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紫罗兰经常盛开,充满香味。

[盆景们的故事]

盆景艺术的“中小型”

写|福建厦门陈世祖

推荐度|盆栽取温

盆景艺术的魅力在于,人们可以开阔心胸,扩大臆想,调整精神,以便在盆景中看到自然。其艺术的表现手法在“缩小龙城英寸”、“从小众看大”中很贵。所以,盆景不是越大越好,但是盆景的“小”怎么办才好呢?笔者认为,其“小”尺度是中型盆景好。这个问题的叙述要从盆景的产生和作用、盆景的尺度、盆景的表现力等三个方面开始。

一、盆景的产生和功能

盆景起源于我国。盆景艺术形成于唐朝,但其南纬阶段可以追溯到汉代。

历史以来,清高的隐士、留在山川江的旅行者、寻找森林自然美的繁华市中心的人们都在向自然寻找人生的哲理和乐趣。可以用一张菊花把“坤的形状”围在方形英寸内。垂直计划3英寸,千步高;横墨几个字,体白里的归来”令人陶醉。同样,“昆兰的形状”也可以围坐在盆温身边,将自然带入家庭司法,用“小众大队”陶冶性情。因此,盆景的出现是必然的。盆景自诞生以来,深受中国画理的影响和指导,最终形成了盆景艺术。

盆景产生后,去元代称之为“部分自景”,明代称之为“台盆游戏”。明代陈哥在《长物志•盆玩》中说:“粉玩,时尚十几件中排名第一,热情中排名第二。”屠龙《考察余事》在盆游乐区这样写道。“盆景能容纳几个事件的人比较好,其次还有花园制中的东西。最高雅的人,比如.天眼松散,高,本台像胳膊一样大,针像短簇,配对的人像进入松林深处一样,让我在六月忘记酷热。清初硫磺在《五石瓠》中这样描述。“今天人们玩盆温间的木头石头,老人弯曲短,大的人削尖承诺,削皮英寸结果,或者储存地尺和虫子,一般称之为盆景。”历史以来,盆景在家里为了舒适而用的东西不能太大,从小就能看到大灰,这样才能显示盆景的艺术魅力。

640" height="732"/>

二、盆景的大小尺度

在市场经济社会活动中,盆景艺术无例外地受到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近几年来,盆景日趋大型化,不少盆景的高度在 120公分及120公分以上,如作为商品树、庭院树,自另当别论。但作为盆景,能产生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的,其表现的意境最为丰富,也就最具感染力,是为上品。在这里,笔者先对盆景给定一个大、中、小型的尺寸才能更明确地加以说明。

笔者认为,盆景的高度应以盆面到盆树顶冠上的垂直高度来计算。按盆景的高低可分为:20公分(一巴掌大)极其以下高度的为微型盆景;20公分以上至50 公分高度的为小型盆景;50公分以上至75公分高度的为中型盆景;75公分以上至100公分高度的为大型盆景;100公分以上至120公分高度的为特大型盆景。而盆景的尺度是否得体要视其所处的空间大小来决定,不管在哪一种环境,盆景作为一种浓缩的自然美景,“小中见大”的特征是盆景艺术的创作根本。

三、盆景的表现力及相关问题

盆景有大、小之别,那么,其“小中见大”的表现力也因之不尽相同。就盆景的艺术表现力问题,从欣赏角度来说,我国著名老一辈盆景艺术家耐翁先生精辟地概括出“势、老、大、韵”等四个方面。可以说,盆景越小其表现力就越受到局限,特别是缺乏力度,不能充分表现出大自然的气势和神韵来,反之,盆景大则表现力较强,但太大则如地栽树,失去了小中见大的意义。图一为榆树附石盆景,在高仅50公分的景致中,树倚山成势,智者临水自乐。作者黄明山先生为其题了“听涛”的景名,韵味无穷。

盆景的艺术创作应富有诗情画意,因而盆树侧枝大小与主干的比例及衔接过渡;侧枝与其分枝的大小比例及衔接过渡;主干、侧枝、分枝等的转折变化必须协调自然,其表现的意境才有深度,因而,一盆盆景的成型通常需要几年乃至十几年的时间。树材越大,也就是干身的直径越大,其培育所花费的时间相应就越长而不利于创作。图2曲立式雀梅盆景,主干屈曲多变,过渡顺畅,侧枝飘逸,柔中有刚,形态自然,富动感,其高只42公分。作者耐翁先生为其取了“她比桃花韵更多”的景名。

从盆景使用的相关问题来说,盆景作为居室摆放的活的艺术品,必须便于单人搬动。一般来说,大型及大型以上盆景要二人或二人以上才能搬动,所以,作为“小中见大”的盆景艺术,从重量来说以不超过中型盆景为宜。。图三盆景高度仅仅20公分,但景中山、亭、人、树等分布合理,结构严谨,作者耐翁先生为其题了“芥子纳须弥”的景名,神、韵皆佳,方便居室摆放又自有一番情趣。

在室内摆放盆景,必须考虑到盆景的体积大小与居室的宽敞度、盆景摆放的位置与周围事物的搭配是否协调。如果在室内摆放一大型盆景,由于其占地和空间的面积过大,势必造成室内所有物品相互之间不协调,所以,从体积上说,在室内摆放盆景应以中型及其以下盆景为宜。图4为立式榕树盆景,高69公分,但却让人于居室中见大自然参天古木,作者耐翁先生因之为其题了“佛云擎日”的景名。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盆景艺术的“小中见大”应以50公分至75公分间高度的中型盆景为佳。但盆景艺术要表现从小盆中领略大自然的风貌并不仅仅是一个尺度问题,创作者还必须熟悉树木的生长习性,了解土壤、季节的变化等因素对树木的影响,掌握好培育技术,具备美学等艺术眼光,做到心中有树,才能培育出“势、老、大、韵”皆佳,能“小中见大”,有难度又不失自然的艺术品来,这样的盆景才无愧于“无声的诗、立体的画”的美誉。

(本文选自XM天低树的博客,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千年崖柏坚如石,吐出新枝常年绿。

▲老干新枝红花开,色彩艳丽惹人爱。

▲九曲回肠姿态奇,十分人间景色稀。

▲历尽世上沧桑,饱览人间春色。

▲艳如夏花,色似朝霞。

▲掌托乾坤,上有枯荣,盆收万象,景由心生。

▲朴树盆景

广东深圳@陈广洋 自荐松树盆景如下:

以前养盆景的很多都是小树,小中见大!现在养盆景的很多都是大树,大中见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