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革命遗址,听红色故事,尽情讲述收获体验。6月11日至15日,100名在陕西高校学习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前往延安,开展以“弘扬青春,梦想延安”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从2015年起,陕西省民宗委立足省内实际,联合省委教育工委,组织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回延安”,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断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增进“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同学们在延川县梁家河村听现场授课。 陕西省民宗委供图

今年的活动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来自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西安邮电大学、延安大学等高校的100名大学生,背着书包,提着马扎,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和枣园、杨家岭、南泥湾、宝塔山等革命旧址,聆听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的革命故事,近距离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是在什么样的条件和环境下,最终取得革命胜利的光辉历史。

同学们边走、边学、边思、边悟,在历史发生地感悟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一幅幅老照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段段闪耀着革命光辉的往事,生动地展现了延安时期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通过讲解员生动详实的讲解,学生们接受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对延安精神有了深刻认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学生们不时驻足端详,陷入沉思。

“中国共产党人这一路走来的艰难困苦,应该被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铭记于心。”长安大学维吾尔族学生艾迪拜·艾迪汗说,能过上现在的幸福生活全靠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我们少数民族学生就如同向日葵,党和祖国就像太阳,我们在阳光的照耀下茁壮成长。

上世纪60年代末,习近平等一批来自北京的知青到延川县梁家河村插队,住窑洞、睡土炕,打坝挑粪、修公路,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岁月。

为了让学生牢记知青的艰苦奋斗精神,今年的教育实践活动专门安排了延安干部学院的教师,结合“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追寻领袖足迹,牢记初心使命”“重温入党誓词,回首党员初心”等主题现场授课。授课注重突出党史学习教育的引领作用,坚定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

为了促进各民族学生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参加活动的学生同延安大学的学生进行了联谊交流活动。活动现场,国旗飘飘,气氛活跃,各民族同学们亲如一家。大家纷纷表示,要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民族团结的践行者,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拥抱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据悉,结合现场参观学习和专题授课,此次延安教育实践活动还开展了谈心得、写体会和交流发言等活动,引导大学生有所思、有所悟,从思和悟中提升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深刻理解,升华爱国主义思想境界,凝聚民族团结的力量。

西安理工大学蒙古族学生图尔汗比说:“5天的学习和实践,让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懂得了中国的强大是革命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也让我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作为一名党员,我一定会努力学习,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实际行动中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

“一次延安行,一生延安情。”7年来,陕西已有50所高校、37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参加了延安教育实践活动。在这一活动的示范带动下,陕西有关高校和民族班把红色革命教育纳入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划,先后组织400批次、万余人次的学生赴延安等地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学生心灵深处。

“希望大家通过延安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五个认同’,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民族团结进步的火种。”陕西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主任王爱民,对参加活动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提出殷切期望。(中国民族报记者 李晓东)

来源: 中国民族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