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期间可以去哪里旅游

2023-04-23 15:46 35次浏览 旅游

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

让整个中国陷入了恐慌

纵观整个世界

人与瘟疫的战争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刻起

就没有停止过

疾病与生命一样古老

大自然本身就是

一座硕大无比的细菌库和病毒库

由微生物引起的疾病

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文明进程

它对历史的左右并不亚于其它因素

病毒的生存需要宿主

而许多动物都是病毒的自然宿主

人类的许多由病原体引起的疾病

如鼠疫、霍乱、狂犬病、禽流感等等

都是从动物身上传染而来的

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

多少次瘟疫的爆发是和动物携带的病毒有关

我们与瘟疫的距离或许就在于

我们与野生动物之间的那一步

以史为鉴,我们真的要做出一些改变了

十四世纪四五十年代

欧洲黑死病

席卷整个欧洲的鼠疫

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

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

这场瘟疫在很多文献中被记作“黑死病”

鼠疫由一种被称为鼠疫杆菌的细菌造成

这些细菌是寄生于跳蚤上

并借由老鼠等动物来传播

图源:新华社

这场鼠疫起源于中亚

蒙古军攻打黑海港口城市卡法

(现乌克兰城市费奥多西亚)

带有细菌的老鼠登上卡法的商船

将瘟疫传入

再由亚欧商人传到欧洲

首先从意大利蔓延到西欧

而后北欧、波罗的海地区再到俄罗斯……

◎ 黑死病从1346-1351的蔓延情况

在这次大瘟疫中

意大利和法国受灾最为严重

而少数国家如波兰、比利时

因为应对及时,基本没有受到波及

但是,黑死病在1352年突然消失了

欧洲的学者到现在也没有弄明白

黑死病到底是如何消失的

猜测是细菌对人口致死率上升,人口流动减少

细菌的传播被阻断

同时城市内的啮齿动物也大量死亡

缺少新的宿主之后细菌自然消亡

1910年

中国清末东北鼠疫

1910年10月

随着满洲里第一例鼠疫病人开始

转瞬之间,疫情如江河决堤般蔓延开来

不仅横扫东北平原

而且波及河北、山东等地

这可不是一般的鼠疫

而是可以通过飞沫传播的肺鼠疫

这场卷走了6万余人性命的鼠疫被称作

“20世纪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流行性鼠疫”

这次鼠疫爆发的罪魁祸首

并非老鼠,而是老鼠的近亲

草原上非常常见的物种——旱獭

图源:123rf

在西伯利亚草原地区,生活着大量的旱獭

大批狩猎旱獭的猎人去猎取旱獭,取其皮

在这其间鼠疫病毒就由旱獭传染给了人类

1910年

沙俄西伯利亚地区出现了

第一批因鼠疫而死亡的工人

沙俄政府立即

把来自中国东北的染病劳工们赶回国

这些染病劳工从满洲里入境

东北鼠疫就此拉开序幕

1910年12月

天津北洋陆军医学院副监督伍连德赴哈尔滨

开始了大规模的鼠疫防疫工作

在伍连德等专家的建议下

清政府及各地方当局

对疫情采取了科学而有效的防疫措施

比如隔断交通、对病人及疑似病人实施隔离、

推广口罩、对疫区严格消毒等防疫措施

和我们今天对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手段几乎没有差别

为了对病毒进行斩草除根

伍连德向政府提出了一个请求:焚尸

1911年的春节

哈尔滨城北的公共坟地里烈火燃起

大批的尸体被火化

甚至还有诸多已经下葬的尸体

被挖出来投入烈火中

这个近乎残酷的决定

也最终让这场鼠疫灰飞烟灭

2014年

非洲埃博拉病毒

1976年,在苏丹南部

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金)的埃博拉河地区

发现它的存在后

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到目前为止

它仍然是全世界范围内

都没办法有效医治的一种受病毒感染的疾病

◎ 深红色区域为刚果金

埃博拉的病况与武侠小说中的“七窍流血”相似

致死率高达50%-90%

而且它的生物安全等级为4级

(艾滋病为3级,SARS为3级,级数越大防护越严格)

几十年来

埃博拉病毒给非洲人民

带去的痛苦从来就没有间断过

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

和2019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疫情

极为严重

被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14年2月

埃博拉疫情爆发于几内亚境内

随后波及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尼日利亚、

塞内加尔、美国、西班牙、马里八国

最终有8000人因为感染埃博拉病毒不治身亡

对于埃博拉病毒的来源

科学家们做过大量的研究

但一直没有找到病毒滋生的源头

医学专家们猜测病毒可能来源于

某些种类的蝙蝠,例如果蝠

在非洲一些地方

蝙蝠都被认为是人间美味

果蝠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

但不要以为它和中国无关

事实上在广东、广西、海南等华南省份

也有果蝠的存在

不过,除了果蝠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

许多野生哺乳动物

如黑猩猩、猴子、豪猪身上

都有可能携带这种病毒

在2003年

中国也因为SARS病毒导致5327人患病

349人死亡,其病毒的来源正是菊头蝠

而食用了菊头蝠的果子狸成为了中间宿主

将SARS传染给了食用它的人类

如今

在全球化和现代交通工具面前

曾经阻止疫病远距离蔓延的

高山大海等地理屏障

已经消失

在这小小的地球村里

全人类的命运被紧紧拴到了一起

……

◎ 病原体不断跨越物种界限,从自然宿主(如蝙蝠)到中间宿主(如果子狸、猪等),而人类作为最终宿主,结局很有可能就是宿主的死亡。(图源:《Nature Review》)

