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迪评论说:

380TSI、45TFSI、28T、380THP,汽车“屁股”上常见的标志,你真的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里有不少汽车公司的悉心关怀。

都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但越是熟悉有时候反而越陌生,毕竟很多时候你都会选择性忽略。今天小百弟要和各位谈的就是这样一个常见,但你并不一定明白的东西——汽车尾标。

细心观察的童鞋会发现,很多汽车(包括SUV)的“屁股”后面会有品牌(比如宝马、奔驰)、车型名称(如Q5、2000)以及动力类型(如1.5T、2.0T、V6)。今天我们说其中的一种:动力标识。

▼常见的汽车尾标

汽车尾标上的数字是什么

从90年代起,汽车就开始把发动机排量标在车尾了,旁人看了一目了然。小百弟小时候也从尾标了解了不少车的发动机排量,甚至通过尾标排量大小来判断车的好坏。

例如早年的桑塔纳,尾标上就有1.8的字样,这表示当年的这款车使用的是1.8L发动机。

▼早期汽车尾部仅有数字

大众旗下的高端品牌奥迪也采用了同样的命名规则,例如进入中国市场后生产的第一款车奥迪100。当年有2.0、2.2E和2.6E的尾部标识。后来的奥迪200还有1.8T和2.4,从尾标就能看出发动机的进步。

▼国外版奥迪100尾部有2.3E字样

▼奥迪200尾标有2.4字样

除了直接标排量的,还有把排量隐在车系名中的,例如宝马和奔驰。1975年的第一代宝马3系两门版,汽车尾标为“320”。其中“3”指的就是3系,“20”指的是该车使用了2.0L直列4缸发动机。2002款奔驰S级轿车尾标为“S500 4MATIC”,它代表着该车使用了5.0 V8发动机,并搭载了四驱驱动系统。

▼第一代宝马3系尾标上的320

▼2002款奔驰S500尾标

以上这些直接标发动机排量的尾标,对正在进入汽车社会的国人产生了深远影响,很多人看到一款车会特意绕到尾部看一眼尾标。因为同一个车型的不同车款在外观上没有多大差别,可因为动力系统不同就能差出几倍的价格。再加上中国人的虚荣心,社会上还出现了私改尾标的风潮。比如将730改个760,3.0改个6.0,1.8后面粘个“T”等等,可见一个小小的尾标却承载了车主的脸面。

▼私改尾标在某个时期非常盛行

但现在我们看到的汽车尾标,特别是大众、奥迪,都已经摒弃了之前使用的以发动机排量命名的方式,取而代之的让很多人一头雾水的数字+字母,这又该如何解读呢?

车企要玩新套路,得从改尾标开始

尾标规则变化,首先起源于车界颇有影响力的大众,大约在2011年左右,大众陆续取消了数字排量尾标,在车尾只有TSI字样,这是为什么呢?稍作思考,你就会发现改尾标是与1.4T发动机装车同步进行的。

▼大众1.4T EA111发动机

前面已经提到,如果你花十几万买一台车,车尾标个1.4T,其实有没有“T”不重要,光这个1.4就让好面子的中国人受不了,毕竟之前写1.4的都是Polo那种小车,所以大众干脆取消了数字,这样1.4T车主们就不郁闷了。

▼毕竟1.4之前用在这种小车上

但没有数字怎么标识不同排量的发动机呢?“聪明”的大众用带颜色的字母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中,只有一个“I”标红的为1.4T发动机,“SI”两个字母标红代表1.8T发动机,而“TSI”三个字母全部标红则代表2.0T发动机。

▼老款途观尾部标识

这样买1.4T车型的人就保住了面子,但买2.0T的车主就不爽了:“劳资多花了10万块钱,在外观上就和他们差了两个红字?!这谁能一眼看出来啊!”所以这种标识方法并没能长久延续下来。于是在2016年左右,大众开始使用了全新的“扭矩范围”尾标。

但新的标识方法其实也不单单是为了这些好面子的车主,本质上也是为了掩饰车企自身的“偷鸡”行为。

车企的钱越挣越多,但在研发投入上则越来越吝啬,大概是因为人一旦变富就害怕失去。开发新型发动机的成本太高,给同一车系配好几种发动机很不划算,而用户的要求又越来越多,为了让一个车系同时拥有巨大的售价跨度,覆盖尽可能多的潜在用户,又不用给它开发多种新发动机增加生产成本,怎么办?

一款发动机调出多种动力输出就行了啊!可这样一来,如果尾标还是标排量就穿帮了。30万的2.0T和40万的2.0T尾标一样,那多花10万的车主肯定“炸毛”啊!

