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专业评价】在人们眼里,中低端微面或轻型公交车型永远是人们跑得快的致富高手。

怎样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的满足配送需求、且尽量将燃料经济性控制在最低的范围内?是这类车主最为关注的问题,毕竟“省到的就是赚到的”。而今天我们要测试的长安轻型车睿行CNG车型,就主要满足了大空间、低燃料消耗这两大特点。那么,具体它的表现如何呢?我们就去检验一下。

先前,我们已经对睿行的汽油版车型进行过测试。这次我们测试的车型为长安轻型车睿行 1.5L CNG舒适型4G15S(以下简称睿行CNG),它的指导价格为7.04万元。比同配置的汽油版车型贵了6000元。本次我们对其外观、内饰等部分不再做太多的赘述,将主要在燃料消耗测试及用车成本方面多做分析。相比汽油版车型,CNG版车型的劣势在于动力方面相对较弱,发动机的抖动会比较明显,而其优势就是更好的燃料经济型和低廉的使用成本,这也是本次我们对其进行评测的目的所在。

■ 外观方面

睿行CNG与睿行汽油版车型在外形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前者仅是在车身侧面及尾部增加了CNG的标识贴纸。车身的整体造型宽大方正,风格也较为硬朗。车身尺寸方面,它的长/宽/高分别为:4805×1715×1990mm,轴距为3050mm。

睿行 2014款 1.5LCNG舒适型4G15S

车型首页 | 参数配置 | 图片 | 口碑 | 车型报价

厂商指导价

7.04万

方方正正的车尾部仍以实用为主,这里仅配备了高位刹车灯,而后雨刷器、倒车雷达等都没有设置。对于一台尾部装有气罐的车来说,没有倒车雷达总觉得有些不安全。尾门的开启高度为1850mm,人们在搬运物品时,一般不会对头部产生影响。另外,这里还设有上车踏板,在往后备厢内部装卸货物时也会更为方便。

■ 内饰方面

内饰方面,睿行CNG采用了上深下浅的搭配,风格较为居家。并且,在中央控制区还搭配了仿木质装饰板,但是塑料感有些强,原本想提升的档次感并不太理想。在用料和做工方面,它的表现处于同级别车型的中等水平,全系车型的安全气囊都存在缺失的现象,仍让人感到无奈。

中央控制区的音响系统面板及空调面板均搭配镀铬饰条进行点缀,音响控制区的旋钮阻尼表现适中,但是空调旋钮的阻尼有些偏大。

■ 乘坐空间

我们测试的这台车为5座版,采用了2+3的座椅布局形式。后排为连排座椅,配备了三条三点式的安全带,不过却没有配备头枕。在安全性和舒适性方面,还是有所欠缺的。在乘坐空间方面,前后两排的头部空间都在两拳左右,第二排的腿部空间十分充裕,整体表现很不错。

■ 后备厢

后备厢的表现也令人满意。在正常状态下,后备厢内同时放入28寸、24寸和20寸的行李箱后,后备厢仍有大部分的剩余空间。将第二排座椅向前翻折或者将其靠背放倒后,得到的进深和最大进深分别为:1510mm和2690mm,能容纳下更多、更大的物品。据官方数据显示,睿行CNG的最大载物空间可达6m³。

■ 试驾体验

本次我们试驾的睿行CNG,搭载的即是原来汽油版车型上的那台来自东安三菱的1.5L自然吸气发动机,发动机型号为4G15S,最大功率为109马力。曾经,我们主要以汽油为燃料进行试驾体验,这次将以天然气为燃料来体验和评测。在车辆启动时,其最初采用汽油模式,当水温上来后(达到一定程度,一般是三到四个格子,见下图),大概水温在60-70℃的时候,行进过程中将自动切换到天然气模式。当它切换到天然气模式后,你会感受到发动机的抖动感比曾经汽油模式时更为明显了。

值得注意的是,睿行CNG在首保之前(2000±500公里)仍需要采用单一的汽油模式来进行磨合。而在首保之后,才可以使用油气两用模式。因此,这次的测试环节和试驾体验,我们借来了一台已经过了磨合期的、已经正常使用天然气的车辆,望大家知晓。

当燃料形式自动切换到天然气模式后,我们便开始体验它的驾驶感受。睿行CNG离合器踏板的设置有一些偏高,复杂路况下经常换挡,左脚会有些疲惫。另外,离合器的结合点同样有些高,起步时需要给一些油,会更好的避免熄火的现象。油门踏板的调校较为轻盈,整体来说,睿行CNG起步上手不算太吃力。不过,与曾经睿行汽油版的起步相比,睿行CNG要更柔和,需要更深一些的油门来起步。

当车内有1-2人的时候,发动机转速维持在2000-3000rpm,我们还能感觉到它的一些加速感,可以满足日常的使用。而当车内装载400公斤的负重后,睿行CNG则变得温顺起来。即使是将油门踩到底,将转速拉高到将近4000rpm时,超车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不过,采用天然气作为燃料,最重要的不是讲究动力,而是燃料经济性,这在下一页的燃料消耗测试中就会明显的体现出来了。

睿行CNG采用的是前麦弗逊式、后整体桥式的悬架结构,其弹性元件为5片钢板弹簧。钢板弹簧的承载能力较强,适合拉运较重的货物。不过,在舒适性方面欠佳,尤其是通过一些减速带、坎坷路面时,还会存在较为明显的颠簸感。

