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第一次大声威胁孩子的时候,孩子真的很害怕,很诚实,很听话。但是大声威胁的次数多了,孩子就习惯了,完全不在意你说什么。不管我们愿不愿意,养育孩子都是慢慢工作的过程,越急越没有效果。很多时候,我们自己放松,态度简单坚决,很多事情反而开始明朗。

很多爸爸妈妈认为孩子越大越难管理!

1岁以内最好管理。因为只要照顾好孩子的身体就行了。但是,孩子上学后,自我意识会增强,父母和孩子每天的拔河开始了。

前几天几个朋友聚在一起不闲聊,自然而然地变成了教育孩子们。大家都在咧着嘴说话。一边的五个人突然插进来。

“真羡慕,家里的孩子都很听话。我家那家伙把我的话当放屁,说急了我就呛了,有时候真的把我气得要死,我觉得他是爸爸。早上都收拾好准备去学校了,你着急地继续催,但他还在慢悠悠地系鞋带。你让他自己做作业吧,半小时后作业本上一个字也没写。带他去购物中心,你在买东西。千辛万苦嘱咐他一定要紧紧跟随你。不要乱跑。转过头来,谁知道人没有影子。”

为什么你说的明明是对的,也是为了他好。也就是说了1000遍,他为什么不听?

01

你总是威胁他,说狠话也说不出来

美国老虎妈妈蔡美亚,大家都很清楚吧?

没错!把两个女儿带到哈佛耶鲁,为了让孩子获胜,所有的事情都是第一位的,是一位用各种强迫、委屈、甚至高压手段的母亲。大卫亚设,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新闻),但是即使是这种手段强硬的母亲,有时也会遇到女儿不听话,有时也没有办法。

在她的畅销书《虎妈战歌》中,她讲述了发生在自己和女儿身上的事情。

女儿露露小时候,她用各种方法强迫女儿练习钢琴,但露露拒绝合作。蔡美亚没有达到目标,发誓不放弃,他威胁女儿,如果不再练习钢琴,寒风就会被扔出刺骨的门外。

原以为这招会吓到女儿,倔强倔强的鲁鲁打开门,穿上单薄的衣服,踏上了脚。

计划没有成功的蔡美亚一时没有对策,陷入尴尬之中,只能自己下楼。她说:“露露,你好像已经想成为乖孩子了,你可以回家了。”说。令人惊讶的是,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狍子坚决不肯进来。再被动不过的蔡美亚,只有拿出巧克力和蛋糕,最后才把女儿哄进屋。

面对固执、不听话的孩子们,用“狠话”威胁这件事,我相信很多父母都是轻车熟路的。

“再不去的话,你自己扔在这里吧。”

“再这样疯狂地跑,我就再也不带你出去了。”

"再敢顶嘴,我就打断你的屁股。".

“狠话”一飙,比我们巴拉巴拉的劝告有效了30分钟左右。

但是这个“大把戏”有“后遗症”。越经常使用,实效也越快。俗话说得好,就是进入鲍鱼的方子,很久没有闻到它的味道了。

我们第一次大声威胁孩子的时候,孩子真的很害怕,很诚实,很听话。但是大声威胁的次数越多,孩子就越习惯,好像在听你说话。其实注意力已经飘到别的地方了,完全不在乎你说什么。

02

你老唠叨他,说话削弱了力量。

我表姐高中没毕业就辍学了,工作后吃了很多无知的损失,特别在意侄子的成绩。我的小侄子也很争气,成绩稳定地排在年级前三名。

不久前,我侄子沉迷于游戏,偷偷进了网吧,成绩降到了十几名,拿着成绩单,表姐哭着骂着,整整花了一个小时。侄子也感到内疚,答应以后绝对不玩游戏。

几天后,表姐看到侄子没写完作业就看电视,立刻大发脾气,开始了轰炸式说教。从上次考试失败的原因开始,今天谈论了令人失望的成绩,预测了下一次考试失败的场景。大卫亚设,Northern Exposure小侄子听到后默默地回到自己的房间做作业。

