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手观音(天南星科植物)

千手观音也叫滴水莲、滴水观音、佛手莲,是一种原产中国华南、西南及台湾的观叶植物,外形酷似滴水观音,所以常常被认为是滴水观音,其实千手观音的株植等要比滴水观音矮小,更适合盆栽种植,叶片翠绿,根茎挺立,株簇拥而立,是被矮化的滴水观音。

直立草本。地上茎圆柱形,粗3-6厘米,黑褐色,具环形叶痕,通常由基部伸出许多短缩的芽条,发出新枝,成丛生状。

叶柄绿色,长25-30(-80)厘米,由中部至基部强烈扩大成宽鞘;

叶片膜质至亚革质,深绿色,背稍淡,宽卵状心形,先端骤狭具凸尖,长10-16(-40)厘米,宽7-18(-28)厘米,基部圆形;

中肋和I级侧脉均较粗,侧脉5-8对,其中下部2对由中肋基部出发,下倾,然后弧曲上升。

花序柄圆柱形,稍粗壮,常单生,长20-30厘米。佛焰苞近肉质,管部长圆状卵形,淡绿至深绿色,长4-8厘米,粗2.5-5厘米;

檐部狭舟状,边缘内卷,先端具狭长的凸尖,长5-10厘米,宽3-5厘米,外面上部淡黄色,下部淡绿色。

肉穗花序比佛焰苞短,长约10厘米,雌花序长1.5-2.5厘米,圆柱形,基部斜截形,中部粗7毫米;

不育雄花序长2-3厘米,粗约3毫米;

能育雄花序近纺锤形,长3.5厘米,中部粗8毫米,苍黄色,黄色;

附属器淡绿色、黄绿色,狭圆锥形,长约3.5厘米,下部粗6毫米。

浆果近球形,径6-8毫米,通常有种子1。花期5月。

在浙江、福建、广西、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地星散分布,海拔2000米以下,生于溪谷湿地或田边,有些地方栽培于庭院或药圃。

孟加拉、斯里兰卡、缅甸、泰国也有。模式标本采自广州。

全株药用,为治毒蛇咬伤要药。能清热解毒、消肿镇痛。

可治流感、高烧、肺结核、急性胃炎、胃溃疡、慢性胃病、肠伤寒,外用治毒蛇咬伤、蜂窝组织炎、疮疖、风湿等。

福建用全草治秃发病。本品有毒,内服久煎6小时以上方可避免中毒。

简介

千手观音:天南星科、海芋属,有药用价值。

与滴水观音同科同属,相比而言,两者都滴水,养殖方法相同。

区别在于叶子比滴水观音小很多,造型更挺拔。观赏性更强,市价也高点。

在温暖潮湿、土壤水分充足的条件下,便会从叶尖端或叶边缘向下滴水;

而且开的花象观音,因此称为滴水观音。

如果空气湿度过小的话,出来的水分马上就会蒸发掉,因此一般水滴都是在早晨较多,被称为“吐水”现象。

生长习性

1、生长温度为20-30度,最低可耐8度低温,夏季高温时只要保持土壤潮湿、经常喷水、遮阴仍能正常生长,冬季室温不可低于5度。

滴水观音是热带雨林的林下植物,故其生长需高湿度,散射光才好。

2、为耐阴植物喜欢半阴环境,应放置在既能遮阴又可通风的环境中,不可在烈日下暴晒以免植株出现大面积的灼伤。

3、特别喜湿,生长季节不仅要求盆土潮湿,而且要求空气湿度不低于60%。

夏季高温时要加强喷水,为其创造一个相对凉爽湿润的环境,置放于室内空调大厅中的,既要保证盆土湿润,又要不时给叶面喷水。

若冬季室温不能达到15度时应控制浇水,否则易导致植株烂根,一般情况下每周喷1次温水即可保持其叶色浓绿。

4、可用腐叶土、泥炭土、河沙加少量沤透的饼肥混合配制的营养土栽培,另也可水培,但要注意防烂根和添加营养液。通常每年春季换盆1次,可每月松土1次保持盆土处于通透良好的状态。

5、比较喜肥,3至10月应每隔半月追施1次液体肥料,其中氮元素比例可适当增高,如能加入一点硫酸亚铁更好 这样叶片会长的大如荷叶、光洁漂亮可人。温度低于15度时应停止施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