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哪哪都热,因为疫情,旅游计划变了又变,上网一查去青岛还有卧铺票,当即买了车票,来了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

虽然匆忙,但是旅馆还得先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找旅馆的原则首选能住大学里面就住校园;二是校园不能住就找周边。为什么?一是校园相对来说是净土,是希望,是城市的精神面貌,愿意欣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二是吃、住、行相对来说经济实惠不贵。疫情期间住校园里面难啊,能带着孙子在大学校门口拍拍照也就不错了,给他心中丢下一粒985的籽。

来青岛真幸运,住进了中国海洋大学学术交流中心,尽管不能深入海大腹地,但已进入海大四校门园内。值得表扬的是,因为车次的原因早上五点多就到了海大学术交流中心,中心二话不说就把房开给了我们,这一点让我们感受到了,海大像海一样博大的胸怀。进入房间推开窗,信号山的旋转观景台映入眼帘,红瓦绿树层层叠叠。

住进来,走出去,一切都遂我愿顺我意,信步栈桥,迈步信号山,核酸检测不仅近还随到随测免费。没出来时认为出来会给他人添乱,出来走走发现有必要花花钱,对你我都很好,都很需要,我们全国一盘棋,中央、政府下得好好,当然我们也应该主动配合三天两检带好口罩做好防患。

校园里面虽不能深入,学术中心周围可以一看,看到了一九八四年全体海大师生给闻一多先生立的雕像。闻一多先生不陌生,他的《红烛》、《死水》等诗集饱含着大海一样的爱国深情;《七子之歌•澳门》在他逝世五十三周年后成为澳门回归祖国的主题曲;中学语文课本里的《最后一次讲演》就是闻一多先生面对险恶,敢为正义不畏牺牲,争取民主视死如归,毛主席曾高度赞誉闻一多先生“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闻一多先生的气节值得我们后人永远尊敬和学习。

中国海洋大学不仅有闻一多先生的雕像,雕像后还有闻一多先生的故居,这就要说说海大的前世今生。国立青岛大学非常著名,后来成了山东大学和海洋大学的前身,闻一多先生、沈从文先生曾在这里任教。闻一多先生任国文系主任,以前的学者都是全才。闻一多先生早期留美学的美术,他的诗集封面自己设计,他的诗歌讲究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他强调“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诗人藏克家是闻一多先生国立青岛大学的学生,怪不得名师出高徒,《有的人》无疑是优秀文化传承的作品。

中国海洋大学学术交流中心的大堂里有一个智能借书吧,虽不大,但是够真诚,免费借阅。我仔仔细细地看了看,一是时间短,二是找不到我感兴趣的点。如果要有一点海大的历史名人和海大双一流专业与之有关联的书,我会更感兴趣,因为其他书各地都有,唯有这些书这里才有,对了解与报读中国海洋大学都会有潜移黙化地影响,可能是深深地影响。

今天就不多说了,我还要去海大周边的中山公园、百花苑去走走。远不远?不远不远。你怎么知道的?房间里配有中国海洋大学学术交流中心提供的周边景点及出行交通指南,告诉我们四校门出门右转,右直行,步行只要15分钟。

2020年7月2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