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发达国家的除尘环境保护技术差距很大,我来解释一下发达国家的除尘技术、事例和经验。

距维尔菲尔德150公里的昆德:布什铸造公司调查了德国新科技公司(以下简称尼奥除尘设备公司)的产品应用现状。Busch(布什铸造公司)建于20世纪60年代,2001年扩建后建成了三个铸造工厂。主要参观的铸造三厂以生产包括毛坯在内的汽车零部件的初加工为主,年生产能力82000吨,三班生产。

除尘设备均由NEOTECHNIK (Neo Technik)提供,清一色下游风机侧吹包吸尘器,车间内部相对集中进行高价布置。车间配有天然气加热的送风装置。浇注冷却、清洁、核心集成到一个系统中,130000m3/h空气中。砂处理、砂冷却系统、130000m3/h风量铸件冷却、砂滴系统、130000m3/h风量三大系统几乎涵盖了所有工厂清除冲天炉以外的灰尘。布袋除尘器阻力出现在120毫米水柱下。

这家工厂设有粉尘后处理中心,进行加湿,搅拌后埋葬。洛萨公司,皮带运输机完全关闭了。

同一天下午,访问了德国新科技(NEOTECHNIK),就相关技术及合作方面进行了长时间的座谈。

NEOTECHNIK (Neo Technik)是一家小型专业化通风除尘设备生产工厂,现有员工60余人,成立于1919年。产品除德国外,还销往世界各地,从1996年开始与中国烟草行业合作。

新迪克除尘设备公司的主要产品有下游风扇侧吹包吸尘器和下游脉冲侧吹包吸尘器两种。这两种除尘器也是目前欧洲最流行的除尘器。一般来说,下游风扇侧吹袋式除尘器适用于大型系统,下游脉冲侧吹袋式除尘器适用于中小型系统。从该公司滤袋制作车间的样品滤布来看,质量、透气性明显优于国内产品。

访问了Tweer(特威尔铸造厂),调查了德国新技术公司的产品应用现状。特韦尔铸造厂年生产能力80000吨,人员230人。主要生产球墨铸铁、灰铁、铸件,用于铁路、交通、车辆、毛坯。

现场可见的吸尘器布置在室外,典型的砂处理系统的显示参数为通风量为1393m3/min,风扇压力为415mm水柱,口袋式除尘器滤网面积为680m3。这可以计算出除尘器过滤风速高达2m/min。这家工厂看到的除尘器都是下游鼓风机侧吹包吸尘器。

从特威尔铸造厂吸尘器上下来的灰尘都用袋子运到后集中处理。

第二次参观尼奥除尘设备公司的产品用户Baumgarte。年生产能力21000吨,人员210人。主要生产普通机械、农业、机械设备用毛坯。

这家工厂看到的除尘器也是下游风扇侧吹包吸尘器,除此之外,还在以下几个方面留下了深刻印象。

11t冲天炉除尘器与冷却器联合体共用灰色水桶,在长螺旋输送机一端清除灰的同时直接进行颗粒处理。

双反三态中,以频率,真空膜为特色,集尘效果很好。

铸件冷却罩、浇注线有除尘净化装置。

在慕尼黑,KGT区沙子再生设备的用户制造商和德国宝马汽车铸造厂进行了调查。是世界著名汽车公司下属的铸造工厂。由于保密制度非常严格,安排的参观路线仅限于旧砂再生设备及相关涂层砂生产现场。

宝马汽车铸造厂使用的KGT旧砂再生设备是每小时处理废丝6t的再生系统,包括定量供应装置。热沸腾焙烧炉;冷却装置;余热热交换回收装置;送风风除尘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在整个过程中实现无人操作。主要技术参数:砂温加热到700 。排气温度675(热交换器入口温度);排气2359 m3/h;天然气消费量为100m3/h。系统配套的除尘设备都放在车间内部。

在DISA的安排下,访问了位于德国弗赖堡附近的乔治费舍尔公司GF-Singen铸造厂。这家铸造厂有三条造型线,其中一条丹麦DISA公司的2070挤压造型线和另外两条水平分割造型线。主要生产球墨铸铁安全配件,年生产能力11万吨,供应给几大知名汽车公司。据介绍,这是德国第二大球墨铸铁铸造厂。我们能看到的生产线之一是意大利生产的,每小时生产能力是220型。由于大部分安全部件的生产,铸件在被GF自动铸造机冷却后进入“软”处理过程。也就是说,抓取机构将铸件去除外部沙子,以接近环境温度的温度发送到完全封闭的冷却段。清除包裹铸件表面的芯沙,进行抛丸清理和100% x射线检查。

GF-Singen铸造厂使用的除尘器都是DISA提供的下游风扇侧吹包吸尘器,基本布置在车间内部。几种主要除尘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砂处理和砂冷却系统:风量:75000m3/h

过滤区域:1943/1849m2

马达功率:250千瓦

铸造冷却系统:风量175000m3/h

过滤区域1943/1849m2

电动机功率250千瓦

旧处理系统:空气量48000m3/h

过滤区域745/702m2

电动机功率75千瓦

抛丸清理系统:风量50000m3/h

过滤区域630/599m2

电气工程

率 110kW

此外,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留下较深的印象:

铸件分两段冷却,合箱冷却段的排风直接送入开箱冷却段,然后进入除尘段;

砂处理及铸件由浇注至抛丸清理实现全过程密闭;

砂处理除尘器下来的粉尘一般就近返回砂处理系统中去,其它粉尘以气力输送和袋装两种方式集中处理。

抛丸清理机(室)设于隔音屏蔽室内。在位于德国欧芬博格市附近的DISA公司除尘设备厂本部,听取了工厂情况介绍,并进行了现场参观考察。

DISA公司是一个全球性的跨国公司,1904年成立时,主要以集装箱运输为主,现在扩大到铸造设备、环保设备等很多领域。仅DISA公司除尘设备厂在全球就有三家。

DISA公司对除尘技术深刻的理解,可从短暂的接触中感受得到:

浇注除尘与砂处理除尘混合并入一个系统可明显地减轻布袋的堵塞现象;

在比较寒冷地区,湿度较大的除尘系统,比如DISA落砂清理滚筒,冬季必须有加热装置,才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铸件清理除尘系统完全有理由实现自循环,即经过处理的空气再送回车间,不仅可以减少车间内部的负压,同时在冬季还有节能意义;

DISA公司除尘设备厂的主导产品是顺流风机侧吹布袋除尘器,他们认为传统的除尘器(目前国内大多采用的)压缩空气耗量大,布袋组件之间相互碰撞,极大地影响使用寿命。

DISA公司除尘设备厂具有相当的规模,产品设计、制造都十分的讲究,这一点是国内产品无法比拟的。比如布袋端口的弹簧压紧卡环,设计得既简单又方便,而且密封性特别好。

差距及感受

通过考察,在以下几个方面感觉到了我们存在的差距,学到了一些东西。

1 环境保护意识强

在德国,环境保护成为社会优先考虑的议题。根据宪法,16个联邦州及那些城市乡村在环境保护方面都有范围广泛的职责。在全体德国人民中,已经形成了高度成熟自觉的环保意识。这首先表现在,大约400多万名德国人是那些环境和自然保护协会的成员。我们所到过的无论老厂还是新厂,都毫不例外地达到环保标准。德国很早施行了“排污者付费原则”,它是通过市场经济原则解决污染问题的工具。基于这一原则:谁造成污染,谁就必须负责承担环境负担成本。由此调动了人们开发那些有利于环保、同时成本低廉的技术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当然,也曾经引发了人们的多种担忧。人们担忧德国经济会由于过高的成本而失去其竞争能力,担忧新的工厂不再设在德国、而是设在外国。担忧会因此导致工作岗位的丧失。事实证明,这些担忧是站不住脚的,市场经济的生态取向在更大程度上创造了工作、就业和社会产品。比如根据一项调查表明:维持大气洁净、消除垃圾等的业务活动,涉及600亿马克/年(统一使用欧元前),而且急速上升。目前德国与美国一起,在世界环境技术市场上占据着领先地位。