前天我们的家庭聚会不知道谁问了什么,表姐提起侄子上次考试没考好的事情,唠唠叨叨地告诉弟弟们千万不要学他。侄子放下筷子,对她喊道。“妈妈,你没完,我们可以不提这件事,唐僧你没有唠叨!”" "

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超限效应,对此的解释是这样的。

指刺激太多、太强或作用太久,导致心理极度烦躁或反抗的心理现象。

说到白点,就是“想说的话有力量就不要唠叨”。

为什么再扎头发的孩子当兵都顺从?部队教官的指示干脆坚决,所以从来不拖泥带水。越是冗长繁琐的指示越没有执行力。

同样,批评孩子们不完成作业就看电视的一种方法是:

你看,没有记忆力!上次说的不是你吧?

p>自己不知道自己这次成绩多差是吧?没点羞耻感是吧?

孩子,人要有点自制力,才能有出息!

另一种方式是:

5分钟后,我要看到你坐到书桌前写作业!要不然这一周都没法看电视了。

对比一下,哪种方式效果好呢?

03

你总批评他,但自己也没做到

知乎上有人问道:“如何看待父母爱提‘别人家孩子’?”

其中点赞最多的一个答案是:因为“和逼自己比起来,逼孩子容易多了。”

俞敏洪大力推荐过一本叫《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的书,这书的作者贾容韬原本是个事业有成,但是“糟糕透顶”的爸爸。

他儿子是个“深度网瘾少年”,学习成绩倒数第一,数次参与打群架,两次被学校劝退。

对这个儿子,贾容韬打也打了,骂也骂了,甚至跑到学校里闹。但是他儿子不但没有收敛,反而更加变本加厉,在网吧里彻夜不归,不再去上学。

失望透顶的贾容韬做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决定,他关掉自己辛苦打拼建立起来的企业,回家专心陪儿子。

回家后,他恶补各种教育知识,努力的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

孩子犯错,他不再采取暴力解决,而是耐心的努力沟通;孩子邋遢不讲卫生,他先从自己做起,每天将所有的房间打扫的干干净净;孩子不爱学习,他每天坚持大量阅读,努力营造学习氛围。

看到努力改变的贾容韬,他的儿子被感动,开始减少了去网吧的次数。一天儿子在同学的鼓动下又到网吧玩了一个通宵,直至第二天清晨才低着头走进家门。

贾容韬不但没有批评他,还端上热饭热菜,说:“孩子,虽然你又去了网吧,但你的进步是惊人的,进网吧的次数已经大大减少,这证明你是有毅力的人,离成功不远了!连网魔这么强大的敌人你都能战胜,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最终,贾容韬的儿子彻底戒掉了网瘾,努力学习,高考考上了重点大学。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父母应该与孩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去帮助孩子改变,鼓励孩子改变。

有句话说的很好,三等父母用拳头管孩子,二等父母用嘴巴管孩子,一等父母用行为管孩子。当我们做好了自己,孩子自然也就跟着好了。身教重于言传,你永远是孩子最真实最亲密的楷模!

04

不吼不唠叨,10条原则让孩子听话

  • 不随意打扰

家长要知道该何时叫孩子,要细心观察孩子在做什么,尽量不随意打扰,尽量在孩子活动间隙时和他沟通。否则不但会适得其反,还会打扰孩子的专注。

  • 用适当的方法引起孩子的注意

让孩子停下手里的事情,看着你,这时和他讲。否则,很多时候孩子沉浸在做事情中,真的会没听见你的话。

  • 少唠叨

家长话太密,就等于把自己的话变成白色噪音,适合哄睡觉用,不适合让话进入孩子的脑子。所以平时少说,有重要情况,谈一次话,完整透彻地解决。

  • 指令要具体,不带负面情绪

给孩子的指令,必须让他知道你希望他此刻具体做什么,比如,不说“你应该整洁一些”,而说:“现在把自己的桌面收拾一下,然后我们好做手工。”

