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南日报】

天地绝版 万物成诗

有无仙境?不必问,只需来。

地球慷慨,给了人类一个张家界;天地绝版,只给了人间一个张家界。

三千奇峰,八百秀水,万物鬼斧神工,一切浑然天成。

登峰,涉水,听风,望云,观星,揽月……

在这里,遇天地,遇众生,遇自己。

这是心灵坐忘之地,人生应抵之地。

峰迷之所,自成仙境。

这里是张家界。潇湘之境,绝版之诗,人间之极。

天地耗费3亿5千万年时光精细雕琢,而今她正安静等你。

11月19日至20日,首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在此举行。

于巅峰之境,说静美传奇,湖南日报社犇视频、三湘都市报为您细读绝版张家界。

【古】

亿万年时光馈赠

险极腰肢寨,幽深金鞭溪。更上黄石寨,一览众山低。

——沈从文《游张家办》

张家界的三千奇峰诞生于3.5亿年前,如今已屹立几百万年。为了保护这一世间奇景和与之息息相处的珍贵动植物资源,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湖南大庸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于1982年成立。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因奇特的石英砂岩大峰林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后又被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由于它的地质环境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它也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名字:张家界地貌。

仙境般的峰林源自3.5亿年前

武陵源旅游区自然风光以峰称奇、以谷显幽、以林见秀。其间有奇峰3000多座,如人如兽,如器如物,形象逼真,气势壮观,有“奇峰三千,秀水八百”之美称。

那么这些仙境般的峰林地貌是怎么产生的呢?

张家界处在新华夏第三隆起带,地质运动比较活跃。大约在3.5亿年以前,张家界还处在海陆交界的沙滩地带,大量的石英砂在这海陆交界地带经过数千万年的沉积,渐渐凝固成厚达500米的坚硬的石英砂岩。

到了大约2.5亿年前,这片海边的陆地因地质运动沉入海底,并在此后数千年间沉积了一层石灰岩层。到了大约2亿年前,地质运动再次把张家界抬升出海面。因此,张家界就形成了两种岩石结构的地貌,分别是坚硬的石英砂岩和松软的石灰岩。

在随后的地质运动中,张家界坚硬的石英砂岩发生断裂,形成许多断裂开的岩石,经过长年累月的水流冲刷和风化,一些岩石在重力作用下及各种地质运动的作用下坍塌,部分遗留下来屹立不倒的岩石就形成了现在仙境般的石英砂岩峰林。

可与张家界砂岩峰林进行比较的地貌区域在全世界仅约有四处:马达加斯加贝玛拉哈钦吉严格自然保护区、马来西亚沙捞月古纳的穆鲁国家公园、菲律宾巴拉望岛普村寨萨暗河国家公园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凯靖德山。但上述四处地貌特征均在海岛或海滨环境形成,分布在南北纬20°内的热带区内,成因相对简单。只有张家界砂岩峰林地貌处在亚热带内陆,成因更为复杂。

岩溶洞穴地貌形成于3.8亿年前

除了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岩溶洞穴地貌也是张家界另一重要地质遗迹类型,其中以黄龙洞最具代表性。

天上峰林张家界,地底山河黄龙洞。黄龙洞景区位于张家界市武陵源区,是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许你未曾了解过黄龙洞,但或许知道那投入亿元保险的“定海神针”。据专家考证,大约3.8亿年前,黄龙洞所处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沉积了可溶性强的石灰岩和白云岩地层,直到6500万年前地壳抬升,在漫长年代里开始孕育洞穴,经过长期的水流和岩溶作用,才形成了今日地下奇观。

黄龙洞洞中有洞,洞中有河,由石灰质溶液凝结而成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花、石幔、石枝、石管、石珍珠、石珊瑚等各种洞穴景观遍布其中,琳琅满目,无所不奇,无奇不有,仿佛一座神奇的地下“魔宫”。

