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今年年初的裁员动向后,宝能汽车最近再次公布了裁员计划。

有宝能汽车内部人士向媒体透露,公司今年以来的第二批裁员计划自7月22日开始,裁员规模比年初更大,汽车板块已经由年前的23000人裁到8400人左右,裁员比例超过65%,其中直营、采购等部门成为“重灾区”。除此之外,宝能汽车位于江苏昆山、云南昆明和陕西西安的制造基地处于施工中断状态。

业内人士表示,尽管这家公司四处建厂和收购资产,招募车企高管和研发人才,但目前能看到的成果少之又少,甚至有“借造车口号、行拿地之实”的嫌疑。

大举进军造车

宝能集团以浩大的声势跨界造车,曾一度成为新造车势力中引人关注一股力量。

2017年3月,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正式进军汽车产业,成立宝能汽车集团,作为旗下整车资源聚合和业务发展的平台。据官方介绍,宝能汽车将以智能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为核心,打造覆盖技术研发、整车制造、核心零部件研发和制造、仓储运输、汽车销售、汽车出行、汽车金融与后市场服务等汽车全产业链生态圈。

同年10月和12月,宝能集团立即启动产能建设,先与杭州市富阳区签订项目合作框架协议,计划投资140亿元开展年产能3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建设,此后又在广州开始动工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其首期规划产能50万辆新能源汽车及相关配套项目。

2017年年底,宝能集团作为战略投资方入股奇瑞汽车旗下观致品牌。2018年1月,观致的外方母公司Kenon Holdings( 以色列量子公司母公司)正式发布公告称,宝能集团斥资66.3亿元,成为观致品牌的控股股东。此次增资后,观致汽车的股东结构变为宝能持股51%,奇瑞持股25%,量子公司持股24%。

通过收购观致汽车股份,宝能汽车正式获得生产资质,开始布局造车市场。

观致汽车2018年经销商大会上,宝能集团董事长姚振华曾对外宣称:宝能集团进军汽车产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行动,一经启动便会坚定不移,真抓实干。并且宣布将在往后五年时间里,每年向观致汽车投资100亿元用于新车研发,发力新能源和智能网联,计划2022年推出26款新车型。

自2017年收购观致汽车之后,2018年观致汽车销量增长至6.3万辆,同比增幅超过300%。然而,依靠B端客户订单的观致汽车无法在后续维持高销量表现,在2019年迅速跌至2.6万辆,2020年仅为1.26万辆。2019年期间,还有经销商因“被观致汽车拖欠款项”、厂家销售政策混乱导致经营恶化,联合进行维权。

时至今日,先不论宝能集团向观致汽车投资的研发费用是多少,截止目前,宝能汽车仅有一款MILE 1电动概念车进行过发布,曾规划的GX16项目同样遭遇“难产”,而这些所谓的新产品规划还是建立在获得观致造车技术的基础上,宝能汽车想要计划在2022年推出26款新车型,显然有些不切实际。

即便是在产品研发、产品落地等项目中迟迟得不到推进,但宝能汽车并未被这些“消极表现”打败,反而有“愈挫愈勇”之势。一方面持续为观致品牌打造形象。另一方面继续进行市场布局,2019年12月,宝能集团旗下的深圳前海锐致投资有限公司收购长安标致雪铁龙公司资产,为标致雪铁龙旗下的DS品牌提供代工。

2020年5月,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信息显示,长安标致雪铁龙汽车有限公司(简称“长安PSA”)正式变更为深圳市宝能汽车有限公司,这也意味着宝能收购长安PSA的交易正式落定。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收购并不包含DS品牌,未来DS品牌在华的销售、运营和管理仍由PSA集团负责。

2020年11月,宝能西安基地正式建成,规划产能高达100万辆(第一期产能50万辆),并实现了自主研发的新能源xEV平台首车下线。据称,xEV平台具备可延展性,可实现纯电动汽车、插电混动汽车、增程电动汽车等多种动力车型生产。现实情况是,宝能汽车西安基地面临“无车可产”的窘况,而紧邻基地旁的“宝能创智国际”房地产项目却正常营业。

西安基地是宝能汽车集团第三个投产的整车制造基地,也是宝能第一个自建并投产的全工艺整车制造基地。宝能方面表示,继江苏常熟观致制造基地、深圳宝能汽车制造基地(原长安PSA制造基地)之后,将助力宝能“整车+零部件+出行服务”全产业链布局的落地。按照计划,广州、贵阳、昆明、昆山等生产基地也将陆续建成投产。

除收购资产、扩建产能以外,宝能汽车广泛网罗车企高管,包括前日产-雷诺联盟全球新能源总监矢岛和男加盟宝能出任观致CEO,前日产-雷诺联盟车辆互联互通技术全球总监长原巨树担任观致首席运营官,前日产执行董事兼日产全球电动车电池事业部本部长大谷俊明任宝能汽车常务副总裁和深圳鸿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原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经营管理委员会成员、采购公司总经理管宇担任宝能汽车集团常务副总裁。通过大批的人才引进,宝能汽车期望借此补齐在汽车管理经验、工程技术能力、销售服务等方面的短板,形成竞争力。而新的团队能否助力宝能在汽车版图中博得一席之地,显然时间成本成为衡量宝能汽车团队的关键。

