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是一片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土地。早在大革命时期,就有一批革命先驱走出榆林,参加革命斗争,李子洲同志是其中的代表。土地革命时期,榆林清涧爆发起义,打响了西北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抗日战争时期,榆林黄河是重要的防线,多次击退日本人进攻;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大部分是在榆林度过的。

一、革命先驱李子洲

李子洲出生于榆林绥德,他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 “五四”运动中,积极参加火烧赵家楼等活动,后来加入李大钊创建的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0年至1922年,李子洲参与进步刊物《秦钟》、《共进》的创办和陕西旅京青年进步组织共进社的创建,是共进社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李子洲1924年回到绥德,担任绥德师范学校校长,培养了一大批进步青年,1924年11月,李子洲成立了中共绥德小组,这是陕北的第一个基层党组织。1925年中共绥德党小组改为绥德支部,李子洲担任支部书记。

绥德师范在大革命时期成为陕北革命活动的中心地,也是陕北共产党的策源地,培养的学生中,有刘澜涛、安子文、马明方、马文瑞等近30位同学,成为我国党政军的高级干部。李子洲被誉为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拓荒与播种者、奠基者,毛主席称赞李子洲为“陕北共产党奠基人” 。

李子洲后来担任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长,1929年代理陕西省委书记,后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在狱中病逝,时年37岁。为了纪念李子洲同志,1944年从绥德、米脂、清涧、横山等四个县划出一部分土地,设立了子洲县。

目前绥德保存有李子洲故居,绥德师范学校等。

绥德李子洲故居

二、清涧起义

1927年,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背叛革命,制造了“四一二”事变,面对腥风血雨,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斗争。继南方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陕西共产党人在榆林清涧组织了清涧起义,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为了纪念清涧起义这段历史,清涧县于1989年建立了清涧革命烈士陵园,后改名为清涧革命历史纪念馆。清涧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清涧县笔架山的白草塬上,占地面积为3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仿古大门、纪念馆、纪念碑、烈士陵园等。馆内珍藏有习仲勋、马文瑞、刘澜涛等领导题词。烈士纪念碑上刻有“清涧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十个大字,于1990年由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的王震同志题写。

三、南丰寨中共陕北第一次代表大会

南丰寨位于子洲县城东南5公里的大理河畔,三面环水,风景奇特。1928年4月,中共陕北第一次代表会议在南丰寨古庙内召开,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和陕西省委“九·二六”扩大会议精神,选举成立了陕北党、团特委,恢复和发展了陕北党组织。

1932年起,中共陕北特委组织开展游击战争。开辟了安定游击区、绥清游击区、神府游击区。1934年7月成立了陕北红军游击队总指挥部,总指挥谢子长。到1934年10月,建立了北达府谷,南至佳县,西至榆林边,东到黄河的陕北苏区。

四、东征起点袁家沟

清涧县袁家沟,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小村庄,这里先后培养出了包括4位省委书记在内的众多高级干部。长征结束后,为了巩固和扩大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实际行动表示红军抗日的决心,党中央决定东渡黄河进行东征。1936年2月4日,毛泽东率领红军总部机关进驻袁家沟村,在此发布了《东征宣言》,下达了东征作战命令,使这里成为东征抗日的起点。

五、359旅定边打盐

抗日战争时期,榆林是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党当局封锁边区期间,定边盐田为边区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榆林定边与宁夏接壤,有多个盐池,早在秦汉时期就开始产盐。在大生产运动中,八路军359旅一部分官兵进驻定边,开始打盐。

定边打盐为边区财政做出了突出贡献。1943年,边区税收的43%都来自定边盐田。当时的八路军,无固定居住场所,只能依托盐田附近的长城遗址,改造为简易窑洞居住。

六、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解放战争时期,胡宗南大举进攻延安。1947年3月18日,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开始转战陕北。在一年零五天的时间里,共计行程2000余里,途经陕北12个区县,其中榆林的清涧、绥德、米脂、靖边、佳县、吴堡等8个县,都留下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足迹。

1947年3月29日,中央机关进入清涧枣林则沟村,召开了枣林则沟会议。会议决定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将继续留在陕甘宁地区。

随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前委一路西行,到达靖边青阳岔。

1947年7月21至23日,中共中央在陕北靖边县小河村召开扩大会议,又称小河会议。小河会议是解放战争处于转折关头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认真分析了战场形势,总结了作战经验,并根据战局的变化,调整了战略部署,为形成“中央突破,两翼牵制,三军挺进,互为犄角”的战略进攻态势创造了有利条件。对于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迅速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神泉堡是位于佳县,因该村南山崖上有两股日夜长流、清凌凌的泉水而得名。1947年9月23日,毛主席率领转战陕北的中央机关来到神泉堡,住进当地民众高继荣家。在神泉堡居住的57天期间,毛主席起草了著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第一次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从而揭开了全国战略进攻的序幕。在这里公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揭开了中国土地改革的序幕。在这里起草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训令》,重新修订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杨家沟村,位于榆林市米脂县城东南20公里,是陕北地区最大的地主集团–杨家沟马氏地主集团的庄园。马氏庄园于1929年开始修筑,1938年建成。庄园主人将西方建筑风格和陕北窑洞巧妙融为一体,堪称中华民族窑洞建筑的瑰宝。1947年11月22日,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来到杨家沟,在马氏庄园居住了到1948年3月,直到离开陕北。在此期间,召开了著名的“十二月会议”,提出了《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杨家沟是西北战场取得光辉胜利的标志点,是中央机关离开陕北走向全国胜利的出发点,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948年3月,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全国范围的胜利,中央要转移到华北地区。3月23日,党中央和毛主席从吴堡县的川口村东渡黄河,不久到达西柏坡,毛主席渡过黄河后,回首陕北黄土高原,深情的说:“陕北是个好地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