通过疫情

人们明白了自然界病毒

通过野生动物传人、人传人的模式

好像觉得自己接触野生动物的机会不多

但其实野生动物的范畴是很大的

国际上对野生动物的定义是:

所有非经人工饲养

而生活于自然环境下的各种动物

除了蝙蝠、旱獭、果子狸外

老鼠和一些带毒动物属于有害野生动物

人类不断的“越界行为”

在破坏野生动物生活环境的同时

也为病毒传播提供了绝佳机会:

释放温室气体,给携带病菌、病毒的蚊虫

创造了更广泛的生存空间

破坏森林湿地,导致动物栖息地减少

带有病毒的宿主四处逃窜,与人类接触

猎捕、运输、加工和食用野生动物

及其制品的过程中

受到它们携带的病原体的感染

……

既然,人类的这么多疾病都与野生动物有关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与它们相处呢

地理君觉得

现在,我们应该划分和恪守界限

是时候和野生动物保持一定距离了

人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与野生动物保持距离?

首先要做到的是:不吃野味。

尽管一直呼吁大家要保护野生动物,但肆意捕食的现象仍普遍存在:由于人类滥捕滥食,中华鲟、果子狸、穿山甲、高原鱼类等野生动物濒临灭绝;娃娃鱼、野生蛙类、野生鸟类、麂等物种种群数量急剧衰减。

蝙蝠可携带100多种病毒,传播病毒能力很强;鼠类可能携带耶尔森菌,引发鼠疫;穿山甲携带弓形虫、肺吸虫、旋毛虫等,可损伤肠道,引发肺炎、肝炎、心肌炎;野生蛇、野猪、浣熊、刺猬等野生动物携带多种寄生虫。

2020年2月7日,也就是今天,华南农业大学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研究攻关情况发布了最新研究成果:攻关团队通过分析1000多份宏基因组样品,从穿山甲中分离出的毒株与新冠毒株相似度达99%,认为穿山甲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

图源:华南农业大学官方微博

而为了捕捉穿山甲获取甲片入药或者相信食用穿山甲能“治病养生”的大有人在。

不明的野味来源,拥挤的运输环境,糟糕的屠宰场所卫生条件,都增加了人与野生动物的接触几率,增加了人感染致病病毒的可能。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不使用、不购买任何野生动物制品。

俗话说“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虎皮、象牙、貂皮大衣、鳄鱼皮包…这些外表奢华的制品,都是用生命换来的。

爱慕虚荣的人愿花高价买动物制品,所以就有罔顾良知之徒为获取利益,以身试法,捕捉、猎杀这些动物,而在这期间很有可能让病毒从动物身上转移到人的身上。

在旅行中,该如何与野生动物保持距离?

先说最容易做到的一点,请大家拒绝野生动物表演。

如今,一些商人为了追求盈利,推出了和狮虎合照、骑大象一类的野生动物旅游方式,试想,那些被拔去利爪、刺入钢钉、锁上铁链的野生动物们,被人们观赏、嘲弄、囚禁,失去大自然的它们,会失去多少活着的乐趣?

图源:123rf

其次,野生动物并非玩物,出门在外,务必要与动物保持距离。

且不说野生动物的攻击性,对于人类来说,与野生动物亲密接触和互动对自身的健康存在隐患,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别再对那些看似可爱的野生动物又抱又亲了。

最后,无论是出于什么心理,都不要随便投喂野生动物。一是你喂的食物,它们不一定能吃,二是,在投喂时有可能会被野生动物抓伤、咬伤,更重要的是,喂食可能会让野生动物产生依赖,让它们渐渐失去自我生存的能力。

总之,请尊重所有同在地球村的它们。

我们与野生动物的关系,如何能更进一步?

按照我国现行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目前有342种,不能用于食品,而这只涵盖了一部分野生动物。有的动物在地方法律没有规定的地区捕捉和食用是无法可依的。

政府已经开始加强立法和打击犯罪的力度,所以我们现在可以做的,是对身边经营贩卖野味的商贩进行举报,并且通过舆论监督推动立法,把禁止食用的范围扩大到所有的野生动物。

现在有很多野生动物保护机构,无时不刻地在为保护动物、打击盗猎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我们也或许可以将关注转移到动物本身,参与“云守护者”的项目,哪怕不去到野外,我们也可以参与保护动物。

“猫盟CFCA”的华北豹野生种群恢复项目

无论从生态保护、生态伦理、生态安全

还是从卫生健康的角度

我们都应当划分和恪守两条界限

野生动物与人类的界限

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的界限

我们和病毒之间或许就隔着一张餐桌

希望人类和野生动物的距离能够退一步

对它们的关爱能够进一步

我们向逝去的、给予我们警示的医者致敬

同时也愿为疫情而战斗的所有人生命之树常青

话题

你认为人与动物的关系应该如何?

留言区见

– END –

图片 | 网络

编辑 | 干脆面、小葇

更多关于野生动物的内容

2017年11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