现在,一项循环经济与固体废物法已成为基本的法律。打出了“结束用过就扔的社会,开始循环经济”的旗号。它使得任何一件商品的制造商必须为该商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负责。

二、国外治理雾霾的典型案例

首先我们看国外雾霾都有怎么样的发展历程,应该说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先行工业化国家也都是经历过的,所谓的先行工业化国家,就是基本已经走过了工业化阶段发达国家,我们这里主要是选取了一些发达国家的主要城市来看如美国的洛杉矶,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德国的鲁尔工业区,包括日本的东部沿海工业带,都曾经发生过大气污染和雾霾的问题。那么不同的国家由于地理和气候条件、工业结构的不同,雾霾等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因也各不相同,因为雾霾的形成有时候并不只是有排放就一定有雾霾,有时候还跟所在地区的地理条件是不是有利于扩散,包括你的工业结构都有很大关系,各个国家各有各的不同,就像一个文学家说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些国家在雾霾的发生上也是各有各的不同。

我们可以看到,大约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这些国家都认识到这些雾霾问题,应该说大气污染,雾霾的发生可以推的更早一点,大概是在19世纪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这些问题,但当时也是工业化在全球刚刚兴起,可能大家对这个问题可能没有重视,就觉得有污染就有污染吧,也没有什么,那么在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这个问题逐渐被社会公众所认识到,对它的严重性,危害性有了进一步认识,这些国家也是开始了长期和卓有成果的雾霾治理,逐渐实现了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与经济增长逐步脱钩,脱钩就是说经济还在增长,但是大气污染物排放已经开始下降了,这两个不再是一个同向增长的曲线,而是两个曲线分离了,并且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减排,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这些国家应该说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先行的经验,经常说咱们国家有一些后发优势,所谓后发优势,就是指别人已经走过这条路了,我们可以从它那里吸取教训。

(一)伦敦雾霾治理措施与启示

我们首先看第一个案例,第一个案例是英国的伦敦,大家也都知道,一提起伦敦,原来脑袋中都有一个词和他联系,叫做雾都。雾都在伦敦身上也出现的比较早,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因为工业革命的起源就在英国,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英国成为了日不落帝国,伦敦是英国的首都,它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雾霾问题的城市之一。

20世纪50年代,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让伦敦“雾都”的名声举世皆知。应该说雾都的名字也是伴随它几十年,现在伦敦基本已经抛掉了雾都的帽子,这里面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看两幅图片,左侧这个图片是当年伦敦发生大气污染的时候,伦敦空气浑浊不清,路灯在大白天就已经打开了,右侧是最近伦敦的照片,可以看到湛蓝的天空,2012年伦敦奥运会也向全世界证明了,伦敦早已不是所谓的雾都,而是变成了全球生态城市的典范。

伦敦雾霾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什么样的呢?我们可以对他进行一个梳理,其实伦敦最早的雾霾的发生可以追溯到1813年,也就是十九世纪初的时候,就已经有大气污染相关的问题了,后面这个问题一直在发生,包括在1873年、1880年、1882年、1891年和1892年又发生了多次大气污染的事件。

在记录当中,1952年12月,这次大气污染事件最为典型,也被媒体广泛报道,这个事件叫做伦敦烟雾事件。

大概是在1952年的12月5-8日:大范围、高浓度的雾霾笼罩了整个伦敦,大概在四五年的时间里,伦敦市的死亡人数达了4000人;其中,48岁以上人群死亡率为平时的3倍;1岁以下人群的死亡率为平时的2倍。易感人群就是一老一小,易感人群的死亡率就是比平时明显上升,而且像肺炎、肺癌、流行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有显著增加,这还只是在那几天,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头,这起事件总共是造成了大概1万2千人死亡,这就是后来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

像伦敦烟雾事件不只是损害了人体的健康,造成了好多人死亡,一些疾病的高发,包括这种空气中大量的污染物,连建筑都腐蚀了,包括像突然的贫瘠,水质的恶化,包括很多植物的生长,一些树木,包括一些鸟类都因为雾霾的发生都远走他乡,不在这待着了。

形成这种伦敦烟雾事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和粉尘污染,因为那个时候,包括它的供暖,包括它的生活用煤用的量还是比较大的,包括工厂也是排放大量的浓烟,包括汽车也排放一些废气,比如当年在伦敦,每天都有大量浓烟从烟囱中飘出来,排放二氧化碳2000吨、盐酸140吨和氟化物14吨。更严重的时候,燃煤粉尘里面含有一种铁化物,叫三氧化二铁的一些成分,它可以催化另一种来自燃煤的成分叫二氧化硫,氧化产生三氧化硫,进而吸附粉尘表面的水分,形成了硫酸的雾滴,进入水蒸气之后,就形成了一种硫酸,硫酸大家知道,这个腐蚀性是非常强的,光这个东西每天都大概形成800吨。

包括当时伦敦的家庭燃煤,包括集中供暖,大家知道烟雾事件形成是在12月份,当时也正是供暖的季节,很多家庭还是整个燃煤取暖,因为1952年也是刚刚二战结束不久,伦敦大家知道二战的时候也是被轰炸的非常厉害,英国为了调整经济快速发展,也是勒紧裤腰带,把优质的燃煤出口,一些劣质燃煤自己用,造成污染更为严重,包括像前面说到的形成的硫酸雾滴,进入呼吸系统,大家知道硫酸的腐蚀性那么强,进入呼吸系统,对呼吸系统的腐蚀、侵害肯定是非常大的。另外就是大量的污染物进入到空气的逆温层,排放不出去,在那凝结,就形成了烟雾事件.

这并不是伦敦发生的唯一的一次,在接下来的1956年、1957年和1962年,伦敦又连续发生了严重的烟雾事件。

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伦敦的“雾日”逐年减少,到80年代则进一步下降,随着治理力度的加大,伦敦逐渐成为了全球的生态之城。在12年的伦敦奥运会大家都看到了,是一个美丽的城市。

伦敦的雾霾治理我们看到了,是历经了多年的发展,可以说是经历了四个阶段,从时间维度我们给他划分一下是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准备阶段(1953-1960),1953年,英国成立了比佛委员会,这个比佛委员会是以人名命名的,就是这个领导者叫比佛博士,他做这个委员会的负责人,专门调查烟雾事件的成因,并且制定应对方案,在比佛委员会的推动下,1956年英国就专门出台了针对空气污染的《清洁空气法》。

这个法律提出要禁止黑烟的排放,要升高烟囱的高度,你这烟囱越低,空气越接近地面,污染越厉害。这也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还有就是建立无烟区等措施,并且在控制机动车数量、调整能源结构等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

同时,成立清洁空气委员会,主要是负责监督空气污染的改善情况,并从对空气污染治理有经验、有学识和有责任的人那里获取空气污染治理建议。具体的管理措施,包括由地方政府负责划定烟尘控制区,改造家用壁炉,更换燃料,禁止黑烟排放;建立奖惩机制,对进行壁炉改造的合理费用,由地方政府补贴,补贴还挺高,至少给70%的补贴,而对违反条例的人员则依情节处以10~100英镑罚款,最高的时候可以给你3个月的监禁,就是说你要是不听还不行。1960年,应该说过了这么几年,取得了一些成效,伦敦的SO2和黑烟浓度分别下降了20.9%和43.6%,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这还只是一个初步的效果。人们提到在60年以后,还是发生过烟雾事件。