黄龙洞一大奇观就是洞内最高的一根石笋“定海神针”,也是黄龙洞景区的标志性景点。它高达19.2米,形成于20万年以前,其特点是两端粗中间细,生长在斜坡上,异常壮观神奇,堪称“镇洞之宝”。1998年,“定海神针”被投保一亿元人民币,在国际上创下了为世界自然遗产投保的先河。

此外,还有被誉为“世界溶洞奇葩”的张家界龙王洞。龙王洞属典型喀斯特地貌,为一特大型石灰岩溶洞,年龄达3.8亿年,是我国最古老的溶洞之一。整个溶洞以宏伟巨柱大厅和婉约精美宫殿为奇,在这里既能了解溶洞地质地貌的演变过程,又能领略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物之美。

【奇】

峰林耸立无“俗骨”

不到张家界,焉知天下奇。抬头一柱远,回首万尘低。

——吴徽钟《天然图画》

“三千奇峰,八百秀水。”张家界拥有令世人惊叹的风光,被誉为“中国山水画原本”,2009年首部3D电影《阿凡达》,更是让电影取景地张家界享誉世界。

张家界的山与中国大多数的名山都迥然不同。它们宛如没有根基,凭空拔地而起,直耸入云,巍峨挺拔,清瘦独立。

其绝美风光,令人痴迷神往!

【“哈利路亚山”——悬浮山】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分为黄石寨、金鞭溪、袁家界、杨家界、天子山和索溪峪等区域,是游玩张家界不可不去的核心景点。三千多座造型奇异的山峰拔地而起,满目青翠。峰谷间云雾缭绕,随处可见飞瀑溪水,风光美不胜收。电影《阿凡达》中的悬浮山“哈利路亚山”也曾在此取景。

【空中花园——天门山】

天门山,是张家界的文化圣地,被尊为“张家界之魂”,有“湘西第一神山”的美誉,是国家5A级旅游区,更有着“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湖南新潇湘八景、中国自驾游百强景区、中国网民最关注的十大景区”等多项荣称。

终年云雾缭绕,云海景象变化无穷,兼峰、石、泉、溪、云、林于一体,集雄、奇、秀、险、幽于一身,被誉为“空中原始花园”,分碧野瑶台、觅仙奇境、天界佛国、天门洞开四大游览区,景色各异。

天门山古称嵩梁山,三国时期嵩梁山忽然峭壁洞开,玄朗如门,形成迄今罕见的世界奇观——天门洞,吴帝孙休认为这是吉祥的征兆,于是将嵩梁山改名天门山,山下置天门郡,也就是今张家界市。

【天空之城——七星山】

“大庸有座七星山,比天还高三尺三”,这是流传在张家界的一句俗语。

七星山位于张家界市永定区天门山镇,有着“天空之城”的美誉,海拔1528米,比天门山还要高10米,曾被驴友们称为“湖南最难登的山 ”。

山上景观奇特,雄奇峻险,有九龙岭、点赞峰、万里雄关、玻璃观景台、云翎台、脚印山、七星大峡谷等精华景点。山顶为喀斯特孤峰台型地貌,森林覆盖率高达87%,负氧离子含量丰富,也是原生态的天然氧吧。

【原始之美——天子山】

天子山海拔最高1262.5米(昆仑峰),最低534米(狮兰峪)。

天子山因明初土家族领袖向大坤自号“向王天子”而得名。天子山东临索溪峪,南接张家界,北依桑植县,是张家界武陵源区四大风景之一。

天子山的神奇,在于烟云缭绕的奇石危峰,如柱、如塔、如笋,低者数十米,高者数百米,雕镂百态。有屈子行吟,有姐妹私语,有夫妻情深,有众仙 聚会、群娥起舞,有天兵出征等天然群像。当地群众称形同武将的石柱为“四十八大将军,四十八小将军”,摆起八门锁阵,天子坐朝阅兵。

