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维坦按:之前介绍过的基歇尔,就是今天这位仁兄的老师。以下介绍来自维基:卜弥格(Michał Boym,1612年-1659年),天主教耶稣会波兰籍传教士,生于利沃夫(今属乌克兰)。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来华。永历四年(1650年)十月,作为南明永历皇帝的使者与南明官员陈安德一起出使罗马教廷和西欧列国,争取西方天主教支持南明政权,但是未能获得任何结果。永历十二年(1658年,清顺治十五年)从欧洲回到东方抵澳门。但是澳门已经与清朝建立关系,耶稣会日本省和中国副省也不再承认卜弥格为其成员,反对他借道澳门入境中国。卜弥格不得不转道交趾。永历十三年(1659年8月),贫病交加的卜弥格,怀着对中国南明的忠诚,因劳累逝于交趾与广西的边境。

卜弥格著有《中国地图册》、《中国植物志》、《中国地图册》、《中国医药概说》、《中国诊脉秘法》。

卜弥格(1612年-1659年)

今天的图文就在来自卜弥格的《中国植物志》(拉丁文原名Flora Sinensis),虽然叫植物志,但里面最后的几种……谁都能看出那是动物。《中国植物志》绘制了二十种植物和八种动物,共二十三幅插图(包括“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放到植物志里很奇怪)。卜弥格的这本书是欧洲发表的第一部关于远东和东南亚大自然的著作。有些学者认为,卜弥格是第一个采用“植物志”这个名称的科学家。它对中国的植物(和动物)的介绍和其中的插图,是欧洲将近一百年来人们所知道的关于中国动植物仅有的一份资料,而且它的内容涉及面很广。当然,书中难免出现一些疏漏,比如他把柿子误称为“柿饼”,把无毒的“蚺蛇”标为“蚺毒”,个人觉得他植物描写部分比较严谨,动物部分就加入了一些附会学的东西了。

以下文中的“我”,即指作者卜弥格(文字有删减)。

卜弥格中国植物志之一:反椰树。

印度人称这种树及其果实为木瓜(Papaya),中国人称之为反椰树,在中国的海南岛产量很高,在云南、广西、广东和福建等南方省份也有。

卜弥格中国植物志之二:芭蕉。

在中国,印度无花果被称为芭蕉。它拥有粗大的绿色树干,富含水分。树干并非木本,看上去倒像是由许多大的叶片卷在一起形成的圆柱。

卜弥格中国植物志之三:槚如树。

又叫腰果(Kagiu),产自印度。中国不产腰果,但在曾经属于它的一些地区中有很多,而且我相信把它引入到云南、广西和中国岛上也能种活和收获。它树身高大,叶片常绿且非常漂亮。果实像苹果,呈黄色或红色,成熟后有香味,但汁液味道酸涩,吃它的果肉会刺痛喉咙。

卜弥格中国植物志之四:荔枝和龙眼。

荔枝和龙眼树及其果实只有中国出产,或者说只中国南方的几个省才有。荔枝的果皮如图中所示就像松果,而龙眼则表皮光滑,两者味道都像草莓或葡萄。其他地方的中国人可以在冬天买到干果。这两种果子都可以酿出美味的酒。

卜弥格中国植物志之五:蒲桃树。

攘波树和攘波果有两种。印度产的颜色为红白,马六甲,澳门和中国香山岛(Hiam-xan)产的色浅黄,有玫瑰花的香气。

卜弥格中国植物志之六:反波罗蜜。

中国人称这种果子为反波罗密,印度人称为凤梨(Ananas)。在南方的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和海南岛都很盛产。据说它是从巴西被引入印度的。

卜弥格中国植物志之七:芒果。

印度人称为曼佳果(Manga)。

卜弥格中国植物志之八:枇杷树。

枇杷树和枇杷果产于中国,果绿色,成熟时变成黄色。味道像李子。

卜弥格中国植物志之九:臭果。

印度人和葡萄牙人称这种果子为番石榴(Goyava),中国人称其为臭果。不习惯的人会觉得它散发出臭虫的臭味,事实上这是一种强烈的香味,后来对其趋之若鹜的正是原先那些觉得它臭的人。

卜弥格中国植物志之十:菠萝蜜。

中国人称这种树和它的果实为波罗密,葡萄牙人称伽卡(Giaca)。它的奇异之处是只在树干上才结出一个,两个或三个大的出奇的果子,经常要几个人才抬得动一个果子。

卜弥格中国植物志之十一:柿饼树。

柿饼树及其果实只产于中国,果色金和紫,大小如苹果。果肉柔软呈红色,皮相仿,内有核。晒干后类似欧洲的无花果,可保存多年。常被中国医生拿来入药。

卜弥格中国植物志之十二:亚大树。

亚大树及其果子原产印度和马六甲,后者尤其盛产,因为它曾是中国属国,所以把这种果子称为中国的毫无问题,而且移栽到中国后非常适应。

卜弥格中国植物志之十三:土利按,桂皮树。

土利按树果产于爪哇、马六甲、马该亚(Macaia)、暹罗国以及曾经臣属于中国的诸岛。类似波罗密,它的果子,枝叶乃至树皮都遍布尖刺。桂皮,在广东、广西和东京都有出产,但品质最好的来自锡兰岛(Ceylan,因为遭遇过许多海难,中国人曾经称其为桂皮岛)。