■ 性能测试

关于我们的商用车测试,想必大家已经看过很多期了,也已经了解到了它与乘用车测试有所不同。本次我们测试的睿行CNG,将其加速测试的标准分为了0-60km/h空载加速和0-60km/h负重加速两种情况,测试出来的数据给大家作为一个参考,而最重要的燃料消耗测试则是我们本次测试的重点环节。

而在刹车距离测试方面,我们的测试基准速度范围为60-0km/h,同样也分为空载和负重两种情况。其中,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我们仅会对配备ABS刹车防抱死系统的车辆进行该项目的测试,而没有配备ABS系统的车辆就不再进行刹车测试了。这次的睿行CNG测试车同样未能配备ABS,所以我们没有测试刹车成绩。

关于测试时车辆负重情况的说明:

在商用车测试上,我们模拟车辆满员+承载少量行李或物品的相对满载状态,为了方便计算,所以我们统一为测试车辆增加400公斤的配重进行测试。

● 加速测试:(空载/载重400公斤)

经过多次尝试后,我们将睿行CNG的起步转速控制在3000rpm左右。离合器踏板迅速抬起后,后轮基本上没有什么打滑的现象。车身前冲的那种加速感也比较中规中矩。起步时候的G值还能迫近0.7g,但是迅速就产生了下滑,并基本维持在0.2g上下了。最终我们测得睿行CNG空载0-60km/h的加速成绩为12.94秒。

〖空载状态测试〗

【载重400公斤测试】

载重400公斤后,睿行CNG在起步时有些拖沓,并且其加速感变得十分有限。最终我们测得它0-60km/h负重状态下的加速成绩为16.41秒,比空载时同速度段的加速成绩要慢了3.47秒。

我们或许也都会了解,CNG版车型的加速感肯定会比汽油版车型要慢。但是慢了多少呢?我们回顾以下睿行汽油版0-60km/h加速成绩,空载和负重400公斤分别为8.16秒和9.50秒。睿行CNG版0-60km/h空载和负重400公斤的加速成绩分别,分别比睿行汽油版车型慢了4.78秒和6.91秒。

● 燃料消耗(天然气)测试

这次我们主要对睿行CNG的天然气消耗量进行测试(先前的文章已经测试过油耗,下面我们将对两者进行对比)。在车辆自动切换至天然气模式后,我们便开始记录行驶里程。在燃料消耗测试的过程中,我们选择了拥堵路段和通畅路段的比例大概分别各占50%,测试的平均时速约为32km/h。在全程仅司机一人的车辆载客情况下,总共行驶了129.8公里,共消耗天然气8.88m³,换算下来百公里的平均燃料消耗为6.84m³。

下面,我们将计算出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的睿行CNG每公里所需要的价格:6.84立方米×3.5元/立方米÷100公里=0.24元。【注:当时我们测试燃料消耗的时候,天然气的单价为4.2元/立方米,但是据最新消息称“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每立方米降低0.7元”,调整后的最新价格为3.5元/立方米(2015年11月25日价格)】。因此,睿行CNG每公里仅需要0.24元。

据我们先前测试的睿行汽油版车型来看,其百公里综合油耗为7.7L。目前石家庄地区的93号乙醇汽油的价格为5.64元/升(2015年11月25日价格)。换算下来,睿行汽油版的每公里花费为0.43元。

睿行汽油版和睿行CNG燃料消耗对比
项目/车型睿行汽油版睿行CNG
指导价格6.44万元7.04万元
百公里燃料消耗7.70L6.84m³
每公里价格花费0.43元0.24元
使用一年后燃料花费
(按每年行驶30000公里计算)
12900元7200元
使用两年后燃料花费25800元14400元

已知睿行CNG车型普遍比睿行汽油版车型的指导价格高出6000元。睿行CNG在车辆行驶到31578+2000(首保后才能使用天然气)=33578公里后即可将贵出的6000元省回来【6000元差价÷(0.43-0.24)=31578公里】。按照每个月行驶3000公里计算(我们所借得的这台承担运输工作的车辆,购车三个来月已经行驶了9600公里。除去过年、过节休假等特殊情况,每年大约总计行驶30000公里。)基本上一年零一、两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回本了。

虽然每公里的费用仅相差了0.19元,但是换算成每公里的费用比来看,它的比重降低了44%【(0.43-0.24)÷0.43=44%】。

★ 编辑总结

睿行CNG的外形方正硬朗,上深下浅的内饰风格符合大众的审美。座椅布局采用2+3的形式,在乘坐空间方面的表现也比较符合预期。后备厢的空间十分充裕,且较为多变,装载大量货物完全可以胜任。

加速方面,它的动力感表现一般。空载及载重400公斤后0-60km/h的加速成绩分别为12.94和16.41秒。不过,CNG版车型最突出的表现还是燃料经济性。睿行CNG的百公里天然气消耗量为6.84m³,平均每公里花费0.24元。它比睿行汽油版车型所贵出的6000元,在车辆行驶到33578公里后就可以回本(一年零一、两个月后)。毕竟对于一款工具型用车来说,控制好成本是一项非常必要的因素,省钱才是硬道理。(文/图 汽车之家 王亮 摄/协助 柳伟 刘东)

●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