天子山的风光,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原始风光自然美”。她的景观、景点都是天造地设,全无人工雕琢痕迹。这里不但有奇山秀水,还有淳朴的民情、奇特的民俗、独具风味的民族食品正等待着各位游客光临。因此也得到了“谁人识得天子面,归来不看天下山”“不游天子山,枉到武陵源”的赞誉。

【秀】

碧水云天有“仙气”

奇山秀水张家界,可叹太白未曾来。太白若能来,饮酒赋诗何快哉。

——莫言《太白若来》

游山和玩水不分家,有山有水的旅行才完美。

来张家界旅游观光的人,均被这里的奇山秀水所倾倒,仿若置身于仙境之中。故而张家界有“缩小的仙境,放大的盆景”的美誉。

张家界的仙气在哪里?除了灵气的山,还有秀逸的水,触手可及的云朵,生机盎然的草木,绽放的风,跳动的星空……

【“空中圣湖”——宝峰湖】

宝峰湖,是世界唯一“悬挂”在张家界地貌之巅的的湖泊,曾被网友评为“醉美情湖”“世界湖泊经典”,在业界被誉为“张家界的眼睛”、“空中圣湖”。这里,是张家界武陵源核心景区的一部分。

景区由宝峰湖和鹰窝寨两大块组成,其中宝峰湖、宝峰飞瀑、鹰窝寨、一线天被称为“武陵源四绝”。湖上的宝峰神女惟妙惟肖,是张家界鬼斧神工的十大绝景之一。这里的宝峰飞瀑,是《西游记》里的花果山水帘洞实景拍摄地。飞瀑下的山水实景舞台,是“中国山歌节”的永久举办地。每到重要节日,宝峰湖的阿哥阿妹们也会在此向游客展示桑植民歌等民族文化瑰宝的魅力。

【“诗情画意”——金鞭溪】

金鞭溪景区发源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土地垭,由南向北,蜿蜒曲折,随山转移,迂回穿行在峰峦山谷之间,最后在水绕四门与龙尾溪、鸳鸯溪、矿洞溪汇聚。“奇峰三千、秀水八百”,金鞭溪把武陵源的山水发挥得淋漓尽致,有着“千年长旱不断流,万年连雨水碧青”这样的美誉;著名文学家沈从文先生赞誉它是“张家界的少女”,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在此曾赞叹它是“一片童话般的世界”。

金鞭溪全长7.5公里,两岸风景秀丽,景点目不暇接,以金鞭岩、神鹰护鞭、文星岩、紫草潭、千里相会、跳鱼潭最为奇特。

【“秀外慧中”——茅岩河】

如果说,武陵源的山代表着张家界男儿的伟岸,那茅岩河的水一定是张家界女人的柔情。

这个融峡谷风光、洞天美景、水上漂流、民俗风情、红色文化于一体的旅游资源聚集区,吸引着海内外游人的目光。之所以深受喜爱,不仅仅是她展示着张家界水之“秀”,也因她拥有诸多红色旅游资源而显得内涵十足,可谓“秀外慧中”。

泛舟河上,百里画廊尽收眼底。在这里,大家不仅可以领略到茅岩河水的碧、山的青、谷的幽、崖的险、石的怪、洞的奇,还可以走进六百多年前茅岗土司的传奇故事,感受土家族、白族等少数民族浓郁的民俗风情……

如果够胆量,游客还可以在这里体验国内首个高山峡谷喷射快艇,人随快艇在峡谷中飞奔,放飞激情。

玩水过后,可以选择在九天峰恋景区“游山”。漫步峰峦溪国家森林公园,寻访武陵源之外第二处张家界地貌所在地,呼吸着高负氧离子的新鲜空气,感受着峡谷的鸟语花香;也可以探秘地下洞府九天玄女洞,在绚丽、奇幻、迷人的七彩水晶宫里许下九重心愿,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神秘土家”——苦竹河】