卜弥格中国植物志之十四:无名果树。

称它为无名果是因为我忘记了它的中文名字。我先后在中国的海南岛和广东见到了它。树高,叶子很大,能遮住半个人。奇异之处在于它的主根扎在土中,而在其他露在外面的根上长出红色的花和形似欧洲无花果的果实,成熟时略微发红,里面果肉的味道和形状也很像无花果。

卜弥格中国植物志之十五:香料树,茯苓树。

香料树,中国人称之为胡椒,非常看重它,出产于云南以及臣属于中国的诸岛,特别是爪哇,婆罗洲和马拉巴尔的树林里。茯苓树又叫中国根,葡萄牙人称中国根为Pao,欧洲人称它为China。在中国的云南、广西、广东、高丽和辽东等地都有出产。

卜弥格中国植物志之十六:太黄。

虽然在中国各地都有出产,但在四川、陕西和毗邻中国长城的肃州(Socieu)产量特别高,威尼斯人马可波罗把肃州称为Socuir,跟随骆驼商队来到Katay(即中国)或者Cambale的摩尔人在那里定居了下来。

卜弥格中国植物志之十七:生姜。

中国人称其为生姜,它的叶子很像小花紫草(milio solis)和阿福花(regia hastula),看上去就如绿色的管子。在印度的达布尔(Dabul),孟加拉,巴西和中国都很盛产。

卜弥格中国植物志之十八:凤凰,野鸡。

中国有种最美丽的鸟,它从人们的面前消失被视作王室的凶兆。雄的为凤,雌的为凰。它在唐王山上筑巢(可能在与Pervino接壤的辽东省)。头部像凤凰。中国的诗人说:它的肩膀象征美德,翅膀象征正义,腰部象征服从,身体其他部分象征忠诚。这是种组合起来的鸟,前面像犀牛,后面像鹿,头像龙,腿像龟,尾巴像鸡,翅膀闪耀着五种最美丽海鸟的颜色。大官们在衣服上绣这种鸟的形象,但尺寸不能超过两个巴掌。野鸡,羽毛艳丽,肉味上佳,体型特别大。中国还有另一种鸡,叫长尾鸡。尾巴极美,上面的羽毛有六个手掌长,产自高丽,陕西(Hensy)和广西。还有一种叫做驼鸡,因为它像骆驼一样有驼峰,头白色,长十四个手掌。

卜弥格中国植物志之十九:麝,蚺毒。

汉字的“麝”,葡萄牙人叫阿尔米斯卡(Almiscar),拉丁文做穆斯库(Muscus)。它来自一种中国人叫做香(Hiam)的动物,如图所示它由两个字组成,上面的是“麝”,下面的是“香”,表示以这种香闻名的鹿,或称香鹿。事实上,麝既像鹿又像虎,多毛,古铜色中透出黑色。或者说,中国人称为麝,葡萄牙人称阿尔米斯卡以及拉丁文所称的穆斯库斯就是上文那种动物的肾肉,是自然藏在它体内的。有的商人把动物全部的肉和它的血混在一起捣碎,这种小球(即用该动物自身的毛皮制成的小囊看上去就像它的睾丸一样)同样是麝香,但品质不如前者。据说还有第三种麝香,经常还被当成真品:人们混入龙血后,用一个肾球造出两个或三个球。据说辨别方法之一是将其点燃,如果完全挥发则是真的,而如果有像碳那样的东西留下就表示它有杂质不纯净。中国人用麝香入药,中国的典籍和口头经验说它能帮助顺产和减轻分娩的痛苦,还可以缓解胸部疼痛,消除恶液。蚺毒蛇,在海南岛、广东和广西等地全境都很常见,依靠吸气和挤压它可以吞下整只的鹿。这种蛇没有毒,色灰,深浅不一,长十八尺或者二十四尺。饥饿时它就从巢穴里爬出来,靠尾巴的支撑跳起来,对人畜发动猛烈攻击。有时它藏身树上然后跳下来袭击路人,将其绞死。它的胆是治疗眼疾的珍贵药物。

卜弥格中国植物志之二十:松鼠,绿毛龟。

松鼠产自中国,色黄黑,形美。中国人将之驯服后用银装饰其颈部,极擅捕鼠。通常七或九个银币一只。绿毛龟出产于中国的一些省份,特别是Ho-van,脚上附有绿色(有时是蓝色)的翅膀。它脚步迟缓,但可以通过张开脚上的翅膀飞翔(确切地说是跳跃)来弥补。这种乌龟的飞足因其稀少而在中国奇货可居。我先在澳门听说过它,后在海南岛亲眼看到。它们呆在一个小的有活海蟹的淡水池塘里,水不甚深。说起来此物甚奇,有人告诉我,从水里被抓到空气中它立刻就会没了气息一动不动而石化,从外到内变成一整块石头。

