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
龙潭村,旧属古田县管辖,旧称龙潭里村,现隶属于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是屏南县熙岭乡的第三大行政村,位于屏南县东部,东与四坪村和代溪镇忠洋村接壤,距代溪镇10公里,西与古田县吉巷乡水竹洋村接壤,距天湖顶湿地12公里,南与圪头村接壤,距古田鹤塘镇16公里,北与三峰村接壤,距乡政府所在地11公里。
初至龙潭,一股古朴之气扑面而来,错落有致的古建筑引入眼帘,潺潺的小溪从桥下缓缓流过,给人置身于山水画卷之中的错觉。沿街行走,不见多少路人,偶然能看到几位老人围坐闲聊,好不惬意。随意拐入某个小巷,都能看到修缮完好的古屋,既保留了古建筑的韵味,又不会让人觉得太过陈旧。
肩挑“重担”
过去,龙潭村交通不便,就产生了“挑夫”这个职业,所谓挑夫,就是把村里的东西挑到别的村镇进行售卖,再将其他村镇的东西挑到本村进行售卖,从中获取利润的人。
在战争年代,一些挑夫还有着“交通员”的身份。龙潭村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没有作为革命队伍的根据地,但是这不妨碍它成为获取情报重要地点。革命队伍常要经过龙潭,便有一部分挑夫借着身份的掩饰,在与其他村镇的往返之间,为革命队伍收集、交换情报,或者输送子弹等便于携带、隐藏的物资,做出了不小的贡献。现在村子里通了路,挑夫这个职业也成为了过去。
曲妙酒香
龙潭不仅是一个“红色交通站”,还有着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一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平戏和红粬黄酒酿造技艺。据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四平戏老艺人代代相传的说法,闽东地区的四平戏系明末该村一位陈姓村民从江西学来,后父传子、子传孙,传媳妇不传女儿,作为龙潭村陈姓家族的传统祖业,从老人到小孩都会演唱。辛亥革命后,闽剧与京剧盛行,四平戏由衰落而濒临消亡,至80年代,仅存屏南县龙潭村一个民间职业四平戏班,在邻县偏僻山村流动演出。2006年5月20日,四平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11月,四平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龙潭村农村电影放映点(四平戏剧团)
黄酒,俗称“老酒”,又称“红酒”。老酒酿制采用传统陈家祖传独特酿造工艺,吸收百年酿酒精华,选用上等糯米蒸酿,精选当地优质红曲(粬),利用“龙潭”石缝泻出的冷冽泉水,通过低温长时间发酵,培养其风味,冬酿春成,经压榨、中和、杀菌后,酒液成褐红色,清亮、自然、艳丽,有一股红曲老酒独具的浓馥醇香,滋味醇厚,浓醇爽口。红曲黄酒酿造技艺于2007年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排列整齐的酒坛
创新开路
龙潭村缺乏产业支撑,村民大多外出务工,全村1400多人仅剩200多人常年留守。村里有120多栋明清建筑,因岁月侵蚀而渐渐衰败,不少已经废弃,想要保存下来需要重金修缮,拆除重建又于心不忍。
后来村子采用“认租”模式,签订15年合同,在15年内每年每平方米只收3元钱租金,吸引外来人员,谁租房谁修缮,村委代租代建。目前,龙潭村有32栋古民居采取这种做法,吸引了来自英国、香港、北京、南京、重庆、上海、杭州、厦门等地的100多人落脚龙潭,承租修缮古民居,并长期定居。
龙潭村通过“文创+旅游”达到减贫、脱贫。自2017年5月开展本项目以来,村里常住人口从200多人增至600人,游客人数增加到20多万人,餐饮店6家,便利店10家,民宿37家,建成村民艺术公益教育中心1所、博物馆2座、美术馆2座、图书馆1所、书店2家。此外,还有村民电影院、音乐吧、咖啡厅等。原建档立卡的贫困户17户47人全部脱贫,龙潭村集体经济收入从几乎为零增加至2019年的16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8350元,比项目开展时增长了3倍。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龙潭村通过不断摸索,总结出一套适合本村发展的道路,同时也为其他的“徘徊不定”古村指明了新方向。
1.文章《台上哪里旅游北方哪里适合旅游!》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台上哪里旅游北方哪里适合旅游!》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