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议会经济工作会议讲话摘要

诸暨市党委书记沈志江

2021年3月5日)

今天是我来除数的第33天,正好是农历惊蛰。

俗话说“惊蛰至,雷声起”,惊蛰一到,也就意味春雷鸣动、万物复苏。当前的诸暨,同样需要一声惊雷。所以,年前我们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解放思想、开放发展”学习讨论活动,并以“周一夜学”的形式进行了专题研讨。从活动开展的情况来看,大家学习的劲头很足、讨论的氛围很好,特别是大家坚持问题导向,从诸暨现阶段的方位出发,从诸暨现代化的目标出发,深入查找当前诸暨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项,提出了许多有思考、高质量、能落地的意见建议,充分感受到大家对诸暨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工作突破的力度。诸暨在解放思想方面有着优良传统。改革开放这40多年来,我们一共开展了六次思想大讨论。

第一次是1978年,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学习讨论活动,拉开了诸暨改革开放的序幕;第二次是1984年,主题是推进农村改革,彻底打消了群众“割资本主义尾巴”的顾虑,放开手脚发展多种经营,促成了“四个轮子一起转、千家万户促翻番”的改革;第三次是1988年,开展了“认清县情、解放思想、振兴诸暨”大讨论活动,次年诸暨就实现了“撤县设市”的华丽转身;第四次是2007年人文精神大讨论;第五次是2013年,围绕“(杭州、绍兴、义乌)三棵大树参天,我们怎么办”开展的“重提木柁精神,再促跨越发展”大讨论;第六次是2017年,开展了“实干当先、奋勇争先”大讨论、大实践、大发展专题活动。

可以说,诸暨的每一个重点突破、每一次重大跨越,无不发端于思想大解放,得益于开放大发展。特别是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干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诸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始终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一些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十问”诸暨发展

围绕“解放思想、开放发展”,提出“十问”,和全市广大干部、全体市民一同思考、一块探讨、一起回答。

第一个问题:深化改革的力度够不够大,如何进一步破题?

改革无止境,发展不停步。有句话说,一个社会、一个制度如果不改革,终有一天会被革命。社会制度的变迁规律就是如此,等到矛盾积重难返,改革就会失效,最终唯有革命。诸暨是靠吃“改革饭”发展起来的。可以说,诸暨今天的发展得益于改革,未来的发展还要靠改革。过去,我们用改革这把“金钥匙”打开了发展的“大门”,形成了先发优势。但大家要清醒认识到,过去先进不代表永远先进,先发优势并不等于领先优势。诸暨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在浙江省、绍兴市的比重正在逐年降低,而且不管是经济总量还是居民收入,我们和柯桥的差距正在不断拉大、而上虞已经快要赶上来了。

所以,跳出诸暨看诸暨,我们在进步中已经落后了,必须把改革作为“关键一招”,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要红利,深入思考和研究当前诸暨发展能做什么、该做什么、率先做什么,确保改出动力、改出活力、改出效能。我们要树立“允许改革有失误、但不允许不改革”的理念,以革命的精神去研究改革、推进改革、包容改革,更加聚焦短板弱项,更加聚焦瓶颈难题,更加聚焦差距不足,集中火力,靶向发力,放开胆子想、迈开步子争,开动脑筋谋、撸起袖子干,在改革中破解难题、在改革中激发活力、在改革中重塑优势。

第二个问题:“枫桥经验”的名片够不够亮,如何进一步示范?

诸暨有很多“名片”和“招牌”,但是成色最亮、名头最响、影响最大的一定是“枫桥经验”。对诸暨而言,“枫桥经验”就是“旗帜”,无论什么时候都必须高高举起、一尘不染。

我到诸暨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和四套班子、乡镇主职一道集体赴枫桥镇瞻仰学习,表明我们“举旗护旗”的鲜明导向和政治担当。大家都知道,去年省委巡视反馈问题当中头一条就点到了“枫桥经验”,认为我们在运用“枫桥经验”化解信访矛盾上不够有力有效、存在“墙内开花墙外香”的问题。对此,大家要清醒地认识,“枫桥经验”发源于诸暨,这是天然优势,但不是固定优势。我们干得好是理所当然;我们干不好,别人要来“踢馆”,上级要来“摘匾”,想要“接盘”的大有人在。

希望大家进一步增强发源地的责任感、护旗手的使命感,进一步做好传承、坚持、创新、提升的文章,真正让“枫桥经验”在诸暨的根扎得更深、花开得更盛、果结得更多。

第三个问题:“杭绍同城”的红利够不够多,如何进一步释放?

这些年,我们把融杭接沪作为发展的战略工程来抓,应该说已经形成了共识,交通的紧密度和产业的承接率都在提高。我觉得,融杭要想明白两个问题:一是融入杭州怎么融入,二是融入杭州有什么好处。

我认为当前融杭过程中主要有三个方面值得我们思考:一是只有情况总结、缺少精准分析。二是只凭一己之力,缺少借势借力。三是“小圈”融得多,“大圈”融得少。

第四个问题:开放发展的步子够不够大,如何进一步拓展?