苦竹河,位于张家界桑植县利福塔镇。风景秀丽,四面环山。

“苦竹”是土家语,意为“两面都是高山”的意思,这里有个“苦竹河村”。出桑植县城,逆澧水而下约19公里的河边,一排背靠青山、依水绵延的吊脚楼,就是建于唐宋、盛于明清,曾经商店客栈、绣楼、作坊当铺、戏院庙庵一应俱全,千帆林立的老码头苦竹寨(苦竹河村)了。这个95%均为土家人的村落,保留了明清时的建筑特色。青砖小瓦的风火墙,土家古祠,常演出傩戏、阳戏等的古戏台……无一不流露出土家人的风情。

寻一艘游船,去旁边的苦竹河大峡谷里探探秘。蜿蜒曲折的水道缓缓地深入大山深处,两岸近90度的绝壁挡住了刺眼的阳光,清风拂来,倒影就在碧波中轻轻荡漾。

【红】

红色沃土续血脉

马桑树儿搭灯台,写封书信与姐带。郎去当兵姐在家,我三五两年不得来,你自个人移花别处栽。

——桑植民歌《马桑树儿搭灯台》

张家界,不仅有绝版自然风光,更是红色沃土,自然景观的壮美使得这里人杰地灵,涌现了大批的杰出人才。

一百余年前,开国元帅贺龙从“两把菜刀闹革命”开始,走上漫漫革命路;80多年前,桑植、大庸(今永定区)成为湘鄂边、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策源地和中心地;87年前,桑植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

在张家界,这里所有区县均为国家一级“苏区”,是湘鄂边、湘鄂西、湘鄂川(渝)黔革命根据地的策源地和中心区域,桑植县更是贺龙元帅的故乡和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

这里有厚重的革命历史、众多的革命纪念地、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在长达10年的土地革命战争中,先后有20多万人参加革命,2万多人参加红军,6万多人为革命牺牲,可谓“寸寸土地染热血,处处青山埋忠骨”。

这里红色教育资源丰富,有贺龙故居、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红二、六军团长征出发地旧址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处,有省级及以上党性教育精品课程近30堂,生动记录和讲述了党的光辉历史,是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理想地。

【贺龙故居】

张家界桑植县洪家关,贺龙元帅的故乡。贺龙故居坐东朝西,由朝门、正屋和马厩、牛栏三部分组成,四周砌有围墙,正屋三柱四骑笼后檐共六间,穿斗式木质结构,建筑面积120平方米,前面为木石结构的朝门,左侧是马厩牛栏,由贺龙的祖父贺良仕营建于清道光年间,1917年被反动派烧毁,1919年冬天,贺龙父亲贺士道在原址重建。故居堂屋正中安放有贺龙铜像。

2006年6月,贺龙故居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贺龙纪念馆】

贺龙纪念馆,是1996年为纪念贺龙诞生100周年,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同意修建的,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题写“贺龙纪念馆”馆名。馆前广场立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集团军捐赠的贺龙铜像。

贺龙纪念馆占地9335平方米,建筑面积2080平方米。从桑植骄子、北伐名将、南昌起义总指挥、创建革命根据地、率部长征、威震抗日战场、征战大西北解放大西南、人民功臣、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等九个部分,通过4个场景、288件珍贵文物、481幅历史图片和人物画照,并运用声光电等现代化手段,生动呈现贺龙元帅的光辉业绩。

贺龙纪念馆于2005年11月被中央宣传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9年9月被全国国防教育办公室公布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湖南省红色旅游先进单位,张家界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

刘家坪白族乡是全国仅有的三处长征出发地之一,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的摇篮。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是经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修建的全国唯一系统展示红二方面军丰功伟绩的纪念馆。该馆占地18亩,场馆建筑面积2169平方米,背倚大山,呈后高前低趋势,巧妙运用土家木屋排栅之建筑语言,顶端好似一顶红军帽。

