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沸沸扬扬的“铃木将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终于进一步传出。据日中报道,由于国内市长/市场份额持续下降,新车销量也未达到预期,铃木汽车将从中国市场撤出,并将与长安汽车谈判解除合作协议。

日媒报道截图

之前,就各种传闻长安铃木曾发布公告表示,将继续坚持“精品小车”的发展战略,为国内消费者继续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但是语言暧昧的并没有说明铃木日后在中国将如何。

也许有人会说,对于这样一个已经接近边缘化的品牌,退就退吧,纠结啥呢。

其实铃木在东南亚的地位可谓风光无限。特别是在印度、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你会发现铃木的保有量出奇的大。毕竟铃木主打的经济性小车,更为符合当地的使用环境。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当初让铃木在中国站稳脚跟的也同样是小型车,比如当年十分经典的奥拓、羚羊等。但时光荏苒,国内市场现在以大为美,在车型都加长加大的今天,铃木的小车战略有点格格不入。

不管怎么说,铃木在中国还是创造了不少经典车型的,今天就一起来回顾一下,算是提前纪念一下吧。

长安铃木奥拓

1992年底,按照“兵总”的统一部署,第2代奥拓(CA72)在国内4个生产企业投产,他们分别是:重庆长安、吉林江北、湘潭江南、西安秦川。零部件由长安生产,4家企业各自组装整车销售。

1995年3月,第一辆国产的奥拓0.8L车型下线,而正是这款车型,书写了中国微车历史上的一大奇迹。截止到2008年7月,这一代奥拓正式停产,在这13年过程中总销量超过了50万辆。而长安铃木首创的分期付款购车模式也为其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长安铃木新奥拓

2009年全新国产奥拓正式推出,此时国产的是海外第七代奥拓车型,虽然中间空缺了四代,但是好在这一代是同步引进,只是当时的中国市场已经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追求大空间使得微型车市场迅速萎缩,这让长安铃木新奥拓处境尴尬,注定无法续写前任车型的辉煌成绩。

长安铃木羚羊

1999年,铃木第二代Cultus三厢版引入长安铃木国产,命名为羚羊。虽然此时这款车型在海外市场已经停产,但凭借原装进口的发动机,造就了羚羊的省油神话,对于彼时的中国市场依然有着很强的竞争力。2003年,凭借奥拓/羚羊的出色表现,长安铃木月销量突破一万。

此后羚羊多次推出改款车型,但始终没有大的变化,竞争力也越来越差。直到2015年低调停产,这样一款经济实惠又耐造的车型,始终没有进行大的升级。

长安铃木雨燕

2005年,长安铃木引入Swift雨燕进行国产。此时的雨燕是日本市场上推出的第二代Swift车型,也是长安铃木首次同步引进海外最新车型。

同步引进也使得雨燕从设计、配置、动力等方面均达到了当时的先进水平,时尚动感的造型设计,加上灵活的操控性,让雨燕一时间备受年轻消费者的追捧。

可惜的时,雨燕上市后就没有进行过大的升级,2010年铃木在日本推出第三代Swift,2017年第四代Swift面世,国内却毫无动作。第三代Swift曾以速翼特的名义进口国内,有着136PS的1.6L发动机以及很好的操控水平的速翼特口碑虽好,但17.88万元的起售价让人望而却步。

长安铃木天语SX4两厢

2006年,长安铃木推出了天语SX4。该车是铃木与菲亚特联合打造的一款全球车型,于2006日内瓦车展亮相,同年便引入国产。早期SX4在国内推出了三厢及两厢版车型,也取得了不错的销量,特别是两厢版车型的跨界风格可谓风靡一时。然而这款车型同样延续了长安铃木的传统,生产至今没有大的升级,如今月销量已不足百台,2018年2月天语销量数据仅8台。

铃木吉姆尼

铃木超级维特拉

2007年,铃木在国内市场进口引进了超级维特拉与吉姆尼两款车型,这两款车型均有着强悍的越野性能表现,迅速得到了越野爱好者的认可。但硬派越野终归是小众市场,超级维特拉与吉姆尼的良好口碑对于铃木在国内市场的销量表现并没能带来大的变化。

铃木凯泽西

2009年,“小车之王”铃木破天荒的推出了一款中级车——Kizashi(凯泽西),并于2010年进口到中国市场销售。虽然定位是运动型中级车,但凯泽西达到了2800mm的轴距颇为符合当时消费者求大的心理。不过进口过高的价格以及不够主流的配置,使得凯泽西并没能达到预期的成绩,2014年凯泽西退市,铃木在中级车市场的尝试以失败告终。

在连续推出多款全球同步车型之后,长安铃木的销量取得回报,2011年销量达到了22万辆,不幸的是,这成了长安铃木的真正“巅峰”。

此后,长安铃木的新车,不论是2013年的锋驭,2014年的启悦,2015年的全新维特拉,都没有再续铃木的销量神话,而长安铃木的销量也更是一路下跌,2017年全年销量仅为86,513辆,也就是哈弗H6两三个月的水平。

全新铃木吉姆尼

铃木秉承的“精品小车”理念和现在国内市场的格格不入,成为铃木在中国节节退败的根本原因,刚刚在日本发布的铃木重量级SUV新一代吉姆尼,依然是精品小车路线,不过这款颇受越野爱好者欢迎的小众车型也许和中国市场无缘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