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壑 《棣棠图》 |
于非闇 《棣棠翠鸟》 |
《诗经》中既有“常棣之华”,又有“唐棣之华”“棠棣之华”,它们是同一种花吗?经历代学者多方论证,基本确定“常棣”是郁李,“唐棣”即“棠棣”,古称“枎栘”,为一种类似白杨的树木,其花先开后合。另外,“常棣”也不是“棣棠”,不能混为一谈。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钟葵
《诗经》中以“常棣”和“脊令”比喻兄弟
人们常说,小时两兄弟,大时两头家。兄弟(也包括姐妹)虽是同根所生,情同手足,但成家立室之后便各有各的家庭,当有利益冲突时,难免产生矛盾。小则有伤和气,大则互相伤害。为防止兄弟阋墙,煮豆燃萁,古人将兄弟关系列为“五伦”之一,即五种最重要的人伦关系之一,同时运用各种教育方法,教化人们从小就要养成兄友弟恭的习惯,始终保持长幼有序的良好氛围。而要使伦理道德教育深入人心,讲大道理不如讲故事,要讲好故事,就要有形象的比喻,通过日常所见所闻,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诗经·小雅》中的《常棣》一诗,就是采用比兴手法,以“常棣”和“脊令”比喻兄弟,反复强调“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全诗共八章,第一章开门见山,先兴比,后议论,倡明主题:“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华”即花,何谓“鄂不韡韡”?古人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鄂,犹鄂鄂然,言外发也。韡韡,光明也。”即言常棣花开之后容光焕发,光彩夺目。另一种解释是:“承华者曰‘鄂’,‘不’,当作‘拊’,‘拊’,鄂足也。鄂足得华之光明,则韡韡然盛兴者,喻弟以敬事兄,兄以荣覆弟,恩荣之显亦韡韡然。”文中的“鄂”即“萼”,就是花托,“不”为“拊”,即花托之足。意思是常棣花开之后,花萼相覆相映,灼灼放光华。这几句有人翻译成:“常棣花开照眼明,花萼相映放光华。试看如今世上人,没人能比兄弟情。”第三章便提到了“脊令”:“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脊令”即鹡鸰鸟,这四句有人翻译成:“鹡鸰流落在高原,兄弟着急来救难。平时虽是好朋友,看你遭难只长叹。”
明人程登吉编的《幼学琼林》卷二《兄弟》篇,则用棠棣和鹡鸰比喻兄弟:“兄弟既翕,谓之花萼相辉;兄弟联芳,谓之棠棣竞秀。患难相顾,似鹡鸰之在原;手足分离,如雁行之折翼。”意思是:兄弟和睦友爱,谓之花萼相辉;兄弟都才华横溢流芳于世,称作棠棣竞秀。兄弟间患难与共,相互照顾,有如鹡鸰急于寻找离群的同类;手足一旦分离,如同一只雁在有序的飞雁行列中突然折断了翅膀。在这里,“雁行”象征兄弟之间长幼有序,“折翼”比喻兄弟分离或死亡。
《常棣》一诗中的“常棣”和《幼学琼林》中的“棠棣”是同一种植物吗?古人为什么用它们比喻兄弟?对于“常棣”,《尔雅》说它是“棣”,即后人所说的蔷薇科李属植物郁李,其花或红或白,两三朵为一缀,开时一枝长条从上至下全是花,繁密可观,美不胜收。果实为红色,比李子略小,像樱桃。《群芳谱》曰:“常棣,花正白或赤,花萼上承下覆,有亲爱之意,故以喻兄弟。”有人说它是棠梨树,如古文字学家高亨说:“常棣:借为棠,即棠梨树。”但高亨未解释为何该诗作者用棠梨比喻兄弟。
“唐棣”与“棠棣”应为同一种植物