展览共有木黄会师、湘西攻势、壮大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长征从桑植出发、甘孜会师、将合堡大会师六部分,通过280多幅画照,140多件珍贵文物(面向社会征集或由红二方面军后代捐献),7尊雕塑,8个场景,运用现代化声、光、电等制作的大型音、视频和具有历史研究价值的大量图表,生动反映红二方面军长征业绩,再现了长征这一惊天地的革命壮举。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湖南省首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张家界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军树”】

在张家界市慈利县溪口古镇澧水河畔,有一棵号称“亚洲第一樟”的千年古樟。这里也是苏维埃政府旧址。

1934年贺龙率领红二六军团在溪口建立苏维埃根据地,带领乡亲们打土豪、分田地。就在溪口苏维埃政府旧址前的这棵千年古樟下,贺龙、萧克、关向应等红军将领召开军事会议、召开军民动员大会、收编地方武装……令反动政权和土豪劣绅闻风丧胆。这棵树也成为当时革命的一个标志,乡亲也把他当成是贺龙的化身,尊称为“红军树”。

1935年,贺龙在这里指挥红二六军团,在溪口棉花山打响“第五次反围剿”的第一枪,战后红军有计划地撤退,并开始长征。

目前,这棵古樟树已纳入湖南省第一批古树(名木)名录,张家界市也围绕此树,整合溪口镇境内的苏维埃溪口区政府旧址、红二六军团指挥部旧址、红军医院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棉花山阻击战遗址等多处红色景点,建成“红军树主题公园”,成为青少年爱国教育示范基地,融合张家界红岩岭户外休闲运动欢乐园,成为张家界市红色旅游、户外休闲、乡村民宿等元素的精品线路。

【宝】

非遗宝藏大熔炉

吊脚楼里住神仙,筒车打水也浇田;花灯翩翩追彩梦,仗鼓声声响在山里面;祖宗留下的歌和舞,灿烂辉煌到今天……

——桑植民歌《最美还是八大公山》

张家界是如诗如画的旅游之城,不仅有着绝美的自然景色,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土家族、白族、苗族等众多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璀璨的各民族文化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融汇滋长,使得张家界也成为非遗宝地。这些文化和风俗与张家界的自然景观紧密相连,一直传承至今,因此张家界又被称为“文化大熔炉”。

据统计,截至2021年10月,张家界市已挖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10大类818项。申报认定县级及以上非遗传承人519人,现有国家级4人、省级14人、市级68人。其中,有桑植民歌、土家族撒叶儿嗬、白族仗鼓舞、张家界阳戏、慈利板板龙灯等国家级项目5项;桑植白族游神、张家界高花灯等省级项目15项、市级项目85项。

张家界阳戏“金线吊葫芦”为全国各类剧种中绝无仅有;张家界元宵灯会被评为全国五大知名节会之一;土家“六月六”、白族“三月三”直播“苏木绰”等传统节会活动成为文化旅游的新亮点;桑植民歌入选“湖南省十大最具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家织锦、土家刺绣等民族产品成为代表性张家界礼物;茅古斯舞、土家打溜子、土家摆手舞等蜚声中外。

【桑植民歌】

桑植县是湖南省张家界市的一个少数民族贫困山区县,据文物考证,早在3-1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桑植就有原始人类活动。境内高山、溪流纵横分布,系武陵山脉北支和中支的延伸,湖南四大水系之一——澧水发源于此。境内的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球200个重点生态区之一。

据记载的桑植民歌有两千多年历史,现已搜集整理出来的桑植民歌有山歌、小调、号子、花灯调等2300多首。2005年10月,桑植民歌被命名为“湖南省十大民族民间文化遗产”;2006年5月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名录。

