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在六安出差和群里发现不少人说,膨大处理后果实就是不大,看着着急。今天在这里列出一些我见到过的一些误区,和大家交流。

一、水分缺失

这是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所在,水果的90%以上都是水分,葡萄坐住果后需要大量的水分才能完成细胞分裂和膨大。可能大家对于用多少水没有概念。

落花后约10天,在此期内,新梢迅速加粗生长,基部开始木质化,叶片迅速增大,新的花序原始体迅速形成,根系大量发生新侧根,根系在土壤中吸水达到最旺盛的程度,同时浆果第一个生长高峰来临,是关键的需肥需水时期。

葡萄在坐果后的5~10天后是葡萄幼果的膨大期,这个时候,葡萄的需水量是非常大的,是需水的高峰期。这段时间葡萄消耗量特别大,大水大肥是可以的,无论滴灌还是漫灌,尽量坚持水肥一体化。此时,需要及时浇水,并要将水灌透。露天葡萄会更多受到雨水影响,我们需要关注天气预报提前做预判。如遇雨天,则可以不灌或少浇水。

当葡萄浆果全面进入着色期后就要控水了,所以这个时候,要抓住葡萄浆果着色初期这个时间节点对葡萄浇一次透水,最好是能使这次浇水的量能坚持到葡萄浆果采收前不再浇水。

我们的建议是坐住果后到上色初期,要一直进行“保湿栽培”,不仅能够保障需水量,同时减轻裂果风险,忽干忽湿最容易引发裂果。方法是:在行间开一个沟,不一定要宽,但一定要深,要达到35公分,时刻保有肉眼能够看到的水层(含水量估计在80%以上),直至上色初期,必须要保证土壤湿度恒定。

在干燥的北方、云南则更需要膜下滴灌来保障水分,同时用悬空的微喷管来确保关键时候的空气湿度。若大水漫灌,在干旱时节浇水也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

(安徽六安一园区,滴灌管紧靠主干,且只在有栽植葡萄处才有出水口,尽管浇水很勤,但是到达不了吸收根,造成干旱胁迫,果粒很小。)

二、施肥量不够或配比不合理

前几天去六安,有一些农户不舍得投入,一是底肥用量少,二是追肥也不够。一家园子,底肥有机肥不足,总的来说地面比较硬,三天一水,但是每次只滴灌30分钟,七天一肥,用肥量是5斤复合肥,夏黑果粒很小。

我们的方案是:

底肥是最重要的一次施肥,腐熟有机肥至少“斤果斤肥”+菌剂+中微量元素+80斤平衡型复合肥。底肥为主,追肥为辅。

坐果以后,强化氮钾的供应,可选用葡彩TM平衡(22-10-20+TE),一次一亩5公斤,间隔7-10天,或少量多次;在第一次膨大期用一次葡彩TM有机钙镁,一亩5公斤,可迅速膨大果粒。

硬核期强化钙的供应,钙是大量元素,单纯叶面补给无法满足,可选用葡彩TM有机钙镁,一亩5公斤;

硬核期以后,一直到成熟可使用葡彩TM高钾(5-12-40+TE),如根系衰败,可把葡彩TM高钾换成葡彩TM腐植酸高钾,或者加入500毫升度根TM海藻腐植酸平衡液,最后一次施肥用葡彩TM磷酸二氢钾,开园前控水;

水溶肥单次用量4-6公斤,使用浓度1-2克/升;

立体用肥,滴灌与叶喷相结合。

三、保果、膨大剂使用不当

1、保果过早,还没开花就保果,僵果。2、膨果过晚没效果,比如保果后22天以上才膨果。3、调节剂配比不合理。4、没有灵活运用调节剂的浓度,温度、湿度、树势都会对效果有影响。到底是不是这几个原因,可以自查一下。

四、叶果比不够

叶片是植物的 “胃”,施入的肥料运输到叶片,然后通过光合作用把这些氮磷钾同化成自身需要的产物才有用,如果叶片小且薄或者功能叶少,就会造成消化不良,影响养分的吸收。生产优质果品的叶果比一般要求16:1左右或以上。

同时留叶量过少,增加日灼的风险,硬核期是日灼的高发期。

(安徽六安一家葡萄园区,留叶量过少,大面积日烧)

五、一穗留果粒量过多

把留大穗变成多留串、留小串,增加单穗的品质。及时疏花疏果,落花前完成疏花,膨大处理前完成疏果,多余果粒浪费大量营养,大小、品质、成熟期都会受到影响。

(串太大,果粒小)

六、树势偏弱

这个是综合管理的结果。在六安遇到过一家用平棚架的园子,这是一种很好的架型,结果肥水没跟上,挂果量又大,树势偏弱,叶片偏小,想留副梢补充缺少的叶片,结果早早留的副梢叶片就是不长,影响到果粒膨大。

来源: 191农资人

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