第二阶段是显著削减阶段(1960―1980年)。1968年,英国政府对《清洁空气法》进行了修订和扩充,因为法已经立了有12年了,需要进行修订,主要是赋予控制空气污染的住房和地方政府部部长更多权限,包括出台新的颗粒物和烟雾排放限值的权力,可以强制要求地方政府设立新的烟尘控制区等等。

1974年政府还在颁布了《污染控制法》,主要规定机动车燃料的组成,并限制了油品硫的含量。因为我们知道,汽油通常我们理解,标号越低,污染肯定就越厉害,那个时候,英国就开始修改油品的成分了,要向高标号的汽油做一些开发。

到了第二阶段,伦敦的空气质量便有了明显改观,空气中SO2和黑烟的浓度在短期内有大幅下降,降幅超过80%。到1975年,伦敦的雾霾天数已经从每年几十天减少到15天,到1980年,进一步降低到5天,就是说这个比例已经非常低了。

第三个阶段叫平稳改善阶段,控制重点也从主要控制燃煤开始逐步转向机动车污染控制。因为早期煤用的比较多,随着技术进步、城市的发展,煤用的越来越少,供暖可能也不用煤了,很少再有家庭用燃煤来作为取暖或者作为做饭的燃料,这个时候,政府也是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法案,主要是跟交通相关的,包括像1981年的《汽车燃料法》、1989年的《空气质量标准》、《道路车辆监管法》等等,使得伦敦治理大气污染的法律法规更加完善。

从2001年开始,一直到现在,应该说这是一个新的阶段,叫低碳发展阶段。大家知道现在我们有一个词也比较热门叫低碳经济,这个词最早是在英国提出来的,英国在2003年的时候,政府出了一个白皮书叫做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概念,提出要在2050年建成低碳社会,这个时候,伦敦的空气质量战略,在2006年和2010又进行了两次修订,目前伦敦的空气质量的控制重点还是机动车污染控制。而污染物也不是原来的煤烟了,它主要是二氧化氮和PM10和PM2.5,原来它这种低层空气中这种污染93%都得到了控制,酸雨的危害的控制已经基本形成,现在伦敦已成为一座“绿色花园城市”,荣登吸引全球游客最多城市的榜首,就是说伦敦与雾霾的战斗基本取得了胜利。

我们可以看一张图,这是从1980年到2011年英国SO2的排放量,可以看到整个英国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接近500万公吨,到2010年,已经不到50万公吨,下降是非常厉害的。

我们来看一下,伦敦取得这么好的效果,伦敦治理的经验有哪些方面?我想第一个方面是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治理雾霾。我们前面提到了,英国出台了《清洁空气法》,这是世界上首部与空气污染相关的防治法案,在此基础上,20世纪60-70年代,英国主要采取“末端治理”来治理空气污染。除了不断修订完善《清洁空气法》,还颁布了一系列的法案,像《污染控制法》、《汽车燃料法》、《空气质量标准》、《环境保护法》、《道路车辆监管法》、《大伦敦政府法案》、《污染预防和控制法案》及《气候变化法案》等一系列空气污染防控相关法案,对废气排放进行严格约束,制定明确的处罚措施。

英国根据国情,走的是一条以“立法为主,补贴为辅,全面推进,最终建立低碳社会”这样一个大气污染和雾霾治理模式。英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将削减26-32%的温室气体排放。

有了这些法案,英国也是制定国家战略,指导治理雾霾。从1995年起,它开始制定了国家空气质量战略,规定各个城市都要进行空气质量的评价与回顾,对达不到标准的地区,政府必须划出空气质量管理区域,并强制在规定期限内达标。

这个一方面是英国国内的要求,包括整个欧盟对它的成员国也都有一些要求,要求其成员国2012年空气不达标的天数不能超过35天,如果超过,将面临4.5亿美元的巨额罚款。为了避免被罚款,从2003年开始,伦敦市就对进入市中心的私家车征收“拥堵费”,并且改善其公交系统。

并且随后发布了一些列的《能效:政府行动计划》、《气候变化行动计划》、《英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低碳建筑计划》《退税与补贴计划》、《英国能效行动计划2007》、《国家可再生能源计划》等一系列计划的出台,勾画出英国实现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的过程。

另外,英国也在加大他们的财政投入来治理雾霾,2009年,英国就拨款32亿英镑,用于住房的节能改造,对那些主动在房屋中安装清洁能源设备的家庭进行补偿。

还有就是构建协同配合的政策体系。包括气候变化税、排放贸易机制、低碳交通、“清洁煤炭”等,充分发挥各种政策工具与计划的特色,组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政策计划体系,并不是让一个政策单独发挥作用。

伦敦治理雾霾第二方面的经验就是利用清洁能源等技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第三个方面就是疏散人口和工业企业。为了解决城市人口和工业企业过于集中给市区带来大量空气污染问题,在40年代,伦敦新建了8座新城,就是所谓的卫星城,在60年代,它在它的北部和西北地区又兴建了彼得伯勒、米尔顿凯恩斯、北安普顿3座新城,这3座新城距伦敦市中心的距离从80到100多公里,这些新城的建设为人口和工业外迁提供了有利条件。因为大家知道,如果只是还是在原来的老城区腾挪起来条件受限制,那么有了新城,我们把一部分迁出去,把污染分散出去,这也不失为一项策略。同时为了让人口和工业搬走,伦敦市政府对外迁也提供了一些优惠政策,包括到新城落地之后,当地也给一些优惠条件,正是在这种影响下,许多工厂纷纷外迁。

自1967年起,伦敦市区工业用地开始减少,至1974年市区共迁出24万个劳动岗位,之后不久又迁出4.2万个,这样将近30万个劳动岗位迁走了。与此同时,新城企业由原来的800多家,增加到2600多家;新城的人口总数也由原来的45万增至140万左右,还是取得了很多成效。

伦敦治理雾霾的第四个成效是加强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综合治理,包括几个方面,第一就是实行向公共交通、步行、骑自行车等节油、无污染的出行方式转变的交通发展战略。就是我支持你公共交通,你步行也行,骑自行车也好,我支持你,包括你可能有很多优先条件,包括机动车的公共专用车道等等。

还有扩大交通限制的范围。我奖励这些无污染的出行方式,这些污染比较高的出行方式,特别是私家车的出行,我就要进行控制,包括伦敦也是最早的在市内收拥堵费,进入到一定区域你要交钱,你尽量别往市内开车。

还有就是政府也发布一些白皮书,这样,目的是什么呢?就是公告市民,就是要限制轿车数量,减少堵车和空气污染,包括原有的各大公司、公共场所的免费停车场也一律改为收费停车场。因为你要是免费的大家还是要开车,现在改成收费的,即使是公共区域,也不能再免费了,包括单位、公司楼下的停车场,也都要收费。

还有就是,加强对城市大气质量的控制管理。比如建议政府制定有关机动车尾气排放量的控制目标及实施细则。另外就是加强汽车制造业的技术改造,主要是设计生产先进的环保型汽车。包括油耗要降低,比如原来百公里是15个油,现在要降6个油,行驶相同的距离,有更少了。

伦敦治理雾霾的第五个方面的措施是多措施并举,协同治理雾霾,我们知道雾霾这个事不是一个部门造成的,是交通,也不光是工业,它是多个部门来协调,只要一个部门来做这个事,是很难达成目标的。像大伦敦议会确定了17个不同的行业机构,分别制定实施大气污染控制的各项措施。就是你这17个部门你要分头行动,不能说只有一个动,其他不动,这是不行的。