研发层面,宝能汽车集团实施1+N模式,即1个全球研发总部(深圳研究院),以及西安、广州、深圳、上海四个研究院,开发了三大平台、在研数十款产品,覆盖各类车型。此外,宝能汽车还成立了前海七剑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包括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领域的研发。零部件研发方面,宝能还宣称在日本成立了电池和新能源研发中心,后续还将成立德国工程中心、美国前瞻技术中心、意大利造型中心。宝能汽车集团常务副总裁大谷俊明在去年11月曾表示,集团的研发人员已经达到3000人左右。

进入2021年,宝能汽车高调对各线业务定下目标:其中观致品牌将有5款车型发布和上市,包括一款全新A+级轿车,两款增程式电动车型,以及两款SUV观致5S、观致7的年款车型。豪华汽车生产能力方面,宝能汽车通过收购长安PSA为法国高端品牌DS进行代工。此外,宝能还筹划在年内发布并开售一款对标特斯拉、蔚来的高端新能源品牌以及首款纯电动车型。

然而,宝能汽车这一系列“高调操作”仅停留在规划阶段,所有产品并未落地。如今,却又传出宝能汽车工厂停产、拖欠款项和员工离职的负面传闻,处于“舆论危险”境地的宝能如何救场至今未有答案。

打着造车旗号的“圈地”

没有共享出行客户订单支撑的观致品牌,首先“现出原形”。

2020年8月,观致品牌推出自宝能汽车控股以来的首款战略车型——SUV观致7。作为宝能“全面开启汽车智造”和“赋能观致”的关键成果,这家跨界造车的公司显然对新车的市场表现寄予厚望。

但据乘联会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观致汽车累计销量仅为4380辆,产量更是不足2000辆。在汽车轮胎和质量投诉网站中,观致车主因厂家零件短缺无法进行车辆维修、服务承诺不兑现的投诉信息更是层出不穷。

据媒体报道,观致汽车因为拖欠员工工资和供应商款项等原因,截至今年上半年常熟工厂没有排产计划,整个供应商采购、制造设备都处于停摆状态,大量员工离职流失。

拖欠员工薪资的同时,观致汽车还大量拖欠供应商款项。据天眼查信息显示,观致汽车有限公司在近期新增加了多条被执行人信息和法律诉讼信息。7月31日,原告芜湖伯特利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向法院提出财产保全申请,要求依法对观致汽车有限公司的财产在850万元范围内采取查封、冻结、扣押等财产保全措施。截至8月16日,观致汽车目前存在5条被执行人案件,被执行总金额达到近600万元。

观致汽车未能站稳脚跟,甚至逐渐落入边缘,宝能汽车集团也因资金问题陷入停摆。

2020年7月,有媒体探访宝能汽车位于江苏昆山和云南昆明的制造基地发现,由于资金问题,两个基地均处于停止施工的状态。另一座落成的西安制造基地,同样由于资金没有到位,未能进行实质性投产。

因断缴社保和拖欠薪资,宝能汽车被传闻有大批员工离职。有媒体报道,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宝能就缓交员工的社保和公积金,以及拖欠供应商款项。2021年春节前后,有传闻显示,宝能集团各大板块已经开始裁员,裁员比例20%~30%。同时,宝能物流2021年年终奖取消了,宝能集团各板块下所有员工的社保已停缴。不过宝能汽车方面对此回应称,网络上关于宝能大规模裁员、停发年终奖等信息并不属实。

2021年7月,“未来汽车日报”报道称,宝能正在启动第二批裁员计划,裁员规模将更甚于年初。以汽车板块为例,已经从年前的23000人左右裁到了现在的8400人左右,裁员比例超过了65%,其中直营店成为裁员“重灾区”。

值得一提的是,宝能四处拿地建厂的做法还引起了监管机构的注意。2020年11月,一则由国家发展改委产业发展司盖章的《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及项目情况调查的通知》的文件流出,拟对全国范围内的新能源汽车投资项目进行摸底调查,要求各地上报所属地区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建设进展和运营情况,更是直接点名宝能汽车,要求地方详细调查其汽车投资项目情况。

如今2021年时间已经过去大半,观致汽车推出新车型以及宝能筹划发布高端电动车型的计划迟迟没有最新进展,但在地产领域却发展的如火如荼。

公开信息显示,2017年-2019年期间,宝能集团先后在广州、贵阳、昆明、昆山、西安等5个城市拿下了13宗地产,并规划了广州、杭州、昆明、西咸新区4个造车基地。在上述城市地产中,宝能集团能够获得至少15000亩地左右。

如此庞大的地产规模是什么样的概念呢?拿特斯拉上海工厂面积来对比或许更加直观,特斯拉上海工厂的面积大约为1200亩左右,宝能汽车拿下的面积是特斯拉上海工厂的10倍之多。

此外,在产能方面,按照宝能汽车规划来看,总年产能可达330万辆,但实际上年产能仅有35万台,其中包括观致常熟工厂15万辆和深圳工厂20万辆年产能,这与特斯拉上海工厂年产能45万辆相比,相去甚远。就这样,新车尚未落地、市场销量低迷、产能虚空的宝能汽车,为自己圈出了“宝能房地产新版图”。

一名汽车行业分析师向财经网汽车表示,从宝能踏足汽车领域的举动来看,可以说是“雷声大雨点小”。尽管这家公司四处建厂和收购资产,招募车企高管和研发人才,但目前能看到的成果少之又少,甚至有“借造车口号、行拿地之实”的嫌疑。在此过程中,宝能往往更看重投资和声势,却对技术研发和市场销售没有给予应有重视,也没有尊重汽车行业的客观规律。在面临内部员工流失、外部供应商和经销商维权、观致汽车销售失利的诸多问题下,可以说宝能汽车已经处于危险的境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