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田

八卦田全貌

隐藏在水田中的“地眼”

万福村落水洞

万峰林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地眼”

绿荫塘

世人皆知贵州有“天眼”,殊不知还有“地眼”。为人所知的“天眼”是指建设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坑中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地眼”则指贵州喀斯特地区自地表通向地下暗河或溶洞系统的垂直通道。

7月10日,在第六届贵州·台湾经贸交流合作恳谈会之“新时代黔台绿色产业合作”主题论坛上,亚太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理事长陈立恒就提到:“万峰林的八卦田有三个‘地眼’,即三个深不可测的‘地漏’。我和几个同事到万峰林游玩,第一个想法是一定要在八卦田附近买房子。”

究竟万峰林的“地眼”有何魅力,让外来游客如此情有独钟呢?

万峰林地眼

若是提及万峰林最为出名的“地眼”,当属八卦田。

八卦田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万峰林风景区内,平卧在纳灰寨农田中央,是一片天然形成的、类似于“八卦”形状的浅碟形岩溶漏斗。

八卦田的核心部分,原来是一处喀斯特地貌形成的一个巨大地漏,呈不规则的圆形状,从平地向地下盘旋而下。地平面上的口子大约有一个篮球场大小,越往地下就越狭窄。据考证,这块圆形的地漏,共有三处天然地漏组成个“碟形”,地漏中心部分深不见底,但却有冬暖夏凉的泉水涌出。因而,这三处天然地漏也被称为“地眼”——大地的眼睛。

沿着圆形的地漏,当地村民开垦田地用来种植庄稼,因为要绕着圆形的地漏来修田,所以大多数田块也以圆弧形为主。于是,一圈又一圈的庄稼地以地漏为核心,不断地向峰林的山脚下蔓延。沿着田地,村民修建了也是圆弧形的引水渠。这样的修建模式真可谓是一举两得:旱季不枯、雨季不涝。平日里,方便从地漏中引水灌溉远处的农田;雨季时,如遇洪涝,田里的水也可以迅速向地漏中排除掉。所以,当地老百姓自豪地说:“万峰林旱涝保收,从来没有洪涝灾害!”

万峰林四季皆能见水的“地眼”当属绿荫塘。绿荫塘“地眼”,经测量,洞口直径20米左右,深度约30多米,由于其底部连通地下暗河,底部岔道复杂,因此具体深度至今无法证实。绿荫塘水来源于地下河水,故一年四季碧绿一片,不曾干涸。

除了八卦田“地眼”、绿荫塘“地眼”,万峰林还分布得有大大小小的“地眼”,仅纳灰寨的“地眼”就有40处之多,被称为“纳灰漏斗群”。纳灰漏斗群呈有序的带状分布,揭示其下部为一条地下暗河。

“地眼”怎样形成的?

充满石灰岩裂隙的万峰林在接收了大气降水后,雨水沿石灰岩裂隙不断向下渗漏,流向峰林地带间的洼地——纳灰寨,在石灰岩裂隙间,形成了地下水网,由于水流不断对石灰岩侵蚀、溶解,地下裂隙逐渐扩大为暗河,在石灰岩较为薄弱的地方,地下水和丰沛的大气降水不断地对其进行侵蚀、溶解,使地下岩石脆弱部分逐渐塌陷,最终形成喀斯特落水洞——“地眼”。地眼连同其周边的环状凹陷农田一起,被称为“喀斯特漏斗”。而地眼身后的万峰林就是给它供水的大水库。

地眼有什么益处?

万峰林的大小地眼都连通着纳灰河。当旱季来临时,从西峰林方向的水通过高低落差,会对其进行补水。而雨季来临时,地眼下方连通的地下暗河,又会把多余的水排入纳灰河中。所以就形成了万峰林“旱季不枯、雨季不涝”的神奇现象。

地眼遍布、旱涝保收的万峰林,足以证明勤劳智慧的老百姓,充分利用了这一大自然的恩赐,为自己营造了美好的生活。一潭止水,表面的波澜不兴,正是因为那连通地下的脉脉络络。

(本版文字由陈安彤 舒鹏倩收集整理 图片由桂松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