还有就是动员科研机构参与治理大气污染。科研机构的作用是什么呢?比如要对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测定,然后弄清楚到底是什么造成了空气污染,搞出一个排放的清单,然后再来研究怎么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包括仪器的改进、烟囱的设计安装及环保产品的研制等。

另外就是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共同监督治理。因为伦敦空气污染的防控和治理,也并不都是政府的功劳,英国各大高校、环保组织和媒体也都是在形成合力,全社会都是空气污染的践行者,包括经常搞一些科普行动,宣传活动,一些研讨会,专门探讨每一位居民如何从自身做起改善空气质量,就是你少开一天车,就对空气污染少一天的污染。包括主流媒体也都是对政府也都是监督非常有力,或者是哪些企业排污,媒体就会马上跟上,对它进行曝光,让你这种违规问题无处藏身。

第四,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大家知道,多种树,加强绿化是有利于吸收一些污染物的,比如2O世纪8O年代,伦敦的绿带面积达4400多平方公里,与城市总面积的比例达到了2.8:1。应该说这个比例比较高的了。我们在伦敦奥运会上也看到了,在寸土寸金的伦敦城市的中心区,还有三分之一的面积被花园、公共绿地和森林覆盖。应该说这个比例比较高,这个城市看起来也非常美丽。这是英国的首都伦敦,它来治理雾霾所形成的经验。

(二)洛杉矶雾霾治理措施与启示

第二个国外的案例是我们来看一看美国的天使城市洛杉矶,洛杉矶一提起来可能最有名的是好莱坞,但是洛杉矶也是美国的工业城市,从20世纪初就饱受大气污染的困扰。特别是1943年也发生了一个严重的事件叫“洛杉矶雾霾”事件,以及之后的“光化学烟雾”污染都是非常严重的,让洛杉矶政府和市民也是下决心采取措施根治雾霾,也形成了一系列的经验。这里也是两张图片对比一下,左侧是雾霾笼罩的洛杉矶,右侧是现在治理之后的洛杉矶的美丽景象。

洛杉矶雾霾的发展历程,其实和伦敦也是大概相似的,从20世纪初就开始发现这个问题,在1903年,厚重的工业粉尘遮天蔽日,还让广大市民误以为发生了日食。日食发生的时候大家知道,天地是一片昏暗,因为工业粉尘太厚了,都快遮住太阳了。1943年就发生了一个事件,叫“洛杉矶雾霾”事件。当日,烟雾笼罩城区,大块厚厚的烟幕降落到洛杉矶市中心,明明是白昼,却昏天黑地,能见度只到3个街区以内。当时正值酷暑,在热浪之下,“毒气”变本加厉,袭击人们的眼睛和咽喉,使人产生难以忍受的刺痛之感。当时1943年正是二战期间,美国也正在同日本作战,洛杉矶市民还以为是遭受了日方的“毒气攻击”,其实都是雾霾造成的。

1945年,二战结束了,但是洛杉矶市民对雾霾的战斗却刚刚开始。1952年,洛杉矶又发生了更严重的“光化学烟雾”,就是在1952年12月的时候,洛杉矶被这种彩色的雾所笼罩了,这种彩色的雾是“光化学烟雾”,在12月的那几天里,洛杉矶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了400多人。1955年的时候,又是发生了“光化学烟雾”,短短两天,65岁以上的老人又死亡400多人,许多人出现眼睛痛、头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也就是和伦敦相似,就是呼吸系统出现问题比较多。

洛杉矶雾霾的发生也有些地理条件,洛杉矶这个城市西面是临海的,其他三面是环山,这样就造成了它的上空形成强大的持久的逆温层,就是说污染一旦形成之后,一面是海,其他三面是山,就把大气污染给围住了。

那么洛杉矶雾霾的过程中,有一个进步就是当时在加州的一个科学家首次提出了雾霾形成与汽车尾气以及光化学反应下的气粒转化有着直接关系,并指出臭氧和非常细小的颗粒是洛杉矶雾霾的主要成分,就是说前面伦敦的主要是烟雾造成的,洛杉矶的这个,到1952年的时候,被指出汽车尾气是非常严重的一个污染源。

洛杉矶与雾霾的战斗道路也注定是漫长的,并不是说,你出台一些措施,说要治理雾霾,就一帆风顺,包括像加州政府也要求对汽车装备有一些标准,也就是说汽车制造商要形成一些新的标准,它都遭到了通用汽车、福特汽车这些美国几大汽车制造商的抵制。

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洛杉矶还是被称为美国的烟雾城。包括1970年4月22日,上千万民众在全美各地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呼吁保护环境。这一行动才让国会、立法机构开始意识到环境保护的迫切性。后来这一天被美国政府定为“地球日”。现在全球地球日的起源也就是这个原因。

洛杉矶治理雾霾的过程也是非常复杂的。早期措施,主要是40-50年代,主要是规范露天垃圾燃烧,包括你禁止你在自己家,大家知道美国好多人是单独的院子,禁止你在后院烧东西、减少工厂烟雾排放、削减炼油厂二氧化硫的排放等。

50年代以后,主要通过削减炼油厂和加油操作过程中的油气挥发,减少碳氢化合物的排放;建立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柴油货车及公共汽车采用丙烷代替柴油,因为柴油的污染也比较大,丙烷属于天然气的主场,还有减缓重污染企业的发展,特别是禁止露天焚烧垃圾;发展快速公交系统等等。

60年代主要是治理化工溶剂、垃圾填埋场有毒气体,大家知道垃圾填埋场垃圾池里的垃圾填埋以后它是产生气体的,包括热电厂的氮氧化物。

70年代主要是加油站油气回收,包括车上的催化转化装置,还有机动车强制排放检测,包括对汽油质量的控制。

80年代,主要控制6种污染物:臭氧、悬浮颗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铅。

90年代,是将重点放在了运输和市场激励措施上。

进入21世纪,也是强调颗粒物的控制,包括各个城市,各个国家对颗粒物,就是PM的认识也都是比较晚,美国也是21世纪左右加强颗粒物的控制,同时强调企业和公众的社会责任。

2011年,大家知道洛杉矶是属于加州的,加州空气污染达到不健康水平的次数比10年前大幅减少。与2000年时相比,2012年“不健康空气”水平的日子减少了约74%。1980年至2011年,加州全境的内臭氧污染都在下降;像洛杉矶空气报警次数从1970年的148次减少到2000年的0次,就是2000年我一次都没有再拉响这种报警了。就是再没有这种严重的污染,应该说洛杉矶的治理也是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洛杉矶治理雾霾有哪些经验呢?第一成立专门的空气质量管理机构,在国家层面上市美国环境保护署成立了,结束了美国没有联邦政府机构共同应对危害人体健康及破坏环境的污染物问题的局面,就是环境保护署成立了。环境保护署成立也是在1970年,美国环境保护署成立的时间也不是很早。

另外就是成立区域空气质量管理机构,实现联防联控,像洛杉矶烟雾控制局,建立了全美第一个工业污染气体排放标准和许可证制度,没有许可证你就不能排,其他类似的机构像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南海岸空气质量管理局等等都相继成立。

第二个方面是出台法规为空气污染防治提供法律保障。包括联邦政府出台的《清洁空气法》,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等等,还有州及地方政府层面的法案,包括加州通过了《加州洁净空气法》,它比联邦政府的《洁净空气法》更严格。像南海岸空气质量管理局负责制定区域空气质量管理规划和政策。洛杉矶市政府主要是制定和实施与交通有关的治理措施,配合上述各项空气质量控制规划的实施。就是从联邦政府到州政府到市政府,有一个协同工作的机制。