回顾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性变化,一部诸暨发展史就是一部诸暨人敢闯敢冒、先行先试的开放史。诸暨靠开放走到今天,也要靠开放走向未来。但是,实事求是地讲,这几年诸暨放得并不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从经济结构看,开放型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优、质量不高、后劲不足,对外开放的步伐还不够快。二是从城市文化看。三是从干部心态看,有时候习惯于“关起门来看老婆”,唯“大诸暨”自居,存在“不开放也没关系”的盲目自信。

所以,希望大家树立开放、大气、包容的胸怀和格局,跳出诸暨发展诸暨,以高水平开放倒逼高效能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五个问题:创新驱动的活力够不够强,如何进一步赋能?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过去我们常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但现在是“三年河东三年河西”,因为创新加速了区域之间的竞争态势。实事求是地讲,目前诸暨的创新活力并不强,突出反映在两个关键性指标上:

第一个指标是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也就是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这是反映区域科技创新实力最重要的核心指标,是国际通用的创新衡量标准。

第二个指标是人才引进的数量。诸暨已经到了“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的关键阶段,必须进一步增强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紧迫感,横下一条心、趟出一条路,加快把创新打造为诸暨的最硬核力量、最鲜明标识。

第六个问题:招商引资的实效够不够好,如何进一步提升?

先给大家分享一个案例:上周六的《今日浙江》刊发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山区县招商引资的成功实践——缙云招引世界顶尖企业肖特集团的主要做法与启示》。这篇文章说,全球最大的光学玻璃制造商、全球领先的特种玻璃生产商德国肖特集团2017年意向在中国投资建厂,当时缙云以及江苏的无锡、苏州、常州等地都伸出了橄榄枝,无锡、苏州、常州招商很强,可偏偏最后项目落在了大家最不看好的缙云,打破了世界顶级企业不过“杭嘉湖”的惯例。和缙云相比,不管是产业配套、区位优势还是政策优惠,应该都是我们更胜一筹,可为什么别人能引进世界级项目,我们却做不到?

第七个问题:产业转型的质效够不够高,如何进一步增效?

这些年来,诸暨牢牢抓住数字化、服务化、集群化导向,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看到,结构不优、创新不够、竞争不强等问题依然存在,产业“大而不强”的“成长烦恼”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怎么看?关键看“两只手”:一只手是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也就是存量优化的文章。我们号称是世界袜都、中国珍珠之乡,袜子年产量占全国的70%、世界的30%,淡水珍珠年产量占全国的80%、世界的70%,但说实话,大多数企业还是紧盯着原有的市场蛋糕,还是停留于原有的产品档次,还是靠拼价格去争优势,产业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另一只手是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也就是增量扩容的文章。形象点说,我们的袜子还卖几块钱一双,越城的芯片已经卖到1000美金了。所以,我们应该坚定不移地把这“两只手”抓牢抓实,坚决打消舍不得传统市场、舍不得技改投入、舍不得眼前利益“三个舍不得”的消极思想,下定决心、打破束缚,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新兴产业“小树育成林”。

第八个问题:规划引领作用够不够强,如何进一步强化?

规划是龙头。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

在我看来,了解城市规划是否科学到位,关键看三个方面:

一是辨识度。比如义乌的定位是“世界小商品之都”,城市设计也都是围绕这个定位来谋划的,体现了义乌国际化商贸元素。但诸暨这方面显然是不够的,我们要把诸暨的定位放到大都市圈去谋划,体现城市辨识度,提升城市知名度。二是前瞻性。比如现在城市东南西北中都在发展,但是说不上哪一个是真正的城市核心区块。三是品质感。总的感受是,缺少城市地标性建筑,让人眼前一亮的景观设施、街道建筑不够多,城市个性、城市气质不够鲜明。希望大家认真思考、深入研究。

第九个问题:干部的能力作风够不够好,如何进一步提升?

诸暨的干部一直以来都以敢闯敢拼、直爽大气而著称,重实干、能担当、善攻坚也一直是诸暨干部的标签。但是,近年来诸暨干部队伍建设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苗头和倾向。

比如有的干部争先意识不够强,也察觉到了“标兵渐远、追兵渐近”的态势,但工作中依然不紧不慢、不慌不忙,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缺少“狼来了”的危机感。比如有的干部进取意识不够强,还残留“大诸暨”的盲目自信,习惯于躺在功劳簿上、睡在安乐窝里,看摊守业、激情消退。比如有的干部担当意识不够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碰到问题绕着走,遇到矛盾往上推。比如有的干部创新意识不够强,习惯于按老眼光看问题、凭老经验办事情,穿新鞋走老路,拿新瓶装旧酒,不求变通,不善变通,不敢变通。

这些问题,大多数是个性问题、局部问题,但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第十个问题:老百姓的获得感够不够强,如何进一步提高?

今年7月份,中央就要正式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总书记强调,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所以,现在已经到了“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的时候,但我们民生领域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依然存在。

比如公共服务方面,普惠有余但优质不足。比如城市文明方面,虽然创成了全国文明城市,但很多细节上显得并不文明。接下来我们要在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的基础上,向着高质量、高水平、高效能的目标去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希望大家静下心来、深入研究,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几个“怎么办”,进一步掀起“头脑风暴”,开展“思想洗礼”,从而扫清诸暨前进路上的藩篱,切实以问题大解决推动工作大提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