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封三周有余,去开放堂食的餐厅好好“撮一顿”成为不少上海人迫切的愿望。

其实,现在的上海还真有可以堂食的地方。大约一周前,金山区就已经开始逐步恢复堂食。

对于许多日常在市区范围活动的打工人来说,为吃一顿饭,开一个小时车到金山难免“兴师动众”。不过这座位于金山嘴的小渔村,确是周末堂食+短途游的绝佳目的地。

这里有排成一长溜的海鲜餐厅,有江南气质浓郁的沿水老街,有承载着浓浓人情味的特色小店,有舞台搭在水面上的酒吧民宿……无论是携家带口、还是呼朋唤友,这里有足够丰富的玩法,来消磨夏日悠长的时光。

2022年6月22日,记者实地探访金山嘴渔村。

金山嘴渔村口,各色海鲜餐厅沿着沪杭公路摆开一字长蛇阵,绵延数百米。夜幕降临,车辆排起长队,海鲜街热闹起来。

虽说捕鱼早已不是村民主流的营生,不过,在一些老牌的餐馆,依然能够尝到本地时鲜的货色;同时,因为有靠近慈溪、宁波的地利之便,这里进的渔获多是“热气”,新鲜度和品质都有保证。

时值饭点,一群来自虹口的老友熟门熟路,鱼贯走进海鲜街的菜馆。时鲜货色摊在台面上,现挑现做,新不新鲜都在行家的犀利眼神里。老板粗门大嗓,有着本地人的豪爽气概,如数家珍地报着当日特供。好货数量有限,总是先来先得,早到的客人就有口福。

后厨是开放式,冷盆热炒一览无余,师傅们眼到手到,气定神闲,毕竟在疫情之前,都经历过人气爆棚的大场面,现在这点单量实在算不得什么。

葱姜爆炒梭子蟹,酱油水蒸海鱼,餐厅菜色多是家常烧法,清爽简单,胜在食材的新鲜和价格亲民。

葱油海蜇是本地特烧,浓油赤酱,香菜点缀。海蜇在高油温中软化成海参的口感,只在外皮保留一些弹牙脆爽的质地,这道菜多是用本地新鲜海蜇烧制,未经腌制与泡发,原汁原味,鲜嫩迷人。

大堂食客稀落,占据一半数量的餐台。零星散客专程前来的毕竟是少数,老板说,到了周末生意要好一些。

退出门外方能见到餐厅生意的“流量密码”,多数还是结伴成群的客人,坐在二三两层包厢用餐。

对于多数游人来说,这顿难得的堂食晚餐,其实是渔村一日游的“中段节目”,餐前餐后的时光,可以大把消磨在渔村的老街当中。

老街规模不大,却幽深,徜徉其中自有一番探索的乐趣。2010年,老街进行保护性开发,人气瞬间拉满。与一些开发非常“成熟”的水乡古镇不同,渔村老街没有过分的商业气味,沿街商铺多与当地的饮食传统、生活方式相融合。

炎炎夏日的午后,老街还是颇有一些人气。

水乡的景致吸引新人顶着烈日,站在桥上拍婚纱照。

在老街深处有座小院,乍看像民宿,其实也是街上颇负盛名的黄鱼面馆。

面馆有沿河的廊下座位,遮阳挡雨,也可以伸头观望两岸水乡的景致。

河岸边有人悠闲垂钓。

与面馆一河之隔的正对面是间高端民宿,房间单价从500多到1000多元不等,解封后已经开门迎客。过去一到周末,这间民宿便一房难求,现在想要订一间房容易了不少。

“琴轩居面馆”的幌子沿河飘动,放眼看出去颇有一番江南乡村的雅趣。

光凭雅致小院和沿河风景,肯定撑不起一家面馆的门面,东西好吃才是硬道理。老板王嵘对自家的出品很有信心。汤头要用黄鱼骨长时间熬煮,鱼肉也要当日现劈保证新鲜,炸猪排走的是柔韧的路线,老板宣称,自家产品能与富春小笼的炸猪排一较高下。

老板王嵘告诉记者,自己19岁从老闵行“混到”金山来,最早在石化企业工作,和当地姑娘结婚,最后扎根在了这里。开出这家店,亲力亲为,拜师学艺,弄懂了做黄鱼面的窍门。

据王嵘说,他的店是老街上第一家黄鱼面馆。如今,黄鱼面成为老街上的一个特色,陆续开出几家店各有自己的拥趸,生意都不错。

疫情冲击下的小面馆如今正慢慢恢复元气。乡野间的小店,没有大城市各项开销的锱铢必较,压力山大,老板的心态多数比较稳健。恢复堂食以后,面馆老板王嵘说,相信生意一定会好起来。

吃完黄鱼面,如果肚里还有空间,可以来到老街桥头,尝尝沈阿姨家的油墩子。不论当地村民还是外来游客,她家4块钱一个的海鲜油墩子,5元一个的海棠糕,6元一个的梅花糕,一直堪称这条街上人气最旺的美食。

制作海棠糕的沈阿姨。

沈阿姨家的油墩子价格不过4元,外皮炸得薄、干、瘦、脆、爽,与内里萝卜丝的鲜甜相得益彰。冠以海鲜之名,因为沈阿姨把本地特产的虾皮放进了油墩子里,让萝卜丝的鲜味大大加成,口感因此变得更加复杂有层次。