指令不要是抱怨、指责、数落,不带负面情绪。当一个人发现自己是在被别人指责批评时,他一定更加不会愿意去听从的。因为他的心理能量此刻都用在“防御”你的“攻击”上了。所以,指令要具体,不带负面情绪。

  • 给孩子指令后,让他复述一遍

有时,您需要在给孩子指令后,让他复述一遍,以确认他真的听到并理解。

常常,孩子没有按照大人的要求做,并非他成心在抵抗,只是因为他年龄小,听知觉能力还比较弱,他的大脑还不能很好地加工处理听到的信息。就是说,他的确“听”到这些声音了,但他的大脑并未真的理解并记住你的具体指令。

家长要孩子确认,有时可以及时发现这些问题。然后我们做调整,把我们的指令变得更加具体、清晰、简洁。随着孩子年龄增长,我们可以逐渐提高指令的复杂程度,锻炼孩子的听知觉能力。

  • 耐心等待反馈

下指令后,给孩子一些时间。很多家长的做法是,看到孩子没有即刻反应,马上发出第二道令箭,然后一道紧似一道,火力迅速升级,不一会儿就硝烟弥漫。

给完指令,你要在心里至少数到 10,这时细心观察,找到问题所在。现在,当我喊女儿做某事时,她常常加快节奏嘴里喊着:“好了好了,马上马上!”这时我会稍微等待。

  • 生活中谁也不能随时处于起跑状态

有的家长习惯喊“1、2、3”,这个方法偶尔管用,经常用就不灵。生活中谁也不可能随时处于起跑状态。但凡有需要倒计时的时候,就有必要反省一下:孩子为什么没有行动,是否事情做到一半无法停下,是否没有看到全局,我可以怎样改进。比如,事先谈好,把这件事情交给孩子自己管理。

  • 大脑发育特点决定了,他们是随时沉浸在当下的

有时我说完,稍微等待后,女儿仍然没有去做,我会走到她面前,说:“我知道你喜欢做……但是我们现在没有时间玩这个,我们必须停下来,马上穿衣出门,才能按时赶到,你清楚了吗?”

如果她点头,我就离开,做我的准备,同时等待。

孩子的大脑发育特点决定了他们是随时沉浸在当下的,这就是他们磨蹭的根本原因。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知道,最有效的办法,是你要把当前的情况和孩子解释清楚,帮他们从当下跳出来,看到整个情势,然后交给他,让他学着去抓紧。

当我们这样做时,我们就促进了孩子大脑的整合发展,帮他们提高了时间管理和规划能力。这些能力,在今后孩子的学业、工作中,都至关重要。

  • 教孩子换位思考

必要时,和孩子讨论:当你喊妈妈时,如果妈妈不回应,你是什么感觉?当你喊小朋友时,如果对方没搭理你,你怎么想?当你有问题喊老师时,如果老师没反应,你觉得怎样?

告诉他,回复别人的话,是最基本的礼节,是对别人的尊重。比如别人给你东西,如果拒绝,也要说“谢谢,我不要”,不能置之不理。

生活中有一个潜规则是:你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

  • 尽量把事情交给孩子自己管理

当你喊不动孩子时,要反思,是否对孩子指令过多、控制过多。

如果我们能给孩子自主权和空间,鼓励他独立做事、自己判断、自己选择、自己决定,把属于他的事情交给他,只在真的需要你的意见和提醒时才出现,那么,你的意见和提醒,将会得到更多的尊重。

任何人都讨厌被催促,家长的催促常引起孩子的反感,所以,要尽量把事情交给孩子自己来管理。比如,用闹表或定时器,来取代你的监管和催促,效果一定更好。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养孩子都是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越急越没有效果。

作为父母,我们想要留住他们的耳朵,让他们听得进去我们的建议,就得学会耐下性子来调整心态,寻求有效的切入点和表达方式。很多时候,我们自己放轻松了,态度简单坚决点,很多事情反而明朗起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