【板板龙灯】

板板龙灯又叫板板灯,是慈利县地区家喻户晓的传统舞蹈和民俗文化活动,一般在逢年过节或重大喜庆活动中表演。

相传,“板板龙灯”起源于北宋徽宗年间,发源于张家界市龙潭河镇。“板板龙灯”具有独特的表演风格,成人表演是一项大型群体舞蹈,线条优美,意境深邃,动作扑朔迷离,变幻莫测。所用木板(板凳)长5尺6寸、宽5寸,上面安有5个五方灯笼(表示五谷丰登),两头均有圆眼,板与板之间用一根小木棒穿插在圆眼里,进行连接,便成了一条长龙。参加表演少则要三四百人,多可达2000人,场面气势宏大,蔚为壮观。

【白族仗鼓舞】

桑植白族是宋末元初从大理聚住区迁徙而来,迄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桑植白族仗鼓舞的产生大约在元朝初期。桑植白族迁始祖谷均万、王朋凯、钟迁一等和他的子孙躲避战乱来桑植麦地坪、马合口等一带定居,创造了白族独特的民间舞蹈——白族仗鼓舞。它粗犷、刚劲、原始、大方又夹杂武术套路,广泛用于游神、庙会、节日庆典、祭祀、庆贺丰收等民俗活动中。

桑植白族仗鼓舞主要分布在马合口、麦地坪、芙蓉桥、洪家关、走马坪、淋溪河、刘家坪等7个白族乡,外半县如官地坪、瑞塔铺等10多个乡镇也流行仗鼓舞。白族仗鼓舞套路多,有九九八十一套路。在鼓、锣、钹等打击乐配合下,翩翩起舞,跳得尽兴时,人们可以拿劳动工具作道具,三人一组,鼎足而立,灵巧多变,深受白族人民青睐。

2011年,仗鼓舞(桑植仗鼓舞)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名录。

【张家界阳戏】

张家界阳戏是张家界永定区地方传统戏剧,同时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起源于清中叶,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唱词以张家界方言为主,它的特点是平仄音分明,儿化韵较多,阴平、阳平、上、去、入五声俱备,代表剧目有《桃花装疯》《白罗裙》《劈山救母》《生死牌》等。为保护这一非遗文化,张家界在不少的音乐节、文化节中,将阳戏与其他音乐文化、民族戏剧相结合,让它在悠久流传中绽放出新的魅力。

【桑植花灯舞】

作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桑植花灯舞俗称打花灯。史载,明清时花灯舞在桑植盛行,后融土家、白、汉族文化元素于一体,集舞蹈、演奏、演唱于一身,体现出桑植土家族等民族舞蹈的民族性地域性和强大包容性。

桑植花灯舞多采用本地民歌伴唱,有《四季花儿开》《十绣》等600多首,伴奏为土家族四人溜子的打击乐器,不仅是桑植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歌舞艺术,还是湘西花灯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支。桑植花灯舞是汉文化歌舞艺术与桑植当地的土家族、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的生活和风俗习惯相结合而形成的,是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歌舞艺术。

【香】

麻辣鲜香“国际张”

友朋设宴庆云楼,美食十二配郎酒。觚觥交错杯杯尽,门前石狮口水流。

——苏轼《苏东坡随笔》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无论身处何地,不论种族肤色,“吃”是所有人首先关注的一个重大话题。

张家界不仅有美山美水好文化,它的美食也能分分钟俘获每一位游客的胃和心。在张家界,除了著名的土家“三下锅”,你还知道哪些美食呢?

其实,张家界所辖两区两县,每个地方都有从水果、茶饮、凉菜到热菜、火锅组成的“一桌菜”。如今,天南地北的美味也进驻了张家界,好菜要摆几大桌。让我们换个角度品味“国际张”。

随时代而变的“三下锅”

在张家界,随处可见“三下锅”的招牌。无论是资历还是格局,土家“三下锅”一直是张家界餐饮江湖里的“大当家”。

“‘三下锅’历史悠久,不是指三种菜品,而是三道工序。”张家界市餐饮行业协会会长张世乐说,土家“三下锅”是澧水流域的码头菜。在古代,澧水是湘西北的主要交通干线。明清时期,当时的张家界永定县城成为商贾云集的商业重镇。路过的放排客没有时间等店家现做食物,店主就将各式菜品炖熟准备好,放排客一来马上可以装锅食用。

