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地栽盆栽管理技术

l 芍药形态及习性

芍药是典型的温带植物,适应温带气候,但其生态适应幅度比同属的牡丹组植物要大得多,是原产中国的传统名花,花型丰硕、色彩艳丽,至今已有近4 000余年的栽培历史。芍药于4—5月份开花,花色丰富 。

芍药是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其主根肉质、粗壮,呈纺锤形和长柱形,直径0.6~3.5 cm,浅黄褐色或灰紫色。它的芽是混合芽,茎由根部簇生,茎基部圆柱形,上端多棱角,有的扭曲,有的直伸。芍药叶是二回羽状复叶,长20~24 cm,小叶有椭圆形、狭卵形等,叶端长而尖,全缘微齿,叶面有黄绿色、绿色和深绿色等。芍药的花一般独开在茎的顶端,花色有白色、黄色、绿色、红色、紫色、混合色等多种 。

2 芍药栽培技术

2.1 栽植方式

2.1.1 地栽。一般于8—9月栽植,宜早不宜晚,最迟不超过10月下旬,否则芍芽已发新根,会影响芍药的产量和质量。为出苗整齐,便于管理,应将芍芽按大小分级进行穴栽;栽植行株距50 cm~30 cm,穴深12 cm、直径20 cm;穴内先浇足水,水渗下后在穴底铺4 cm厚的腐熟厩肥,其上覆土4 cm厚,压实后将芍芽芽尖朝上放人穴中,每穴放芍芽1-2个。栽后每穴培土10~15cm高。当土封到半坑时,将植株向上略提,再逐层填土踏实,使根部与土壤紧密结合,立即浇水。至穴内土壤下沉,待水渗完后,封以松土或覆以马粪,以保温、保墒,安全越冬 。

2.1.2 盆栽。盆栽的优点是便于移动、运输和人工促成或延迟花期。盆栽芍药前,应先以砖屑或蚌壳或棕皮置于盆底,以利排水,盆土以山泥为好,加至离盆沿3 cm即可,浇透清水,不可施粪水(1年后方可施稀肥)。盆栽芍药夏季可置半阴处,用盆宜深,并以泥烧瓦盆为佳。

2.2 栽植方法

2.2.1 分株法。芍药分株必须在秋季进行,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此时分株后,可于冬季来临前使根系有一段恢复生长期以产生新根,对次年生长有利。我国花农有“春分分芍药,到老不开花”之谚语,原因即此。分株的方法是先将根株掘起,震落附土,然后顺其自然分离处分开,或用刀劈开,使每丛附有3-5个芽。

2.2.2 播种法。播种繁殖一般仅用于育成新品种。芍药种子成熟后应及时播种,播种愈迟则发芽率愈低。播种当年秋季生根,次年春暖后新芽出土,发育良好者4~5年可开花。

3 芍药的栽后管理

3.1 适时浇水

芍药根系发达,能从土壤深层吸收水分,其肉质根不耐水湿,有喜稍湿润环境、耐干旱、怕涝、忌积水的习性。注意浇好早春的解冻水,4月底的花前水,5月中下旬的花后水,11月上甸的越冬水,这4次水是结合施肥浇的,必不可少,且要浇足浇透。另外,要结合天气情况进行浇水,一般雨季应少浇水或不浇水,但长时间干旱也应适当浇水,要及时排除积水,防止水大烂根。严禁花期浇水,开花时节浇水会缩短观赏期,导致花朵过早凋谢;尽量避免叶面喷水,叶面喷水会使褐斑病加重,且会加快传播速度。

3.2 适时施肥

芍药喜肥,特别是花蕾透色及孕芽时,对养分要求更为迫切。除在栽植时施入适量的基肥外,每年还要定时适量追肥。施肥一般分4次:第1次是早春萌芽后,促进植株和花蕾生长,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第2次是开花前,促进花蕾膨大,延长花期,并可使花朵颜色鲜艳,以磷、钾肥为主;第3次是开花后,补充开花消耗的养分,以三元素复合肥为主;第4次是入冬前,有效提高地温利于植株越冬,以发酵腐烂的圈肥为主。

3.3 适时中耕除草

早春土壤解冻后,及时松土保墒。幼苗出土后的2年内,每年应中耕除草3-4次;以后每年在植株萌芽至封垄前应除草4-6次。夏季干旱时应中耕保墒;冬季结合中耕进行全面清园,以减轻病虫害。一是防止土壤板结,利于根系生长;二是有效减少水分蒸发,保持良好墒情;三是增加土壤通透性,利于根系呼吸和土壤微生物活动,促进土壤熟化;四是可以有效防止反碱。松土深度以6~10 cm为宜,不可伤及根系。杂草是许多病虫害的寄主和传播者,而且还会与芍药争夺养分,故应尽量除去芍药地的杂草,做到随有随拔。

3.4 适时修剪

一是要剥除侧蕾,芍药的花蕾一般都是簇生的,应及时将外侧的小花蕾摘除,只保留中间的大花蕾,以集中利用养分,这就是花谚所说的“芍药折头”。二是要在花后及时剪除残花,不使其结实,以免消耗养分。三是在越冬前将地上叶片剪除,以利于堆土越冬。

4 芍药的病虫害防治

4.1 褐斑病

这种病主要侵染叶片,发病时面上出现圆形褐色病斑,并着生黑色霉层,此后病斑可连接成不规则形大斑块,严重时导致叶片枯死。发病时,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颗粒800倍液进行喷施,连续3~4次,每次间隔10d 。

4.2 黑斑病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黑褐色病斑,后期逐渐扩大并穿孔。如有发生,可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颗粒800倍液进行防治 。

43 锈病

该病主要危害植株叶片,发病初期叶背有黄褐色小颗粒,后期逐渐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灰斑。如有发生,可喷施1:1:160波尔多液进行防治,从4月中旬起到5月中旬,每i0 d喷1次。

4.4 红斑病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和花瓣,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浅绿色圆形斑点,后逐渐扩大为不规则病斑,最后各病斑相互连接,致使整个叶片变成褐色。对于此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自萌芽起每10 d喷施1次,连续喷3-4次可有效预防。

4.5 其他病害

危害芍药的害虫主要有蚜虫、介壳虫,红蜘蛛及地下害虫蛴螬。如有发生,可用铲蚜杀灭蚜虫,用速介杀灭介壳虫,用三氯杀螨醇杀灭红蜘蛛,对于蛴螬可用5%锌硫磷颗粒1-5 g,拌素砂土25倍,于傍晚撒地防治。

5 栽培芍药时应注意的问题

5.1 光照影响

芍药是长日照植物,在秋冬短日照季节分化花芽,春天长日照条件下开花。光照充足,植株才能生长旺盛;但光照太强会灼伤花朵,使花期缩短。花期光照不足会影响花色,但花谢得较晚,故适当遮阴可以延长花期。

5.2 水分影响

芍药性喜地势高敞、较为干燥的环境,不需经常灌溉。芍药肉质根不耐水涝,积水6~10 h即可导致烂根,因而低湿地区不宜种植芍药。

5.3 土壤影响

芍药是深根性植物,忌连作,要求土层深厚、疏松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在黏土和砂土中生长较差,土壤含水量高、排水不畅时易引起烂根,以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为宜,盐碱地不宜种植;以肥沃的土壤生长较好,但应注意含氮量不可过高,以防枝叶徒长,生长期可适当增施磷、钾肥,以促使枝叶生长茁壮,开花美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