另外美国也是一个市场化非常发达的国家,它引入了一些市场机制,出了RECLAIM空气污染排放交易机制。目前纳入交易机制的约有300多家工厂,由南海岸空气质量管理局对其排污情况进行在线实时监测,其排放额度分配依据10多年前的估算量得出,并且每年递减,从而强制排污企业减少空气污染。排放指标在芝加哥期货市场公开挂牌交易,每年交易额10亿美元左右。这种做法对控制固定污染源较有效果。因为固定污染源就在那,跑了和尚跑不了庙,你每年都要减少,每年都要减少一定的比例,你要不减少就罚款,你要是减少的比较多,还可以挂牌交易,这个和我们现在说的碳排放市场还是相似的,但是对移动污染源的做法相对差点,因为移动污染源你可以控制。

还有就是开发空气污染治理先进技术,加州和洛杉矶,在监测空气污染方面领跑全美。1970年率先测PM10,PM这个事那个时候在全世界还没有得到那么大重视,但是美国洛杉矶已经开始测了,1980年测废气中的铅和二氧化硫的浓度;1984年测PM2.5;1990年分析PM2.5的化学成分等,这都是在全球比较领先的。

还有就是使用甲醇和天然气取代汽油,因为甲醇和天然气的污染物排放比较少。

加快发展低排放或零排放技术。这些先进技术包括燃料电池、电动汽车、零VOC涂料和溶剂、遥感、可用替代燃料的重型车辆和机车。另外资助空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研究,尤其是对儿童、运动员和呼吸系统疾病,它在空气中如果已经被污染了,怎么让它减少对他健康的影响,这也是重要的。

另外就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就是产业结构要轻量化,要发展服务业,要发展高技术制造业,现在洛杉矶的制造业基本上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大大减少了污染物排放。近年来,除了传统的电影产业,其他产业也发展迅猛,如电子、通讯、软件、生物技术、互联网和多媒体产业,替代了传统机械制造、能源和化工产品的生产,大大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另外一个洛杉矶治理雾霾的经验是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用量。前面提到,洛杉矶雾霾是第一次提出雾霾污染和机动车的排放关系非常大,所以他非常注意控制机动车的排放,大力提倡公共交通,扩建区内轻轨系统和地铁系统;在高速公路上设立两人以上车辆专用通道,如果你车里面只有一个人,你上不了这个高速公里,只能走速度比较低的,这个车里坐的人越多,就可以上高速公里,我让你走的更快,还有就是如果你驾驶新能源汽车,你就可以上那个通用车道,你要是使用传统汽车,你一个人驾就不行,在市区增设自行车车道,像原来美国这种汽车社会里面是没有自行车道的,现在为了鼓励大家骑自行车,专门设自行车道,这样你可以和自行车分流,自行车不受机动车的干扰,还有就是船舶进入洛杉矶港口后使用岸上电源,不要再你船上再烧油,还有就是设立过境运输车辆专用通道;淘汰高污染柴油车辆等。

第七个方面是做好城市规划,提倡居家节能。包括增加主要交通干道、轻轨和地铁沿线的住宅密度,因为我鼓励你坐公交、坐地铁,我一定要让沿线的人口密度比较大,方便你乘坐这些交通工具,还有就是控制郊区的无限制性扩展,因为郊区越大,你地铁不可能建的那么远,那么你就要开车,开车就要污染,所以要控制郊区的无限制性扩展,还有就是鼓励民众在工作地点附近购房,缩减上下班的距离;大力发展节能住房,修建更加密闭的屋顶和窗户,不要说让一些能源、热量跑出去了,还有更新家用供暖系统,提倡使用节能灯,支持节能家电销售等,以上就是洛杉矶治理雾霾的一些经验。

(三)巴黎雾霾治理措施与启示

我们下面接着来看国外的另一个城市治理雾霾的一些经验,也就是法国的首都巴黎,应该说巴黎跟前面我们讲的那两个城市还不太一样,那两个城市都是出现了一些标志性的大型污染事件,巴黎没有出现灾难型的大型污染问题,但是,应该说这些年来巴黎也一直被这种大型污染所困扰,给市民也带来恶劣的影响,对当地政府也提出了紧迫的要求,我们看这张图片都是巴黎铁塔,当空气有污染的时候看的是灰蒙蒙一片,而当空气质量比较好的时候,是蓝天还有喷泉看见的非常清晰。

巴黎大气污染的基本情况是什么样,主要是在 1995年6月,巴黎通过测得污染达到创纪录的7级,它的分析系数总共有十几个大气污染,到7级已经属于严重污染。

进入21世纪初以来,巴黎的空气质量时好时坏,包括他对人体的危害日益严重,包括患呼吸道疾病和其他疾病的人数明显增多。

2004年至2006年,巴黎、马赛和里昂等9个法国城市空气中PM2.5年平均浓度均超出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标准的上限。

在2013年12月,大巴黎地区连续多日大气污染指数大幅超标,成为2007年以来巴黎最为严重的污染情况。

巴黎污染跟前面提到的伦敦洛杉矶还不太一样,因为巴黎在整个法国,包括巴黎能源主要依靠核能,核能的比例非常高,所以烧煤的污染基本已被完全根治。巴黎的大气污染也并非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因为也没有太多的重工业了,那么“罪魁祸首”是过多的机动车辆。在2010年的时候巴黎机动车保有量约为500万辆,当时北京大概是480万辆,这两个城市机动车保有量是差不多的,但是巴黎一个车辆比较多,另外一些情况就是它的柴油车比例越来越高,在2002年的时候只有21%,到2012年的时候柴油车比例已经达到了63%,那么柴油车比例为什么上升,因为柴油比汽油相对还是便宜一点。

应该说巴黎在2013年的时候,整个法国有15个城市的城虚大气里的颗粒物标准超过了欧盟的上限,也面临着我们前面提高的就是欧盟超过上限的要有一个4.5亿的罚款,法国也是面临着威胁,他们对空气污染也非常重视。

巴黎治理空气污染的主要措施也是有几个方面呢,分别来介绍一下,第一个方面也是一样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在1995年严重污染之后,大家可以看到每次都是出事了才想起来立法,这个提前立法确实还是比较少的,1996年出台《防止大气污染法案》,2010年颁布了《空气质量法令》规定PM2.5和PM10值浓度上限,可吸入颗粒物1年内超标天数不得多于35天。

包括《建筑节能法规》:新申请的建筑必须符合年耗能的限制,老建筑也将逐步分批获得改造。像建筑改造,现在奥朗特总统他也做了一个承诺就是2017年以前,2017年每年要改造50万户,这样13年到15年法国政府也是计划投入,1.35亿欧元用于翻新这种家庭的供热系统。

第二个措施就是针对空气质量改善实施专门的行动计划;这些行动计划包括像颗粒减排计划,2011年法国中央政府就出台了就做《颗粒减排计划》该计划主要是打算在工业服务业,交通农业等各个领域建立这种一些列的长效机制,主要包括建立强效机制,强制机制,提高这种大气排放标准,加强工业排气标管,还有设立激励的机制,对这种环保支出施设这种税收减免抵扣,推动这种优先行动区域计划,还有强化这种宣传机制,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那么力争是到2015年使可吸入颗粒物(PM2.5)在2010年基础上再减少30%。

