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花木的国家,自古以来人们种植、吟诵、画出它的形状、画出它的样子,并将自己的感情和意向寄托在一棵树上。

青藏郑锡税外花卉图卷(部分)

《花木画》逐渐成为中国传统绘画的独立分支,技法不断成熟,意义越来越丰富,装饰花木图案的各种器物也在各个时代大放异彩。

:010

青罗聘请了一本万里图轴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以花木为主题的文物很多,可以说花坛、花纹多种多样,在各种花木题材文物中,花木绘画占有重要地位。

什么是“花木画”?

花木画是指专门描述花卉、草木、水果和蔬菜的画。

唐代从花鸟画中独立出来,在两宋时期逐渐兴盛起来,逐渐形成了以富贵和夜逸为特色的两种表现方式,画面表现了曹操、情趣和古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感官物兴的诗意。(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

南宋马原白玫瑰图页

富贵和崖一的风格是指《图画见闻志论黄徐体异》中的“皇家富贵、瑞希崖一”,即禁止画庭园花鸟的黄允、黄居蔡父子和以石湖江湖山野花鸟为主的瑞希。

第五代黄云《写生珍禽图》册(部分)

*注:图中未包含此图。

量子化风格的差异不仅与题材有关,还在于风格和理念的差异。黄静、富华画得颜色好,线条细腻,擅长写生犬。徐熙用墨水笔勾勒轮廓,稍加应用丹粉,以生动的意见见长,这两种风格都对后来花木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016442400c8b8282890253b1b7?from=article.detail&_iz=&index=10" width="640" height="400"/>

北宋 赵昌(传)《蛱蝶图》卷(局部)

*赵昌的风格线条精工、设色绚丽,而这幅画为墨笔淡设色,也是我们现在能够见到的最早的一件“徐熙”风格的作品。

到了元代,表现君子品格和文人意趣的文人花木画异军突起,梅兰竹菊、苍松翠柏成为常见的描绘对象。这一时期的花木画笔墨潇洒,格调清雅,体现出更为深刻的人格内涵。

元 钱选 西湖吟趣图卷(局部)

明清两代,花木画中寓兴寄情的内涵减少,而颂寿、献瑞、表达吉祥寓意等世俗化、功能化的内容逐渐增加,寄托了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好祈愿。

明 陈洪绶 岁朝清供图轴

*岁朝图 即岁末年初悬挂厅堂祈福迎新的绘画

在绘画之外,各种器物上的花木纹样装饰则更能体现故宫博物院藏品的宫廷特色。

无论是玲珑的瓷器、莹润的玉器,还是富丽的雕漆、华贵的珐琅,各式各样的花木纹样皆是历久弥新的主题。

清 雍正 粉彩玉兰牡丹图盘 清 雍正 粉彩玉兰牡丹图盘

花木纹样装饰伴随着佛教物质文化传入中国,经过历代本土化的改造,唐代的牡丹,宋代的梅花,元代的莲花,其发展变化无一不体现了各个时期中外交流的不同时代特征以及人们的审美好恶。

2019年9月3日至10月31日,“万紫千红——中国古代花木题材文物特展”在故宫博物院午门展厅展出。

展厅内景呈现

这是国内外第一个以花木题材文物为主题的大型综合展,随展文物大多是首次亮相,系统展示了花木绘画的演变历程和花木题材文物之美,以及其在历史演变过程中被赋予的文化意涵。

展览共设西雁翅楼、午门正楼及东雁翅楼三个展厅,对应分为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 “四时写生”

展出精工写实风格的花木画作品,主要是宫廷画家和职业画家所绘制。

第二单元 “清雅逸趣”

展出文人所推崇的墨笔淡设色,以及纯水墨的花木画,主要是文人画家的作品,但部分受文人趣味影响的非文人画家的作品亦包括在内。

第三单元 “寓情寄意”

展示花木被赋予的情感和吉祥寓意,所展出的不局限于花木题材的绘画,而是与花木文化有关联的文物,着重突出花木与人的关系。

特展速览

本次展览出版有同名大八开图录,分上、下册,收录本次展览的全部展品,以及部分因为文物保护的“休眠期”、布展空间有限等原因未能展出的文物,可以说是展览的扩充版。

图录在出版后广受社会各界好评,并于数月内全部售罄。

为了使更多读者能够欣赏到这些以花卉为主题的文物,故宫出版社在2021年再次推出了包含此次展览全部展品的十六开图录。

此图录仍按展览顺序分为“四时写生”、“清雅逸趣”、“寄情寓意”三个单元,印制精美,颜色还原度高,注重放大局部和细节。

同时收录有关于中国古代花木画研究的专业论文,既适合作为普及读本阅读欣赏,又为专业人士的进一步研究学习提供了海量资料。

图版说明除文物基础数据、相关历史信息、绘画技法或制作工艺外,还有较为详尽的花木的植物学信息,力求将最新研究资料提供给读者。

故宫出版社经典刊物《紫禁城杂志》也曾推出一期以“万紫千红:中国古人的花木情缘”为主题的内容,探讨古代花木画、花木饰品等的演变历程和人文内涵,拓展了此次展览的阅读空间。

此外,还有一样精美“周边”——《万紫千红——中国古代花木题材文物特展明信片》。

一套共计16张,正面的花木图案均从古代名画作品中选取,以现代印刷工艺呈现出来,或淡雅,或富丽,古意浓郁,花木传情。

参考资料

《万紫千红:中国古代花木题材文物特展》

封面图及部分内文图片来自故宫博物院官方平台

在此一并感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