为何叫“三下锅”?它的主料多为下水、内脏等。第一次下锅,把食物放在开水里泹一下,改刀;第二次下锅,将食物炒制、调味、炖好;第三次下锅,食客按需点菜装到小锅内炖食。

如今,张家界已发展成现代化的旅游城市,“国际张”声名显赫。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吃“三下锅”的人们没有了放排客的匆忙,更多是享受美食带来的满足感。“三下锅”也随时代而变,不仅食材更丰富,吃法也有了干锅与汤锅之分:干锅无汤,麻辣味十足;汤锅辣度、咸淡适中,老少皆宜。

一日三餐的选择:凉面

如果说“三下锅”是张家界餐饮江湖的“大当家”,凉面则是小吃界的“扛把子”。在张家界,对于当地人来说,凉面早已打破季节时令和时间的限制,成为一日三餐的选择。

在张家界市城区双拥路的雅典国际家园旁,“凉面一条街”卧虎藏龙。好几家凉面店紧凑地分布在道路两旁,偌大的店铺只卖凉面,自产自销,家家生意都好。

凉面上盖上猪耳朵、卤牛肉、辣香干,加入花生米、海带丝、榨菜粒,放点大蒜水、甜红椒等调味品,再配上一大勺子西红柿浓汤……光闻着香味就已经有大量唾液分泌,叫人迫不及待想大快朵颐。十多元一碗好吃又饱腹的凉面,堪称美食性价比之王。

除了凉面,还有刘家坪饺子、麦汤粿、凉水口油粑粑、草帽面等众多小吃,也常出现在张家界人的日常生活中。

张家界发布“一桌饭”菜单

张家界美食融合湘菜精华,兼有浓厚的土家特色,过去不曾系统梳理。今年,借着首届湖南旅发大会的东风,秉承“办一次会、兴一座城”主旨,张家界进一步发掘旅游美食文化,激活城乡烟火气息,推动张家界旅游产业、餐饮产业转型升级。

从头牌招牌菜“三下锅”,到半煨半炒的土家瑶柱,再到传统名小吃草帽面,清新香甜的蒿子粑粑……8月初,在“味道湖南”第三届张家界旅游美食节现场,张家界特色美食数不胜数,令食客垂涎欲滴。

活动中,张家界金牌餐饮店“秦大妈”、土家特色十足的“富正毅三下锅”、众多明星打卡的湘西民间土菜餐厅“索溪山寨”、有湘西土菜研究院之称的“大队老渔村”等多家餐饮品牌,纷纷拿出看家绝活。武陵源的岩耳炖鸡、慈利县的桂鱼、永定区的“三下锅”……全市近百家餐饮、食材、名特优等企业组成的展示品鉴长廊,打开了张家界的美食新世界,展现着张家界奇绝山水外,让人牵肠挂肚的美食魅力。

在活动闭幕式上,活动组委会还发布了张家界“一桌饭”菜单:土家扣肉、妈妈炒肉、招牌红烧桂鱼、吉祥牛头宴、麻辣魔芋丝、白石萝卜……

【新】

持续创新耀世界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 《论诗五首·其二》

夜幕降临,武陵山大道旁,已经建成并顺利投入运营的张家界七十二奇楼灯光闪耀,流光溢彩,美轮美奂。作为首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的重点观摩项目,张家界文化地标、109.9米土家族吊脚楼、世界基尼斯第一高楼——七十二奇楼,是张家界创造的又一个新的“奇迹”。

张家界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很多旅游项目以各种方式刷新着一个又一个“世界纪录”。