另外一个专门的行动计划叫做空气质量紧急计划:重点聚焦交通工具的减排问题。主要是通过激励措施,鼓励发展多种运输形式和清洁交通:包括像鼓励城市拼车,也是前面提到的,就是你像这种设立拼车的标签,根据不同类型的拼车形式,在自愿的基础上基于这种家庭用车,公共用车等颁发不同这种拼车标签,还有就是在城市周边设立拼车的服务区,配备相应的标识牌,必要的装备以及相关的服务站点,使拼车这能够更容易,更便利,更安全的进行拼车活动,拼车也不是说拼就拼的,你必须提供完善的周边服务才行,比如像北京的出租车也说可以拼车,但是你没有相关的措施大家好多人他不太拼车,自己做肯定要比别人做舒服一点,你必须有一些相关的配套才可以,

还有就是建立近距离的进入市区物流配送网、加速城市内电动车辆的推广普及、鼓励更换旧交通运输工具政策、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鼓励市民使用自行车。

那么巴黎治理空气污染的另一方面的措施也包括在大气污染严重区域,限制机动车流量;他有几个方面一是降低城市内主干道的车速,就是巴黎计划在2013年里头把这个巴黎快速道汽车行驶的限速从80公里减为70公里,针对城市内的快速通道制定道路动态环境措施,动态调节车辆限速,就是调节范围在60到70公里之间,在道路繁忙和污染严重时段,减低车辆的限速,还有在污染严重时,进一步严格车辆使用的限制措施,比如说你可能限制使用不让你开了,也可能由原来一天延长至3到4天,就是污染太严重了,大家干脆别开了,还有就是根据车辆污染程度在室内采取有差别这种停车收位标准,比如你电动车我就不收你停车费,免费停放,那你要是提高这种被付费停车的罚款标准,你要是不好好付费,我可以罚你的钱。第五是联合地方政府根据车辆污染排放量确定车辆的分地标准,并且制定各个城市的交通政策,就是不同的车辆排放不一样,比如说你是大排量的你可能将来收费都要贵。

还有就是减少工业,居民生活燃料的排放,还有就是采用车辆税收的调节手段来改善空气质量,另外就是采取积极行动,增加宣传和交流力度,改变公众一些污染环境的日常行为习惯。就是因为这个事污染也是污染广大公众,广大公众都要行动起来。

另外一个计划就是空气保护计划,这有一些类似的东西也是减低城市内快速道限速,减低一些燃料机器的排放罚值,强化对工业污染物的检查力度等等。

那么巴黎治理大气污染的主要措施第三个方面就是加强对巴黎地区PM2.5排放的科学研究与监测,那么在2011年的时候,在法国科学院大气系统实验室的主持下,在多个国家的参与下,这个法国的团队对巴黎地区PM2.5的情况进行综合研究,利用多种手段定量一次和二次污染的这种分析,重新整理了巴黎PM2.5的排放源清单。这是全球首次以中纬度发达国家大都市PM2.5为研究对象的系统研究工作。应该说为巴黎的这种大气污染的治理工作了可信的科学依据,因为你要治理大气污染,你首先要搞明白谁在污染我,这些污染物都是哪来的,把这个搞清楚了你才能开展治理。

目前像巴黎大区共有50个自动的空气检测站点,还有大量可移动的检查仪,所有的检测结果一律都是6小时内公开发布,不像公共做任何的隐瞒。

第四个方面跟前面稍微有一点重复的就是还是提倡并且支持巴黎这种低碳出行,包括开辟自行车车道,提倡人们骑自行车,推行“自行车城市”计划,为市民提供几乎免费的自行车租赁服务;就是说你这个城市你到处都能找到自行车,然后把这个自行车归还,也都很方便无论是借自行车还是归还自行车都非常方便,还有就是开展无车日的活动,今天大家都不开车,就是无车日活动,还有拓展地铁和增开公共汽车线路。

那么通过这种综合治理,应该说从02年到12年巴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都有所下降,空气质量得到了改善,但是巴黎跟前面一些城市还是不一样的,这种雾霾天气还是不时地侵袭,他既没有特别的严重,也没有脱离雾霾天气,上面是法国巴黎的一个简单情况,因为巴黎跟我们前面讲的一些城市不太一样就是说他既没有特别严重,也没有脱离,所以他的治理措施相对其他地区来说,前面讲到的洛杉矶就没有那么详细。

(四)德国鲁尔工业区雾霾治理措施与启示

那我们再来介绍一个国外治理雾霾最后一个案列,就是德国的鲁尔,德国鲁尔应该说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地区,这个鲁尔工业区是德国的一个重工业区,原来咱们就说,咱们这个中国的东北跟这个鲁尔工业区有一定的相似的地方,鲁尔工业区应该说是在德国二战以后,作为战败国它的从新崛起,鲁尔工业区应该说是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它主要是以煤铁重工业来著称的,给当地的包括整个德国的经济快速增长都带来了巨大的贡献,但很多人根本没有意识到未经过滤的工业废气会对健康带来多么严重的后果。这个鲁尔工业区的雾霾问题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被成功治理。

鲁尔工业区的雾霾发展历程也应该是从19世纪的工业化开始就有了,大家知道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过程最早是英国,英国之后美国,美国之后德国也迅速的崛起,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德国持续了100多年几乎不加任何控制措施的废气排放过程。

那么在1962年鲁尔工业区也出现了一个雾霾事件,导致156人死亡,当时空气污染严重到什么程度,严重到汽车无法通行、呼吸感觉肺疼的程度,整个鲁尔地区昼同黑夜,树木都被煤灰粉尘染成黑色,栖息在树上的蝴蝶竟也将保护色变成黑色。为了跟周围的区域保持一致,可以看出是非常严重的。

鲁尔工业区每年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烟灰和二氧化硫,烟灰每年是150万吨烟灰和400万吨二氧化硫。最严重的时候有些地区二氧化硫浓度达5000微克/平方米。这已经是非常严重。但是也可以看到当时德国应该说是以这个环保绿色著名的一个国家。

但是我们看到当时德国认识是怎么样,当时最受企业界追捧的“环保措施”是“高烟囱”政策,即把烟囱加高到300米,降低低层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也是一种逃避的做法,就是原来这个你不是污染对公众危害比较厉害吗,那我现在把烟都升高了,污染物都进入高层了,底层的感受你就不那么强烈了,所以这也是一种逃避措施,那么当时造成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当时确实本地的污染降低了一点但是这个烟升的越高,空气流动越快,造成整个的德国其他地区和欧洲地区都收到了污染的影响,后来也促成了整个欧盟出台一些夸区域的这种治理。

那么在1985年雾霾笼罩德国鲁尔工业区,空气中SO2浓度超过了1800微克/立方米,这次是鲁尔工业区最为严重的雾霾三级警报。就是经过了20多年雾霾仍然是这么严重。

那么可以看看在1964年的时候,二氧化硫浓度平均达到206µg/m3,经过治理,到21世纪的时候有一个明显的改善,2007年浓度已经下降到8µg/m3,这已比较低了,2012年鲁尔工业区所有空气质量测量站中PM2.5年均含量最高只有21µg/m3,这也是非常低的。

那么从整个德国来看,1991年柏林出现最后一次“雾霾”事件后至今,德国再也没有拉响“雾霾警报”。就是已经得到了一个根本的治理。

那么德国的鲁尔工业区他治理雾霾是有那些经验,第一个方面也是这种持续出台和实施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那么这个鲁尔工业区,从这种德国的地理划分上他属于这个北威州的,那么1964年北威州颁布了《雾霾法令》,此外整个德国来看,治理大气污染和雾霾方面有三个里程碑式的法律,一个就是1974年的《联邦污染防治法》还有一个是1979年的这个是欧盟委员会来主导来缔结的一个叫做《关于远距离跨境大气污染的日内瓦条约》它主要是强调通过各国通过科技合作协调和控制污染物,而且每隔几年这个条约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延伸出一些新的关于控制大气污染的这种协议条款,因为管控制一个地区已经不够了,整个欧盟委员会要协调起来,一起来行动。