卜弥格中国植物志之二十一:海马。

“海马”这两个汉字表示海里的马。据我所见,中国人通常把它画成带鬃毛的马。它的确长着像角一样长而分叉的牙齿,向两侧突出嘴外。

我画了两幅海马像,是我在非洲(更准确地说是Captaria)的莫桑比克看到的。在海岸边,我看到一群这种动物在不太深的水里打滚。有个法官朋友(葡萄牙人把法官叫做奥维多ovidor)曾送给我们大学一个这种动物的头好让我们看看它的样子。从嘴到肩膀长三腕尺。下侧有三枚极大的、向后弯曲的牙齿,与上面的牙粗细相仿,但要短一点,两者非常吻合。下侧还有两颗方形的牙齿,垂直伸向嘴唇,宽大的舌头铺在上面。后来我受一位葡萄牙贵族邀请来到非洲内陆,在莫桑比克岛一带考察,乘船沿岸而行(有20名奴隶划桨驱动)时,我们看到在一块石头旁边有50头海马嘶鸣着时而一起时而单个把自己浸入那一小汪海水中,看见我们它们似乎没有不高兴,而我们经过旁边的时候却担心会不会有几头向这只载了30个人的船发动攻击。有个黑奴用猎枪对准离得最近正在打滚的那头海兽,幸运地正中额头,打在两眼之间,野兽瘫倒在地不动了。等到日当午时同伴们潜入水底深处后,我们看见那头野兽既不嘶鸣也不翻滚,而是一动不动地躺在那里。那个黑奴和同伴们靠近查看发现它死了,于是费力地把它拖到船上。然后黑奴们开始分割它的肉,并把拔出的牙齿献给我。这种动物的皮很硬,黑奴们的矛也刺不穿它。皮上没有毛,除了尾巴尖上,那里长满了毛,好像黑色而柔软的角,很不容易扯断,粗细与芦苇相仿。用一根毛可以制成一个手镯。许多黑人无论男女都佩戴这种手镯(有时也会用大象的毛制作),它能治疗瘫痪,戴上后就可复原。

在印度,特别是果阿,人们经常用这种动物的牙齿制成念珠、圣像和十字架。它的牙齿被证实能止血,但经验表明并非海马所有的牙齿都有此功效。我相信,要让牙齿有效,海马必须在特定时间被杀死。有的人特意切开血管让血流出来,然后把那种牙齿或用它做成的念珠放在伤口上,以检验它们是否具有止血的功效。

在王家医院(那里住了一百个,有时有两百个病人,由耶稣会的神职和世俗会员管理)有一颗最大的海马牙,所以我每天都能目睹它的奇效。每天都有病人被割脉放血,然后用海马牙止血。我不知道还有别的方法能验证这种牙齿的奇效。

我记得在印度史事中读到,曾经有葡萄牙人抢了几只马拉巴尔人的巴罗(paro,这是他们对印度小船的称呼),在把杀死的马拉巴尔人的尸体和肮脏的血水清理到海里时,他们发现了一具马拉巴尔人首领的尸体,他被好几把剑刺穿,还有好几个伤口,但这些大张着的伤口一点没有出血的痕迹。然后人们扒掉了他的衣服(说的确切点已经是破网了),还把他头颈上挂着的一个小骨球也拿了下来(无疑是用海马牙做成的)。这时,所有人都被惊得呆若木鸡,因为鲜血像绝了堤一样突然从尸体里涌了出来。他活着时和死后都没有流血,因为挂着的那个用牙齿做成的球性极寒,阻止了血液外流,把它们留在了血管里,而当它一被拿开,那些血液就恢复了本性,从张开的伤口中大量涌了出来。

卜弥格中国植物志之二十二:玄豹。

玄豹(Hiven Pao)是一种雄豹或雌豹。在Pellim一带可以见到。它不像Caceda的老虎那么凶残,在中国,玄豹被视为奇珍,价格不低。

****

卜弥格绘制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利维坦注:1647年,清军打到福建,引发了此地长期遭受明朝官吏欺压的各族人民起来反抗驻岛官吏的暴动,外国传教士亦成为暴动者的打击对象。卜弥格与他的同伴(一位意大利传教士)被捕后判处死刑。行刑的前一天,卜弥格凭着熟悉地形,借着夜幕的掩护,与同伴逃出禁所,经过越南再度进入中国。他先后到过湖广、河南和陕西。在西安,他考察了二十余年前出土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做了拓片。)

这是广告——我的诗集《双行星与小卷兽》

目前当当、京东和亚马逊均已上架

“利维坦”(微信号liweitan2014),也就是我本人吴淼(写诗的时候叫“二十月”)的订阅号,纯粹个人兴趣——神经基础研究、脑科学、诗歌、小说、哲学……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反清新,反心灵鸡汤,反一般二逼文艺,反基础,反本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