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名在册志愿者中,有十分之一是曾经的受助学生。十年来,先后有数百名受助者投身格桑花志愿服务。

爱在延伸:书包之外再加一张车票

“江芳,6元,不定向捐助;李胜军,0.01元,西部助学……”,在格桑花西部助学网站的财务公开栏里,每一笔钱由谁汇入,如何支出,都有着清晰的记录,哪怕只有一分钱。这就是格桑花的“一分钱原则”。

目前“格桑花”平均每年募集善款约1500万元,其中80%来自捐助人的小额捐款。2014年,格桑花收到了成立以来最大的一笔捐款--100万元,来自深圳的捐助人卢光进把捐款用于“护花行动”项目的启动资金。

“‘对捐助人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是格桑花不变的信条,我们必须善待每一份信任。”洪波说。青海格桑花教育救助会被评为2015年度中国民间公益组织透明度第一名。

这些年,洪波渐渐觉得,“西部助学”已不仅仅是帮助孩子上学这么简单。这种变化,源于国家对教育投入力度不断增加。2008年,随着“两免一补”的全覆盖,孩子们上学难的问题解决了。

“我们单方面的施与,就是孩子们需要的吗?”洪波看见,在一些学校仓库,捐赠的书包、文具堆积如山,学生根本用不完。而在一些偏远牧区,孩子们上厕所竟然用土块石头擦屁屁;有的女孩儿青春期来了例假,惊慌失措,不敢上学,甚至担心自己会死。这让她始料未及。

三年前,格桑花迈出了助学转型的第一步--“护花行动”,不仅仅给孩子送去卫生用品和内衣裤,更注重推动西部地区健康教育和女童保护观念。

类似的活动逐年展开。“在观影中成长”要让西部的孩子足不出户就能看到大千世界;“图书角悦读”要为低年级藏族孩子找到真正合适的绘本。

书本上的长城、苏州园林长什么样?有人行道的马路是什么样?一张火车票自然会给孩子们答案。在北京长城、上海科技馆、杭州西湖等地,“行走的格桑花”项目通过拓展训练、城市探索等课程,带领2000多名孩子走出高原、增长眼界。

无论再难,只要能推动改变,就值得坚持。“这就是理想主义者的特质。”洪波说。2018年春节后,洪波一直在为4月中旬在合肥市肥西县举办的“官亭林海公益徒步活动”奔波。

洪波说,教育工作没法立竿见影,只要坚持做,总有令人欣喜的改变。

洪波还侍弄着上千盆花草,她享受培育的过程,一如她现在的心态:静待花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