那么在1999年的时候欧洲这些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又签署了一个叫做《哥德堡协议》那么就是把硫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氨等主要污染物都设定在这种排气的上线,那么根据这个排放标准,到2010年德国完成二氧化硫排放减少90%,氮氧化物排放减少60%这样一个目标。

应该说截止到目前德国包括联邦政府和各州各市已经出台跟环保相关的这种法律法规有8000多部,其中相当一部分涉及到雾霾和大气污染治理。

那么现在像在德国联邦环境部相关网站上可查询到各地区甚至某企业的排放信息,这样随时接受公众监督。比方说某个企业排放超标了,公众随时都可以看到相关机构就可以让这些企业更新他的设置,如果你仍然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那么相关机构就有权让你来停止生产。

那么对鲁尔工业区来说他治理雾霾的第二个经验就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因为一方面鲁尔的煤才的差不多了,也面临一个地区本身的一个经济转型的问题那么调整结构是帮助德国鲁尔工业区摆脱雾霾的主要手段之一。鲁尔工业区兴起于19世纪中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依赖煤炭、钢铁、化学、机械制造等重化工业发展。

那么1968年的时候,鲁尔所在的北威州政府制定了一个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就做鲁尔发展纲要,也提出了很多优惠的措施,跟咱们国家招商引资有点类似,就是凡是新新技术等新兴产业,到北威州来落户的他给以大型企业投资者28%,小型企业18%这种经济补贴。

还有就是在鲁尔工业区他积极支持科研机构发展,新建和扩建高校科研机构,设立一些“技术转化中心”,这样逐渐走向高产业,高技术产业。

还有就是联合周边国家制定统一的环境治理政策;因为空气污染他是流动的,他为了防治大气污染必须要国际合作,那么鲁尔工业区的这种工业质量进一步改善,他也得益于整个欧盟和欧共体统一的这种环境政策,特别是前面提到的1979年关于远距离跨进大气污染的日日瓦条约,对欧盟欧共体他制定更严重的污染物排放的限制,不再是针对周边大气污染物的浓度,而且直接是针对废气本身,向原来提高这种加高烟筒的做法,是根本无助于解决问题的,要求企业必须配备这种过滤装置和净化设施,你才能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那1988年鲁尔工业区80%这种发电厂都安装了烟气净化设备,不符合标准的发电厂在93年之前就全部关闭了,那么在10年的时候德国把这个欧盟,关于PM2.5的规定,也引入了本国,他们本国,同时设立一个目标到2020年PM2.5的浓度要达到20微克/立方米。这应该是非常低的一个值。

另外就是德国建立空气监测网络和预警响应机制;德国联邦和各州共设有643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就密布全国,一旦某地区开始超标当地州政府就与市、区政府合作,出台措施,那么所有的空气质量检测信息都可以通过网络来查询,包括可吸入颗粒物、包括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及臭氧等具体指标,还有一个就是他可以预测未来几天的空气质量状况。这样的话就对未来的你的几天的生活,你应该怎么行动有一个指导。

那么鲁尔治理雾霾的第五个经验就是强化技术手段在雾霾治理中的作用;他制定了《空气质量控制技术指令》这样一个就是说怎么来发展一些控制一些空气质量的一些相关技术,怎么来支持技术的发展,还有积极采用先进颗粒过滤装置,你比如一些大颗粒,能把一些颗粒物给他留下过滤掉,那么2007年出台了立法补贴安装颗粒过滤装置的柴油机小汽车,就是把这种尾气,这种大颗粒的颗粒物能过滤的尽量过滤掉,还有就是支持在工业生产中利用能效高、保护大气的生产设施和相关的工艺。

那么第六个方面就是积极开展舆论宣传和环保教育;这种排放可吸入颗粒物因为是人人有份的,那么减少排放也是人人有责,就是德国非常采用一些软措施,比如呼吁民众节能减排,使用节能家电,在家里不要乱烧树叶木头,选择节能减排的采暖方式,比如说像天然气供暖等等,出行多搭乘公共交通或骑车,主动选择使用可再生能源,私家车尽量选择排量小、污染小的车辆等。尽量减少,因为生活方式这种原因造成的这种有害气体和尾流排放。

还有德国特别高度重视下一代的环保教育,向每个人宣传环保是生活习惯的理念,让肆意排污的行为没有生存的土壤。那么通过这种长期的这种持续的宣传教育,德国民众的环保关键,应该说得到了大大的增强,德国的这个联邦环境部公布的结果显示92%的德国人认为环境保护非常重要,87%的人表示由于担忧下一代的生存环境必须使自己的行为更加有利于环保,就是我不在这么干了,我要做一些有利于环保的行为,这也是德国人对环保的一个非常好的态度。

鲁尔治理雾霾的第7个经验就是通过高投入来帮助实现转型,前面提到的鲁尔工业去要从原来的重化工要转型,那么他应该说在环保和转型方面的花费是巨大的,我们来看几个数字,针对鲁尔工业去煤炭价格价格补贴1996至1998年,联邦政府给予主营煤炭业的鲁尔集团的补贴分别为104亿、97亿和85亿马克。

那时候还是用马克,还有在关闭污染企业、解决失业问题、治理污水、集中整治土地等方面也投入大量资金,推动鲁尔工业区生态和经济改造的“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尔公园”(IBA)计划,1991-2000年的120个更新项目就耗资超过800亿欧元。这应该说是非常高的投入,治雾霾工业转型没有政府的投入是很难实现的。那么第二部分我们主要是介绍了四个国家的主要城市和工业区的一些案列,包括伦敦,包括洛杉矶和巴黎鲁尔工业区。那么从这些国家的城市与雾霾作斗争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和借鉴呢。

三、对我国的启示及借鉴

第三部分我们来总结一下,对我国的一些启示和借鉴,从前面的例子我想从第一个我们就能看出来治理雾霾需要时间,需要建立一个长期治理机制;那么我们前面讲到的一些案例,包括我们没讲到我们其他了解到的案例我们能够看出来,

发达国家的案例表明,只要政府有决心,全社会行动起来,大气污染可以治理。但是一定要做好长期治理的准备。那么我们看看这个城市伦敦是52年出现这个烟雾事件,56年57年1962年又连续发生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雾日才逐渐减少,那洛杉矶,我说的都比较严重的事件,1943年就是洛杉矶的雾霾事件,那么到52年和55年又严重光化学烟雾,一直到80年代末,才基本得到治理,巴黎是1995年这种7级的严重污染,那2013年又是连续多日大幅超标,像鲁尔是1962年150人死亡的雾霾事件,1985年最为严重的雾霾3级警报,一直到1991年德国的柏林最后一次雾霾,可以看到就说雾霾是可以治理,但我们从上面的几个城市治理需要20-30年左右的时间。这个也可能看做是一个治理的规律,不可能是我们国家我们是有些后发优势,我们3年5年就可以把雾霾治理好,这是可以说是非常困难的。

我国在推动雾霾治理的过程中,也应将其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制订一个长期的治理战略、计划或方案,分阶段推动治理工作的开展。即使我们不能够过于乐观比如我们像巴黎这个污染时不时而来的,既便在治理取得一定的成效的情况下,也应该拥有有效的政策措施保障治理的可持续性。不能说就就间断了扔下了就不一个阶段性工作,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我们要做好打持久站的准备,当然我们也要信心利用我们现在更先进的技术,利用我们更好的时空条件,比如像现在我们汽油的标号,肯定比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外的发达国家要高,我们这些有利的条件充分利用起来,包括现在一些技术的开发,氪金的支撑作用,我们是有可能是在15年左右的时间把雾霾来治理好的。

