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乌鲁木齐6月9日电(记者团闵夫、何赫平)位于新疆西北角的伊玛民县,玉施卡拉水镇地勒夫乐村是游牧民族定居点,生长良好、美丽的红莓成为这里耀眼的风景。告别四季游牧民族,放下马鞭多年后,哈萨克斯坦牧民引进了树莓,迎接了新的挑战。

“不要种果树,河马后牧民连小麦和玉米都种不好!”根据村支书毛特克马赫兹的印象,几千年来游牧民族一直定居在山区和戈壁之间,包括砖家、草棚圈、草料田,甚至面积不小的垦区。但是,谈到种植农作物,村子里没有多少人敢夸口种植得好。

放羊种田是牧民定居后面临的挑战。包括志乐村在内,新疆各牧民定居点长期存在不务农、不擅长务农的情况。到目前为止,定居者与实际农民相比,大部分只能简单地种植小麦和玉米,种植收入有限。

“牧民的餐桌上经常有干肉、奶茶和沙丁鱼,蔬菜不多见。”毛特克马哈兹对记者说,没有吃东西的习惯,没有种菜的意识,为了让定居者发展庭院经济,村干部们必须磨嘴皮子,默默地带头。

但是定居的好处之一是村民可以随时在电视和互联网上接触到特色种植和养殖信息。“别人可以,我们为什么不可以!“长期定居后,不甘的想法逐渐萌发,各级政府鼓励脱贫致富的优惠政策逐渐激发了木业村的气息。

在网上看到有关种植越橘的信息后,大家眼前一亮。村民委员会决定派毛特克马赫兹和几名村民去青海了解详细情况。回来后,毛特克马哈兹激动地给村民们算了一笔账。越橘长大后,武当产量可以从800公斤提高到1吨,武当收入可以从6000元提高到1万元,是增加收入的好方法。

但是青海“外来户”的定居过程并不顺利,毛特克马哈兹山的计算也没有完全消除村民心中的疑虑。本来,红树莓种苗需要3.7元一棵,再加上其他种植费用,第一年每英亩需要4000多元的投资,如此高的投入使村民们走在了前面。

“虽然收入比玉米种植高得多,但毕竟村子里没有种族,种子好,卖得好,大家心里都在打鼓。村民傲慢的说法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想法。

面对大家热切而躲避的眼神,村支书毛特克马赫兹不得不带头。2017年4月,他拿出70亩地,试图种树苗。8月份,还在生长期的一些越橘结出果实,果实一下子得到消息,整个商贩们从田埂上买走了。毛特克马哈兹提前尝到了甜头,村民们的疑虑也消失了。

今年,村里号召100户村民家家户户出1亩地,扩建红莓。阿曼是这么说的。"大家都无忧无虑,担心来晚了得不到树苗。"

淅淅沥沥的细雨拖着夏天炎热的脚步,滋润着地里欣欣向荣的红莓。记者在村子里穿行,还看到了村民家前面房子后面种的苹果树、梅树。熟悉游牧生活的当地干部表示,木业村出现的果树是牧民生产生活方式变迁的证据,也是美好生活的希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