虾皮是沈阿姨家油墩子鲜甜的秘诀。

沈阿姨和老公一起守着这爿小店,简简单单三样产品,用料扎实讲究,制作一丝不苟,在小街上名气越做越响。

小街上除了美食,还有不少颇具渔村特色的伴手礼可以带回家。

街边晒制的黄鱼子油光锃亮,颇有台湾乌鱼子的气派。

黄鱼干都是鲜鱼现场腌制晾干,深海养殖的大黄鱼来自福建宁德,老板说,客人常常一订就是几十条。

鳗鱼鲞在市区的菜场通常只有春节档才会大行其道,在这里则是居民的饮食日常。老板娘很自信地说,来买的都是回头客,吃了一回,一定还会再来。

吃完买完,等待晚餐时分到来前的当口,在村里转悠一圈,也别有一番乡间生活的悠闲与野趣。在这里,旅游景点与村民生活并不泾渭分明,而是不分彼此,自然融入。

村民后院的菜园扎着低矮齐整的竹篱,墙上是金山农民画,风吹日晒使得原本色彩热烈的画面变得柔和清淡。

农家院落中的玉米长到一人多高,充满夏天的勃勃生机。

村民在老街悠闲地生活,身边不时有游人穿梭。

晚餐之后,如果还有时间,记得再回到老街,夜幕下的渔村,又有了完全不一样的景致。

街口的亭子在晚霞的映照下显得光影绚丽。

短暂豪雨过后,一对母女坐在自家小店门口纳凉。

卖酱爆鱿鱼的大哥中气十足,叫卖声里传递着一股巨大的热情,声音足以传到半条老街之外。

暑气散去,夜色微凉,村里的游客渐渐多了起来。

忙了一整天的黄鱼店老板准备收摊回家。

村民聚到村里的小卖部门口,开始了晚饭后例行的八卦闲聊时间。

黄鱼面馆老板王嵘站在门口专心致志地啃西瓜。本来早该收摊了,一对客人打来电话订餐,王嵘决定晚40分钟下班,在店里开只西瓜消暑,等客人吃完再回家。

生意忙完一阵,海鲜油墩子店老板娘沈阿姨顾不上自己吃饭,抓紧张罗“毛孩子”们开饭。沈阿姨在村里的好人缘、好口碑,不仅来自生意靠谱经营,也因为她的爱心。村里的流浪猫、流浪狗,都可以随意出入沈阿姨家躲风避雨,喝水觅食。

沈阿姨组织“毛孩子们”开饭。原先,家里的外屋是她服务街坊邻居的理发店;5年前,她拿下一街之隔的铺子,开起油墩子店,空置出来的理发店最后变成了流浪猫狗安身、嬉戏的场所。

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两口,把猫猫狗狗当成自己的孩子照顾。今天,一只流浪猫在外面打架受了伤,一瘸一拐回到沈阿姨身边。她为它悉心包扎伤口,专门加餐补充营养。隔壁黄鱼面馆的老板娘,隔三岔五把自家店里剩下的鱼肉拿来,帮沈阿姨喂猫。

沈阿姨和隔壁黄鱼面馆的老板娘一起为“毛孩子们”投喂晚餐。

拿着昂贵的加餐罐头,沈阿姨叹了口气。一只油墩子4块,沈阿姨赚的是辛苦钱。虽然衣食无忧,但是疫情期间停了两个月生意,买起罐头来还是感到肉疼。

照顾完流浪的“毛孩子们”,沈阿姨的生意又忙碌了起来。两个在附近上班的小伙赶来买油墩子,他们对沈阿姨说,两个月没吃到,真是想了许久。

夜色渐深,渔村的夜晚并不宁静。一座隐藏在树影中的民宿酒吧,迎来一天生意最好的光景。

穿过树木葱茏的幽深过道,眼前豁然开朗。村里的池塘华灯初上,池心竟漂浮着一个小小的舞台。

一位嗓音磁性的大哥坐在舞台中央,低吟浅唱民谣歌曲。这间名叫半朵悠莲的民宿酒吧,在金山嘴渔村的游记中总能占据一席之地。

在池塘边的晚风中小酌一杯,闲聊一阵,可以作为渔村之行的完美收尾。这番夜生活的光景,可谓弥足珍贵。

金山嘴渔村游玩tips:

1、金山嘴渔村入口处有严格的扫码进场规则,进入渔村、餐厅,需要持有72小时内的核酸阴性记录并通过测温。

2、除自驾到达之外,目前金山卫火车站也已通车。市区从南站出发,节假日早晨6点整头班车发车,晚上21:53分末班车发车,票价10元,金山嘴渔村距离火车站仅2.2公里,到达金山卫火车站后可直接打车到村口。

3、工作日海鲜一条街和金山嘴渔村游客较少,如周末前往,建议提前联络餐厅订位。

4、近日天气炎热,建议避开高温,从下午4点之后开始行程。

5、金山嘴渔村民宿已陆续开放订房,如需体验民宿建议提前与店家联系,确认经营状态。

栏目主编:张春海 文字编辑:张驰 图片编辑:张驰 编辑邮箱:8903168@qq.com

上观新闻 董天晔 摄影报道

来源:作者:董天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