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是一个非常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古城,本篇小编要跟大家说的是关于洛阳的超详细攻略,想要去玩的朋友们就不要错过这一篇啦,快来看看呗。

洛阳详细游玩攻略

“国色天香绝世姿,开逢谷雨得春迟。”谷雨之后的第一个周末,因差到据说牡丹开的正艳的洛阳。一天多的行程,除去正常的工作安排,见缝插针的先后去了龙门石窟、丽景门、中国国花园和洛阳博物馆。是夜为文,以记所见所感!

一、龙门石窟

内心对于龙门石窟的向往已久,此行抵达龙门高铁站时天空正弥漫着若有若无的细雨。龙门石窟的造像和景点,分布于宽阔的伊河两岸的山上,两座颇具古朴气息的石桥跨河而过,沟通两岸。

右岸主要是各种石窟造像,有些造像隶属于古代的寺庙,因此以寺为名,如潜溪寺、奉先寺等,除了崖壁上的造像之外,如今并无寺庙可见。龙门石窟造像中最大的卢舍那大佛,古属奉先寺。佛经载,卢舍那意为光明遍照。据介绍大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1.9米,圆融和谐,安详自在,令人敬而不惧。左岸除东山石窟外,还有香山寺,白园等人文遗迹。

龙门地区的佛像营造始自北魏孝文帝年间,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延续大概400年之久,最大的佛像通体高17米,最小的3厘米。行经之处,只要你留意,你会发现他们存在于你目光所及的每一个角落、高高低低、大大小小,但无一不庄严、无一不神圣。

造像者有皇室、权贵也有普通百姓,他们通过在山体上建造佛像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寄托自己的对于现世或来世的愿望。时光已经跨越了千年,造像者已经在时光中老去,那一尊尊承载着信仰的佛像在风吹日晒以及人为的破坏下部分或已残缺不全,或已容颜模糊,有的甚至已经佛去龛空。

令人惊奇的是在光秃秃的崖壁上会时不时发现一棵棵不知名的小草长在佛龛前,有的还盛开着小小的花,在风中、在雨里、在阳光下静静的开着,让每一个看到的人在自觉不自觉之中受到心灵的震撼,感念佛法的博大、赞叹生命的坚韧,也感动于每一个功德者的执着。让人看了无限嘘唏和感叹,造像者的愿望很多也已不为后人所知,但它们所承载和代表的精神与信仰依旧在人们心中绵延不绝。

东山因盛产香葛又名香山。东山很多造像所处位置较之西山险峻,若想拜谒需攀爬陡峭的阶梯。东山造像就规模而言略逊于西山,除部分造像自有特点外绝大部分造像形制与西山差别不大。

香山寺位于东山山腰,寺庙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唐垂拱三年,印度来华高僧地婆诃罗(日照)葬于此,为安置其遗身重建佛寺。天授元年,武则天在洛阳称帝,建立武周王朝,梁王武三思奏请,敕名“香山寺”,并重修该寺,武则天常驾亲游幸,留下了“香山赋诗夺锦袍”的佳话。

历史上先后经过五次重修。其中唐大和六年,著名诗人白居易捐资重修香山寺,并撰《修香山寺记》,“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并以香山为号。清康熙年间重修,乾隆皇帝曾巡幸香山寺,有诗《香山寺二首》称颂“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1936年香山寺进行重新修建后,为蒋介石庆祝五十寿辰而在寺内建一幢两层小楼,被称为“蒋宋别墅”。别墅后的亭子中有乾隆游览龙门留下的御笔,石碑文字清晰,保存完好。

白园位于东山琵琶峰上,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墓园,也是东山游览线的最末端。白居易自号“香山居士”与如满和尚等人结成“香山九老会”吟咏于该寺的堂上林下,会昌六年(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遗命葬于香山寺如满大师塔侧。

入园处一瀑自假山缓缓而下,形成一潭碧水,自假山一侧拾阶而上,园内古木参天,竹木巍然。有一碑廊,遍立日本文人手书汉字书法石碑。廊侧,有茶馆外售小吃茶水及纹理若花的牡丹石,游人多在此喝茶歇脚,之后拜谒诗人坟丘。

坟丘周围中外学者碑刻林立,碑刻落款多为日本文化学者或组织,文字中他们对白少傅之于日本文化影响的肯定与赞颂毫不隐晦,对于唐宋以后特别是近代日益走向自负、狭隘与阴暗的日本文化而言可谓一股清流。在白园看到了一片花圃,花已经谢了,有人说那就是牡丹,但当时这句话我们并没有在意。

走出白园,回望来路,香山叠翠,楼台隐隐,遥望伊河对岸,细雨如丝,佛龛林立让人不由得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那首《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不是攻略:龙门高铁站出门,有旅游公交K91,上车每人1.5元,约两站即到,可通过龙门石窟公众号在龙门商城中购买电子门票,购票需输入一人身份证号,手机号。购票后生成条形码,售票大厅扫描条形码可打印纸版门票,不打,则进入需由检票人员扫码。

