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瑞珠
我的家乡进入除夕之门后开始出现年味。
第一件事是过除夕。除夕一般被称为“腊月八”,是指农历十二月初八,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日。据传,这一天是佛教创始人释迦摩尼奥多圣佛日,也被称为“佛圣节”。在中国,除夕有喝腊八粥、腌腊蒜的习俗。腊八粥一般由大米、小米、糯米、小麦、大豆、绿豆、红豆、花生、枣、桂圆等8种以上的材料组成。妈妈在除夕煮粥,前一天晚上把小麦、枣、花生、大豆、莲子等困难的食材煮到7 ~ 8,煮熟后,第二天早上把其他食材放在一起煮。煮的时候勤搅,不要把粥粘在锅底上。一般要用文火慢慢煮两三个小时以上。妈妈做的腊八粥特别好吃,粥熟了的时候,全家散发着香味,每次吃两三碗总是吃得不够。
腊八蒜的方法比较简单。把剥了皮的蒜瓣放在可以密封的罐子或瓶子一样的容器里,然后倒入醋,封上嘴,放在比较冷的地方。慢慢地浸在醋里的大蒜就像翡翠碧玉一样变成绿色。
除夕大蒜的醋也有与众不同的味道。这是春节专门用来吃饺子的,味道纯正,经久不坏。
到了除夕就开始准备杀猪了。村里一般家家都留一只猪过年用,那时候的农村平时也不卖猪肉。不像现在的农村,没有人自己养猪,但想吃肉的话,随时可以去集市或肉店买,很方便。
年杀猪是拜托师傅。技术好的师傅挨了一刀,技术不好的人捅了好几刀也死不了,有的人挣脱束缚,在刀刃上流血,在院子里跑来跑去。杀猪的时候,又请邻居帮忙养猪,给师傅掌勺,完事之后做一锅猪肉菜,大家一起用大碗喝酒,在大锅里吃肉,红仓火,吵吵闹闹。屠宰的猪肉被切碎,在窗边的小栅栏上盖上厚厚的冰,浇上冷水,冻成结实的大冰块,连野狗都拿不走它。想吃肉的时候,用钢锄头挖,剩下的用冰继续浇水,结冰。
除夕是小年,一般要吃饺子,现在才真正拉开了今年的序幕。
过了小年,开始准备年货、米面盐、鸡鸭鱼、烟酒、糖茶、花生瓜子等。春节需要的一切都准备好了。
腊月二十八、馒头、馒头、馒头等要蒸,蒸多了不能吃的可以放在罐子里冷冻,有的可以吃元宵。除夕月也是中国春节传统习俗之一,听老人说“二十八、送面粉”,另一个意思是过去大房子雇了长工,二十八吃饺子就可以回家过年了。也叫“滚开”。
到了29日,妈妈开始煮肉、培根和油炸食品。妈妈将融化的冻肉洗净,切碎,在大铁锅里加水,加入胡椒、大材、桂皮、橘子皮、葱、姜、大蒜等,将洗净的方肉、猪骨、猪头、猪蹄等放进锅里,大火沸腾后放入小火
猪头、猪脚清洁比较辛苦,一般由父亲负责。特别是猪头、眼窝、耳朵凹凸不平,杀猪师傅除了大脸的长毛,凹陷的地方还有很多小毛,清理起来比较麻烦而已。 父亲首先用锋利的锋利的刀子刮去,然后用火焰烧烤,烧不到的地方,用红铁棍烙上烙印。红铁棍在耳朵窝、深沟等洼地烙上印记后,猪头立刻冒出一缕青烟,发出嚎叫的声音,同时闻到毛燃烧的难闻气味。
肉熟了,妈妈一般会切一些,用酱油醋混合后带给长辈们,刚出锅的肉、好吃的香、吃的人、嘴里流油的都叫“爽”。
还有一些方肉和猪头、猪蹄等在锅里熏制,一个是暖肉好吃,另一个是暖肉好吃,存放的时间也长。
培根一般也做爸爸。首先加热铁锅,在锅底铺一张白纸,在纸上撒两片茶叶,在茶叶上抓两把糖(红糖、冰糖也可以),然后严盖,文火加热成糖冒烟,熏蒸15到20分钟左右,锅就完成了。熏制的牛肉面又红又凉,味道又好,味道又新鲜,真让人流口水。
油炸的雪花,样品也不少。什么结合,带鱼,肉丸,什么油香,蟋蟀,呱呱叫,筐满满的,不丰富。
年30日,吃完早饭后,妈妈开始准备食物。洗碗、面粉、切肉、剁、炒、炸,时间不多了,饭菜准备好了,只等站位吃饭。兄弟们也没有闲下来。在父亲的指导下,贴上门扇,扫院子,挂家谱,换护身符,点灯,上色,情景焕然一新。快活的孩子们在院子里放烟火,还在炮轰,追逐和嬉戏,毫无保留地展现出今年的味道。
吃饭前,妈妈在院子里摆上祭品,点了香地,敲了敲天地,祈祷明年的风和雨下得好,让全家人都能平安。祭祀后,全家人都可以坐下吃饭了。
到了下午2 ~ 3点,妈妈又开始准备了
年夜饭。
年夜饭比较丰盛,菜品数量也比较多,并且很有讲头。有鸡,预示来年“吉祥如意”;有鱼,并且是煎的,预示今后“连年翻身,富富有余”;有红椒,预示未来“红红火火”; 有年糕,预示生活“年年提高”……
主食当然就是水饺了,饺子的馅一般准备两种,一种是肉馅的,一种是素馅的。先包肉馅的,三十晚上吃,后包素馅的,初一早上吃。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吃素馅的饺子,预示在新的一年里,素素净净,顺顺利利。
饺子快包完了,菜也基本做好了,天渐渐地黑下来。在六点来钟的时候,家谱上近枝各家的男人们,拿着香纸鞭炮,到坟地上焚烧燃放,最后拿一只燃着的香,呼唤着已故的仙人们,回家过年。
回到家里,把那只燃着的长香,插到家谱下面,供桌上的香炉里,尔后,点燃纸冥,全家人面向家谱,叩首膜拜,迎接仙人们就位,和子孙们一起过年,此即为“请神”。
叩拜完仙人,就可以吃年夜饭了,由于全家人都聚齐了,也称吃“团圆饭”。儿孙们围坐在老人身边,喝酒吃菜,为老人们送上各种祝福之语,什么“年年增寿,岁岁添福”,什么“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什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林林总总,如此这般。听得老人家,心花怒放,喜上眉梢。
年三十晚上一般都睡得很晚,俗称“熬年”,现在有春节联欢晚会看,显得时间没那么长,也不觉得困。到了凌晨十二点,新年钟声响起的时候,各家各户都出来在院子里放上几挂火鞭,点上几个两响、礼花、钻天雷……顿时,全村上下,鞭炮齐鸣,礼花璀璨,映红天空,美丽的乡野小村,真正迎来了,新新年的开始!