那么第二部分是要分阶段有重点持续推进;这又是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我们需要重点控制的大气污染物本身污染物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比如像德国20世纪60年代主要是烟尘和这种粗尘,七八十年代主要是二氧化硫和这种氮氧化物,那么九十年代开始是臭氧,近年又开始重视PM2.5,这些污染物的变化都给雾霾治理提出不断地新的挑战,因为污染物不同,你的治理措施可能也要有一些变化,你的技术都要跟上,你像伦敦一开始是这种没尘烟的治理,主要是机动车尾气的治理现在也是PM2.5的监控这样一个阶段,最近刚刚媒体有一个新的报道,这几天是臭氧已经开始替代PM2.5成为北京空气的首要污染物,原来我们都说北京的空气污染物都说PM2.5要控制,现在臭氧又出来了。

所以我们需要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导致雾霾出现的不同污染源,分类管理,依据社会发展情况变化,采取制定(并不断修改)标准、严格监管、技术防控、信息公开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可以在道路交通、铁路、水路和航空运输、施工机械与设备、工业设备与生产流程、农业,垃圾处理等领域采取一系列综合减排措施。

那第三个方面也是前面提到的就是说一定要有国家意志体现在哪方面呢,也就是立法保障、制订战略和计划。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国家都制定了《清洁空气法》、《空气质量法》及大量的配套政策,像英国1997年开始实施《国家空气质量战略》法国前面也提到2011年出台了“颗粒减排计划”这都是一些国家意志的体现,德国北威州1970-1990年代空气行动计划在不停的变化不停地在升级,从第一版到第二版到第三版,每一个版本里头控制物不同,它的这个要求的严格程度都有些变化。

那么通过法律保障污染治理的有效实施,同时有了法律还要严格依法行政,严肃查处违法环境行为,实行严格的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都是这些国家的重要经验。就是一个是要有法可依,还有一个是有法必依。

国外在治理空气污染的过程中,针对涉及污染工业排放、能源、居住等多个领域建立了较为综合的政策体系。我国在治理雾霾污染的过程中还应在系统研究其形成机理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并完善我们治理的政策体系。那么包括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是怎么来配合这些,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那第四个方面就是要强化科技的支撑作用;那么科技有几个方面,第一个就是运用科技的手段有效控制污染源,那么首先你要搞清楚污染源是什么,列出你的排气清单,其次是针对不同的污染源进行技术攻关,我怎样来减低排放,像日本就开发了多种质量可靠具有竞争力的包括脱硫,脱硝,低排放,发动机等等,这种使用的减排技术,开发了很多有关大气污染,污染物对人体的一些独立分析技术等等,那么科技的另一方面就是要加强监测网络这种相关工作,首先你要建立你的监测底细,比如像日本实施国家和地方两级的大气污染监测网,开发这种大气污染预测系统,一个是把监测体系建好,另外一个就是把信息快速、准确地传递给公众。像洛杉矶的空气污染指数24小时,时时都可以发布,像巴黎六小时之内都可以查询,我们首先要加大这种监测网络的建设力度,像伦敦的环境监测站的数量几乎是北京的4倍还要多一点,我们北京的监测站数量还是远远不够,那你监测站的数量不够,你的监测站的数量不够,你的带点上不够,你的这个发布的数据就不够权威这些监测站我们一定要数量上要建够,然后把这个监测的数据要随时传递给公众,特别现在大家手机的应用可以通过手机应该程序快速的都可以传递给公众。

另一个就是第五个方面对我国的启示要保障充足的政府投入,广泛吸纳社会资源;治理雾霾等大气污染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投入。例如,国外在治理污染的过程中,均投入资金设立了针对污染治理的专项计划。

一些综合性的政策措施也需要资金的保障,如加强相关科技的研发、建设广泛的监测网络、推广应用更加清洁节能的产品和生活方式等等。

那我们国家在推动雾霾治理的过程中,应当保证充足的资金投入,并根据不同的治理措施,合理地利用资金的杠杆作用,就是说要撬动社会资源的投入,光靠政府投入那是不够的,像前面提到德国的投入那是几百亿欧元的投入是非常大的,只有政府投入,政府的财政也是有限的,要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包括以市场手段减少污染物排放,一些国家实行了大气排污许可证制度,包括美国的这个空气污染排放的教育计划,与企业买卖配额,利用市场机制来促进减排,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

第六个方面启示和借鉴是改善公共交通,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因为可以看到几乎每一个国家都要严控机动车相关的排放,机动车尾气已经是各国治理的重点。如法国积极发展城市轻轨和地铁等有轨公共交通网络,吸引城市居民放弃化石燃料汽车,选择更清洁的出行方式。像美国加州是制定机动车辆排放限制标准,要求所有汽车都配备这种催化转化器,减少一半的烟雾排放,只有把汽车的排放减下去了,这个相关的一些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的排放才可能真正下降。

那么在我们国家这个工作也是非常急迫,我们国家主要大城市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我们可以看到现在是北京摇号的措施,线性的措施,这种措施包括在天津广州上海杭州都开始出行这种限制机动车的措施,这可能是缓解共同拥堵,但是这个空气污染也是非常,机动车空气污染一个非常重要的来源,所以说也非常有必要控制这个机动车,一个是控制机动车的拥有量,一个是降低机动车的每年的行走距离就说你这个车开的越远,他排放越多,因此我们要积极发展公共交通,鼓励绿色出行;同时拓建自行车道,建立完善自行车租赁系统。像咱们国家原来被称为自行车王国,那么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现在我们慢慢像汽车社会来转变,我们骑自行车的人大大减少,那我们骑自行车现在来看在国外它是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我们应该把这个从新把这个骑自行车的这个方式,时尚的生活方式,理念,要从新的给他贯穿下去,

另一方面,大家开车是一种生活的改善,也是无可厚非的,那既然要开车,我们要积极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包括像北京等大城市要在坚持汽车摇号配售政策的基础上,能够对纯电驱动、混合动力汽车在摇号配售、购买补贴上予以倾斜。尽量让大家来开一种新能源汽车,减少相关的排放。

那第七个其实是就是要实施这种跨区域的治理政策措施,因为大气污染它是没有界限的,欧洲整个的地理面积跟咱们国家基本相差不多的,欧洲多个国家在1979年签署了长距离跨国界空气污染条约(LRTAP),经多次修改,该条约涉及的污染物已经覆盖了大气颗粒物及其先驱物。

2001年,欧盟通过了国家排放限额指令,限定了各成员国在2010年几种重要空气污染物排放的限额,其中包括了SO2、NOx和NH3等几种重要的大气颗粒物先驱物的排放。就说这个欧盟,整个欧洲的一些国家,已经行动起来。

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如果地方政府还是“各自为政”那么是不利于大气污染来治理的,联防联控不是空话,亟须建立这种这个区域,甚至全国一盘棋,这样一个概念。

比如在我们国家雾霾最为严重的华北地区,我们就应该建立区域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及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区域重污染预警会商和应急响应机制,开展区域联合执法,建立协作小组共享信息平台。因为这个华北我们前面最早看到的那张图是整个全球来说污染最为严重的一个地区。

我们应该以这种区域的环境容量为制约因素,充分和区域内各省区市的资源和区位优势统筹规划区域内的各城市内的功能定位,建立这种优势互补的产业布局,像咱们国家现在津这三个地区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了,我们其他的包括长三角的一些流域我们其他的一些受雾霾污染的比较严重的区域都应该建立这种类似的机制。

佟贺丰

中国科技信息所战略中心副主任

声明

本平台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

头条号:环保爱好者有大量的废气、废水技术干货,欢迎关注、转发,互相学习!谢谢

eppeople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