二、丽景门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明朝依据金、元旧址筑起了青砖城墙,城周长八里三百四十步,城墙高四丈,壕深五丈,阔三丈。全城开四门,东曰建春门,西曰丽景门,南曰长夏门,北曰安喜门。丽景门城楼屡经毁败,今天的丽景门是当地政府于2002年在原址新建的。远看城墙巍然,下有河水,中有翁城,颇有气势和诗意。

但由第一道门进入翁城,城墙巍峨依然,但小贩的叫卖声,摩托车的汽笛声,外加悬挂于城墙之上的简单粗暴的各种招牌,以及不中不洋的窗户让刚刚涌起的诗意顿消,这些招牌中既有市井的饭店、也有高雅的陶瓷店和书画艺术工作室,字一律大且臭,直接焊接在两条平行的钢管上,打入城墙。仰首内城门楼立柱上的对联,不看则已,看过之后眼前的一切似乎都有了答案,对联同样通俗易懂,“不到丽京门,枉来洛阳城”。

进入内城,电动车没了,但人更多了,两边店铺更加多了,商贩们的吆喝声也更加卖力了。人们在这里吃烤串、喝各种挂着老字号、最正宗、XX媒体多次报道等招牌的牛肉汤、丸子汤、不翻汤等等,排队品尝其它我记不住名字的传统美食,当然人们也在这里买物美价廉的瓷器,字画等等等等,只有老诊所和医院门窗紧闭,不知道白日里它们是否还在喧嚣之中发挥着自己的功能。

各家商店都在自家门口支起了摊子,本来就不宽的老街被沿街的小贩压缩的大概仅能容3-4人并肩而行,老街的中间每隔不远就有一个绿色垃圾桶,盖子被高高掀起,垃圾填的满满的,使原本挤挤挨挨的老街更加的拥挤,尽管地面上基本没有散落的垃圾但是这一个个不断冲击视线的垃圾桶让人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其中一个垃圾桶尤为特别,里装密密麻麻的插满了类似烧烤或糖葫芦的竹签子,竹签子在筒口向外炸开,冒出筒口很高,远远看去像一个小小的麦草堆骄傲的矗立在老街中央,将熙熙攘攘的人群被从中间划开,在其周围形成一个人流的漩涡。垃圾桶有一烧烤摊,原本矛盾的两个东西在此被大家视而不见,小摊生意红火。

因为赶时间一天没有正式吃饭的我们,找了街边的小店分别吃了丸子汤、不翻汤以及牡丹包子和一个忘记了名字的打着非遗的豆腐,客观而言小吃的味道还可以,但每处的卫生状况实在不敢恭维。消毒柜没有电源,从中取出的碗碟有的甚至还粘有没有洗净的菜叶,消毒柜中的筷子似乎刚从水里捞出来还滴着水。

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挤进去,吃了小吃再挤出来街道两边已是一派灯火,那灯火被店家从店里用一条条线引到自家门口的摊子上,用竹竿挑起来照着如织的人群,成门处也亮起了等,照着熙熙攘攘、人声鼎沸的街道,也照着城墙上黑洞洞的窗户和门楼。此时翁城相对安静了一些,店里的营业人员或坐着喝茶或自顾自的收拾东西、盯着手机,游客进来若不主动问及物品,他们多数也不主动搭话。走到城外,几个装扮孙悟空的小贩正在桥上殷勤的招揽人以背后的古城喝人流合影。

不是攻略:从龙门石窟到丽景门有公交车,但中途需要换乘。大概有30站左右的样子,时间大概一个小时,共3元钱/人。若考虑舒适感还是打车,车费我估计大概50元左右。洛阳出租不用滴滴,用的是丽景门周围一公里内宾馆不多,出门左转过十字路口左手边有一宾馆,标间180元/晚,室内一床、一卫生间、一淋浴、一电视(入住当晚不知为何无信号),还算干净。若房内无纸和矿泉水,可向前台索要,前台态度较好。

三、中国国花园

“洛阳牡丹甲天下”作为一个山东人对这句话并不认同,但到洛阳不看牡丹似乎仍觉得有些缺憾。在洛阳看牡丹据说地点有很多处,本着节约时间的原则我们选了位于丽景门不远处的中国国花园。

国画园占地1548亩,自西向东共分为六个景区,即:西入口景区、牡丹文化区、牡丹历史文化区、堤面游赏区、东入口景区、生产管理区。其中种植牡丹1000多个品种50万株,包含牡丹的九大色系,种植乔、灌木及各类植物100多个品种200余万株,有“中国国花第一园”之美誉。

我们自东入口入。入园不久即见比略丛中十几朵花,灼灼的开着,有人在后面说“牡丹”,于是大家一拥而上,相机、手机、自拍、拍花,总之一阵乱拍。旁边的拍照小贩也不失时机的过来招揽生意。

