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文志原是隋唐长安黄城以西中文“纯疑问”。变更唐时,将养殖三门洞改为砖拱式龙门洞,位置也稍微向南移动。

明洪武初,四外建有瓮城,并分别在内城、瓮城上建有正楼、箭楼二重。

崇祯九年(1636年),陕西巡抚孙传庭于瓮城外加筑月城,月城上筑闸楼,并改原过护城壕之固定桥为吊桥。

民国初年,因于护城壕上架设桥梁,拆除闸楼及吊桥、月城,现已无存。安定门箭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后经历代多次修葺改建,沿袭至今。

安定门门洞,现已不再承担城市交通作用。1987年,修复两侧豁口,各砌三个券洞,供车辆行人通行。

西门瓮城还保存有一口古井,号称西门大井,是西安城中最珍罕的甜水井,其井水之丰,似乎取之不竭,曾供应半个西安城。

西门大井建于康熙(公元1662年—公元1722年)时,应享誊300年了吧!相传当时地方上的善长仁翁在官方备案允许下,邀“善识水脉之匠”全城勘察选址打出的。

这井口位于瓮城东墙根,直径足有六尺,井深约五六丈。上置大型十字井架,四个木辘轳双索升降,八个大桶昼夜提吊井水。

这口井的水不但水质甘甜,遇旱不枯。而且因水量丰沛,如龙口海眼,当时西安人就称其为“龙口”“海眼”。

数百年来一直为“官井”,亦即公用水井。有资料显示,西门甜水井,并非一眼,原来共有四眼。

淸朝道光年间长安县令胡兴仁还在大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刻有“井养无穷”四个大字。

西城墙内由西南城角至玉祥门有一段顺城巷,它曾是西安城里最偏僻的角落,分别被称为南马道巷和北马道巷。

它们得名于明清时期是个跑马的巷子,时护城的卫士们天天骑马绕城过往。现在走在那里,总是让人不经意地去搜寻这里曾回荡的“嗒嗒”马蹄声。

在西安,顺城巷好似一串美丽的项链,环绕在城墙的内侧。位于西门里的南马道巷和北马道巷就是这项链的一段。

其中,南马道巷指西南城角至西门的这段顺城巷,长六七百米;北马道巷指西门至玉祥门的这段顺城巷,长一千米左右。

南、北马道巷,是人们进入西安城西门见到的第一条南北街道,却少有人知道,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长安城,它们的雏形就已经形成,它们曾是皇城内五条南北纵街之一。

宋代《长安志》中有记载,唐皇城内的街道排列是“横七纵五”,即东西向街道七条,南北向街道五条。

西安地名专家葛慧老先生说,这五条纵街中,有三条位于城中的中部位置,分别直通南城墙的含光门、朱雀门、安上门(今南门永宁门处),最边的两条分别位于皇城的东西城墙内侧,即东、西顺城路。唐皇城的西城墙,就是今西安城玉祥门向南的城墙,所以皇城西城墙内侧的这条纵街,就是今天南、北马道巷所在。

唐皇城内的顺城巷不仅端直整齐,而且非常宽敞。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张永禄教授在《西安古城墙》中介绍说,《唐两京城坊考·皇城》有记载:“皇城各街,皆广百步”,这里的步是古时候的长度单位,百步约为147米。由此可见,当时顺城西路的宽度远比现在的马道巷宽。

南、北马道巷不仅是今天西安城墙西门内第一条南北街巷,也是千余年前唐长安皇城西大门里的第一条南北大道。

在唐皇城设置中,今北马道巷路东,由北往南,依次是主管国家重要土木工程营建的机关将作监和中央最高审判机关大理寺;而今南马道巷路东由北往南,依次是骅骝马坊和掌管祠祀、社稷、祈祷等事务的郊社署。

唐末后,昔日的皇城变为百姓居住的居民区,马道也随之住了人家。宋代时,今南马道巷被称为西城巷。

到了元代,骆天骧《类编长安志》说,马道巷北段被称为掖庭街。葛慧老先生介绍,这是因为那里和唐掖庭宫的渊源。

根据唐城考古勘测资料,今北马道巷北口至联盟巷这片,在唐代曾是掖庭宫附近区域。掖庭宫为宫女居住区,也是内侍省的所在地。

马道巷得名于明代。明初,府城东扩,没有受到影响的西城墙和它的顺城巷被很好地保留下来,因为巷子临近城墙的登城马道,所以得名。后又以西门为界,分为南、北马道巷。

南马道巷的登城马道在巷子南头的西南城角处,北马道巷的登城马道在巷子中段。

登城马道,在古代具有军事意义,是守城骑兵与步兵上下城墙的坡道,不管是和平时期的日常城池防守,还是有紧急军事行动的战争时期,骑兵步兵均可迅速从马道登上城墙。

马道的旁边砌有护墙,底下坡道口有门栅,大门是朱漆,称“红大门”,有驻兵防守。

如今,我们在南马道巷南段和北马道巷中部,可以看到这两处很好保留着的登城马道。只不过经过了岁月洗礼,现在的登城马道失去了原来的军事意义,成为了游客上城墙观光的登城通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