枝花的建设很快便提上了日程。

曾经的钢城攀枝花,如今卖阳光了/图虫创意

在三线建设期间,攀枝花汇集了全国各行各业的人,他们从北京、上海、重庆等全国各地赶来,其中尤以来自东北、山东、云南的钢铁和煤炭企业的人才为最[4]。

来自东北、江浙和西南等地区的人才济济一堂,在攀枝花大力发展钢铁等重工业,造就了闻名全国的攀钢。

如今,攀枝花仍然是人口净流入的大市。根据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攀枝花市净流入13.2万人,净流入人口规模及比例位居全省第二位,是全省唯三人口净流入的城市[5]。

源源不断的人口流入,侧面反映了这座城市对于外地人的包容性之高,同时也很有吸引力。这朵四川省花,也因此成为了西南著名移民城市。

全国重工业企业在攀枝花会聚一堂,也带来了全国各地的移民/视觉中国

除了看净流入人口的数量,攀枝花对移民的接受程度,还能从这里的方言大杂烩感受得到。在这里,几乎能容得下各种口音。

攀枝花方言,主要包括华北、东北方言和西南官话[6]。以金沙江为界,江北主要通行东北话,江南则主要通行成都话、南充话、重庆话和仁和话[6]。

攀枝花城区内的方言复杂,以至于有“在攀枝花,分不出本地人和外地人,操什么口音的都有”的说法[6]。

而在众多方言口音里,数东北话最为广泛。

不知为何,有不少网友以为,攀枝花是东北的,就像人们以为丁真来自西藏那样。甚至还有网友戏称,攀枝花是东北人的第二故乡。如果遇到带有浓郁东北口音的云贵川人,那么十有八九就是攀枝花人。

比如,普通话的“干什么”,在东北话中是“干哈”,在云南方言中是“搞哪样”,而攀枝花人会结合两种方言,说的是“干哪样”。

攀枝花金沙江沿岸,四川省花好像有股东北味/图虫创意

除了方言大杂烩,攀枝花的城市文化也是由各种外来文化糅合而成,在这里可以看到其他文化的影子[7]。你能在攀枝花同时看到东北人腌酸菜的大缸、云南人的铜烟杆或竹烟筒,以及四川人的泡菜坛[7]。

全国各地的美食,在这里都能找到踪影。

回过头看,正是因为毛主席的那句“攀枝花建不成,我睡不着觉”的名言,鼓励了全国各地的人才汇聚于此,才有了现在攀枝花的移民基因。

在这里,你能讲家乡方言,能吃到全国美食。这样包容性强的城市,估计也没谁了吧。

四川一枝花,

原来是养老“圣地”

攀枝花,地处四川和云南的交界处,气候属于以南亚热带为基带的立体气候,具有夏季长、温度年差小的特点[3]。

在这样的地理条件下,攀枝花便有了“没有冬天”的气候特点。纵观2019年四川省各市州的年平均气温,攀枝花以22.6度当选全省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城市[8]。

即使是在最冷的12月到次年1月,攀枝花的月平均气温也均在13度以上[8],比成都和乐山的冬季暖和了不少。

据传,攀枝花的冬天可不是开玩笑的,凛冽冬日下的大太阳,也有让人中暑的可能。所以伞不离身,防晒霜不离手,是当地游客的日常操作。

别人的冬天穿羽绒,攀枝花的冬天穿春装,怪不得四川省花有了“四川小三亚”的名号。

在攀枝花,难觅冬天的身影/视觉中国

如果问老人家最害怕过哪个季节,那一定是非冬天莫属了。而攀枝花凭借“没有冬天”的特点,一手创造了“候鸟式过冬”产业。

不少网友还向抱着暖气过冬的东北人呼吁:快来攀枝花过冬养老吧,这里就算停电,也不用开暖气哦。

这里不仅温度适宜,而且湿度也刚好。2019年,攀枝花年平均湿度为51%[8],既没有南方烦人的潮湿,也不像北方那么干燥。

除了拥有宜人的气温和湿度,攀枝花还有高达61.99%的森林覆盖率[1]。相比之下,成都的森林覆盖率只有40.2%[9]。从气候上来看,四川这朵省花确实是宜居的养老“圣地”。

攀枝花生态环境/图虫创意

在攀枝花内,环境气候最优的养老宝地,当属米易县。不少到米易县旅游的朋友,被这里的宜人气候所“迷惑”,表示这个地方太舒服,来了都不想走。

这里还有颛顼龙洞、海塔世外桃源、绿野花乡等景点,光听名字,就知道这一定会是霸屏朋友圈的种子选手了。

当然,老人家可能会说:“光有宜居的气候,没有配套的养老设施,不来不来!”

攀枝花的彝族迤沙拉村,是省内最大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图虫创意

关于养老设施这一点,从攀枝花人的一句“攀枝花现在不卖钢铁,卖阳光了”就可窥见一斑。目前,攀枝花正经历经济转型,由原来的钢铁城市,转型到如今主打的阳光康养城市。

这个“局”,其实很早之前就布下了。

2013年,攀枝花就已经开始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推出全省首个“智慧居家养老信息平台"[10]。

后在2020年,政府主办的养老机构试行“医养结合”,集医疗、康复、护理、养生、训练、娱乐六位一体,让老人无忧无虑地安享晚年[11]。

想当养老圣地,除了要有养老机构的配套服务,怎么能没有好医院?

有趣的是,攀钢集团不仅在这里创造了曾经的钢铁辉煌,还给当地带来了健全的公共服务设施。

攀钢集团总医院,现在已经是一家大型的三甲医院,同时也是省级的临床教学基地,还跟四川大学、昆明理工、西南医大有紧密的联系。

米易新山梯田,藏身深山的美景/视觉中国

如果不想住养老机构,那就买房吧。2020年,攀枝花平均房价为6263元一平米,尽管个别区域如米易县的房价已达8000元以上[12],在攀枝花买房不香吗?

如此宜居、健康、又好玩的养老圣地,不仅让当地的老人家们兴奋不已,甚至还让外地的老人们不远万里来到这儿养老。万万没想到,攀枝花的老年生活竟可如此多姿多彩。

这朵四川省花,在过去开得不仅低调,还承受了不少误解。它不是东北城市,已不再是钢铁之城,更不是贫困落后的不毛之地,而是开得灿烂、适合移民居住的阳光之城。

如果要用一句话总结攀枝花的宜居,大概就是:

不讲地区方言(尤其是东北话)、一年四季不盛产水果的养老圣地不是好的宜居城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