拍完刚想离开,不知道谁说了一句,“咦,这花是假的”。返回去仔细看了果然如此,刚才揽到生意的拍照小贩一语不发,一脸坦然,催着拍照的顾客交钱。几个没有揽到生意的小贩背着相机走过来,“要拍牡丹吗?现在花期已经过了,但我们知道园中哪儿还在开”。让人觉得就像刚才的早餐吃到了苍蝇,
我就此形成心理阴影,在之后的游览过程中每当看到牡丹,拍照之前都会仔细的上前辨认真假。

牡丹谢了,芍药正开,真花假花有时候还好分辨,但芍药与牡丹有时候确也让我等日常不太养草的人难辨彼此,后来发现一个极为简单的规律,但凡有棚子遮风挡雨的十有八九是牡丹,这个简单的办法通过识花软件的经验证极少失误。

姚黄魏紫,赵粉豆绿……。站在一方将残未残的牡丹花圃前,看着纤细的枝干托举着硕大的、层层叠叠的花朵,我觉得牡丹确实弱,但绝无娇媚之态,确实“贵”,但绝无恶俗之气。她按照自然的节律生长、怒放、凋谢,不等、不靠、不强求自己也不强求别人,来了、见了是缘分,没来或者来了错过了也了无遗憾。我想也许就是她被尊重,被喜爱的原因吧!

园以国花命名,景点自然多与牡丹有关。亭台楼阁,小园幽径,有的取著名的牡丹品种,如火炼金丹广场,葛巾玉板广场、二乔亭等。

有的取自古书中对于牡丹的诗篇和传说故事,如秋翁遇仙广场,欧阳修碑广场和白居易碑广场;也有部分景点取自历史上与牡丹有关的名苑佳处,如国花台,勺园等。我一直认为亭台与楹联应相得益彰,但园中亭台的楹联或直接取自相关的古人诗句或后人自撰,应景尚可但与所在处景物相得益彰的佳句基本没有。

我对造园之法所知不多,但从观赏的角度而言,我觉得植物、山水、幽径为园子所不可或缺。国花园有一湖,名曰“衍秀”,名字与水源出处皆无考证。一条阔水与湖相连,湖中假山叠瀑,意境尚可,但山后的松树放大了山水的人工痕迹,闹市之间这一切并非不能接受。

印象较深的是湖近旁水中的小岛,岛边几株垂柳下数只白鹅左顾右盼,神态悠然。偶有鱼从垂柳荫下的水中跃起,发出巨大的声响,惊得岸上的鹅一摇一摆的向柳荫深处跑去。河边有莲花初生,荷叶与荷花大小相似,俯下身子细看时,只见一条乌黑的小鱼落在了荷叶之上的一汪浅水之中,不安的翻着身子似乎想要摆脱当前的境遇。

不是攻略:自丽景门出发至国花园东门有公交,大约10站。总体而言,国花园去了不会惊艳但还不至于为三十元的门票而后悔。去的时候,东门处的一个民间博物馆免票,特意进去看了,因二楼没开仅见一楼,窃以为若收门票可以不去!

四、洛阳博物馆

博物馆对我诱惑极大。因春节期间参观某博物馆之后角膜炎忽然严重,之后再说去博物馆老婆总是极力反对,但积习难改,这次本来是不要去的,但当告知车票改签失败时,我第一反应就是到博物馆看看。

洛阳博物馆的外观像似一个巨大的鼎,主体建筑呈土黄色,高高的矗立在巨大的空旷的广场中央,她第一次在细雨中进入我的眼帘我真的被震到了,我觉得她用形象极好的阐释了文化在天地间的作用,倔强的强化着洛阳这个低调的古都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我们参观的那天,博物馆大概有四个展馆同时开放,任何一个都值得看,都想看但因为时间的关系最终仔细的参观了故宫博物院藏牡丹题材文物特展,走马观花样的拜谒了洛阳文物珍宝展。两个展览无论从布展水平还是展品种类都堪称完美,若定要吹毛求疵,可能就是没有考虑展览如何能与参观者互动,也许这样的展览根本就无法与参观者互动。

不是攻略:洛阳博物馆距离国花园比较近,打车费用在20元以下。洛阳出租不用滴滴,使用的是95128app。期间我遇到的两个出租司机都比较年轻,热心、态度也好。

五、后记

我的行走基本都是因为工作,基本每次都来去匆匆,偶尔见缝插针的深入城市的街巷与景点,行色匆匆的混迹于市民与游人之中,我常常觉得所谓的行走是孤独的、是无感的。

我一直努力的将每次这样孤独的行走通过文字予以表达,与每一个走过相同的路,看过相同的风景、甚至曾经擦肩而过的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同时也写给经常抱怨除了回家之外,基本没有一起出行过的她,这时候我觉得行走也是快乐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