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个县。” “???你再说一遍?” 摄影/顾淑明

-风物君语

它也想低调

可是实力不允许啊

中国目前有2851个县市,站在最最最最最前列的“旗舰县”是什么样?

在长江三角洲,一座江南小城自2005年起,连续14年位居全国百强县首位,荣膺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绿色发展、投资潜力、科技创新、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五个第一”。2018年地区GDP高达3832亿元,超过众多地级市甚至省会城市,人均GDP更是赶日超韩,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它就是昆山,一座以神山昆仑为名的城市,中国人“水乡梦”的原点,阳澄湖大闸蟹原产地,昆曲的源头,昆山模式的开创者,外商和投资者的第二故乡,江南基因里孕育的“中国最强县”。

▲ 去吧!最强皮卡丘! 摄影/黄彬彬

昆山没“昆山”,但有的是江湖

昆山坐落在长江三角洲水网密布的开阔平原,西临苏州,东接上海。水在昆山至少有湖、江、河、淀、荡、漾、泾、浜、浦、潭、溇、塘、港等几十种名字。尽管城市发展已填平了不少水面,昆山的水体面积仍占全市面积的21%,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水城。

在93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流淌着2815条河流,河道总长2800余千米,相当于黄河总长的一半多。古老的吴淞江、娄江自西向东流过市境,把昆山分割成三段:中部为平原,北部多低洼圩区,南部则是湖荡水乡。密布的水网有如大地的经络,运行气血,将周边都会苏州、上海的气运延伸到地方市镇,周庄、锦溪、千灯等名声在外的水乡聚落应运而出。

▲ 锦溪古镇。摄影/王楠楠

▲ 千灯古镇。摄影/张治富

河流勾连着昆山的41座大小湖泊,它们都是古太湖的遗产,大名鼎鼎的阳澄湖也是其中之一。长江口南岸有数条被称作“冈身”的天然沙堤,冈身内的太湖水与冈身外的海水数千年间相互顶托,滋润了包括昆山在内的广阔平原,江南水乡由此发育。

▲ 江南水城,尤其南部地区呈现出典型的水乡风貌。绘/Paprika

▲ 阳澄湖水面总面积18万亩,十余年来为保护生态多次大幅压缩围网养蟹面积,如今湖内围网面积已减少到1.6万亩。摄影/王楠楠

湖与海的交汇,也带来了阳澄湖大闸蟹这样的美味。在彻底改由人工养殖之前,大闸蟹先是在淡水的河湖里成长觅食,生育季节则洄游至入海口的咸水中产卵。此时,在洄游路上设蟹簖拦截,大闸蟹们就乖乖到网笼里来了。簖的别名是“沪”,后来成了上海的简称。

▲ 秋十月的开捕季是蟹农们一年最忙的时候。蟹农利用地笼网捕捞大闸蟹,独特的设计让进入笼网的螃蟹一个个有去无回。摄影/汪荣

昆山的地理位置,天然就是太湖的泄洪通道,治水是昆山崛起的必由之路。魏晋时期,数学家祖冲之在昆山(当时叫娄县)做县令,就曾兴修农田水利,还设计了机械动力的“千里船”。此后千年,水利工程不断兴修,打下了江南“天堂”的家底。史学家钱穆也说,“三吴水利,做了宋以来中国一千余年经济文化之重要营养线。”

最强县如何崛起:箭簇上的“昆山之路”

近代以来,海岸线与长江水道共同构成了中国经济的“弓”和“箭”,处在“箭簇”位置的长三角地区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在江南城市群的众强环伺中,昆山凭什么能够脱颖而出?