109.9米!炫彩奇楼来了

七十二奇楼是由张家界腾湘旅游文化管理有限公司斥资10亿元精心打造的一个文旅休闲小镇,涵盖了酒吧街、作坊街、博物馆群等多种休闲业态,吃喝玩乐购应有尽有,助推张家界文旅产业升级和旅游夜经济的发展,打造张家界首个夜生活网红打卡地。其主楼镂空门洞高38米,宽27米,进深20米,采用拆旧还旧,修古复古的手法将18栋原汁原味的湘西吊脚楼悬挂在门洞两侧。

3万多盏灯,拥有无穷色彩,毎一盏都可以独立控制,依靠七十二奇楼外形空间结构、飞檐翘角,为来访的客人营造一个个光怪陆离、震撼人心的场景……七十二奇楼的核心看点就是一栋高达109.9米的炫彩奇楼,它不仅刷新了张家界城市的新高度,更是中国土家族建筑艺术的巅峰之作。从远处看,它就像是一座悬浮在半空中的土家部落。2019年,张家界七十二奇楼成功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全世界最高的吊脚楼形态建筑。在这栋巧夺天工、匠心独具的奇楼上,还有两大核心创意,分别是十八栋洞天吊脚楼和七十二变奇楼灯光演绎秀。

与全球其他光影秀完全不同的是,七十二奇楼以整栋土家吊脚楼建筑为背景,采用全球最新的7D全息影像技术,引进国际一流的设计团队,充分利用奇楼的飞檐翘角、空间结构和进深关系的变化,打造了72种美轮美奂的灯光演绎秀。

惊叹,早就不止于此

七十二奇楼的问世,无疑是张家界再一次以大手笔震撼世界。但是,游客对于张家界的创新惊叹,早就不止于此。

2003年8月,垂直高差335米,运行高度326米,采用3台双层全暴露观光电梯并列分体运行,被誉为“世界第一梯”、“中国埃菲尔铁塔”的百龙天梯,一经面世运行就创造了三项吉尼斯世界纪录——世界最高的全暴露观光电梯、世界速度最快的双层观光电梯、世界载重量最大的观光电梯。

2005年9月6日正式开园纳客的天门山景区,世界最长高山客运索道、99道弯的盘山公路、999级天梯、穿山自动扶梯等陆续建成。

2016年8月,世界首座高空峡谷人行玻璃桥凌空飞架,向游客开放。一时间,凭借其独特的魅力与体验度,引发了全球轰动,并在2018年6月第35届世界桥梁大会上荣获桥梁界“诺贝尔奖”的唯一创新性奖项“亚瑟·海顿”奖。

一个又一个彪炳旅游史册的产品纷纷在张家界诞生,让“国际张”蜚声海外。

创新,一直在路上

努力没有终点。张家界对旅游发展的脚步一直未曾停歇,一边跨界融合,一边持续创新。

天门山上,“蜘蛛人”徒手攀爬天门洞、翼装飞行、喷气人中国首秀、跑酷大赛等大型极限挑战活动,成功吸引了国内外游客对张家界的持续关注。《魅力湘西》《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遇见大庸》等众多大型实景演出纷纷登台亮相。

张家界不仅是一座国际知名的旅游城市,也是国内外体育爱好者特别是极限运动爱好者的逐梦之地。旅游因体育而充满活力,体育因旅游而享受生活。

2020年,张家界大峡谷景区完成从视觉冲击到深度体验的转型升级,再一次创造“纪录”。该景区打造的距离谷底垂直高度260米的极限蹦极,打破了目前世界商业蹦极233米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全球最高的商业蹦极。此外,该景区还打造了飞拉达、高空滑索、攀岩等深度体验项目。

在遭遇疫情寒冬后,张家界没有束手就缚。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张家界采取多项举措,积极推动旅游复苏、经济回暖。如今,冰雪世界、新型户外拓展基地樟树营、悬崖花开露营基地等一波“体育+旅游”的新模式正在形成。

总策划:朱定

统筹:周文博 张军

执行:丁鹏志 龚化

设计:曾小舟 高原

手绘:刘丰

校对:许利文

[责编:陈舒仪]

[来源:三湘都市报]

本文来自【湖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推荐