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喜马拉雅FM陈昌凯的精品课《陈昌凯的心理学课》

编辑丨金条

电影《罗马假日》里有一句对白:“去旅行或者读书,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国家旅游局发布数据指出,2017年全年,我国国内旅游的人数达到50亿人次,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人数也达到1.3亿人次,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出境旅游人数最多的国家。这好像说明了我们喜欢让自己的身体在路上!

为什么会这样呢?众多的研究发现,释放压力已经成为我们主要的旅游动机。从民间自发的行为来看,旅行减压已经成了当代人极有默契的共识。

旅行真的能缓解压力吗?

想象你漫步在松软的沙滩上,金色的阳光洒在湛蓝的海面上。海水轻轻拍打着沙滩,时不时没过你的脚面,又慢慢地退去,清清的、凉凉的。微微的海风轻轻拂面。当你想到这样的场景,是不是觉得身心放松、心情舒畅呢?

国外的研究者发现,旅游对改善人们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影响,尤其是如果借助海滨,进行一些干预手段,能够有效地减缓高抑郁人群的压力感。

旅行是如何缓解压力的?

第一,旅行可以让你动起来。对于现代人而言,“久坐”(sedentary behavior)已经成了日常。旅行的重要意义,就是让久坐的你站起身来,出去走走,让盯着屏幕太久的眼睛舒缓一下,让已经有些僵硬的四肢舒展开来。

身体的活跃,会带动情绪的调节,运动可以改变心情。不管你是三两天的短途旅行,还是更长、更远一点的长途旅行。随着你身体的行走,你的情绪也会慢慢活跃起来,走向放松与愉快。

第二,旅行让你的大脑得到了休息。消极的情绪比积极的情绪更容易引起我们大脑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它还会让你过分注意忧虑的内容,并展开消极联想。

旅行将你的大脑与日常那些会引起恶性循环的刺激隔离开来。在美丽的景色中,你无法接触到消极事件,大脑不再受负面刺激的干扰,从日常焦虑中松绑,不再被强迫集中注意力,也不需要进行费力的思考,自由自在地放松与休息。

第三,是你沉浸在一种自己喜欢的活动中。想象一下,自己正走在宁静的树林里,五彩的花瓣和嫩绿的叶子上,流淌着太阳的光彩,山间刮起阵阵微风,带着野花的清香。

沉浸在这样的场景里,你是不是会忘记所有的忧虑和烦恼,内心感到无比的平静与豁然?

这种状态用心理学术语来说,叫作“Flow”,中文翻译为“心流”或者是“沉浸”,指的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

当我们处于心流状态时,一般会有以下几种体验:

1、感觉自己和世界融为一体。当你沉浸于山川湖海等自然景观时,感觉完全投入其中,和身边的风景成为一个整体,并没有个体“我”的感觉,会自然而然地忘掉所有忧虑和困扰。

2、完全处于聚焦状态。在旅行中,会有那么一些时刻,你的眼里只有碧波荡漾的湖水,波涛汹涌的大海,连绵起伏的高山。你完全关注于眼前的风景。

3、对目前正在做的事非常满意。这就是为什么你在旅行中常常伴有笑声和惊喜的原因。

影响旅行美好心情的原因

听上去旅行好像是特别美好的一件事情,我们能在旅行中欣赏美景,品尝美食,得到放松。不过有些人旅行回来之后,反而比之前更不开心了。这是为什么呢?什么影响了他们旅行的美好心情呢?

有这样几个因素会影响你旅行的美好心情。

第一,别急着发朋友圈分享你的快乐。研究发现,分享痛苦,可以使痛苦减半,但是分享快乐,你的快乐不会增倍,反而会降低你原先对这次美好体验的评价。

第二,不要企图把每个景点跑遍了。这样的话,旅行和你平时赶时间上班、上课,又有什么区别呢?就是换了一个地方完成任务而已。

旅行是需要提前规划的,但给自己安排得满满当当,行程匆匆忙忙,最后很可能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的失落感,得不偿失。

如果你真的没时间出去旅行,至少可以去公园里走走,或者爬爬小山坡。研究发现,同样是走90分钟,在自然环境中行走的人,与在城市里行走的人相比,大脑中与抑郁相关的脑区更有可能受到抑制,从而使人的身心状态更好。

如果你真的忙到连这点时间都没有,那就买本地理杂志吧,让眼睛看看杂志里的风景,让大脑假装去旅行。虽然身体做不到,但至少,灵魂已经在路上了。

关于主播:

社会心理学博士,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心理学男神陈昌凯老师,将多年来心理学界的研究成果,用最生动的语言讲给你听,为你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自己和他人的窗。从我们的日常生活现象入手,用心理学实验解释很多我们司空见惯,而又迷惑不解的现象,听起来妙趣横生!

关于喜马拉雅:

中国第一音频平台。随时随地,听我想听!4.8亿用户的共同选择,听段子听小说听新闻听音乐,就用喜马拉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