首先是区位优势。江南自唐宋后崛起为中国经济文化的中心,其核心城市,明清在苏州,近代以后转移到上海,而昆山正在苏、沪之间。

▲ 亭林大桥横跨于北环城河上,远处马鞍形状的山即为昆山境内唯一的山:玉峰山。供图/顾炎武研究会

苏州到上海,一条吴淞江(上海人叫苏州河)横穿昆山,将两座城市相连。只看当代的话,昆山是上海北上的出口,312国道、沪蓉高速、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都从昆山过。昆山境内光是高铁站就有昆山、昆山南、阳澄湖、花桥4座,羡煞旁人。

▲ 苏沪之间的交通枢纽,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绘/Paprika

上海地铁11号线从迪士尼直通昆山花桥,成为中国第一条跨省地铁;在建的苏州轨道交通S1线,又要把地铁网络从花桥串联到苏州城区,昆山俨然苏、沪间的纽带。

▲ 上海地铁11号线穿过昆山花桥。摄影/吴舸

“接轨上海”是今日长三角各城市的重要战略。在邻沪城市群中,从交通、物流的通达,到人才、产业的承接,再到各方资源的共享,昆山无疑是与上海结合得最紧密的。天时地利让昆山占尽先机。

还少不了一个“人和”,也就是费孝通说的“昆山有玉,玉在其人”。当改革春风吹满地,隔壁“苏南模式”很争气的时候,昆山人用敢想敢干的精神诠释了什么叫“后发先至”。

1985年,也就是国务院批准在沿海建立14个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第二年,在昆山城东的一片农田里,自费建设的开发区悄悄上马。这是一段“野路子”传奇,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第一家台资企业、第一家总投资超3000万美元的大型电子企业……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无数个“第一”里成长起来。1988年7月22日,人民日报头版专门刊文报道,“昆山之路”叫响全国。

1989年,昆山撤县建市,拿当时的昆山和14个国家级开发区比较,它的生产总值仅次于广州和上海。3年后,昆山开发区转正“国家队”,成为“14+1”里唯一设在县级城市的开发区。小小县城,爆发出巨大能量。

▲ 1998年的阿尔卡特公司(中法合资),昆山市开发区。摄影/陆敏

2005年至今,昆山将“全国百强县”的头把交椅牢牢把持。作为一个县级市,昆山以占中国万分之一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国2%的进出口总额,数据超过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2015年起,地区生产总值持续突破3000亿元,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千家企业在这里落户生根。

苟日新,日日新。“昆山之路”的内涵被不断丰富,产业升级、生态保护、城市化建设、乡村振兴……昆山都走在最前列,俨然成为中国县市的标杆。

为什么昆山的“名片”都比昆山有名

然而,“中国最强县”还不足以概括昆山。

即便是对昆山毫无了解的人,也一定听说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百戏之祖”昆曲,听说过顾炎武激昂的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听说过“中国第一水乡”周庄,阳澄湖大闸蟹这个超级美食IP就更不用说……不管哪个的名头都要比这座城市本身更响亮。它们都源自昆山,却不拘于一隅,行于四海,通达天下。昆山的格局,够大。

▲ 昆曲诞生于昆山,从南方戏种发展为人类共同的遗产。 摄影/张治富

昆曲的“昆”是昆山,明代戏曲家魏良辅改良昆山腔,并未采用昆山方言,而广泛吸纳了当时的“普通话”中州韵,使昆曲从南方戏种发展为明清时的“国剧”。千灯人顾炎武,所著《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等都始创于明末的昆山,然而壮游中华才真正成就了他天下兴亡的担当。最雅致的柔情与最激昂的意气,在昆山共同孕育着,却因为胸怀天下的气魄,最终成长为中华民族共有的财富。

整个明代,昆山出了199名进士,占当时全国进士总数的近1%、苏州籍进士总数的1/5,弘治朝六科状元昆山更是占了仨。“昆山三贤”归有光、顾炎武、朱用纯前赴后继,成为昆山文化的重要基石。有如此强大的经济、文化基础,艺术领域的崛起也就不奇怪了。水路成了戏路,昆曲得以兼采南北众长,成为雅文化的集大成者。