《诗经》中有“唐棣之花”,此句出现在《国风·召南·何彼秾矣》中:“何彼秾矣?唐棣之花。”“棠棣之花”则出现在逸诗中,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竹林》云:“《诗》云‘棠棣之花,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在《论语·子罕》中,又引作“唐棣”。可见“唐棣”与“棠棣”应为同一种植物。这是一种什么树木?在古代,也有两种说法。三国吴学者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以为就是郁李,《尔雅》则认为它是“栘”,即“枎栘”,为蔷薇科落叶乔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认为“棠棣”就是“枎栘”,是属于“白杨”一类的树木。按逸诗的诗意,“棠棣之花,偏其反而”似乎是说“棠棣之花”有一个特性,就是先开后合。如按此意,则“棠棣”应为“枎栘”。因这种树木开花的时候,与其它花不一样。其他花都是先合在一起,然后绽开,只有“枎栘”的花是先绽开,然后再合在一起。
由此可见,“常棣”与“唐棣”或“棠棣”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树木。宋人宋祁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他在《宋景文笔记》中说:“莒公言,《诗》有‘常棣之华’,逸诗有‘唐棣之华’,世人多误以‘常棣’为‘唐棣’,于兄弟用,因‘唐’误‘常’。且常棣,棣也。唐棣,栘也。栘开而反合者也,此两物不相亲。”尽管宋祁已明确指出“常棣”与“唐棣”的区别,但直至明清时期乃至现在,仍有许多人以为“常棣”就是“棠棣”或“唐棣”。如明人王象晋的《群芳谱》就将两者混合为一,至清代的《广群芳谱》才加以纠正。《幼学琼林》称“兄弟联芳”为“棠棣竞秀”,显然也是将“常棣”和“棠棣”混淆了。
不仅如此,人们还经常把“常棣”与“棣棠”混淆起来。棣棠是蔷薇科棣棠花属植物,枝条终年绿色,花为金黄色,非常绚丽,无论形态和花色都与古称“常棣”的郁李完全不同。《群芳谱》称:“棣棠,花若金黄,一叶一蕊,春深与蔷薇同开,可助一色。有单叶者,名金盌,性喜水。”另外,棣棠还有“金罗带”或“金缕带”之称。如宋人范成大有诗句曰:“绿地缕金罗结带,为谁开放可怜春。”宋人王采有《蝶恋花》词曰:“花为年年春易改,待放柔条,系取春常在。宫样妆成还可爱,鬓边斜作拖枝戴。每到无情风雨大,检点群芳,却是深丛耐。摇曳绿萝金缕带,丹青传得妖娆态。”
“棠棣”和“棣棠”并非同一花
近代画家赵云壑曾根据王采的《蝶恋花》词作过一幅画,因未题写画名,现代人还以为是《迎春花》,殊不知是《棣棠花》。宋徽宗也写过《棣棠花诗帖》,共四句,第一句有两个字看不清,后两句是:“却似籝金千万点,乱来碧玉簳头铺。”形容棣棠花盛开时有如“籝金千万点”,金灿灿一片,描写棣棠花的颜色非常准确。近现代画家于非闇有一幅扇面画名为《棣棠翠鸟》,但画面上并非棣棠,而是已经结果的郁李,应名为《常棣翠鸟》。
“常棣之华”,因代表兄弟,为“五伦”之一的象征物,从而跻身传统名花之列。《姚氏残语》曾以“常棣”为“俗客”,元代的《三柳轩杂识》认为“常棣”有兄弟之义,不可称“俗”,因而改称“常棣”为“和客”。而《花经》则将郁李定为“七品三命”。
在明清时期的青花瓷纹样中,有一种花卉纹得特别:主体是一高一矮两朵盛开的鲜花,生长在土地里出来的一根花茎上。花的形态并不固定,有的像是牡丹,有的如菊花,有的则像向日葵,等等。花的周边装饰有庭院、栏杆等。这种花卉纹有何寓意?有人猜测,极有可能是《幼学琼林》所说的“棠棣竞秀”,准确地说应该是“常棣竞秀”。两朵花长在同一根花茎上,表示兄弟同根所生;两朵花一高一矮,表示兄弟长幼有序;两朵花都盛开,表示“兄弟联芳”。而花株周围的庭院环境,则表明它们是经过人工精心培育之花,象征家庭教育。这种象征手法,在古代纹样中是常见的。只因长期以来对“常棣”为何种植物一直有分歧,人们难以确定“常棣”的真面目,所以艺术家才在花的形态上作含糊处理,这在古代纹样中算是特殊案例。
1.文章《【棣棠花是什么时候的】“常棣之华”究竟是什么花?》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棣棠花是什么时候的】“常棣之华”究竟是什么花?》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