到了四点来钟的时候,老人们开始起床烧水煮饺子。饺子煮好了,先给家谱的仙人们盛上几小碗,烧点纸香,磕上几个头,这是老人们做的事。我们晚辈们是等老人们入座后,按着大小的顺序,依次给老人家磕头,也就是“拜年”。老人们嘴上说:“你们也忙了一年了,挺辛苦的,免了吧。”可心里却总是美滋滋的。虽然这是一种古老的习俗,但它也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精髓所在!
给老人拜完了年,老人给孩子门点压岁钱,过去一般十块八块,现在涨到一百二百,有的甚至更多。然后,大家就可以吃饺子了。初一的饺子要多吃,谁吃的多了谁好,谁吃着了带钱的饺子谁有福,要是第一碗的第一口吃到,那就更有福了。吃完了饺子,大家开始换上新衣服,到家族长辈的家里拜年。
早些年间的老人们,还真在乎这些礼节,有谁家的晚辈没来给他拜年,他还是真挑礼怪罪的。现在的老人们思想开放了,也都不让磕头了,晚辈们聚了一帮,“组团”拜年,一进大门就吆喝,而屋里的长辈也赶快出门迎着,互相说些寒暄的话,就算拜年了。
天亮以后,人们骑车或开车,到住的较近的亲戚朋友家,给长辈拜年,可以拜个整天。初二就不能出去了,因为在我们这里,初二是上坟的日子。初二的早晨,父亲摘下家谱,收拾起共品,拿着纸香到坟上焚烧,就是“送神”。
初三,一般要到姑家、姨家、舅家去拜年,这都是比较重要的亲戚,不去是不行的。据说有一位长者,他的外甥过年没去给他拜年,他很生气。一次在集市上遇见了,舅舅不由分说,上去就是一耳光,打得外甥晕头转向,外甥忙问舅舅为啥打他,舅舅说:“过年拜年,你偷了我家的东西。”外甥急忙辩解说:“今年过年我没去给你拜年,怎么会偷你东西?”舅舅上去又去打他,并嚷道:“打的就是你不去给我拜年。”
初四,一般是女婿到岳父岳母家拜年,特别是刚结婚的新女婿来了,岳父岳母一家人要特别的款待,并且要邀请家族的长辈,或村子里有威望的人来作陪,以示贤敬。
到了初五,还要吃一顿饺子,叫“捏破五”,亲戚朋友少的,“年”也拜的差不多了,从初六开始,做生意的开业,上班的返程,一切步入正轨,“年”就算是过完了
以前过年,特别是孩子们,就是为了吃好东西,穿新衣服。从一进腊月门一直盼到年初一,母亲做的(后来是买的)新衣服,不知拿出来翻看多少遍,只等初一那天穿。
现在的时代变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衣食无忧,天天跟过年似的。平日里想吃什么就做什么,想穿什么就买什么。在家吃腻了就下饭店,在超市买不到的就从网上邮购,快递送到家门口,省时省力,足不出户,一切OK。因此,现在人们过年的意识淡薄了,由于环保原因,城市里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年的味道也就不那么浓厚了。
然而,我却始终难以忘却,儿时过年的情致和景象,难忘母亲亲手调馅包出的饺子的味道,那种味道,是母亲的味道,是年的味道,更是我终生铭记的味道
可惜母亲早早地故去,再也吃不到母亲调馅包出的饺子了,真是遗憾至极!
(图片源自网络)
【作者简介】孙瑞柱,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人,山东诗歌会员,德州市作家协会会员,陵城区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发表在《山东散文》、《山东诗歌》、《齐鲁文学》、《鲁北文学》、《陵城文艺》、《德州晚报》等报刊媒体上。文学观:爱好文学,崇尚唯美,以文学书写生活,陶冶自我。
《当代散文》由山东省散文学会主办,散文双月刊,主要发表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欢迎山东籍散文作家申请加入山东省散文学会。山东省散文学会常年举办各种散文活动,为作家提供图书出版服务,欢迎联系。投稿邮箱:sdswxh@126.com、 sdca98@163.com
壹点号当代散文
1.文章《【什么的花盆】当代散文| |童年的年味》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什么的花盆】当代散文| |童年的年味》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