▲ 昆山石牌中心小学小梅花戏曲团(即“石牌小昆班”)的小演员们在训练基本功。摄影/甘莹莹

昆山今日的崛起,绝不是什么穷山恶水的“逆袭”。明清时代,它是“天堂”苏州的一部分,便捷的水网将它与“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相连。锦溪古镇(当时叫陈墓)是江南著名的砖瓦生产中心,制作了紫禁城用的“金砖”,还有“三十六顶桥,七十二只窑”的民谚。周庄则是农工商俱兴的大镇,清代时人口赋役“足当西北一小县”。

▲ 出窑当天,锦溪的金砖制造工人们从窑炉内把烧好的青砖搬运出来。 摄影/黄彬彬

昆山的底子足够硬,这个底子叫江南。

人人都有水乡梦

人们甚至可以在昆山找到“江南”的文化源流,赵陵山等史前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体现了距今五千余年良渚文明时期的礼制传统和宗族社会,江南的交通网络和耕作传统初见端倪。

▲ 昆山赵陵山遗址出土的人鸟兽透雕玉饰件,现藏于南京博物院。图/汇图网

整个历史时期,这里的人们不断开凿水道,疏浚运河。水乡聚落在河网交织的各处节点上逐渐繁荣,水港小桥多,人家尽枕河。人们生活在鱼米之乡,“鱼”是河网里捕养鱼虾蟹等水产;“米”则来自以水稻为主的圩田水利系统。水上货运往来,尤其在京杭大运河的助力下,水乡成为商贾聚集之地,文化也随之活跃。

想要了解江南的肌理,非去“中国第一水乡”周庄不可。80年代起,陈逸飞、吴冠中、黄永玉等艺术家纷纷来这里写生,“小桥流水人家”的中国之美,通过他们的作品惊艳世界,周庄也因此成为“水乡梦”的标准像。

▲ 周庄之所以能在江南众多水乡中脱颖而出,主要在于原镇域范围内的传统建筑基本得到了保留。摄影/王楠楠

想象之外,周庄又给你那些生活里最真实的东西。吃一桌经典的“万三家宴”,万三蹄、田螺塞肉、红烧鳝筒、油豆腐塞肉、甚至腌菜苋、臭豆腐……哪里是大户巨富的菜单,分明是水乡人“一夜暴富”后的愿望清单!

▲ 周庄沈厅酒家的“万三家宴”,二素六荤八大碗能摆满整整一桌。 摄影/斯小乐

不只是周庄,还有周市爊鸭、石浦羊肉、金华腊肉、正仪青团子、锦溪袜底酥、陆家糖枣,抑或一碗精心熬制、浇头翻尽花样的奥灶面……眼前是江南的白墙乌瓦、行云流水,入口的却是油腻人间与清水腔调的杂陈,能把人间滋味调和得如此妥帖和皆大欢喜,也只有水乡了。

▲ 奥灶面。 摄影/黄彬彬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水乡梦”的诸多元素营造了令人心驰神往的生活方式,来到水乡的人们无不怀揣着对“美好中国”的希冀。人们想要的江南,昆山都能给。

昆山所处的长三角地区,上海、苏杭等明星城市早已闪耀世界,但大国大城之外,想要理解更“小”尺度的当代江南,昆山是最理想的窗口。它就像是一部“江南日记”,保存了记忆,看得见将来。

▲ 正仪老街。 摄影/王楠楠

2019年8月23日-26日,阳澄湖畔巴解园,“2019中国户外运动节——水乡户外摄影大展”不容错过!此次活动由中国登山协会、昆山市人民政府主办,昆山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昆山旅游度假区、巴城镇人民政府承办,昆山市户外和登山运动协会、迈橙体育发展(昆山)有限公司执行,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特别策划设计,将给观众带来全方位的视觉盛宴!

走!去昆山巴城,看水乡户外摄影大展,然后把“六月黄”先吃起来!

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取自《风物中国志·昆山》

– END –

文 | Face

图片编辑丨Geethan

地图编辑丨Paprik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