所以“聪明”的大众又想出了一种新方法:用扭矩范围作为尾标。1.4T标为230TSI、280TSI,数字越大,面子越足。不懂车的人用老方法看尾标下巴得掉地上,280TSI,280升的排量吗?别说坦克,喷气机都抵不上吧。

▼大众汽车尾标命名规则

再说奥迪,作为大众的亲儿子,当然是跟着“爸爸”的脚步走啊。于是我们可以从现款奥迪屁股后面看到诸如30TFSI,45TFSI等等。当然了,奥迪作为豪华品牌,不能照抄大众的套路。于是那些30、45什么的就不像大众一般指代扭矩范围,而是奥迪重新定义的“G值”(加速性能),用来表现车型的整体加速能力,数字越大,加速也快。

G值的计算方式为:根据0-100km/h加速时间计算车辆的加速度,并与重力加速度进行比较,再乘以100,得出的数值四舍五入后得到一个两位数的数字即可。其公式为:100000/3600/百公里加速时间(秒)×100(取整)。

以2012款奥迪A4L 40TFSI(155kW)为例,其百公里加速时间为7.3S。套用计算公式即为10000/3600/7.3,得到0.3883,再乘以100为38.83,四舍五入即为40。也就是说40 TFSI就是如此得来的。明白了吗,很简单有木有(手动狗头)。

▼很简单的,一点儿也不难

虽然奥迪官方一直没有对这种说法公开表态,但也没有公开反对不是。下回再看到奥迪尾部的这些数字,不要再往排量上联系了,毕竟它只是一个加速值。当然,有经验的人还是能够通过这些数字看出汽车排量大小,以奥迪新款A4L为例,30TFSI就是1.8T,35TFSI就是低功率的2.0T,40TFSI就是高功率的2.0T。

▼2.0T高功率版奥迪A4L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各位童靴明白没有,没明白也很正常,毕竟闹不明白正是车企想要实现的效果。

别以为只有大众会这么干,这样的“高招”一出,顿时赢得了一众汽车厂商的芳心,大家纷纷效仿。连奔驰、宝马尾标都变了味道。

你以为奔驰的C180、C200、C300、E200、E300使用了3款发动机?其实它们用的都是2.0T!你以为宝马的320、330、525、530也使用了不同的发动机?其实它们也都是2.0T。

▼以下两款不同级别的奔驰(上:C级,下:E级)用的都是2.0T发动机

所以现在老的经验已经不管用了,如果你不是特别了解一款车,只看尾标根本不会知道它用的是哪款发动机。想同级车横向比较?那还是去查阅参数表吧。

数字旁的字母是什么

前面说了这么多,终于将尾标上的数字含义说的差不多了,细心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数字旁边还有字母呢?那又是什么意思呢,小百弟顺道就给大家捋捋。

先说大众,自然吸气时代,大众的很多车的尾标数字后面并无英文字母。但在某些特殊的车型上,比如老款捷达身上,我们就能看到诸如CL、GL、等英文字母。其实它们是指不同配置的车款,CL是指“装备化油器发动机的基本型捷达”;GL是指“装备化油器发动机、电动门窗、金属漆的豪华型捷达”,诸如此类。当然这种老旧的命名规则,大众早就已经摒弃不用。

▼老款捷达身上出现的特殊英文符号

进入到涡轮增压年代,大众尾标也便出现了“TSI”的字样。在国外,TSI代表的是机械+涡轮双增压(T)和分层直喷技术(SI)。但因为国内燃油质量不高,达不到分层喷射的技术要求,因此TSI在国内特指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发动机,S嘛…..当个装饰吧。

▼大众使用的TSI发动机

而奥迪的TFSI对比大众的TSI只不过多了一个“F",TFSI其实是由“T”(涡轮增压)+“FSI”(燃油分层喷射,F为燃油的意思)组成,其实它们和大众的动机完全一样,都是同一条生产线上下来的。

再说奔驰和宝马。相比于大众,这两位可以说是足够“懒惰”,后面的英文字母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不过凡事总有例外,早期的奔驰也有特殊的尾标标识,比如1972年生产的奔驰第五代S级轿车尾部标有“450SEL”的字样。SEL曾用在W126系列的部分车型上,其中S是车系,E是电子燃油喷射系统,L当然就是我们熟悉的加长喽,现在我们常见的奔驰E200L、S300L等等,都是加长版。

▼1972年奔驰S级轿车后面的450SEL字样

至于宝马,可说的点并不多,它的命名方式为:车型系列+车型发动机编号+是否加长+发动机类型。以宝马540Li为例,其中L就是加长,i则由从前代表电喷汽油机衍生为代表汽油发动机。

▼宝马540L尾标

特殊的尾标

当然, 也有很多车企开创了更多的命名方式,例如通用别克昂科威就有28T、20T的标识。乖乖嘞,28T,这是要起飞的节奏啊。其实28T对应的不过是2.0T 发动机,20T 对应的自然是1.5T发动机了。

▼别克昂科威28T版实际搭载2.0T发动机

而东风标致则使用了另外一套命名规则,在全新的4008、5008身上,出现有380THP的字样。其中“3”指代的是第三代发动机,“80”指的是车型扭矩的后两位,THP是TurboHigh Performance的缩写。380THP对应的是1.8T发动机,350THP对应的是1.6T,230THP对应的则是1.2T。

▼380THP对应的是1.8T发动机

当然,汽车尾标的命名方式不仅限于此,今天小百弟不过是从动力标识方面和大家谈了一些常见的案例。本期到此就接近尾声,下期小百弟会从发动机的特殊技术、汽车驱动类型和一些特殊的标识几个方面来和大家谈谈另外一些常见但深有含义的尾标。

我们下期见!

-END-

更多新鲜、热点资讯

请关注SUV大百科

替换高清大图

获取更多一手SUV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